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1-11-9 17:50:35讯:
2022年A股投资如何做?来看中信证券的投资策略。
11月9日,中信证券在深圳召开主题为“奋力开新局”2022年资本市场年会,中信证券总经理杨明辉直言当下有三个新局正在开拓和形成:国际形势新局和中国发展新局以及资本市场新局,更规范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构建在加速,股权投资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
对于A股策略,中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秦培景认为,2022年上半年机会较多,下半年相对平淡。综合考虑经济运行、政策重心、盈利分化以及资金结构后认为,2022年无论是上半年稳增长还是下半年常态化政策环境下,优质蓝筹都值得重点配置,是贯穿全年投资主线。行业属性上,无论是上半年的优质蓝筹崛起,还是下半年的相对景气板块,消费都将全年占优。
对于宏观经济展望方面,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认为,2022年中国经济运行将真正迈入“后疫情时代”,预计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分化、总体平稳,消费有望再2022年底恢复至潜在水平,出口增速边际放缓仍然维持高增长,整体经济有望实现5.4%左右的增速,剔除基数等不可比因素,应好于今年5.1%左右的两年平均增速。
2022:上半年机会多,下半年平淡
11月9日,在中信证券主办的“奋力开新局”2022年资本市场年会上,中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秦培景分析了A股市场投资策略。
秦培景表示,以多策略方法论的立体研判框架分析A股后认为,2022年上半年机会较多,下半年相对平淡。
经过该框架分析,2022年A股运行可划分为两个阶段:上半年跨周期政策推动经济回归疫情前常态,宏观流动性合理充裕,A股整体向好,机会较多;下半年货币政策在内外约束下转向稳健中性,以及高基数下非金融板块盈利承压,市场表现平淡。
因此,秦培景认为,上半年政策重心在稳增长,应聚焦优质蓝筹崛起。
1)宏观政策“以我为主”,上半年重心在稳增长。随着各国疫苗接种率提升和供应链修复,主要经济体内生动能也逐步修复,预计美联储今年11月启动的Taper将于明年6月左右完成,但“以我为主”的国内宏观政策重心依然在稳增长,以求逐步缓解上游价格上涨和地产投资下行的负面压制。期间宏观流动性合理充裕,具体抓手在财政:预计2022年预算赤字率在3%左右,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额度在4万亿以上。
2)盈利增长趋弱,结构分化增强。2022年国内经济和A股盈利增速波动的周期性都将弱化。主要受工业板块基数影响,预计2022年中证800盈利增速将从2021年的18%回落至-2%;行业分化明显,各大行业盈利增速分别为:工业(-17%)、消费(6%)、TMT(12%)、医药(-5%)、大金融(2%),其中消费和TMT对非金融盈利增长正贡献最大,同时上游向中下游“让利”是重要特征。
3)稳增长的政策环境下,聚焦优质蓝筹崛起。在政策稳增长和流动性充裕的环境下,相对受高基数影响的周期板块和高预期约束的成长板块,优质蓝筹的配置性价比更高。
对于下半年,随着政策回归常态,秦培景认为应该聚焦景气板块:
1)内外因素约束下,下半年宏观政策回归常态。一方面,2022年国内通胀将由上游向中下游,由生产端向消费端传导,预计全年PPI同比前高后低,三季度转负,而CPI同比前低后高,在下半年可能突破3%;另一方面,下半年国内经济运行回归常态,稳增长政策将弱化。另外,美联储Taper结束后,下半年美元加息预期提升。内外因素共同约束下,下半年国内常规政策将回归常态,宏观流动性从合理充裕回归稳健中性。
2)常态化的政策环境下,聚焦相对景气的板块。政策重心的调整压制市场流动性预期,而高基数压力下非金融板块盈利可能负增长,下半年A股整体表现比较平淡,配置上,业绩确定性高的品种享受溢价,建议关注在中报披露季开始体现出盈利相对强度优势,并在下半年维持修复态势的消费和科技。
此外,秦培景认为,预计5年一度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将在年中召开,聚焦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预计2022年改革政策将重点统筹发展与安全,以求在五大领域实现再平衡,明确长期方向的同时稳定市场预期,具体包括:1)金融领域防范短期风险与化解长期风险的再平衡;2)经济发展与共同富裕的再平衡;3)能源安全与绿色发展的再平衡;4)鼓励创新与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再平衡;5)外部关系整体承压与局部转暖的再平衡。
总结来看,随着2022年经济运行和货币政策回归常态,A股盈利增速整体放缓,市场驱动力更多取决于业绩:一方面,基本面相对估值的重要性提升;另一方面,以机构为主的“长钱”定价权提升。
秦培景表示,综合考虑经济运行、政策重心、盈利分化以及资金结构后认为,2022年无论是在上半年稳增长还是下半年常态化的政策环境下,优质蓝筹都值得重点配置,是贯穿全年的投资主线。行业属性上,无论是上半年的优质蓝筹崛起,还是下半年的相对景气板块,消费都将全年占优。
预计2022年经济表现将好于今年
在中信证券“奋力开新局”2022年资本市场年会上,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以“领先一步”为主题,分享了他对2022年宏观经济的展望。
诸建芳认为,今年中国经济短期出现了一定的下行压力,总体表现为“疫情尾部综合征”。2022年中国经济运行将真正迈入“后疫情时代”,预计能实现5.4%左右的增速,剔除基数等不可比因素,应好于今年5.1%左右的两年平均增速。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
展望2022年,诸建芳表示,在各国疫苗接种率提升和经济内生性动能修复的基础上,全球经济有望回归趋势增长,通胀同比回落但中枢明显高于疫情前水平,各国央行陆续进入加息紧缩周期,外部环境仍然复杂。
