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拆东墙补西墙!川宁生物募集资金2/3用来偿还银行贷款

加入日期:2021-10-9 19:01:20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1-10-9 19:01:20讯:

  近日,伊犁川宁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宁生物”)创业板IPO正式获受理。

  川宁生物真的很差钱!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川宁生物丝毫不掩饰所面临的资金压力。招股书显示,川宁生物资产负债率超过50%,截至2021年1-3月,其负债总额51.09亿元,且偿债能力不及同行。报告期内,川宁生物还每年向科伦药业拆借数十亿元,又从银行借款偿还这些拆借款和利息。

  “拆东墙补西墙”背后,隐现川宁生物资金链紧张的问题。因此,此次川宁生物IPO的最大目的,就是为了募资还债,其计划募资6亿元,其中4亿元要用来偿还银行借款。

真的很缺钱!

IPO筹资主要用来还债

  川宁生物是国内主要的抗生素中间体生产基地之一,产品主要包括硫氰酸红霉素、头孢类中间体和青霉素中间体等。同时,依托生物发酵技术和酶技术平台,川宁生物向保健和化妆品原料、生物农药、动物保健类产品、可降解生物基新材料及其他品类的医药中间体等方向发展。

  川宁生物是国内“大输液龙头”科伦药业(002422.SZ)分拆出来的子公司,截至2021年6月30日,科伦药业直接持有川宁生物78.49%的股份,并通过科伦宁辉持间接持有2.00%的股份。刘革新为川宁生物实际控制人。

  2018年至2021年1-3月(报告期),川宁生物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3.49亿元、31.43亿元、36.49亿元和8.84亿元,分别实现净利润3.91亿元、9021.55万元、2.29亿元和5778.06万元。可以发现,在营收稳定的情况下,川宁生物2019年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77%至不足1亿元,净利润波动较大。

  对此,川宁生物解释称,业绩波动主要是由于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一方面是由于国内限制抗菌类药物使用力度不断升级,抗生素中间体市场需求增速有所放缓;另一方面,环保政策的调整变化造成行业内部分抗生素中间体生产厂商长期处于停产与复产的交替状态,市场供给量的不稳定造成市场价格出现较大幅度波动。

  国盛证券曾在研报里指出,川宁生物所涉猎原料药,如硫氰酸红霉素、7-ACA、6-APA的价格,2019年中旬进入一个下行通道。尤其是硫氰酸红霉素,价格从2019年初的465元/公斤探底至295元/公斤。叠加川宁生物在大规模投产,从而造成业绩缩水。而自2019年12月以来,硫氰酸红霉素价格开始逐渐回升,同期川宁生物的业绩也有所好转。

  2021年8月23日,川宁生物创业板IPO正式获受理,保荐机构为长江证券。此次IPO,川宁生物拟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不超过2.23亿股,拟募集资金6亿元。令人意外的是,其中4亿元将用于偿还银行借款,其余2亿元将用于上海研究院建设项目。

  上市募资偿债,川宁生物到底有多缺钱?

每年向控股股东拆借数十亿

净利润有时还不够还利息

  川宁生物所面临的资金压力,可以从它的招股书上找到一些端倪。

  报告期内,川宁生物的资产负债率(合并)分别为54.10%、55.22%、52.97%和51.96%,各期末负债总额分别为51.47亿元、54.64亿元、52.54亿元和51.09亿元。资产负债率超出同行可比上市公司平均值10个百分点以上。

  2018年和2019年,川宁生物的负债主要以流动负债为主,占比均达99%以上,2020年以及2021年一季度流动与非流动负债占比各约5成,这主要与2020末其他应付款大幅下降,而长期借款大幅增长有关。

  此外,自2019年开始,川宁生物短期借款开始激增。报告期各期末,该公司短期借款账面价值分别为0万元、4.01亿元、7.91亿元、9.41亿元,占流动负债比例分别为0、7.34%、32.94%和40.03%,呈现大幅上升趋势。

  大规模的流动负债也对公司的偿债能力产生了影响,川宁生物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报告期各期末,川宁生物流动比率分别为0.51倍、0.57倍、1.38倍和1.40倍,速动比率分别为0.32倍、0.31倍、0.78倍和0.85倍,虽然呈上升趋势,但是总体偿债能力仍较低。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川宁生物与控股股东科伦药业之间频繁、巨额的资金拆借。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川宁生物发生的关联方拆借全部为与控股股东科伦药业之间的拆借。

