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1-4-17 8:43:23讯:
导读:
贺宛男:垃圾股炒作为何如此疯狂
桂浩明:春季行情缘何夭折
刘柯:不要总把眼光盯着“人口红利”
黄湘源:失落的市场亟待重拾信心
郭施亮:跟着明星基金做投资是否靠谱
宋清辉:“万物皆可炒”背后的经济思维
皮海洲:别让天价罚单变成一张白纸
曹中铭:上市公司业绩预告莫太随意
应健中:估值才是市场炒作核心
贺宛男:垃圾股炒作为何如此疯狂
今年财务类退市或超20家只有严格退市制度才能狠杀恶炒垃圾股之风
截止4月15日,亏损和业绩异动公司绝大部分已披露去年的年报快报,和今年一季度的业绩预告。一大批巨亏财报成群结队蜂拥而出,也许正是本周四沪指曾一度跌至3373点的重要原因。
截止目前,年报亏损逾30亿元的公司已有数十家。除三大国有航空公司(国航、东航、南航分别巨亏144亿、118亿、108亿)外,*ST海航(亏损580—650亿)、ST康美(亏148—178亿)、*ST中泰(亏102.37亿)、海航科技(亏97.89亿)、*ST基础(亏59—80亿)、渤海租赁(亏77.04亿)、ST数知(亏60—75亿)、*ST安信(亏69亿)、万达电影(亏66.69亿)、北汽蓝谷(亏60—65亿)、泰禾集团(亏54.32亿),这14家公司亏损额均超过50亿元。
在严重的疫情影响下,如航空公司等去年出现巨亏情有可原。让人忧心且恐惧的是,一些巨亏公司居然连板接连板,从几个到成批,明明是“仙股”,却一个个真的“成仙”修成了妖股。
最典型的如*ST中泰,2019和2020两年累计亏损超过200亿元,今年以来居然连续收获34个涨停,股价从1.14元炒到4.38元,不到三个月涨幅超4倍。而且其净资产为-38.59亿,今年一季继续预亏2-3亿,炒作者博的无非是第三年尚能盈利。问题是这样的公司真的还有救吗?
又如妖股仁东控股,公司重组再重组,改名再改名,从宏磊股份到民盛金科再到仁东控股,从2011年上市以来,总是亏两年盈一年,这样的烂股居然能从10来元炒到60多元!去年前三季亏损还不过2200万,年报亏损突增至3.7亿多,一季报继续预亏,好在还有两年亏损好玩,继续变戏法吧!
目前已连亏三年的如*ST华讯、ST德豪、*ST赫美、*ST北讯、*ST平能、ST中天、ST东网、*ST环球、ST德威、*ST同洲、*ST新光等多家公司,一季报继续预亏,按照退市新规铁定退市无疑。然而庄家们还是不知疲倦地炒个不停。如*ST新光,三年亏损加上一季报预亏1.1—1.4亿,硬是从0.75元炒到1.78元,而且十大股东中还有不少基金专户。如此专户,好意思称自己为“专业人士”吗?
最奇葩的还有*ST节能,连续三年亏损,今年一季度继续预亏,还是高质押股,股价一度跌破1元,可硬是炒到2.60元。人们不能不怀疑是不是质押的股份要爆仓了,有人在坐庄故意操纵?股吧中居然有“高人”推荐其“有妖股的潜力”,甚至还放言:“踏准妖股节奏,才是人生捷径!”如此放肆炒作,监管部门何以置若罔闻?
被财报打回原形的还有所谓的“大白马”。
如顺丰控股,快递行业的绝对老大,去年全年营收1540亿元,增长37%,净利73.26亿元,增长26%;而今年一季报居然预亏9—11亿元(去年同期疫情最严重时还盈利9.07亿元)。对亏损原因,公司称是为了“深度整合业务底盘,打造长期核心竞争力,以夯实新的增长曲线,保持长期可持续发展。”兴许亏损可以带来“长期可持续发展”,可眼前股价却从124元跌至63元,生生腰斩,长期(也是“长期”)看好这家大白马的投资人损失惨重。
还有天齐锂业,新能源车锂电池龙头,市值一度超过1000亿元。然而在2019年亏损60亿后,去年又亏18亿元,今年一季报再预亏1.9—2.8亿元。股价从70元跌至38元几近腰斩不说,连亏两年,那么硬气的千亿大白马很可能要披星戴帽啦!
