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0-3-6 7:43:01讯:
自带“防疫”概念,主营业务为诊断试剂和仪器的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湘生物)拟冲刺科创板。
圣湘生物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显示,此次科创板IPO,公司拟公开发行不超过4000万股,募集资金5.57亿元,用于建设3个项目。其中,“精准智能分子诊断系统生产基地”项目投入最大,达到3.55亿元。
今年1月,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序列公布后,圣湘生物项目应急技术攻关小组及时获取序列,仅用72小时就成功研制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圣湘生物官网信息显示,公司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获欧盟CE认证,表明该产品符合欧盟医疗器械相关指令的符合性要求,具备欧盟市场的准入条件。
《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记者注意到,圣湘生物营收逐年增长的同时,也存在应收账款持续上升、存货周转率下降等风险。
81个产品获欧盟CE认证
3月1日,圣湘生物披露,公司已完成上市辅导。作为湖南省申报科创板重点后备企业之一,圣湘生物的辅导机构为西部证券(002673,股吧),辅导期为2019年12月26日至2020年2月24日,不到2个月时间。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辅导期间,圣湘生物完成了一笔7700万美元的融资,领投人为礼来亚洲基金和弘晖资本。而就在2018年,圣湘生物曾获得礼来亚洲基金、弘晖资本、君和资本、爱尔眼科(300015,股吧)董事长陈邦等投资机构和投资人超5亿元的联合战略投资。
圣湘生物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显示,公司是一家以自主创新基因技术为核心,集诊断试剂和仪器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第三方医学检验服务于一体的体外诊断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已拥有核心技术8项;已取得一类产品注册证书5项,二类注册证书65项、三类产品注册证书28项、药品注册证书1项,81个产品获得欧盟CE认证,28个产品获乌克兰UMCC认证。
简历信息显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戴立忠先后在北京大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取得硕博及博士后。2008年,为改变国内严峻的传染病、癌症等重大疾病防治形势及较为落后的诊断技术,打破行业进口垄断,戴立忠回国创办圣湘生物。
不过,面对当前体外诊断市场快速发展的契机和国外公司拓展国内市场的竞争压力,圣湘生物目前融资渠道较为单一,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司的发展。“为了保持产品研发、市场拓展、技术支持等方面的持续投入,公司需积极开拓多种融资渠道,以满足公司因业务发展所产生的资金需求。”圣湘生物表示。由此,公司积极冲刺科创板也不难解释。
戴立忠曾公开表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倒挂’,意味着钱‘死’了。而科创板能把‘水’搞活,解决‘倒挂’问题。实体经济是躯体,金融是血液。科创板可以促进良性循环。”
公司应收账款逐年上升
圣湘生物主要产品及服务包括检测试剂、仪器和检测服务。2017~2019年,圣湘生物试剂营收分别为1.27亿元、1.99亿元和2.52亿元,呈逐年递增态势,同期营收占比分别为57.96%、66.81%、70.17%,为该公司贡献了大多数营收。仪器类营收占比次之,达到27.14%、22.48%、19.94%。
就产能利用率和产销率数据来看,2017~2019年,公司试剂方面,核酸检测试剂(含提取试剂)的产能利用率呈现波动,分别为67.66%、82.80%和75.46%,产销率则分别为117.73%、93.34%、100.42%。而仪器类产能利用率为48.41%、121.43%、82.54%,产销率为159.02%、66.67%、63.46%。
此次,圣湘生物科创板IPO拟募资5.57亿元的投向,主要包括精准智能分子诊断系统生产基地项目、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和营销网络及信息化升级建设项目。其中,精准智能分子诊断系统生产基地项目拟引进离心机、自动化液体处理工作站、冻干机、全自动核酸提取仪、台式高质量测序仪、三坐标检测仪等设备。
圣湘生物表示:“项目实施有助于公司把握分子诊断市场快速发展的市场机遇,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财务方面,圣湘生物近年应收账款逐年上升。2017~2019年,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1.13亿元、1.61亿元和1.88亿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35.60%、44.88%和43.05%,公司应收账款随着销售规模扩大而快速增长。
圣湘生物表示,目前公司客户主要为大型医药商业公司、公立医院及检测中心,资信良好,且公司已建立了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2017~2019年,上市公司金域医学(603882,股吧)一直位居圣湘生物第一大客户,占销售总额的比例分别为4.76%、4.85%、5.72%。
另外,2017~2019年,圣湘生物存货账面价值逐年上升,分别达到4087.08万元、5589.82万元、6466.32万元。公司存货周转率为2.77次、2.61次和2.11次。存货周转率下降可能会影响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对公司未来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3月5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亦致电公司公开电话,但未能联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