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公司信息 >> 文章正文

下注中国“富国银行”!招商、平安、宁波成最好银行资产“零售三杰”的价值之锚重被发现

加入日期:2021-1-12 22:49:48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1-1-12 22:49:48讯:

  2021年开局,资本对于零售银行的期待正在二级市场上渐次铺开。

  招商银行(行情600036,诊股)市值1.2万亿紧追建设银行(行情601939,诊股),让“宇宙行”也感受到了压力;平安银行(行情000001,诊股)站上银行市值第八创下历史新高;宁波银行(行情002142,诊股)开年夺取银行涨幅No.3。

  “零售三杰”成了2021年开年来机构资金认可度最高的“银行资产”。

  

  回首来看,很难想象银行的破局赢家居然是零售而非对公,双循环、新消费的种种提法更是催化了中国“富国银行”们估值的拔高。

  年内“零售三杰”

  资金向来认可最有活力有想象力的银行。

  上一轮的民生、兴业等印证了对公的崛起;而这一次的招行、平银、宁银等则正好赶上了零售大时代,两家坐落于珠三角,一家位于长三角,中国最有经济活力的地区正在酝酿最有活力的银行。

  截止2021年1月12日,招商银行宁波银行平安银行年内涨幅分别为13%、10.9%、8.5%。与其它银行股价形成明显的分割。

  

  招商银行一马当先,成了当之无愧的万亿市值“零售之王”;银、宁银也走出了东北方45度斜率的傲人走势。

  它们的崛起,既是真金白银的下注,也是因为踩准了属于“零售银行”的新周期。

  为什么认可“零售”

  招商银行为例,几年时间做到1.2万亿市值,直追建行,就验证了零售能跑通的逻辑。

  一方面,其核心竞争力是拥有大量低成本的负债,2019 年零售客户存款达1.67万亿,位居全国性中小型银行第一;负债成本仅为1.58%,仅次于邮储银行(行情601658,诊股),是上市行中负债成本最低的银行。另一方面,其贷款收益率在上市银行中排名第四,贷款不良率位居上市银行第二,盈利能力在去年三季度创下业内第一。

  他山之石也可攻玉,招行的身上,有着大洋彼岸富国银行的影子。

  早期的富国银行因为凭借其深耕的社区银行理念赢得了大量的客户基础,这些客户进一步为富国银行带来了低成本的负债,为其业务发展奠定了大量的资金基础。

  拥有了庞大的资金池后,富国银行打通销售渠道、使用“交叉营销”为客户推荐个性化的理财产品,进一步形成了业务的良性循环。

  如果想一想,招行也是凭借着低成本的客户群,辅以金融科技、财富管理等能力,形成了良性业务闭环。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显然资本市场吃这一套逻辑。

  毕竟,对于银行股而言,规模固然重要,但当一家金融机构在规模确定后,经营效率的重要性决定了银行股的利润增速水平以及利润背后的含金量。

  宁波银行的优势何在?

  那么另外两家零售“先锋”身上又各有何特色?

  金融界《银行观察》分别对宁波银行平安银行进行了复盘。

  首先从ROE回报来看,宁波银行在2017年和2018年的ROE水平都要高出招商银行,整体R水平更是远高于业界均值。

  《银行观察》了解到,得益于区位优势,宁波银行遵循“以长三角为主体、珠三角和环渤海为两翼”的整体布局,40%的贷款投放集中在宁波市,浙江省(含宁波)贷款投放共占 63%,多年深耕小微领域,高度契合区域经济,形成良性循环。

  此外,个人业务上,2019年宁波银行的消费贷占据零售贷款将近八成,而且目标客户主要是本地人均收入高的客群,包括公务员、事业单位员工等,其高达7.74%的个人贷款平均收益率在上市城商行中排名第一。

  从大环境来看,这也得益于浙江省过早地出清了不良贷款,为宁波银行的后续发展、客群分层、财富管理等奠定了较好地宏观基础。

  

  平安银行的故事又有哪些不同?

  平安银行的故事又有所不同。

  它以打造“中国最卓越、全球领先的智能化零售银行”为战略目标,不同于前两家的明显优势在于,其可以倚靠平安集团的资源禀赋以及科技属性来发展,这就造就了平银在智能化、数字化的3.0转型时代中服务效率的提升以及客户数的暴增。

  以2019年为例,平安银行人贷款占比高达58.4%,考虑到个人贷款业务的收益率要高出企业贷款收益率近3个百分点平安银行的总体净息差在业内处于较高水平。

  此外,平安口袋银行APP用户数突破1亿大关也是四大行与招行之后业界罕见的现象。

  不过,对于平安银行而言,或许新周期下零售固然是被认可的理由,但该银行自2019年开始发力对公,力争两条腿走路,对冲风险。

  零售之后银行该如何讲故事

  三家银行的“零售战事”各有迥异,但随着双循环与经济复苏的大幕拉开,属于他们的故事或许才只行进中场。

  中金预测,银行股还有60%以上的上涨空间。逻辑是中资银行正在经历史上第一次休克式风险出清,相当数量的银行在未来两三个季度将呈现出健康真实的报表。同时,宏观经济复苏明显,有利于银行表现。

  而从目前资金的认可度来看,零售系大行的故事在资本市场仍颇受偏爱。

  但事实上,这个行业亟待思考的是,后续故事该怎么讲才能延续这份估值溢价。目前,整个行业都意识到了零售业务对估值的提升,而随着各家银行在零售业务的发力,这种估值溢价是否还能持续,招行、平银、宁银的稀缺性能否继续葆有,其实都是问题。

  虽说成功很难复制,但抢蛋糕的战火从不停歇。

  如何继续做大蛋糕、提高估值在3.0银行时代显然更加重要,招行田惠宇多次提到了下半场的科技力量。

  “我们从未如此深刻地认识到,行业变局的决定性变量来自科技。无论我们情愿与否,科技革命将以几何量级从根本上提高生产力,进而重构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新一轮科技革命则可能从根本上颠覆银行的商业模式。”

  后续银行们或许将更聚焦于在银行业务中提高科技成色,用科技来拔高估值,一扫PB“打折”的行业现象。

  相信投资者也期待,银行“大象”们能打破这种相对稳定的格局,在科技时代成功演绎颠覆与被颠覆的行业故事。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