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0-4-11 1:29:19讯:
不管券商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应对疫情,履行社会责任,归根结底依靠的是券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即作为一名融资中介的投行实力,这一能力也是最能实现精准服务实体经济“抗疫”,发挥金融机构功能的利器。
危难时刻,最能考验力量。
4月8日零点,武汉正式解封,成为国内抗击疫情拨云见日的标志性事件。
回顾三个多月来的“战疫”,以券商为代表的金融行业为稳定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实体经济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同规模实力、不同业务结构的券商在战疫中的表现也各具差异,一方面,数据是研究各家券商社会责任投入的重要窗口;另一方面,也是考量券商在市场突发情形下展示应对能力的一个切面。
南财智库、21世纪经济报道南方责任投资行动研究团队研究了各大券商在疫情期间的“抗疫部署”,对券商的实物抗疫行为、与疫情相关的展业情况、极端经济事件和证券行情下的风险应对能力,以及“抗疫”期间的市场维稳举措等。
基于上述四个指标,在三个多月的抗疫周期中,湖北省内421家券商营业部被迫暂时关闭,各大券商纷纷转移到线上展业;投行团队实地调研悉数暂停,但不少券商还是通过前期准备与线上访谈、核查等工作,持续推行股权融资、并购重组等业务,协助证监会“云审核”;物资、资金紧缺,大量证券公司助力企业开展疫情防控债或资产支持证券类工作,服务实体经济“战疫”。
整体而言,随着市场走弱,两融、经纪等业务显著下滑,65家披露月报的券商1-3月实现营业收入731.04亿元,同比下降1.84%,实现净利润310.34亿元,同比-7.75%。
行业内马太效应明显,大型券商应对极端经济事件的能力明显强于中小券商,中信、华泰、招商等龙头券商业绩一季度同比仍稳定增长,身处疫情中心的天风、长江营收及净利润大幅下降。
随着国内疫情企稳,以及各项防疫政策扶持与“绿色通道”,上市券商的股权再融资、债券承销等投行业务在3月开始放量。从2月5日首只防疫债发行至今,49家券商投入到防疫债发行、承销工作中,总发行规模高达1851.86亿元。2020年2月-4月10日,仍有116家次上市公司完成股权融资,融资金额高达2540.65亿元。
战疫初期:捐款捐物热度高
在战疫初期,证券行业实物“抗疫”热情最高,大多券商都参与到了捐款、捐物资等工作当中。根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2月19日,共有89家证券业协会会员单位(含子公司、股东单位等)先后捐赠资金及紧缺物资超过5.04亿元。
研究团队还发现,不少大型券商(含股东和子公司等)除参与现金、实物捐赠活动,还采取了不少“隐形补贴”,如成立基金会、设立专项基金和免除部分企业租金、督导费用等惠及民生的措施,对市场帮助较大,但并不好计算出具体的投入金额。
较为典型的如国泰君安对口帮扶的安徽潜山、江西吉安和云南麻栗坡四个国家级贫困县,开展“成长无忧” 公益医疗补充保险新增针对新型肺炎的补贴项目;光大证券旗下光证租赁对开展疫情防控相关设备租赁业务的企业,予以缓收或减降相关租金和费用;国信证券宣布免去义乌租户130余万元租金;中银证券减免部分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新三板挂牌企业督导费用等。
股市波动:资管计划“兜底”
节后开盘首日千股跌停,市场情绪大受影响,为预防市场大幅波动,维持A股稳定运行,南财智库、21世纪经济报道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团队发现,部分券商通过积极认购旗下资管产品、股票质押展期等方式缓解市场压力,而这一行为也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其中,国泰君安、兴业证券、东方证券、广发证券四家证券公司资管子公司宣布以自有资金配置旗下产品,合计出资不低于4.7亿元;国泰君安对于股票质押协议在疫情防控期间到期,客户由于还款困难申请展期的,如是湖北地区客户,可申请展期6个月,由证券公司协助办理展期事宜,如是其他地区客户,可与证券公司协商展期3至6个月。
不过整体来看,尽管证券行业不乏国泰君安等对股票质押业务给予一定缓冲时间的券商,但随着股市动荡,质押风险仍在为各大券商的经营带来危机。
研究团队发现,2019年至今(截至2020年4月10日,下同),106家券商及其资管公司合计进行了3531笔未解押的股票质押交易,总股票交易时市值为7270.75亿元,截至4月10日这些股票的总市值则为7631.01亿元。其中400家次企业疑似平仓,疑似平仓总市值为1616.09亿元,疑似平仓总市值最高的为中信证券,合计402.21亿元,有23笔质押疑似平仓。
研究团队认为,2018年以来多家券商主动调整股票质押回购业务定位,采取措施审慎开展增量业务,股票质押业务存量规模持续下降,券商的股票质押“风险”仍须引起重视,尤其是在面对疫情这种突发时刻,更要保持高度警惕。
“疫期”复工:倒逼券商“线上展业”
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此前大力加码金融科技业务的券商,等到了大显身手的一天。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春节后A股开市以来,湖北省内421家券商营业部全部暂时关闭。
同时,疫情期间各大券商基本都如期复工,普遍开始线上展业活动,维持金融市场稳定性。
从2月3日开始,账户类业务、权限类业务、产品类业务、安全类业务等数十项业务内容均可实现在线办理。如通过升级优化PC客户端和手机App,提供非现场交易;7×24小时全国客户服务电话、在线提供客户经理服务电话,保障客户咨询和沟通渠道的畅通;引入线上智能客服,及时响应客户需求;通过App、微信公众号等官方渠道加强线上业务办理流程的公示告知。
以长江证券为例,疫情期间,该公司将业务重点移到了线上。数据显示,其长江e号APP3月份月活数据同比大幅增长70%。3月份线上渠道新开户环比增长了74.67%,本年度线上新开户数已提升至全公司的33.91%。
不少券商针对普通交易、融资融券、个股期权、异常交易监控等系统,提前做好信息技术准备,对预约委托业务、融资融券业务合约到期日、清算交收等及时顺延,并开展设备检测、系统准备、应急方案验证等,做好在途业务、交易日参数等调整工作。即便是总部位于武汉的长江证券,其身处疫情核心区业务仍持续运营。
