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每日必读 >> 文章正文

12月21日国内四大证券报纸、重要财经媒体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

加入日期:2021-12-21 5:49:40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1-12-21 5:49:40讯:

  12月21日(星期二),今日报刊头条主要内容精华如下:

  中国证券

  央行银保监会联合发文 鼓励并购出险房企优质项目

  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做好重点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项目并购金融服务的通知》。接近监管部门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鼓励优质房地产企业并购出险房地产企业的项目,是按照市场化方式出清风险的有力举措。

  稳步开放与外资加仓共振 A股“磁性”凸显经济活力

  在金融开放提速的新格局下,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力度持续加大。上周末,证监会一口气发布两项重磅政策,即修订沪伦通规则拟纳入深交所上市公司、修订互联互通机制严打“假外资”,均将进一步扩大双向开放的广度、深度。

  岁末年初争发新品 公募厉兵秣马2022

  新年脚步临近,各家公募基金公司旗下新基金产品相继排上发行档期,开始备战2022年基金发行的“开门红”。李晓星、冯明远、周恩源等金牛基金经理亲自挂帅,另外还有汇丰晋信陆彬、景顺长城基金李进、大成基金韩创等一批绩优基金经理上阵。

  LPR“降息”助力“宽信用” 明年还有下调空间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1年12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8%,5年期以上LPR为4.65%。专家表示,此次为20个月以来1年期LPR首次下调,将促进金融系统更好支持实体经济。此次1年期LPR调降对短期市场利率影响比较有限,但为“宽信用”提供了更为有利的金融条件,明年LPR仍有下行空间。

  上海证券

  两部门发文护航房地产行业风险化解 优质项目并购融资获重点支持

  在房地产企业合理的融资需求持续得到满足的背景下,房地产企业的风险化解工作也迎来新的政策护航。上海证券报记者昨日从业内人士处获悉,人民银行与银保监会近日联合下发通知,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做好重点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项目并购的金融支持和服务。

  从严监管消“噪音” 凸显“真外资”属性

  近日,证监会就修改《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若干规定》公开征求意见,明确沪深股通投资者不包括内地投资者,并给出了1年时间的过渡期。12月20日是新规发布后的首个交易日。当日,A股出现较为明显的调整,但北向资金仅净卖出9.71亿元。比亚迪歌尔股份亿纬锂能立讯精密则均被净买入超过4.5亿元。

  私募FOF高光的另一面:明星“拼盘”业绩黯淡 有效供给依旧稀缺

  如果从发行数量来看,私募FOF(基金中的基金)今年无疑迎来了高光时刻。截至12月19日,今年以来私募FOF基金发行数量达2322只,而去年全年才发行1303只。

  LPR时隔20个月首次下调 明年仍有下降空间 5年期以上报价不变或意在夯实“房住不炒”

  2021年最后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以“降息”定格。作为利率市场重要风向标,此前LPR已连续19个月“按兵不动”。专家认为,1年期LPR下调有助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释放出货币政策正在加大逆周期调控力度的信号;而5年期以上LPR并未变动,表明“房住不炒”的房地产调控基调未变,意在维护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基于2022年稳增长政策将适度靠前发力的预期,明年上半年,降准将延续,不排除小幅下调MLF利率的可能。因此,LPR还有小幅下调的空间。

  证券时报

  工信部:明年把工业稳增长摆在最重要位置

  12月20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2021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22年重点任务。会议指出,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把工业稳增长摆在最重要的位置,统筹推进强链补链、技术攻关、数字化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提升信息通信服务供给能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和提质升级,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筑牢经济“压舱石”。会议强调,2022年要着力提振工业经济,为稳定经济大盘提供有力支撑。

  1年期LPR下调5基点 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再降

  12月20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了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品种报3.80%,下调5个基点;5年期以上品种报4.65%,与上次持平。

  完善跨境资金流动监管 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

  12月20日,北向资金净流入相比前5个交易日的平均水平,呈现明显下降态势。这一变化的重要背景,是拟修改的《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若干规定》明确,沪深股通投资者不包括内地投资者。

