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集合信托周评:假期前产品集中成立成立规模近200亿元

加入日期:2020-5-6 20:38:11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0-5-6 20:38:11讯:

  一周综述:

  1、本周集合信托成立市场迎来假期前的一波“小高潮”。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本周共有121款集合信托产品成立,数量环比减少22.44%;募集资金199.80亿元,环比增加84.93%。

  2、本周集合信托发行市场遇冷,发行规模下滑。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本周共21家信托公司发行集合信托产品88款,环比减少64.08%;发行规模174.34亿元,环比减少51.17%。

  3、本周其他类产品和基础产业类产品募集规模大幅增加。据统计,本周金融类集合信托募集资金57.08亿元,环比减少12.01%;房地产类信托的募集规模7.84亿元,环比减少65.34%;基础产业类信托募集资金57.18亿元,环比增加2.67倍;工商企业类信托募集资金11.20亿元,环比增加125.15%。

  一、集合信托市场一周回顾

  本周集合信托成立市场迎来假期前的一波“小高潮”。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本周共有121款集合信托产品成立,数量环比减少22.44%;募集资金199.80亿元,环比增加84.93%。受假期的影响,本周集合信托产品出现募集规模大幅走高的情况。与多次假期集中成立的情况类似,本周集合信托成立市场在假期来临前迎来一波“小高潮”。

  本周披露成立规模的25家信托公司中,成立规模在10亿元以上的信托公司3家,5-10亿元之间的5家,1-5亿元的信托公司10家,1亿元以下的信托公司7家。成立规模前三的信托公司分别是:光大信托(86.29亿元)、民生信托(33.75亿元)和建信信托(22.02亿元);产品成立数量前三的信托公司分别是:民生信托(35款)、光大信托(17款)、中航信托(10款)。

  本周集合信托发行市场遇冷,发行规模下滑。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本周共21家信托公司发行集合信托产品88款,环比减少64.08%;发行规模174.34亿元,环比减少51.17%。本周集合信托产品的发行受到假期调休的影响,产品发行规模大幅下滑。

  本周披露发行规模的21家信托公司中,发行规模在20亿元以上的信托公司1家,10-20亿元之间的3家,规模5-10亿元的3家,规模5亿元以下的14家。发行规模前三的信托公司分别是:光大信托(33.15亿元)、外贸信托(18.50亿元)和中融信托(18亿元);发行数量前三的信托公司分别是国通信托(11款)、中航信托(10款)、光大信托(9款)。

  本周成立的集合信托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为7.51%,环比减少0.31个百分点;集合产品周平均期限为1.54年,较上周减少0.12年。本周集合信托产品的周平均预期收益率小幅下滑,平均期限缩短。近期集合信托产品收益下行的趋势有所缓和,目前在“7.5”上下浮动。集合信托产品收益率步入下行通道已有不短的时间,目前市场上流动性依旧相对充足,中短期资金利率处于低位,而净值化的改造也会逐渐推进,集合信托产品收益率将长期难改下行趋势。

  本周其他类产品和基础产业类产品募集规模大幅增加。据统计,本周金融类集合信托募集资金57.08亿元,环比减少12.01%;房地产类信托的募集规模7.84亿元,环比减少65.34%;基础产业类信托募集资金57.18亿元,环比增加2.67倍;工商企业类信托募集资金11.20亿元,环比增加125.15%。

  本周基础产业类信托收益下滑,房地产类产品收益依旧处于相对高位。房地产类产品的收益上行的主要影响因素或是在于监管。就信托行业而言,额度限制是房企融资的主要因素之一,房地产类产品的收益率分化的情况较为明显。而导致基础产业类产品的预期收益下滑的因素较多,市场流动性充裕、地方专项债高速发行、地方政府压降融资成本等多项因素共同推动着基础产业类产品收益的下滑。

  二、信托市场一周动态

  年报印证信托公司转型趋势龙头公司带头扩大主动管理资产占比

  4月末,信托公司进入2019年财报披露高峰。从年报来看,龙头信托公司普遍进一步补足主动管理能力:中信信托主动管理型信托资产规模占比近半,规模同比增三成;平安信托的主动管理型信托资产规模占比近六成,相较于2018年有明显增加;五矿信托主动管理业务规模的占比超过七成,位居行业前列。多家信托公司在年报中晒出创新业务成绩单。不少公司家族信托、保险金信托、不良资产业务等规模大幅增长。

  2019年信托公司财报密集出炉信托业绩逐步回暖

  目前已有超过20家信托公司披露2019年年报、业绩预告或通过股东披露2019年未经审计财务数据。至少在目前来看,大部分信托公司业绩迎来回暖。业绩下滑的公司显著减少。

  信托通道费大涨6倍地产业务“明股实债”规避监管

  据了解,业内不乏以“明股实债”方式规避融资类额度限制,以向非地产公司发放贷款为名,变相给其关联地产公司提供融资等非常规业务。控地产、压降融资类业务等监管“组合拳”之下,如何在合规的同时,还能不失去地产业务这块“肥肉”,正在成为信托公司探索的焦点。

  多家信托公司“一把手”之位空缺!行业高管变动潮仍在延续

  信托公司年报披露季正式收官。记者梳理年报信息发现,行业高管变动仍在延续,不少信托公司的一把手依旧空缺,但也有一些信托公司已经完成变更。例如,空缺一年多的吉林信托总经理迎来了新人,由吉林省农信联社副主任张洪东接任;粤财信托原董事长陈彦卿到了退休年龄,新任董事长人选已经圈定;大业信托原总经理王毅离职,拟任总经理是浙金信托原总裁战伟宏,目前正待监管核准。

  证监会、发改委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相关工作

  4月30日消息,证监会、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相关工作的通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风险、去杠杆、稳投资、补短板的决策部署,积极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进一步创新投融资机制,有效盘活存量资产,促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以下简称基础设施REITs)试点工作。

  资管新规两周年记:信托业“正本清源”成色好

  自2018年4月27日以来,资管新规落地已满两周年。其间,针对信托业的相关配套监管细则相继出台,助推行业稳步、规范向前发展。从实际效果来看,资管新规确实有利于信托业长期发展,而且推出的时间恰到好处,可以说有预见性地主动把系统性风险装进笼子。

  三、信托公司创新业务动态

  中信信托:2019年家族信托与保险金信托同比增长近90%

  4月27日,中信信托披露了2019年年报。年报显示,报告期内,中信信托资产余额为1.57万亿元,营业总收入71.83亿元,手续费及佣金收入49.49亿元,净利润35.93亿元,为受益人分配信托收益超过727亿元。在6年的培育后,公司2013年推出的家族信托业务开始快速增长,2019年家族信托和保险金信托总规模超340亿元,信托资产余额同比增长近90%。

  华信信托首次面向公众发售“乐助善扶公益信托”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以疫情为主题的慈善信托产品应运而生,华信信托-乐助善扶公益信托就是华信信托首次面向社会公众发售的慈善信托计划,也是华信信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又一力作。该慈善信托计划于2020年4月30日正式成立。

  平安信托推出首只跨境美元债投资信托计划

  近日,在两团队通力合作下,平安信托推出业内首单跨境主动管理类美元债券投资产品,主要投资于债券类资产,包括境内债券以及中资企业在境外发行的美元债、点心债、定制债及其挂钩工具。该产品面向包括个人、企业及金融机构在内的合格投资者发行,产品期限10年。

(文章来源:用益信托网)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