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三只物业同时开启招股!从preIPO浮盈倍数看大佬如何“割韭菜”

加入日期:2021-7-7 20:00:42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1-7-7 20:00:42讯:

  6月底,在这波港股IPO小高潮中,有几只物业股同时开启招股。去年年中,港股曾有过“物业股”热潮,其中诞生了不乏时代邻里宝龙商业金科服务这样一批佼佼者,整个港股市场更碧桂园服务那种长牛股(3年涨8倍)。但到了今年,物业股开始潮退,仅有少数物业股保住不破发,有些物业股甚至以低于市场平均市盈率发行,但依然遭到投资者抛弃。探长这一期借几只同时招股的物业股来说说另外一个话题:pre-IPO如何割二级市场韭菜,顺便聊聊打新到底赚的是什么钱。

  01

  招股情况

  1,领悦服务

  代码:02165.HK

  招股时间:6.29日-7月5日

  上市日期:7.12

  招股价:3.75-4.55港元

  每手股数:1000股

  最低认购额:4595港元

  发行量:7000万股

  市值:10.50-12.74亿港元

  基石:无

  保荐人:建银国际

  2,德信服务

  代码:02215.HK

  招股时间:6.29日-7月8日

  上市日期:7.15

  招股价:2.66-3.44港元

  每手股数:1000股

  最低认购额:3474港元

  发行量:2.5万股

  市值:26.6-34.4亿港元

  基石:三名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15%

  保荐人:建银国际

  3,康桥悦服务

  代码:02205.HK

  招股时间:6.29日-7月9日

  上市日期:7.16

  招股价:2.78-3.88港元

  每手股数:1000股

  最低认购额:3919港元

  发行量:1.75万股

  市值:19.46-27.16亿港元

  基石:三名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40%

  保荐人:建银国际

 

  基本面

  1,领悦服务

  领悦服务是领地控股旗下物业公司、四川省的物业公司,在中国物业企业综合实力百强排名第55位。最大缺点是要靠母公司输血维持高增长业绩

  2,德信服务

  德信服务背靠德信集团,是浙江省物业管理公司。总部位于杭州,深耕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就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在管建筑面积而言,在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中的市场份额约为3.7%。

  3,康桥悦服务

  康桥悦服务背靠康桥集团,是河南省物业管理公司。在中国百强物业管理公司中,按管建面积计,排名78位。

 

  探长聊聊

  探长这一期不按常规套路来分析。因为上面三只物业股其实基本面都差不多,有两只甚至市值、招股价、上市日期都接近。其中德信和康桥悦引入了基石,康桥悦基石占比最多,达40%,而且基石比较知名,包括碧桂园物业、58同城、安图实业。

  有趣的是,三家物业公司的保荐人都是建银国际。建银保荐的项目,有涨有跌也偶有妖股,总体来说不算很“铁”的保荐人,一句话:涨跌不保证,盈亏要自负。

  为什么要提到保荐人呢?因为小票如果要割韭菜的话,保荐人是最后的底线。有些保荐人为了保荐业绩好看些,会保住首日不破发(前提是有绿鞋),但往后就很难说。当然,并非所有保荐人的口碑都会很好。有的保荐人会认为涨跌是常态,该涨的自然会涨,该跌的自然会跌,无需靠绿鞋来勉强维持不破发。

  在三家物业公司的招股书中,探长看到了比较有意思的一点,那就是pre-IPO浮盈倍数。因为好多打新投资者不明白,如果新股一上市就破发,那到底谁赚钱了?如果参与者都亏钱,这是对所有人都不利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

  从招股书我们看到,领悦的pre-IPO由创始人魏悦入股,市值63.73万人民币,如股价较发行价中间位折让91.2%,也就是说只要成功上市,这部分市值就会翻10倍,不过有6个月的禁售期。

  德信的情况也差不多,pre-IPO由香港美仑投资,投资金额1125万人民币,叫上市价中间价折让91.8%,折让比例跟上面的领悦差不多,但投资金额大很多,只要能上市,这部分股权就值上亿人民币。同样禁售期6个月。

  再来看看康桥悦,pre-IPO由新禾丰投资,投资额1910万人民币,折让73.6%,是这几只物业股中折让比例最低的,同样是6个月禁售期。

  值得一说的是,上面的pre-IPO都在6-8个月前完成的,也就是半年不到,有两家pre-IPO的投资回报率已经接近10倍。当然,要套现就等上市后半年,那一般新股上市后半年最大跌幅有多大?

  探长又拉个表格,看看最近一年上市新股的累计表现,按跌幅降序排行:

  探长列了跌幅前10的股票,跌幅最大的是中国蜀塔,上市至今累计跌75%,不过他是创业板股票。主板跌幅靠前的是清科创业立德教育濠江机电、第一服务,其实第一服务也是物业股。就是说,物业股中,最近一年,上市后跌幅最大的是第一服务,累计跌60.83%。

  我们假设一个最简单的模型:一物业新股发行价10元,pre-IPO折让75%入股,即2.5元成本,该物业股上市半年后跌幅达60%,股价只剩4元,该股价表现已经是上市物业中最差的,但pre-IPO股权解禁后依然浮盈60%。

  所以,这很大程度上就回答了上面的问题,一只新股破发,似乎不符合所有参与者的利益,包括打新、配售机构、保荐人、承销商,都不符合,大家都希望他最好涨,但为何他会跌?跌了谁还赚钱?上面的模型很好的回答了这个问题。要知道,一些小票发行成功,配售机构很多时是“情面”上的参与。

  然后有投资者顺势带出一个问题,那如果一只股票打新能赚钱,赚的到底谁的钱?打新如果首日抛售赚钱,很大程度就是赚情绪溢价的钱。我们每笔交易都有成本,都有对手盘,一只新股上市,尤其是热门股,每个参与者看到的潜在涨幅都不尽相同,有的看到15元,有的看到能翻番。当你以10元的成本建仓,持有到15元,你当然觉得浮盈巨大要抛售,但结果涨到20元,那15元接盘你的参与者就笑了。

  这有点像股指5000点的时候市场出现的一个经典段子,有人从股市退出来,拿钱跑去买楼,然后卖楼给这位股民的人套现后马上跑去买股票,双方对视后互骂了一声“**”。

  好了,这期IPO股探社就聊到这,我们下次再聊。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