  2018年-2020年期初,其拆借余额分别为51.2亿元、45.01亿元、43.73亿元。同期,资金拆入金额分别为18.86亿元、9.11亿元、6.69亿元;资金拆出金额分别为24.97亿元、12.35亿元、51.51亿元。

  而巨额资金拆借造成的应付利息就以亿元计,2019年、2020年的应付利息合计2.97亿元。其中,2019年应付利息为1.88亿元,而同期公司净利润才9021.55万元。

  不过,川宁生物表示,截至报告期末,已全额偿还上述借款及利息,与控股股东科伦药业之间已不存在直接拆借余额。

  那么,川宁生物哪里来的钱还给科伦药业呢?答案就是从银行借款。

  2020年7月24日,川宁生物(作为借款人)联合工行、中行、农行、兴业等多家银行地方分行(各银行简称“贷款人”)与伊宁市签署《银团贷款协议》,全体贷款人同意按照协议约定向借款人提供总计金额不超过人民币32亿元的中长期贷款额度。

  而这笔贷款的目的,是部分用于偿还科伦药业的拆借款。

  截至2019年末,川宁生物的其他应付款为43.76亿元,主要为与科伦药业的拆借款。2020年末,川宁生物通过取得银行贷款对向科伦药业的借款进行了置换,导致资产负债表中其他应付款大幅下降,而长期借款大幅增长。

  此外,在偿还及规范拆借的过程中,为解决川宁生物存在的部分资金缺口问题,科伦药业还通过商业银行向川宁生物发放了3笔委托贷款,金额分别为1亿元、1亿元和1.5亿元,贷款期限均为2年。截至报告期末,川宁生物已偿还其中一笔金额为1亿元的贷款。

  就在2021年9月10日和10月8日,科伦药业又分别发布两份公告,川宁生物与中国农业银行伊犁分行签订了《借款合同》,农业银行伊犁分行向川宁生物提供5000万元和1亿元的借款额度,借款期限均为1年。同时,科伦药业农业银行伊犁分行签订《保证合同》,由公司为川宁生物上述借款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招股书显示,2020年和2021年1-3月,川宁生物向银行借款的利息分别为6184.95万元和4175.49万元。

  “拆东墙补西墙”背后,隐现川宁生物资金链紧张的问题。在招股书中,川宁生物表示,目前,依靠自身积累和单一的融资渠道(指银行贷款)难以满足公司提高装备水平、加快创新工艺研发等战略实施的迫切需要,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发行人的快速发展。

屡遭环保处罚

环保问题或成发展“拦路虎”

  水体、土壤检出抗生素残留已经不是新鲜事,这一环境问题不可小觑。实际上,不仅抗生素本身可能引发污染,其生产过程中的残渣、废气带来的环境危害同样值得关注。

  作为国内主要的抗生素中间体生产基地之一,川宁生物对环保问题不可谓不重视。据招股书,2018年至2021年1-3个月,川宁生物的环保投入分别为3.4亿元、4.53亿元、2.74亿元和5070.24万元,共计投入11.18亿元。

  另据中国新闻网2018年8月的一篇报道,为有效消减、治理和防止企业生产伴生的污染源,川宁生物配套建设的环保设施系统占地面积超过300亩,彼时环保投资就已超过20亿元。

  此外,川宁生物还设有环保事业部,由副总经理直接分管,下属生化处理车间、MVR车间、喷雾干燥车间、尾气净化处理车间、环保办公室等部门,相关工作人员近400人。

  然而,这些投入和举措的效果却似乎并不尽如人意。

  川宁生物在招股书中披露了报告期内受到的4次处罚,其中3次是因为环保问题。其中,2018年7月19日,因超标排放恶臭气体,被罚款20万元;2018年9月25日,因排放水污染物超过发酵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特别排放限值,被罚款100万元;2018年10月15日,因排放水污染物超过国家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被罚款20万元。

  2021年3月22日,川宁生物又因擅自改变林地用途,非法侵占林地,被责令限期恢复原状并罚款95.4万元。

  另据公开信息,2017年,川宁生物也分别因排放恶臭气体超标、三项水污染物超标排放、恶臭气体超过排放标准排放,3次被当地环保部门处罚。

  川宁生物在招股书中表示,在提升环保处理水平的过程中,可能存在少量因“跑冒滴漏”或因实施技改提升期间影响部分环保设施导致轻微排污超标的情况。

  对于川宁生物的IPO进展,红星资本局也将持续关注。

(文章来源:红星资本局)

文章来源:红星资本局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