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政策加速落地,新三板精选层也成了行业焦点。4月27日,新三板正式启动股票公开发行并在精选层挂牌业务的受理与审查工作,精选层正式进入了实操阶段。步入5月,不同券商对精选层项目的重视程度依然存在较大差异,部分投行保持观望态度。
制度优势点燃热情
超50家投行已入场
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重要一环,新三板精选层在改善新三板流动性的同时还建立了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机制,在精选层挂牌满一年的挂牌企业将可以向沪深交易所申请转板上市。
开源证券总裁助理兼研究所所长孙金钜认为,精选层挂牌虽然仍旧不算上市,但挂牌公司既能享受到公开发行等带来的融资便利,又有精选层较好的流动性支持市场化定价。同时,精选层公开发行以及挂牌的标准多样化且低于A股,审核速度和审核效率也高于A股的公开发行上市。
在制度优势下,新三板企业备战精选层的热情被点燃,券商也纷纷入场。据挖贝网数据,截至5月21日,备战精选层的企业共计1056家,有101家企业进入辅导期,32家企业精选层申报材料获全国股转公司受理,参与精选层保荐项目的投行超50家。
许多中小券商希望以精选层项目作为投行业务的突破口,进而实现对大型投行的弯道超车,对精选层项目也更加重视。
华东一中型券商内部人士对记者称,“我们内部从改革政策一出就对新三板改革十分关注,重视程度超过了科创板。在大型投行的挤压下,中小券商的生存空间本就不多,我们认为这是打造差异化竞争能力的好机会,也在积极搜寻相关项目。”
“前几年新三板市场比较低迷,很多头部券商放弃了新三板业务,深耕新三板的券商很多都是中小券商,部分中小券商在精选层业务方面甚至比大型券商更具优势。”该人士补充道。
据悉,新三板保荐制度规定,发行人的保荐券商与督导券商应为同一家机构或存在控制关系,督导项目较多的中小券商将在精选层项目布局上具备一定优势。
收益不及IPO
部分投行持观望态度
在可转板的制度优势下,被称为“小IPO”的精选层项目成为了一些券商的必争之地,但也有部分投行并未积极布局。
挖贝网数据显示,截至5月22日,在精选层申报材料获得受理的32家企业中,中信建投(行情601066,诊股)拿下7单,市场份额接近1/4,申万宏源(行情000166,诊股)(港股06806)拿下3家。而部分顶级投行在受理项目数排名中十分靠后,其中,中信证券(行情600030,诊股)(港股06030)仅拿下1家,中金证券、海通证券(行情600837,诊股)(港股06837)为0家。在项目储备方面,中金公司(港股03908)也仅有1个项目。
上海一家中小型券商投行部相关负责人称,“对于大型券商来说,精选层项目带来的收益和付出并不是很对等,换句话说,就是并不那么赚钱。”
北京一资深投行人士对记者称,新证券法实施后,保荐机构的责任更重了,承接保荐项目的成本其实是提高了,券商机构会更加谨慎。“承接新三板精选层项目对于大型券商来说还意味着较高的机会成本。最近A股市场都快忙不过来了,创业板改革、再融资新政等也催生了很多新项目,大型券商如果去专攻新三板精选层项目,就会牺牲很多A股项目的机会。”
“新三板企业通常融资规模小、利润规模也小,券商机构承接项目要不了太高的价格,工作量其实没差多少,但收益和A股项目比差挺多。许多新三板企业一年的利润也就一千多万,动辄几百万、上千万的承销费不一定给得起。”上述人士补充道。
沪上一家中型券商的投行部门人士说,头部券商在创业板和科创板上的储备和发力可能更多,精选层项目更多是中小券商的战场。对于中小券商而言,现在是个重要的机会,换个赛道竞争可能也会形成一些差异化的。“这也可以理解为一种错位竞争吧,毕竟中小券商这些年一直跟在大券商后面‘喝汤’,也要给点机会‘吃口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