每年的4月中下旬,从来是垃圾股招摇过市登台亮相之日,也往往是恶炒垃圾股最起劲的时候。而今年似乎更疯狂,如上述*ST中泰两年巨亏200亿,居然连拉30多个涨停板,之前似乎很少出现过。为什么在机构已经取得很大话语权,价值投资一度被众多投资人所接受并付诸实施之时,会出现如此疯狂的炒作?值得市场方方面面的参与者,包括管理层好好思考和反省;如有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则要毫不留情地曝光严惩。
特别要强调的是,一定要严格退市制度。按照退市新规,仅财务类退市笔者估计今年就将有20—30家之多,该退市的就要坚决退市!只有严格退市制度,才能狠杀恶炒垃圾股之妖风,同时也让跟风者接受教训。顺便说一句,如果是因为跟风炒作,结果股票退市而颗粒无收的,就不要再拿“投资者保护”说事了。
当然,今年炒作风特盛,可能也同一年多来的“二八”乃至“一九”行情有关,一些白马权重股涨得也确实有点过了。导致指数涨了百分之二三十,大多数散户没有赚到钱,于是“炒小炒差”风一旦重启,便受到习惯于短线买卖中小盘股的散户的欢迎,乃至在一旁叫好跟风。
最后笔者想说的是,炒作只能于一时,不能于长期。恶炒垃圾股的庄家兴许能全身而退,跟风的散户永远是任人宰割的替罪羊,30多年来,这样的教训难道还少吗
桂浩明:春季行情缘何夭折?
今年股市的开局应该说并不算差,不但年初开盘后实现了股指累计六连阳,而且到2月中旬时,还创出了2015年8月份以来的新高。此时尽管出现了一定的结构分化,但大多数投资者都相信,这将带来个股与板块的轮动,并不会影响行情的进一步深入。因此,人们对后市普遍有着乐观的预期,相信接下来会有一轮不错的春季行情。坊间甚至作出了将开启“全面牛市”的判断。
然而,春节以后的行情却令人大失所望,大盘明显下跌,成交也快速萎缩,在3月上旬探出年内低点后虽然有所反弹,但表现却相当疲弱,近期又是持续下跌,偶尔有所反弹量能也并不大。而且之前曾有较好表现的一些股票,也出现了较大的下跌,个股轮动变成了全线回调。而随着春季行情的夭折,时下投资者中的亏损面已经超过80%。而与之形成对照的,则是海外市场整体表现不俗,美国的道琼斯指数还在继续创历史新高。而这,未免让人们感到疑惑。
如果对当前的A股市场作一番仔细的分析,不难发现的确存在不少问题,今年春季行情的夭折也并非偶然。首先第一个问题是,今年以来宏观面总体开始收紧,虽然政策没有出现“急转弯”,但相对于每年年初流动性相对宽裕的情景,今年年初的流动性则并不让人乐观。进一步地梳理显示,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固定资产的投资增幅就有所放缓,基础建设规模的增长处于低位。以大家都很熟悉的铁路建设来说,无论是新建线路的安排还是器械的采购等,已经明显减速。尽管此间在经济活动方面还是有不少亮点,但更多是与去年的低基数效应以及今年的涨价效应有关,持续性并不是很强。也因为这样,当一些资金试图以“经济强劲复苏”为主题展开行情时,却发现缺乏相应的基础,以至那些刚挖掘出来的热点,很难得到广泛的认同并深入展开。
其次,在资金供应上也出现了不少新的问题。譬如说年初一段时间,基金销售很火爆,给人以增量资金源源不断的印象。但其实,这里的资金大多数是从股市或其它基金上转过来的,属于存量调整而非增量入市。被寄予厚望的储蓄资金向股市流动的局面,也没有真正出现。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城乡居民的储蓄余额增加比较多,而此刻的背景却是去年居民收入总体出现了下降。显然,在这里就可以看出,储蓄并没有大规模搬家,股市成交量的萎缩,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资金面偏紧的问题。钱不多,扩容又在快速进行,这样一来要展开大的上涨行情的确很难。