  新增投资者创5年新高 两融账户数首破600万

  中国结算最新数据显示,11月新增投资者数为133.75万,环比增加36.38%。截至2021年11月末,投资者(含已开立A、B股账户)数量达到1.96亿。

  证券日报

  1年期LPR时隔19个月下调 释放货币政策逆周期调控加力信号

  2021年最后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出炉。12月20日,据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1年期LPR为3.8%,上期为3.85%,下调5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为4.65%,与上期持平。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1年期LPR已连续19个月保持不变。

  工信部:2022年把工业稳增长摆在最重要位置

  工信部部长肖亚庆在20日于京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会议上表示,2022年,要把工业稳增长摆在最重要的位置,统筹推进强链补链、技术攻关、数字化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提升信息通信服务供给能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和提质升级,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筑牢经济“压舱石”。

  让3亿老人乐享幸福晚年 产业资本大有可为

  随着日前个人养老金制度推进,许多人在盘算养老金如何变化的同时,也再次关注起自己的老年生活。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庞大。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达到了2.64亿人,占总人口的18.7%。据联合国人口署预测推算,这一数字在2035年将上升至4亿人。

  北向资金连续两日净卖出 专家:“打假”因素致系统性撤离可能性不大

  在证监会重拳打击“假外资”后,市场越发关注“北向资金是否会出现恐慌性出逃”,但就12月20日北向资金变动情况而言,业内普遍认为系统性撤离的可能性不大。

  21世纪经济报道

  12月1年期LPR降至3.8% 此前连续19个月维持在3.85%不变

  12月LPR报价备受市场关注。虽然12月MLF利率不变,但此前因为7月、12月两次降准,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银行资金成本,有市场人士预计12月1年期LPR会降,但也有市场人士认为LPR不会降。

  不造车的华为再次出牌:鸿蒙终于“上车”

  2015年前后,在汽车“新四化”的变革驱动以及特斯拉带动的创业风潮下,诞生了一批中国互联网造车新势力。在质疑声之中,很多创业者造车梦碎、黯淡离场,但也出现了以蔚来、小鹏、理想等为代表的头部企业,它们逐渐走出了自己的发展之路。

  人民日报

  各地各部门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能源更清洁 国土添绿色

  蓝天白云下,河北省石家庄热电厂东厂区里,新建的石热中继能源站换热机组高效运转,将清洁热源输送到千家万户。石家庄市城管局副局长、市供热事务中心主任刘文栋介绍:“新项目10月28日正式运行后,为22万户、60多万群众提供供暖服务,一年能节约标准煤114万吨,大幅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

  

  “拆雷”政策密集出台!房地产行业或迎来项目并购潮

  近日,第一财经记者获悉,央行、银保监会联合对金融机构发布《关于做好重点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项目并购金融服务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按照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稳妥有序开展房地产项目并购贷款业务,重点支持优质房地产企业并购出现经营风险的房地产企业优质项目。

  “涨涨涨”阴影下“买买买”:一元店涨价25% 美国富豪节俭过节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毫无疑问,畸高的通胀占据了美国人的近忧,连富裕的美国人也不敢花钱了。随着圣诞节即将来临,美国零售商正在为最后一周的假期购物做准备。调查显示,在刚刚过去的“超级星期六”中,预计在线上和线下吸引购物者接近1.5亿人。不过多数美国富豪表示,受疫情导致的通胀等因素影响,他们不愿意多花钱。

  经济参考报

  市场监管总局: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立法

  记者12月20日获悉,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印发《法治市场监管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指出,法治市场监管建设,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市场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在市场监管事业发展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保障性作用。

  年内迎首次“降息” 货币政策发力稳增长

  12月20日,最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出炉。这是1年期LPR今年内的首次下调,也是2020年4月之后的首次下调。业内人士表示,2021年以来,人民银行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有效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推动了此次1年期LPR下行,而LPR下降也为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创造了有利条件。展望未来,货币政策将进一步推动实体融资成本下行。与此同时,5年期以上LPR保持不变则释放了“房住不炒”、维护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信号。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编辑: 来源:东方财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