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集合信托周评:产品发行创半年新高募集规模大涨近五成

加入日期:2020-6-22 14:51:20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0-6-22 14:51:20讯:

  一周综述:

  1、本周集合信托成立市场行情火热,募集规模增长近五成。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本周共有182款集合信托产品成立,数量环比减少5.79%;募集资金235.44亿元,环比增加48.75%。

  2、本周集合信托发行市场行情火爆,发行规模大幅攀升。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本周共40家信托公司发行集合信托产品324款,环比增加24.14%;发行规模541.36亿元,环比增加33.28%。

  3、本周各投向领域中,金融类产品继续保持领先地位。据统计,本周金融类集合信托募集资金104.71亿元,环比增加84.56%;房地产类信托的募集规模37.82亿元,环比增加3.44%;基础产业类信托募集资金56.09亿元,环比增加112.27%;工商企业类信托募集资金36.60亿元,环比增加3.27倍。

  一、集合信托市场一周回顾

  本周集合信托成立市场行情火热,募集规模增长近五成。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本周共有182款集合信托产品成立,数量环比减少5.79%;募集资金235.44亿元,环比增加48.75%。本周集合信托市场募集规模继续维持在高位。集合信托产品的收益的比较优势或是当前市场募集火爆的重要因素。当前各类固收类理财产品收益率均不太乐观,高收益理财产品难寻,但信托产品的收益率仍具有一定优势。另外,资金信托新规或落地在即,常规的固收类节后信托产品的额度或将更加“紧缺”,进一步推高投资者的热情。

  本周披露成立规模的25家信托公司中,成立规模在10亿元以上的信托公司7家,5-10亿元之间的3家,1-5亿元的信托公司7家,1亿元以下的信托公司8家。成立规模前三的信托公司分别是:光大信托(56.56亿元)、百瑞信托(30.00亿元)和外贸信托(23.55亿元);产品成立数量前三的信托公司分别是:民生信托(27款)、光大信托(23款)、外贸信托(17款)。

  本周集合信托发行市场行情火爆,发行规模大幅攀升。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本周共40家信托公司发行集合信托产品324款,环比增加24.14%;发行规模541.36亿元,环比增加33.28%。本周集合信托发行规模暴涨,可能的因素有:一是资金信托新规即将落地,信托公司或将在政策正式出台前集中发行成立一批信托项目;二是符合监管精神的金融类信托产品尤其是标品类正在被加速推出。

  本周披露发行规模的37家信托公司中,发行规模在20亿元以上的信托公司8家,10-20亿元之间的5家,规模5-10亿元的7家,规模5亿元以下的17家。发行规模前三的信托公司分别是:中信信托(105.70亿元)、光大信托(56.89亿元)和外贸信托(41.29亿元);发行数量前三的信托公司分别是光大信托(65款)、外贸信托(32款)、民生信托(30款)。

  本周成立的集合信托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为7.71%,环比下滑0.10个百分点;集合产品周平均期限为1.81年,较上周增加0.06年。集合信托产品的平均年化收益或重回下行通道。从当前的经济和政策环境来看,社会平均融资成本持续走低,实体经济的“优质资产荒”问题叠加金融市场的低融资成本,集合信托产品的收益大概率继续下行。

  本周各投向领域中,金融类产品继续保持领先地位。据统计,本周金融类集合信托募集资金104.71亿元,环比增加84.56%;房地产类信托的募集规模37.82亿元,环比增加3.44%;基础产业类信托募集资金56.09亿元,环比增加112.27%;工商企业类信托募集资金36.60亿元,环比增加3.27倍。

  金融类产品单周规模破百亿。金融类产品尤其是标品信托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标品信托未来成为信托公司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这既是监管导向的结果,也是信托公司对资本市场的一种乐观预期。目前金融类产品的主要投向是债券和基金,后续的大类资产配置或许会逐渐从债券转向股票。随着信托公司加强投研能力以及风险管控能力,金融类信托的快速发展已经具备较好的基础。