最后,市场结构上也存在不少问题。之前把一些“白马股”炒得很高,并且股票高度集中在机构手里,这种被称为“抱团”的模式受到质疑后,就有资金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开始炒作低价股甚至ST股。由于没有业绩支撑,加上也没有较为可靠的题材,这种炒作只能是以快进快出来实现的。尽管最先进入者可能会有相应的收益,而且因为涉及的面比较广,因此一度行情也显得较为活跃,但这种炒作毕竟走不远,而且也形成不了真正的财富效应,结果只能是让多数投资者作壁上观,市场的活跃度也就随即下降。对于结构性行情来说,一个最起码的要求是结构是合理的,演变是有序的。而现在的市场结构却是混乱的,且没有相应的内在逻辑,这样就形成不了合力,每次反弹都成为行情新一轮下跌的契机,以至到后来就是一路阴跌了。年初时,人们还看到过连续拉阳线的走势,而现在则是动辄几连阴了,这对人气的打击无疑是很大的。
客观而言,今年春季行情的夭折,有着多方面的原因,而且有些因素也是很难在短时间消弭的。所以,近阶段股市的调整难以避免,人们需要以时间换空间,在实践中逐步化解矛盾,为市场的走好打下基础。(金.融.投.资.报)
刘柯:不要总把眼光盯着“人口红利”
日前,央行刊发《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的工作论文,文中提到,我国应抓住当前生育政策对部分居民还是硬约束的时机,全面放开生育,及时释放其较高的生育意愿。此论文引发强烈反响,资本市场二胎概念更是群起大涨。
央行提出要全面放开生育,这有点让人不解,因为这本不是央行涉猎的范畴。当然,人口红利减少了,势必影响房价,影响经济,影响货币政策,所以需要“加人”。
中国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最新统计的人口数量已达14亿,几乎是整个欧洲总人口数量的两倍。记得以前上学时老师说中国地大物博,这听起来很不错,但人口众多,一平均就很少了。中国的GDP总量可以排到全球第二,但一平均就到全球七十多位了,而人均可支配收入这些衡量生活品质的数据,在全球范围内还排不上号,属于中等偏下水平。而且中国现在有14亿人口,其中还有6亿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如果放开生育,如何平衡这6亿低收入人口的消费升级问题?
或者,很多人根本就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因为就一二三线城市来说,人越多越好,就有可以不断释放的人口红利。现在的发展模式是什么?一线城市的消费模式可以复制到二三四线城市,一线城市的消费水平再溢出到二三四线城市,形成了推升式的发展模式。最为典型的,就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下,房地产市场最近几十年的大发展。房地产市场在沉淀了庞大的流动性的同时,带动了庞大的相关产业链,如建材、家电、汽车甚至各种各样的互联网平台经济,这几乎成为最近几十年中国特有快速发展模式的强大支撑,简单说就是不断升级的城镇化带动各个产业的现代化。虽然这也带来了高房价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带来了粗放式发展和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但从最终结果看还是可以接受的,毕竟没有哪个国家发展的过程没有经历过各种曲折。所以,央行工作论文提出全面放开生育,可以理解为希望人口红利的优势能够继续保持。
但是,如果继续这种发展模式,是不是还可以复制几十年前的高速发展呢?有很多人认为,日本经济最近几十年停滞不前,最关键的原因就是人口老龄化,包括欧洲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经济始终难以高速发展,经济增长的目标居然是为了控制通缩。但这个问题也要一分为二地看,人口红利可以支撑初期的快速发展,但什么是支撑中期或者更长远期的持续发展呢?美国有没有老龄化的担忧?从2000年到2019年,美国的人口增长率从1.11%下降到0.47%,理论上讲它也有人口老龄化的担忧,也应该有人口增长率不断下降的苦恼,但美国是靠人口红利成为全球经济和科技第一强国的吗?
