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华泰证券焦晓宁:交易制度改革进一步激发融券业务活力未来发展空间可期

加入日期:2020-7-2 16:35:31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0-7-2 16:35:31讯:

  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自启动以来,备受市场关注。其中,转融通制度充分鉴了科创板已有经验,进一步优化了申报方式和流程。华泰证券首席财务官焦晓宁近日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科创板转融通制度进一步拓宽了券源,同时提高了交易的活跃程度和市场的定价效率,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市场投机行为。随着创业板注册制落地,新的交易制度会进一步激发融券业务的活力,预计相关交易制度会进一步向其他板块拓展,未来融券业务发展空间可期。

  融券需求旺盛但券源供给不足

  两融业务近年来一直保持较快发展。数据显示,截至6月29日,沪深两市两融余额为11502.48亿元,其中融券市场规模为310.39亿元,虽较年初翻倍,但融券余额占两融余额总量不足3%,两融余额差逾1万亿元,相较于成熟市场20%-30%的占比还有很大的空间。

  关于制约融券业务发展的主要因素,焦晓宁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券源短缺。从供需双方来看,目前随着机构投资者的不断发展,进行对冲套利等需求不断增加,所以融券的有效需求在不断拓展,相对应的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较为突出,券源的短缺已成为制约融券业务发展的瓶颈。目前,公募基金是出借主体,机构投资者如社保保险信托QFII等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出借。其他潜在出借方,如上市公司法人主体、高净值个人等,可能因一些制度、规则安排,暂未形成有效出借。

  其次,融券费率定价机制的市场化程度需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基于供求关系所形成的差异化定价机制相对不足,稀缺券并没有完全产生溢价,难以调动出借人的出借意愿。

  此外,融券业务的运行机制方面,目前交易双方主要通过证券公司线下撮合,操作流程相对比较复杂,成交效率不高。除了科创板和实施注册制的创业板以外,主板市场的转融券借入和归还仍然是T+1到账,时效性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融券业务的开展效果。

  融券业务活力将进一步激发

  据Wind统计,截至6月29日,科创板两融余额182.74亿,其中融券余额51.37亿,融券余额占两融余额的比例达到28.11%,较传统板块更为均衡,对科创板更好地发挥市场化定价机制效能、深层次激发市场供需潜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焦晓宁表示,科创板和创业板改革给融券业务带来了一些新的发展机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科创板带来的不仅仅是发行和注册制度的改革,在交易制度方面相比主板、中小板也有了改进。比如转融通制度进一步拓宽了券源,采取了市场化约定申报的方式,融券费率更市场化,出借主体更加多元,所以科创板的融券业务在科创板开板后一直比较活跃,从融券余额占科创板两融余额的比例上看,也更接近于成熟市场。

  科创板的转融通业务,为包括战略投资者在内的出借机构带来相对较低风险的利息收入,增加了额外收益,所以出借方的参与意愿相对较高。出借人的多元化不仅扩大了转融通业务的券源,从整个市场层面上来看,也提高了交易活跃度,提升了市场定价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市场投机行为。

  “随着创业板注册制落地,新的交易制度会进一步激发融券业务的活力。在科创板、创业板的基础之上,预计相关交易制度会进一步向其他板块拓展,未来融券业务发展空间可期。”焦晓宁表示。

  让潜在出借人手中的券发挥作用

  从海外资本市场的发展情况来看,焦晓宁表示,机构投资者的需求发展推动了两融业务的增长。国内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让更多长线资金入市,也是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任务,因为机构投资者的加入提升了市场对对冲套利等多元化的投资需求,也带来了对融券业务的需求。

  不过,目前融券业务存在券源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主要体现在数量上和标的券的品种上。目前国内的出借方主要是公募基金,券以沪深300指数、沪深500指数的成分股为主,对于市值相对较小、波动较大的个股供给不足,但这类股票是市场上需求最旺盛,也是短缺程度最大的一类。

  基于对目前投资者结构和投资者持股情况的分析,焦晓宁认为,市场需求比较旺盛的股票更多集中在如上市公司的法人股东、高净值客户的手中,在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等配套措施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制度规则的设计,让潜在出借人手中的券发挥作用,解决供需双方在品种结构方面的不匹配性,使得融券市场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之上更好地发展。

  焦晓宁认为,整个市场范围之内需要一个让出借方和借入方更有效便捷地进行沟通和交易的数字化融券新模式,让供需双方的需求、报价更加透明化。在目前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实现这样的需求。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