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北交所舆情观察:专精特新高频提及小而专企业迎品牌建设新窗口

加入日期:2021-10-14 15:57:18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1-10-14 15:57:18讯:

  自9月3日北交所注册成立以来,配套政策不断完善,市场关注度显著提升,也被认为将大大改善部分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对于已上市和拟上市公司而言,一方面,随着北交所的设立和注册制的持续开放,上市公司数有望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突破5000家指日可待;另一方面,政策明显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支持力度,二级市场“大而美”的风格有所改变,“小而专”企业迎来近年来难得的机遇。

  北交所引市场关注新三板投资热度显著提升

  在市场普遍看来,北交所的设立,将大大提升市场各方的信心,过去新三板流动性不足,投资者退出有一定困难,企业融资难度较大,但是北交所的个人投资者门槛降低,未来交易也将更加活跃,挂牌公司和投资者参与的积极性更强。此外,此前新三板公司被认为存在一定程度的低估,北交所上市后或有助于解决公司价值长期被低估的问题。

  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数据显示,北交所设立后,新三板企业受到的舆论关注度呈现爆发式增长,9月至今的日均相关舆情信息数较上半年暴涨625%,主流媒体频频就新三板内“专精特新”企业发声,买方和卖方机构也加大对相关优质企业的挖掘力度。个股层面,9月份以来,五新隧装、拾比佰、同辉信息、吉林碳谷等一批企业引来媒体、机构和投资者的高度关注。

数据来源:誉云大数据系统

  《中国证券报》:目前新三板创新层共有71家电子设备公司,其中52家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介于1亿至5亿元,18家公司同期盈利超过3000万元。他们在各自细分领域潜心专研,力争成为我国科技产业“补链强链”上的好手。

  中信证券:在我国促进产业转型、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下,创新型中小企业尤其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越发受到重视。新三板挂牌公司大多为中小型企业,目前估值水平偏低。北交所设立有望持续激活新三板挂牌公司的流动性,带动其估值水平的修复。

  清泉投资:北交所设立后,可重点关注三个方向;一是北交所的融资、交易等将直接利好相关金融机构的发展,投行能力强、中小企业资源储备和服务能力强的券商有望受益。二是精选层挂牌企业“平移”至北交所,66家公司有望受到市场青睐,其中优质公司可能得到一定重估。三是随着北交所的改革深入,未来有望培育出一批“专精特新”企业,而这是未来长期投资方向之一。

  “小巨人”企业迎绝佳机遇投资者关系工作备受重视

  北交所的设立,以及注册制的不断放开,为中小企业寻求直接融资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也为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快速发展打开了空间。2021年前三季度,A股上市公司的数量达4484家,其中2021年新上市的公司已超过360家,上市公司数仍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参照科创板设立的情况和目前的市场发展态势来看,北交所前期上市的公司,预计将受到市场的高度关注,短期不排除会出现受到资金热捧的现象。但从更长远的发展来看,无论是北交所,还是原本在深交所和上交所上市的企业,都有足够的必要思考如何在近4500家企业中做好自身资本市场形象建设,适时展现企业发展的亮点,赢得市场认可。

  机构持股数据来看,2021年前三季度,在近4500家上市公司中,持股机构数达到100家以上的公司只有接近百家,持有其股权的机构合计占比超过40%;而有近7成的公司,持股机构不足10家。这意味着,大部分的上市公司都较难以获得机构关注,机构筹码集中度较高,机构的资金投向具有明显的聚焦效应,即在某些时期往往集中在某些主流的赛道和优质的公司上,如过去三年的白酒行业。因此,不同行业和公司,在投资者关注度、流动性以及估值上有着巨大差异。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少部分公司市值屡创新高和大多数上市公司滞涨甚至创新低的现象在A股市场同时出现。

  市值和股价表现来看,前三季度仅有1454家公司的市值在100亿元以上,占比32.3%;市值1000亿元以上的有156家,占比3.4%;市值在50亿元以下的上市公司数量达2002家,占比达到44.54%。从近年来的二级市场表现可以看出,市值的大小与股价表现呈现高相关关系。2021年前三季度,100亿元以上的公司,平均涨幅28.9%;市值100亿元以下的公司,平均涨幅不足1%,其中仅1332只个股录得上涨,占比43.7%。尽管小市值企业股价表现不如大市值企业,但在更注重白马股投资的2020年和2019年,强者恒强和两极分化的表现更为极致,相比而言,今年中小市值企业的股价表现较前年更好,一定程度上说明市场开始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中小市值个股。

  在这种形势下,不少上市公司积极调整策略,通过一次次机构调研、投资者交流会和互动平台交流,加大对外发声的频率和力度。以机构调研活动为例,在调研活动中,上市公司有机会直接回答来自买方和卖方的疑问,而相关调研活动纪要的发布,往往能够更为深度地向市场传达公司的发展现状,此外证券公司也可能在调研后发布相关的研报,加大市场对公司的关注度和了解。尽管调研活动的开展并非只取决于上市公司一方,但企业的组织和态度却是其中极为重要的因素,因此被调研总次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对外展示和交流的积极性。

  据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统计,今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平均被调研次数为4.3次,而2020年和2019年全年该数据5.4和4.8次;从调研机构家数来看,今年前三季度该数据为41.1家,大幅高于2020年的33.7家和2019年的17.0家,出现明显上升。

  在这一过程中,有部分领域的企业更有必要对外展示自己,如上半年被要求更多走到投资者面前的央国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仍有多家中字头上市国企市净率不足1,存在一定的修复空间。再如下半年备受关注的“专精特新”企业,据统计,截至2021年前三季度,工信部名单中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已有超300家在A股上市,主要分布在100亿以下市值区间,后续将有部分企业通过北交所上市。对于这些企业而言,一方面正迎来近年来难得的政策发展机遇,无论是个人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都愿意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他们;另一方面,由于过去几年市场“大而美”的偏好,投资者对这些“小而专”企业的认知不够全面,未必能充分了解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前景,因此企业也有必要考虑顺势加大与外界的交流,加速公司发展,对于科技与资本融合、以及中小企业创新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