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花呗借呗跟大学生说再见银行正规军的机会来了?

加入日期:2021-3-18 21:50:53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1-3-18 21:50:53讯:

  时隔近四年后,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再迎“紧箍”。

  近日,银保监会、央行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禁止小额贷款公司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禁止非持牌机构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

  由于部分互联网平台由旗下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进行放贷。“花呗呗不得向大学生放款”话题也持续走热。

  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将迎来怎样的变化?面对大学生合理消费信贷需求,作为“正规军”的银行能否补位?

  禁止小贷公司、非持牌机构向大学生放贷

  为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业务,此次《通知》明确,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未经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一律不得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

  具体看,小额贷款公司要加强贷款客户身份的实质性核验,不得将大学生设定为互联网消费贷款的目标客户群体,不得针对大学生群体精准营销,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严禁任何干扰大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暴力催收行为。

  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强消费金融公司、商业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业务风险管理。针对贷前审核、贷后管理等关键环节明确风险管理要求,要求严格落实大学生第二还款来源,规范催收行为,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所有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信贷信息都要及时、完整、准确报送至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随着小贷公司、非持牌机构被亮“红牌”,部分互联网平台也迎来关注。值得留意的是,目前大型互联网公司一般由旗下的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进行放贷。

  如支付宝花呗和借呗,运营公司分别为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重庆市蚂蚁商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而百度、美团等相关平台旗下亦有度小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重庆美团三快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受此影响,“花呗借呗不得向大学生放款”话题也持续走热。截至发稿,花呗、借呗尚未就“大学生放款”进行公开回应。而根据借呗服务协议,目前仅限定“使用借呗服务时应年满18岁”。

  与此同时,部分互联网平台已明确拒绝大学生群体信贷服务。

  3月18日,金融投资报记者查询发现,度小满金融信贷服务“有钱花”在申请条件中提示,“有钱花谢绝向在校大学生提供消费分期贷款,如您是在校大学生,请您放弃申请。”

  银行等“正规军”将补位合理需求

  事实上,早在2017年,网贷机构开展的“校园贷”业务已被叫停。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现阶段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并逐步消化存量业务”。同时“未经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不得进入校园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

  时隔四年后,小贷公司、非持牌机构等纳入整顿范围,与部分机构打“擦边球”不无关联。

  就在近期,部分互联网金融平台以大学校园为目标,通过诱导性营销,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诱导大学生过度超前消费,导致部分学生陷入高额贷款陷阱。

  对于此次调整,网友们亦纷纷表示了自己的观点,其普遍认为“这是一个契机,让大学生能够更好的面对超前消费这个问题。”不过,也有网友认为,考虑到小额度信用消费的实用性,可以将“禁止”改成“限额”,为大学生设定较低额度。

  那么,面对大学生合理消费信贷需求,后续该如何满足?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此次《通知》明确,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开发针对性、差异化的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同时,各高校要主动对接银行业金融机构,为有合理需求的大学生畅通正规校园信贷服务渠道,用“良币”驱逐“劣币”,着力净化校园金融市场环境。

  事实上,面对高校助学、培训、消费、创业等金融需求,早在2017年,银行已跑步进场,陆续推出建设银行“学e贷”、招商银行“大学生闪电贷”、工商银行“大学生融e借”、中国银行“中银E贷校园贷”等产品。

  金融投资报记者查询发现,目前部分银行系“校园贷”产品,可通过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渠道申请办理,具体来看,申请需要提供院校信息、亲属联系人、提额信息等,其中,院校信息包括院校名称、所读专业、入学年份、学历层次、学历类别;提额信息包括获得的荣誉、是否学生干部、政治面貌、是否签署三方协议、是否直升本校、是否收到处分等。

  与互联网平台相比,分析人士认为,商业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开展大学生信贷业务,具有多方面优势。例如银行资金成本较低,能够提供较低的借贷利率;机构网点较多,便于提供服务和开展贷前调查等。

  而针对校园金融市场,除开发针对高校的消费金融产品外,着力培育大学生的财商素养和守信意识,帮助其识别金融陷阱,做好自我保护也十分重要。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要强化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将金融常识教育纳入日常教育内容,持续开展金融知识宣传。“一方面,通过定期开展金融知识进校园活动,切实提高学生金融安全防范意识;另一方面,也需加强诚信意识教育,在申请贷款时应如实提供信息,不得故意隐瞒学生身份,不得恶意骗贷、违约,珍惜个人征信记录,警惕网络贷款逾期影响个人征信。”

(文章来源:金融投资报)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