  二、信托市场一周动态

  信托资产规模连降九个季度投向房地产资金减少

  中国信托业协会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全国68家信托公司受托资产规模为21.33万亿元,较2019年四季度末的21.60万亿元下降1.28%,至此,我国信托业务规模连续九个季度呈下降态势。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一季度末,投向房地产领域的信托资金总额为2.58万亿元,较2019年末下降1249.87亿元,较2019年一季度末下降2271.67亿元,幅度分别为-4.62%和-8.10%。

  1.94万亿信托资金入市配置天平开始倾向权益资产

  今年资本市场的震荡,没能挡住信托资金进军的步伐。中国信托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投向证券市场的信托资金总额达1.94万亿元。多位业内人士称,在信托业资管规模不断压降,以及资本市场加速推进深化改革的背景下,证券类信托比重将进一步提升。另外,随着国内经济稳步恢复,企业盈利也逐季提升,叠加投资者风险偏好回升,信托公司在大类资产配置方面会由债券转向股票。

  收益率跌跌不休信托资金盯上资本市场

  5月发行的信托产品平均收益率环比下降1.83%,却还是频频遭到抢购。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尽管信托产品收益率一再下跌,但在理财市场中仍具优势,短期将呈现火爆状态。在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的背景下,可投资优质资产变得稀缺,资本市场吸引力显著提升。

  3个月换了28位高管,信托公司转型压力大

  根据银保监会公布的核准公告,3月共有5家信托公司的6位高层任职人员获得核准,4月则有7家公司的8位相关人员获得核准,5月这一数据则增长至11家公司的14位高层。从发生变动的职位来看,除了获批的新董事之外,还包括公司的领军人物。

  国资倒手西部信托大股东变更

  6月10日,西部信托股东发生变更,陕西省电力建设投资开发公司从股东中退出,新增股东陕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记者通过查阅西部信托官网获悉,自2005年有年报数据以来,陕电建投就一直雄踞第一大股东之位。就此次西部信托股东的变更,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本次变动是政府视角下的资源整合,对金融机构本身影响不大,更多是政府内部对于金融资源的配置。

  非标“巨头”艰难转型信托公司加速推出标准化产品

  银行理财产品的净值化转型已持续多时,这类产品的占比越来越高。而信托对标准化产品的探索也在悄悄启动。近日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投向标准化资产的信托计划,包括投向标准化债权的固收类信托计划、投向股票二级市场的净值型信托计划等。

  三、信托公司创新业务动态

  开展创新业务慈善信托资产证券化成热门

  根据2019年信托公司年报,共有41家公司开展了创新业务的尝试。慈善信托方面,中航信托积极探索慈善信托在精准扶贫、绿色生态、助困养老等领域的长效机制,并引入区块链技术,助力公益慈善事业发展。资产证券化方面,各公司纷纷创新业务模式,扩大基础资产品类,如云南信托拓展了ABS业务的多元服务内容,将资产证券化业务向前延伸至 Pre-ABS业务,后端则延伸至ABS业务的发行。

  资产证券化发展进入快车道

  近年来,在一系列政策推动下,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进入快车道。有数据显示, 2019年,我国资产支持证券市场发行规模达到2.33万亿元,同比增长约16%。今年以来,尽管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量有所下滑,但企业资产支持证券发行却稳步增长,4月份的发行金额更是同比增长超过五成。

  中信信托成功设立全国首批资产支持商业票据信托

  6月5日,“上海晋阳商业保理有限公司2020年度第一期大同煤矿供应链资产支持商业票据”成功发行,成为首批挂网的资产支持商业票据,作为受托人和发行载体管理人,中信信托与中信银行中信建投证券、晋阳保理、同煤集团等机构紧密配合,顺利完成了产品设计创新,“同煤ABCP”实现了同行业供应链证券化产品历史最低利率

  中交路建47亿元类REITs成功发行为国内首单桥梁基础设施类REITs

  6月9日,中交路建在深交所成功簿记发行“中联前海开源-中交路建清西大桥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发行规模47.05亿元,产品期限约24年(2N+1),优先级最低发行票面利率3.48%,该产品是国内首单桥梁基础设施类REITs、央企首单基础设施类REITs。本次类REITs产品在交易结构、增信机制、产品治理、资产管理等方面结合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产品特点进行了诸多创新设计。

(文章来源:用益信托网)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