对于当前中国经济表现,诸建芳表示,这并非“滞胀”,而是“疫情尾部综合症”,这是一种疫情冲击后难以避免的尾部效应,总体上延缓了中国经济疫后恢复的步伐,带来了“二产偏热、三产偏冷”,“消费偏弱、出口偏强”等结构性问题,但没有动摇中国经济的根本逻辑。基于经济运行仍然处于潜在增速水平以下,价格自上游到下游的传导已经出现,居民消费价格可能在2022年面临上行压力,预计宏观政策将转向“稳货币、宽财政”。
诸建芳分析,2022年中国经济运行将真正迈入“后疫情时代”。具体来说,预计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分化、总体平稳,消费有望在2022年底前恢复至潜在水平,出口增速边际放缓但仍维持高增长,整体经济有望实现5.4%左右的增速,高于2021年的两年平均增速水平。
诸建芳表示,放眼疫情后的三年,相比全球其他经济体,中国领先一步控制住了疫情极端冲击、领先一步实现了经济回归至趋势增长水平,因而以更战略的眼光谋划中国经济发展的中长期问题,包括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将“房住不炒”原则进一步制度化等,这些政策措施将更加夯实中国经济的基础,保障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三大新局正在形成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国际、国内和资本市场形势方面,中信证券总经理杨明辉在致辞时表示,目前三大新局正在开拓和形成。
杨明辉表示,面对即将到来的2022年,稳中求进仍然是政策的主基调,在稳的基础上,关键领域需要奋发有为开新局——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底线思维,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
▲中信证券总经理杨明辉
杨明辉认为,目前三大新局面正在开拓和形成:第一个新局是国际形势新局,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但机遇仍然大于挑战;第二个新局是中国发展新局,办好自己的事,坚持扩大内需,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第三个新局是资本市场新局,更规范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构建加速,股权投资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
具体来看,第一个新局是国际形势新局: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但机遇仍然大于挑战。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著上升。主要变量包括全新的政治经济格局正在形成、中美关系正在经历波折、中国的综合实力相对上升。
第二个新局是中国发展新局:办好自己的事,坚持扩大内需,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
双循环战略是“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是基于规避外部风险、利用大国优势、寻找改革潜能的重大决策。以我为主、扩大内需是双循环最重要的战略抓手。我们在供需两方面拥有充足的条件: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现代工业体系独立完整;同时,我国拥有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越是形势复杂严峻,越要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
第三个新局是资本市场新局:更规范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构建加速,股权投资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
杨明辉表示,过去三年,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蹄疾步稳,基础制度建设愈发完善,市场开放举措逐步落地,直接融资占比不断提升。
当前,北交所的成立谱写了资本市场发展的新篇章,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进一步成熟。北交所与沪、深、港交易所、区域性股权市场错位发展、互联互通,这使得我国资本市场的企业覆盖面显著增大,增强了服务中小科技创新企业力度。
今年7月,中办、国办正式印发《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零容忍”要求进一步强化。通过分类监管、精准打击,将依法从严从快查处欺诈发行、虚假陈述、操纵市场、内幕交易、传播虚假信息等重大违法案件,加大追责力度。一个崇法守信、规范透明、开放包容的市场生态正在全面形成。
杨明辉预计,2022年全面注册制有望落地,退市执行力度也将持续提高,“入口端”和“出口端”的重大变革将进一步引领市场蜕变。
杨明辉表示,在更好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股权投资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面对不断涌现的优质企业、更有效率的资本市场,境内外的长线资金增配中国、增配权益成为必然选择。
一方面,中国是未来十年全球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引擎,全球资金都在持续增配中国的核心资产。另一方面,“房住不炒”定调下,地产的投资属性显著下降。国内居民对金融资产,特别是权益类资产的配置不断提速。
融资效率与市场效率都将提升,预计2025年直接融资比重也会从目前近20%提升至28%;机构投资者持有自由流通市值占比也将由目前22%提升至31%。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