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0-8-6 7:52:03讯:
2020年已经步入后半段,私募股权投资也进入下半程。近日,2020年上半年私募股权投资的各项数据已经出炉。分析来看,如果下半年按照相同的募投节奏,2020年私募股权行业募资投资还将同比下滑。
实际上,2019年以来,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为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提供的退出机会已经显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共有122家具有私募股权投资背景的机构实现上市,PE/VC机构渗透率达到65%。
此外,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也在纷纷探索私募股权二级市场(S基金)的退出机会。展望下半年,科创板、新三板精选层、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将进一步深化,私募股权投资行业机会将逐步显现。
募投依旧呈现下行趋势
2020年一季度与二季度,私募股权投资走出了“两重天”。一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私募股权募资、投资市场均遭受重创。二季度,行业开始复苏,投中研究院的数据显示,募资市场4月和5月新成立基金数量较一季度明显上升,医疗健康和人工智能行业投资金额逆势大涨。
但是从全年来看,2020年募资依旧处于下行趋势中。2020年上半年,新成立的私募股权基金仅1661只,认缴金额仅1012亿美元,与2019年同期相比接近腰斩。
值得注意的是,在募资困难的大背景下,头部机构的优势更加凸显。投中研究院的数据显示,在募资难的形势下,头部机构凭借品牌优势、行业经验、优秀业绩获得更多资本青睐,募资总额占全市场总规模的很大一部分,尤其是在2018年和2019年该比例增长至61%、50%。2020年上半年,头部机构鼎晖投资募资138亿元,光速中国、凯辉基金、启明创投分别募得15亿美元、13亿欧元、11亿美元位居前列。而众多中小机构仍深陷募资困境难以维系,两极分化明显,机构迎来深度洗牌。
与此同时,投资机构、创业项目在2020年面临着较大的生存危机,不少机构放缓投资节奏,更多企业开始寻求融资或者谋求上市。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仅发生1964起投资案例,投资金额631亿美元,而2019年全年投资案例有8899起,投资金额1832亿美元。其中,红杉中国、深创投、高瓴资本上半年投资数量分别为54起、34起、33起,与往年基本持平。在退出方面,高瓴资本退出8笔,达晨、深创投退出7笔,均位于前列。
2020年上半年,国内私募股权投融资市场发生的大额交易事件中,金额最大是2020年3月披露的贝壳找房D+轮融资,总融资额超过24亿美元,投资方包括软银、腾讯、高瓴资本、红杉资本。
民间募资难度增加,政府出资速度也在放缓。2020年上半年,全国政府引导基金累计成立1379只,累计引导基金自身总规模达2287元。自2015年各项政策及计划出台后,政府引导基金加速增长。2016年,政府引导基金总规模突破万亿元级大关,2017年基金数量达千只以上,2018年以来,政府引导基金增速放缓,进入稳步增长阶段。从地域分布来看,华东地区政府引导基金发展情况领跑全国,华北、华南地区分别位居第二位和第三位。国家在偏远地区也积极成立了政府引导基金,助推当地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
投资单笔交易均值创10年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2020年上半年私募股权投资交易情况惨淡,但单笔投资均值并未降低。投中研究院的数据显示,自2016年以来,私募股权投资单笔投资均值连续4年大幅攀升,2020年上半年,单笔交易均值已高达3210万美元,创近10年新高,环比涨幅高达56%。
从交易金额的各级别量级来看,2010年以来,不足百万美元级别的小额案例比例连续5年增长,到2015年,小额案例的比例急剧紧缩,2020年上半年已不足7%。而千万美元级、亿美元级大额案例比例连续增长,2020年上半年增加至50%。这也意味着,近5年来,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发展日趋成熟,机构日渐减少非理性风险投资及小额投资,在项目的遴选上回归价值投资本源更致力于优投精投,优质项目的竞争日益激烈。
同时,早期投资近年来也有所减少。按融资轮次来看,2020年上半年,私募股权融资轮次集中在战略投资和A轮融资上,其中,战略投资403起、A轮295起,两者合计占2020年上半年总披露融资事件的42.45%。在2019年之前,一级市场获投项目还大量集中在种子轮、天使轮等早期阶段。例如,2015年全年早期阶段投资占总投资的比例为60.98%,而到2020年上半年,这个比例下降到15.57%。
并购活动也不容乐观。2020年上半年,全球经济遭遇严重冲击,大部分企业停止或暂缓了并购活动。根据中同研究院统计数据,2020年上半年,中国并购市场共披露415起交易事件,仅为2019年全年披露并购事件的34.75%。从交易数量来看,2020年上半年主要集中在消费升级、医疗健康、互联网等新经济行业。
S基金探索逐步加码
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为私募股权投资机构退出拓宽了渠道。上交所依旧保持全球新股IPO融资金额第一,其中超过半数来自科创板,香港交易所凭借京东和网易两只超大型中概股回归位列第三。2020年上半年,中国内地新股发行数量和融资金额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新股IPO数上升83%,融资额上升129%。
但实际上,能够上市的项目只是少数,不少中小投资机构面临着投资无法退出的局面,而且近10年来,无法退出的项目越来越多。数据显示,近10年,国内累计投资案例超过5.4万笔,投资金额超过5万亿元,退出比例只有24%左右。投资机构不得不面对巨大的管理压力和退出压力。
“投资机构不论是出于声誉考虑,还是出于满足LP需求的考虑,均有通过私募股权二级市场清盘的强烈需求。”深创投党委书记、董事长倪泽望表示。2019年年底,深创投宣布成立目标规模100亿元的S基金。据了解,该只基金在珠海横琴新区注册,深创投和格力集团为基石投资人。这是目前市场上规模最大的S基金。
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对通过S基金退出的期待日益强烈。从去年年底开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二级市场就不断加码。今年2月,君联资本和昆仲资本分别官宣,与美元私募二级投资者成立接续基金,承接此前管理的美元架构资产。今年4月,行健资本设立了24亿美元规模的S基金。7月,歌斐资产宣布,旗下的第五期S基金已完成首轮关账,金额超10亿元。自此,歌斐旗下S基金总规模已达76亿元。
目前,欧美地区的二手份额交易市场、S基金市场已经发展至相对成熟的阶段,但在国内尚属新鲜事物。来自清科研究《2019年中国私募基金二手份额交易研究报告》预测,当2016年至2018年成立的人民币股权投资基金进入份额转让高峰期时,二手份额交易的市场规模将迎来一次更大幅度的上升,未来可能出现数十倍的爆发式增长。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