不过整体来看,1-3月,券商行业整体业务较去年同期仍出现明显下降,营收、净利润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2020年一季度,65家券商实现营业收入731.04亿元,同比下降1.84%,实现净利润310.34亿元,同比-7.75%。
研究团队注意到,尤其是进入3月,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引发全球股市巨震,A股市场也不可避免步入低谷,直接引发券商经纪、两融伴随市场走弱下滑。经纪业务方面,3月日均成交金额9217亿元,同比-11.25%;两融业务方面,3月沪深两市两融余额共计1.07万亿元,同比+15.49%、环比-3.38%,两融余额自2019年12月以来连月增加,3月为4个月来首次回落。不过,具体到各家券商而言,展业能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均有不同,马太效应明显,规模越大的券商抗风险能力越强。
如中信证券、招商证券、中信建投等企业,即便是面临2020年的极端事件,仍然实现了净利润与营收的双料增长,一创证券、东方花旗等中小券商则在一季度陷入亏损,西部证券、西南证券净利润下滑五成以上。身处疫区中心的长江证券在一季度营收、净利润几近腰斩,天风证券营收、净利润分别下滑15.28%、16.99%。
亮出“杀手锏”:发挥融资中介职能
整体而言,不管券商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应对疫情,履行社会责任,归根结底依靠的是券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即作为一名融资中介的投行实力,这一能力也是最能实现精准服务实体经济“抗疫”,发挥金融机构功能的利器。
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无疑给券商的投行业务造成极大困难——无法实地调研考察项目,难以出差承揽新项目等。但即便是在最困难的时期,各大券商都有新增投行项目有条不紊进行,最大力度发挥了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据研究团队统计,2020年2月-4月10日,仍有116家次上市公司完成股权融资,融资金额高达2540.65亿元;36家企业IPO申请获证监会受理。
其中较为典型的案例包括兴业证券疫期推进科创板项目IPO,2月11日其保荐承销的福建赛特新材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光大证券投行团队也针对湖北省某重点民营企业IPO项目,最大限度提升效率,在2月17日前项目完成公司内部审批;同时,光大证券主承另一科创板企业缴款工作赶上延迟开市,通过与企业进行点对点电话、微信沟通,发动同业券商共同通知,并在新闻媒体发布通告。经过各方合作,最终,294个网下投资者全部缴款完成,未漏一单。
除了股权融资项目外,另一边,为疫情防控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帮助和支持企业完成重要项目建设和疫情防控工作,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主体,证券公司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债的发行承销中,这也是券商利用资本市场专业优势支持疫情防控的重要举措之一。
今年2月份以来,面向疫区企业或募集资金用于疫情防控相关的“疫情防控债”密集发行。据统计,截至4月10日,49家券商参与发行或承销的疫情防控债合计206只(包括同一主体发行的多只债券),发行规模合计达1851.86亿元,发债类型主要以短期融资券、公司债、中期票据为主。其中中信建投、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分别参与了38、34、26和26个防控债发行的项目,东方证券、兴业证券、国海证券分别中标了“战疫专题债券”1.5亿元、8000万元和600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原本资本实力雄厚,投行业务稳健的券商外,部分中小企业也发挥了地域性优势,在防控债发行上同样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如长江证券参与的武汉当代明诚文化体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车都四水共治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绿色项目收益公司债均获批;与民生银行共同担任主承销商的湖北省联合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10亿元债权融资计划获备案通过,募集资金将优先用于疫情防控。
具体来看,仅公司债券承销方面,截至2020年3月27日,49家证券公司便承销完成“疫情防控债”98只,助力20个省份的87家发行人完成融资972.31亿元。其中,湖北地区“疫情防控债”10只,发行总规模93亿元。
研究团队发现,券商战疫行动主要从四大方面展开,首先是实物“战疫”,通过捐款捐物资,切实保障疫区的物资需求;第二以自有资金认购产品提振市场信心,不过当前由于股市动荡,此前曾有所消化的股权质押风险卷土重来,仍有不少券商仍存在股权质押减值的风险;三是正常展业,一方面保障股东、企业流动性,疫情期间为实体经济和投资人提供及时充分的金融服务,另一方面,尽管整体行业营收、利润同比有所下降,但仍有部分企业也抵抗住了疫情对经营造成的压力;四是切实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提供融资支持,参与各类战疫专项债、防疫债发行,同时以专业的投行服务抵抗突发事故和风险事件,这也是券商最为核心的竞争力。
因此我们研究认为,券商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服务机构,为疫情中金融机构支持防疫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这是证券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但同时证券公司也切实根据用户需求提供更为专业周到的服务,如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把好信息披露“关”,让好事办得“更好”。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