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控制人被刑事拘留后,三峡新材(行情600293,诊股)(600293,SH)又现业绩巨额预亏。
2021年1月28日晚间,三峡新材发布业绩预告称,预计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亏损18亿元到亏损22亿元,主要原因是本年度计提商誉及商标减值、应收账款坏账金额较大。
业绩预告一出,当日晚间三峡新材闪收上交所问询函。次日即1月29日,三峡新材股价应声跌停(-10.08%)。
收购资产商誉减值是亏损主因
1月29日开盘没多久,
三峡新材股价即被抛单“按”在跌停板上并延续到收盘。以2.23元/股的收盘价计算,公司总市值大约25.87亿元。相比之下,公司2020年度预亏金额上限占公司总市值比例超八成。
三峡新材主营业务为平板玻璃及玻璃深加工和移动互联网终端产品销售及服务行业。此次巨额预亏之前,上一次三峡新材引来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是因为公司实际控制人被刑拘。
根据三峡新材2020年11月20日晚间公告,当日公司收到公司董事长、实际控制人许锡忠家属通知,许锡忠因其个人涉嫌骗取贷款罪,被广东省普宁市公安局刑事拘留。
如今,三峡新材现净利润大额预亏,深圳市恒波商业连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恒波”)是拖累三峡新材业绩的主要原因。
时间回溯至2015年,三峡新材发布30.4亿元(此后调整为25.6亿元)非公开发行预案,其中21.7亿元用于收购深圳恒波100%股权。深圳恒波主要从事移动终端产品、数码消费产品及配件的销售、售后和增值服务。2016年,三峡新材非公开发行股票完成,三峡新材新增移动互联网终端产品销售及服务行业业务。
眼下的深圳恒波经营陷入困境。根据三峡新材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深圳恒波业务主要集中在线下零售,受疫情冲击较大,导致深圳恒波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大幅下降,是公司主营业务亏损的主要原因。
三峡新材还分析,报告期内,因“中邮案”持续近三年且未最终结案,深圳恒波银行融资受限,自有资金严重不足,致使深圳恒波大部分业务无法正常开展;同时深圳恒波下游客户回款周期拉长,大部分应收款项账龄随之逐年增长,公司基于谨慎性原则,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会计政策规定,本报告期拟计提信用减值损失7亿元,是公司亏损的重要原因。
另外,三峡新材对前期收购深圳恒波等资产组进行系统性减值测试。综合客观因素和未来业务发展判断,公司拟对深圳恒波所在的资产组的商誉及商标计提减值11.5亿元。
上交所:是否财务洗澡?
对于
三峡新材的业绩预亏,1月28日晚间上交所火速向公司发出问询函。针对
三峡新材计提商誉减值和商标减值11.5亿元,上交所表示,2019年年报,公司仅对商誉计提减值6584.86万元,上交所对商誉减值是否充分进行问询,公司回复表示已计提充分。就此,上交所要求
三峡新材披露商誉减值的计提时点是否准确,以及是否存在集中计提大额商誉进行财务“大洗澡”的行为等。
事实上,深圳恒波的商誉减值问题此前也曾经被关注。公开资料显示,交易对方曾经对深圳恒波2016年-2018年的业绩作出业绩承诺。而深圳恒波2018年未完成业绩承诺:2018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04亿元,完成率约为92.27%。
根据三峡新材2019年8月底公告,因深圳恒波未能完成2018年度承诺预测利润,根据约定交易对方需对公司进行业绩补偿,具体补偿金额为6357.3248万元。不过,由于本次交易涉及收益法评估资产未发生减值,不需要进行减值补偿。
2018年业绩承诺未能达成,2018年业绩承诺期满后标的资产营业收入与净利润更是出现大幅下滑。结合三峡新材业绩大幅下滑时间点,上交所称,“中邮案”也于2018年发生,至2020年相关商誉与资产计提大额减值,请公司补充披露收购深圳恒波前,对标的资产进行的尽职调查包括哪些方面,“中邮案”所涉及业务是否在收购前即存在等,以及前期收购决策是否审慎、合理。
此外,对于三峡新材应收账款计提信用减值损失7亿元,上交所要求公司说明计提坏账准备的依据、时间节点和合理性,论证此次计提大额减值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以及公司“是否存在前期业绩虚假或调节利润的情形”。
就相关问题,1月29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三峡新材,工作人员表示,公司刚刚收到上交所的问询函,目前正在准备回复,相关问题届时可以参照回复公告。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全球新型肺炎疫情实时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