我们再看陷入老龄化困扰的日本和欧洲,虽然经济增速停滞不前,但人们的消费能力是不是下降了?人们生活的幸福感是不是下降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科技水平是不是下降了?显然也不是。在2020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联合康奈尔大学和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发布的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GII)排名中,排名前十的有七个都是欧洲国家,瑞士排名第一,英国和荷兰的科技水平也相当高,德国的高科技制造业和荷兰的阿斯麦尔傲视同群;日本虽然经济总量被甩到后面,但其在半导体电子信息技术细分领域、精细化工细分领域还是全球翘楚,日本一个没有听说过名字的电子企业失火都能让全球半导体产业瘫痪,由此可见一斑。
所以,我们不能老是把眼光盯着人口红利,盯着人口红利堆积起来的房地产市场和看似庞大的互联网平台经济。日本的房价是跌了很多,但日本的高科技并没有因为人口红利的消失而下降。再说,房地产市场超速发展的情况已经产生了很多不良后果,一二线城市的一套房甚至绑架了几个家庭的财富,这样发展下去根本就没有能力用作其它消费,这样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是捉襟见肘。此外,放开生育的大问题在于,我们的各种配套能不能跟上?比如医疗、教育,现在都只是集中在一二线城市,造成学区房价格奇高,就学就医难,从而又形成新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这些那些问题都没解决,还要放开生育,生下来就算养得起也学不起呀。
从根本上看,有关部门想放开生育的初衷是好的,但具体落实的时候一定要慎重,不要只是拍一下脑袋或者只从自己部门的角度思考问题。我们要大力发展双循环,是需要不断积累的人口红利,但现在14亿人口的消费潜力是不是挖掘够了?哪些领域还没有顾及到?社会经济发展是需要用质来提升还是拿量来堆积?而且还要思考一个问题,就是简单地放开人口生育,会不会给市场一个错误的信号,即用更多的人口刚需去推升房价?至少很多人一听到放开生育以后的第一反应,就是房价又要涨了,毕竟有人就要住房子,这会让中国的高房价继续无解,一二三线城市挤满人,四五六线城市没有人,地区发展差异扩大加剧贫富落差,试问这就是解决人口老龄化的方法?(金.融.投.资.报)
黄湘源:失落的市场亟待重拾信心
信息披露的真实性是注册制的灵魂。建立在价值估值基础上定价机制的市场化,对于发行人的诚信和中介机构的执业素质是一个不小的考验。监管水平的提高和投资者保护机制的健全,对于资本市场的生态建设来说更是一个牵牛鼻子的整体工程。
全面注册制推行时间的延迟之所以并没有像以往一样被视之为利好,主要是人们的信心受到了打击。可是,在抗疫和经济恢复都领先的情况下,人们对我国资本市场的信心为什么还不如疫情严重的美国呢?这是一个让人不能不深思的问题。
全面注册制推行时间延不延迟,虽然至今并没有来自官方的正式消息,但有那么多申报企业主动撤回申请,为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注册制不能也不应该“萝卜快了不洗泥”。在这一点上,管理层和市场形成共识,可谓殊为不易。
在市场还没有来得及有所反应的时候,白马股爆雷却像迫不及待地要为全面注册制的推迟助力似的连珠炮一般地爆发了。就在“全面推行注册制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言论发表的前后,先是顺丰,然后中免,接着又是恒瑞,接连几天,几乎可以说是每天杀掉一只白马股。白马股出事,一般不外乎这样几种原因:一是业绩变脸,比如顺丰,这是没话可说的。二是突发事件的影响,康弘药业因重磅产品临床试验未达到预期目标被建议停止试验,导致连收三个“一”字跌停。三是“定时炸弹”东窗事发。恒瑞药业的问题,系2019年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中所发现的,处罚结果日前才公布,恒瑞、步长、赛诺菲等知名药企均名列其中。据称,本该去年公布的处罚结果延至今年,系受疫情影响所致。扬子药业更是因涉嫌垄断而被罚。很多前期估值过高,涨幅较大的股票,在市场对资金预期趋紧的情况下,机构对已经透支业绩估值的股票调仓抛售,应非意外。不过,其中不免也混杂了一些出人意料的反常现象。曾预计2020年全年盈利2000万元至300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的翰宇药业,一修正就变成了预计2020年亏损5.5亿元至6.5亿元。业绩预期变化如此随意,不免让投资者对于“冰火两重天”有了更加深切的体验。
真正让人尴尬的何止接二连三的白马股“爆雷”。一项对4月13日成交额统计的对比分析,或更加让人无言以对。统计显示,4月13日科创板所有上市公司交易额为182亿元,而创业板交易额仅位列前茅的6家上市公司就超过了187亿元。在全部261家科创板交易标的中,有173家成交额小于5000万元,占比高达66.28%,其中,当日成交额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有37家,1000万元至2000万元的59家,2000万元至5000万元的70家。当日成交额最低的两家更是只有293.17万元和368.72万元。这表明,至少一半以上的科创板上市公司陷入流动性危机。如果说试点注册制的科创板在前期事无巨细的IPO审核中应该没有漏网之鱼的可能性,或者说即便有也只是个别现象,那么,在科技含量的认定以及相关估值上有没有好心却办了坏事,存在爱屋及乌而拔苗助长的可能性呢?
