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1-4-2 22:33:11讯:
压力之下,中芯国际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4月1日,中芯国际(688981)公告称,公司2020年度实现总营收274.7亿元,同比增长2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32亿元,同比增长141.5%。
受此影响,近两个交易日中芯国际股价连续上涨。截至收盘时,报收58.77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份年报中,中芯国际还提到,2020年向联席CEO梁孟松博士赠予一套价值约2250万元(含税)的住房,房子的具体价格是2247.1万元。
此外,梁孟松的薪资从34万美金年薪涨到了153万美金,翻了4倍多。同时,确认梁孟松仍为公司执行董事、联席CEO。
芯片大佬梁孟松
对于这份价值2250万(含税)的住房赠送,以及153万美金年薪,业内认为,芯片大佬梁孟松显然是值得的。
年报显示,梁博士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电机工程及电脑科学系并取得博士学位。
其在半导体业界有35年的经历,曾于1992年至2009年在中国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担任资深研发处长,是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并且从事内存储存器以及先进逻辑制程技术开发。
目前,梁孟松拥有逾450项专利,发表技术论文350余篇。
无论怎么看,梁孟松都是半导体领域国宝级人物。最关键的是,2017年加盟中芯国际后,在1年内梁孟松帮助中芯国际研发出14纳米制,并且良品率提高到95%。2020年报显示,中芯国际各制程产能满载,部分成熟工艺订单已排至2022年。
2020年9月,记者注意到,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中芯国际表示,第二代FinFETN+1已进入客户导入阶段。
对此,中芯国际联合CEO梁孟松曾透露,FinFET N+1工艺的功率和稳定性与7nm工艺非常相似,最大的不同在于无需EUV光刻机也可以实现。
“N+1工艺和14nm相比,性能提升了20%,功耗降低了57%,逻辑面积缩小了63%,SoC面积减少了55%。”梁孟松说。
在台积电5纳米EUV芯片量产,并且在今年下半年提前投产3纳米工艺的背景下,可以看到,FinFET N+1工艺对中芯国际有多重要!
2020年年报显示,中芯国际28纳米及以下技术的收入贡献比例由2019年的4.3%增加至2020年的9.2%,对应274.7亿元的总营收即为25.2亿元。
同时,2020年扣非净利润转正,达到16.97亿元。中芯国际随即符合“上市时未盈利公司首次实现盈利”情形,于4月2日取消“U”特别标识,成为科创板首家摘“U”企业。
缺芯潮下中芯国际也涨价了
今年以来半导体行业全面出现缺芯潮,涉及汽车芯片、显示面板,安防类芯片等多个领域,甚至连晶圆、组件、关键物料都出现短缺。
全球已有多家半导体产业链公司宣布涨价。其中,士兰微、汇顶科技、华虹半导体等公司先后表示,由于原材料成本持续上涨、资源紧张、采购周期延长,部分产品价格将上调10%~30%不等。
4月2日,《科创板日报》报道称,中芯国际通过邮件告知其客户,4月1日起将全线涨价,已上线的订单维持原价格,已下单而未上线的订单,不论下单时间和付款比例,都将按新价格执行。
另一位产业链人士指出,在今年3月,中芯国际就开始上调价格,涨价区间因客户而异,且8英寸与12英寸订单涨幅不同。整体来看,此轮涨价幅度大约在15%~30%之间。该产业链人士表示,在全球范围,中芯国际涨价的时间点相对靠后,大多数客户也会表示理解。
记者发现,3月18日,中芯国际公告称,将联手深圳政府,引入第三方资金,计划投资23.5亿美元建设一座月产能约为4万片的12英寸晶圆厂,投资额折合人民币约为153亿元。
这意味着在全球缺芯潮下,中芯国际也加码小尺寸芯片的量产。
华西证券分析师孙远峰认为,中芯国际作为中国大陆唯一掌握14纳米FinFET、HKMG 等先进工艺的半导体制造商,前景广阔。最重要的是,中芯国际具备延伸至7纳米的技术基础。
“随着技术和资本壁垒加高,头部集中度提升,全球具备14纳米工艺仅剩下六家企业。在10纳米以下,中芯国际有望成为继台积电、三星、Intel 之后的第四家企业。”孙远峰表示,根据中芯国际的数据,14纳米在2020年底,中芯南方月产能有望从6000片提升至15000片;N+1/N+2产品约当于同业10纳米、7纳米制程,预计分别于2021年-2022年导入量产,至2022 年,中芯南方规划建设产能为20000片。
在此背景下,14纳米FinFET相关工艺可满足国内95%芯片需求,并在中国大陆市占率逐步上升。
孙远峰认为,在这一进程中,以梁孟松博士为核心技术团队,显得十分重要。
(文章来源:金融投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