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1月21日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LPR连续9个月“原地踏步”并未影响企业贷款成本下行

加入日期:2021-1-21 8:01:55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1-1-21 8:01:55讯:

  【证券日报】

  LPR连续9个月“原地踏步” 并未影响企业贷款成本下行

  1月20日,2021年的第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出炉。据央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1月20日,1年期LPR为3.85%,5年期以上LPR为4.65%。两个品种利率均维持前值不变,且已经连续9个月“原地踏步”。

  实际上,市场此前普遍预计本月LPR将维持不变。分析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LPR的不变体现了宏观政策与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实际需要相匹配,下阶段LPR大概率继续保持平稳。

  银行开年代销基金火爆理财经理称“份额”不够用

  对公募基金来说,过去的一年,无疑是最“亮眼”的存在。《证券日报》记者根据数据整理发现,2020年公募基金全年的销量超过3万亿元,创下了历史新高。而作为基金代销机构之一的银行业也尝到了“甜头”。

  《证券日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走访了多家银行网点,发现银行理财经理都在大力推荐基金,并表示部分新发基金份额需要靠“抢购”。

  骗保案屡屡发生的背后是骗保者对保险知识的严重匮乏和误解

  近期,热播剧《巡回检察组》的车祸骗保情节扣人心弦让人唏嘘,而在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杀人骗保案例更让人触目惊心。

  中国裁判文书网近期发布一份死刑复核刑事裁定书显示,为骗取保险金,被告人燕某伙同黄某将自己的丈夫逼至悬崖坠落致死。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其实,此类骗保案例近两年来时有发生,仅去年以来,就有多起“杀人骗保”案件曝光,包括杀妻骗保、杀父骗保、杀子骗保、杀流浪汉骗保等。

  【证券时报】

  证监会扩容随机抽查清单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

  近期,为贯彻落实新《证券法》,证监会对《中国证监会随机抽查事项清单》进行修改。同时,根据工作实际对抽查事项进行动态调整。

  据了解,该清单新增“首发企业检查”、“律师事务所从事证券法律业务检查”、“信息技术系统服务机构从事证券基金服务业务检查”。与此同时,监管层还对部分抽查事项的比例进行修改,比如评级机构从事证券市场资信评级业务检查的抽查比例下限有所提高,下限从10%提高至20%。

  内地投资者跃跃欲试港股“估值洼地”说法待商榷

  1月20日,港股继续走高,恒生指数再涨逾300点,总成交额达到3002.76亿港元,南向资金合计成交总额866.7亿港元,占港股总成交额的29%。自开通以来,南向资金净买入额已超1.9万亿港元,巨量资金涌入香江,许多港股股票在南下资金的推动下,创历史新高。

  资金对于机会的嗅觉最为灵敏。据证券时报记者获悉,对于港股如此盛景,不少内地投资者跃跃欲试,“你去开通一个港股账户,放点钱进去参与打新也行,总体来说收益还是可以的。比A股打新中签率高很多,而且港股很多好票,值得买。”上班族小马从去年开始就已经怂恿不少朋友开户,加入到炒港股大军。

  百来万挂靠假央企掮客“助力”瞒天过海

  最近两个多月,证券时报记者暗访国企挂靠市场,发现多家大型央企的下属公司被中介机构或掮客明码标价。他们声称,少则七八十万,多则数百万,就可以把一家民营公司的股东背景变为国有性质,以获得更高的市场信用。

  冒名的子公司打着国资旗号招摇行事,这种行为不仅扰乱了央企及其下属公司的正常经营活动,还严重影响国有主体声誉,更是对市场公平竞争环境的公然破坏。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2021年重要任务中,就包括全面推进改革开放、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公平竞争等内容。尽管随着监管收紧,民企不惜重金挂靠国企乱象已有所收敛,但中长期治理力度与成效仍有待观察。

  【上海证券报】

  重要经营信息披露存疑爱施德再蹭热点被疑配合减持

  爱施德近期股价可谓涨势如虹,从1月15日至19日的3个交易日连获3个涨停。从1月4日至19日,仅仅12个交易日,爱施德股价累计涨幅高达80%。从近期龙虎榜数据来看,北向资金、一线游资、机构竞相加仓爱施德,并且1月15日至19日的龙虎榜买入前五名高度重合。

  在股价大幅上涨前的1月12日,爱施德接待了多家机构调研并透露,公司控股子公司深圳市一号机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一号机公司”)是头部电子烟品牌(运营企业系雾芯科技)的一级代理商,“借助公司的新零售基础设施平台,在经历疫情防控期在内的短短1年时间里,新增开拓了上千家线下门店,帮助头部电子烟品牌赢得了超过60%的国内市场份额”。

  首份2020年年报出炉沃华医药净利增超八成

  1月20日晚,沪深两市首份2020年年报如期出炉,沃华医药以上市后净利润首度超亿元、同比增超八成,揭开2020年年报披露季的大幕。

  根据公告,2020年度,沃华医药实现营业收入10.06亿元,同比增长16.95%;实现归母净利润1.79亿元,同比增长86.72%。关于业绩上涨的原因,公司称,报告期内,四大独家医保支柱产品销售收入均实现高速增长。

  民族品牌指数涨0.26% 茅台现溢价大宗交易

  1月20日,中证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指数(简称“民族品牌指数”)收报2301.06点,涨0.26%。35只成分股中,22只上涨、13只下跌。

  具体来看,汽车、医药类成分股涨幅居前。启明信息上涨7.68%,齐翔腾达海尔生物科沃斯涨逾4%,寿仙谷片仔癀涨逾3%,福田汽车一汽解放金杯汽车等涨逾2%

  【中国证券报】

  威高骨科称没通过现金发放进行商业贿赂

  威高骨科日前回复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申请文件的第三轮审核问询函,公司表示发行人不存在通过现金发放直接给付到利益相关方的情形,也不存在通过现金发放进行商业贿赂的情形。

  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拟向社会公开发行不超过4141.42万股,扣除发行费用后主要用于骨科植入产品扩产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以及营销网络建设项目。募集资金拟投入金额合计约18.81亿元。

  瞄准三大关键词多地“十四五”路线图明晰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近期召开的地方两会对创新多有涉及。例如,河南提出,打造中西部创新高地。积极争取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培育100家创新龙头企业,争取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5万家。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流动性投放“变奏” 央行精细调控资金面

  1月20日,央行开展了2800亿元逆回购操作,单日逆回购操作量创近3个月新高。此前一周多,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保持“高频少量”态势。分析人士认为,在“稳”字当头的要求下,精细调控将是货币政策最大特征。而最新公布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连续9个月按兵不动,也预示着2021年呈现“宽货币、紧信用”的政策格局。

  2021年开年才十来天,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就出现新特点。在1月上旬,50亿元“地量”逆回购时隔四年重现,后又缩减至20亿元,公开市场操作呈现“高频少量”特征。1月15日的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打破了连续超额续做态势,5个月来首次对当月到期的MLF和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缩量续做。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