在注册制试点连下两城的情况下,对试点情况进行及时的回顾分析,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显然是非常必要的。不过,对注册制改革所遇到和产生的问题也需要实事求是,一分为二。资源配置的市场化乃是注册制的核心。而目前的问题主要还是出在保荐机构的执业质量不高上。监管层出于维护市场长远健康发展的目的而有针对性地强化监管,无非在于恪守注册制并不意味着放松审核要求的题中应有之义,并不意味着放弃市场化,更不应该被视之为注册制向审核制的倒退。
信息披露的真实性是注册制的灵魂。建立在价值估值基础上定价机制的市场化,对于发行人的诚信和中介机构的执业素质是一个不小的考验。监管水平的提高和投资者保护机制的健全,对于资本市场的生态建设来说更是一个牵牛鼻子的整体工程。没有条件固然需要更积极地去创造条件,一遇到问题就打退堂鼓也是不对的。在注册制改革的过程中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并由此而产生诸多的疑虑一点也不奇怪,对这些问题和疑虑在认识上应该实事求是,有一说一,解决起来也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丧失信心。失落的市场需要重拾信心。没有信心就一事无成,有了信心才有可能拥有一切。在方向正确目标明确的条件下,信心才是决定改革成败的关键。管理层在适度调整注册制节奏的同时,更应当关注到对投资者信心的影响。没有投资者的理解和支持,什么都有可能适得其反
郭施亮:跟着明星基金做投资是否靠谱?
对部分明星基金经理来说,上一个季度重仓持有某一家上市公司,到了下一个季度的时候,可能就会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因此,对操作频繁或密集调仓的明星基金而言,并不适合投资者进行跟风操作。
随着上市公司一季报的陆续披露,公私募基金的持仓情况也陆续亮相。其中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明星基金或顶流基金的调仓动作,因为对这类基金的持仓结构及调仓行为,往往具有较强的参考性。
因去年一季度的情况比较特殊,随着国内经济稳步回暖,今年A股上市公司的一季报业绩应该会有比较稳定的同比增幅。截至目前,发布业绩预喜的上市公司还是占据了多数,但对今年一季报上市公司业绩回暖的现象,仍然属于市场预期之内的事情。
去年机构密集抱团白马股,并引发了一轮加速上涨行情。但是,在今年2月18日之后,机构抱团股却出现了快速下跌的走势,这背后离不开机构分歧加剧乃至抱团瓦解。
从部分知名白马股的一季报股东变动情况来看,确实存在部分明星基金减持乃至大幅减持的迹象。例如,作为知名基金经理的刘格菘以及赵诣,采取了明显调仓的行动。以近期发布一季报业绩的通威股份为例,此前刘格菘、赵诣等基重仓持有通威股份,但在一季度之后,他们的持仓却大幅减少,并消失在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此外,从陆续披露的上市公司一季度财报来看,部分明星基金经理同样采取了频繁调仓的举动,有的甚至处于观点分歧的状态。由此可见,对明星基金经理来说,虽然他们管理庞大的基金规模,有的上百亿,有的上千亿,但他们对市场的态度还是会产生出明显的分歧,管理庞大资金的基金经理们,身上肩负的压力确实巨大。
但是,针对基金经理频繁调仓的行为,却并未起到积极引导市场价值投资的行为,反而会间接起到引导市场价格投机的氛围。由此可见,对A股市场价值投资理念的引导,还是显得任重道远。
一轮牛市可以成就一批明星基金经理。同样道理,一轮熊市也会影响到明星基金经理的声誉与威望。在市场行情拐点到来之际,实际上更考验基金经理的风险防御能力以及资产配置水平。
跟着明星基金做投资,只是一种参考与借鉴。对投资者来说,除非直接参与到明星基金的投资之中,否则只按照市场的公开信息进行跟风操作,恐怕会承受很大的信息滞后风险。因为,对部分明星基金经理来说,上一个季度重仓持有某一家上市公司,到了下一个季度的时候,可能就会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因此,对操作频繁或密集调仓的明星基金而言,并不适合投资者进行跟风操作。
对明星基金的选择,不仅要看牛市环境下明星基金会创造出多少利润,更应该关注熊市环境下明星基金的净值回撤力度。对一名成熟的明星基金经理来说,一方面要具有足够的投资经验,起码经历两轮以上的牛熊转换过程;另一方面要具备完善的风险管理能力,并对非理性下跌行情或熊市行情有成熟有效的应对方案,这才能够称得上优秀的明星基金经理。
在A股市场中,不仅仅是普通投资者热衷于追涨杀跌,而且对不少基金经理来说,同样也会存在追涨杀跌的习惯。但是,相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机构投资者掌握资金优势与信息优势,自然也会占据更大的市场竞争优势了。
历经多年的市场发展,可以经受起两轮及以上牛熊行情的基金经理本已不多,投资者更应该珍惜长期经受得起市场反复考验的基金经理。对成熟优秀的明星基金来说,并非注重几个季度的净值表现,而是更应该追求它的长期投资回报能力
- CFi.CN 中财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