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0-2-15 8:21:49讯:
导读:
贺宛男:指数基金投资时代悄然来临炒股不如买基金被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认可
桂浩明:股市资金格局有什么新变化
刘柯:A股韧性十足源自三个方面
黄湘源:科技股价值链地位应运而升
郭施亮:A股投资价值逐渐得到资金认可
苏渝:散户如何避免被机构割韭菜?要有自己的三大硬核
贺宛男:指数基金投资时代悄然来临炒股不如买基金被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认可
要问节后收益最丰、相对比较安全又稳健的投资品种是什么?答案是:不妨选几家指数基金(ETF)。
从2月3日开市至今,节后两周上证指数跌 2%,深成指涨2.19%,中小板指和创业板指涨幅分别达到 2.49%和 7.37%。两市3777只个股中,804只涨,占比21.3%,2961只跌,占比78.4%,另有12只平盘。
简言之,如果买股票,涨跌二八开。
那么买指数基金又会怎样?目前,规模超过50亿元的指数基金约有30只。笔者粗略统计,两周以来上涨18只,下跌12只,即涨跌六四开。涨得较好的如5GETF(515050)涨 10.7%,创业板 50(159949)涨8.16% ,半 导 体 50(512760),涨7.68% ,创 业 板 ETF(159915)涨7.23%,科技ETF(515000)涨2.98%。
下跌的指数基金主要是券商ETF,以及几只央企ETF和上海国企 ETF 等,如券商 ETF 两周跌4%,上海国企ETF跌5%。
如果把时间拉得更长一些,选择好的指数基金,其投资效应就更明显。
从去年8月6日沪深主要指数的低点算起,迄今约半年时间,上证指数涨5%,深成指涨23.2%,中小板指和创业板指分别涨31.4%和37.3%。而指数基金中,如创业板ETF 涨 36.74% , 创 业 板 50 涨48.45%,科技ETF涨45%,半导体50涨幅更高达99%。
抓住一个较长时间的投资热点,譬如去年下半年以来,科技股尤其是其中的半导体、5G等行业,再配置以 300ETF (主要是大盘股)和500ETF(以中小盘股为主),后二者半年涨幅也有10%和19%,这样是不是更稳妥些。
巴菲特有句至理名言:简单的投资方式往往更有效。大道至简,经过30年的发展,A股市场也正迎来并逐渐进入指数基金时代,指数基金将成为普通投资者分享经济增长和企业红利的最简单的投资工具。
为什么这么说?首先,如今沪深股市已有3800家上市公司,细分行业越来越多,科技含量越来越高,选股难度越来越大。再加上量化投资等各种新的投资方式和投资技巧层出不穷,一个普通投资者在茫茫股海中常常会觉得无助无力。都说轻指数重个股,轻指数不难,可选好股、选对股不易。去年权益型基金平均有40%以上的收益,而广大散户却输多赢少,这已经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买好的基金,让基金去买好的股票。“炒股不如买基金”被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认可。
而指数基金则具备三大优势:一是成本优势,费率很低;二是风险分散;三是透明度高,编制方法简单,标的清晰,诸如“闪崩”“造假”之类的道德风险大大降低。
第二,机构投资者已占A股市场的半壁江山,外资话语权不断提高。
A股历来是个人投资者的天下,2014年个人投资者的市值(自由流通市值、下同)比例曾高达72.4%。5年多过去了,机构投资者比重持续攀升,截止去年年底,机构投资者比重已从2014年的27.6%提升到47.5%,个人投资者从72.4下降到52.5。
A股投资者结构重塑,特别是日前MSCI和富士指数相继扩容,其中MSCI纳入因子从2019年5月的5%,快速完成至今年2月的20%;富时指数纳入因子更是从2019年9月的5%,半年时间即增至今年3月的25%。外资话语权不断提高,虽然目前外资持股市值不过2万多亿元,占比不过3.55%,但一年外资持股增长80%,如此增速令人始料未及。
而在国外成熟市场,指数基金原本就是最重要的投资工具。以美国股市为例,指数基金规模达到6.3万亿美元,占其股票总市值31万亿美元的五分之一。另一方面,指数型基金战胜主动型基金,在美国股市基本已成定论。
第三,证监会力推发展权益类基金。针对中国股市约60万亿元总市值中,目前指数基金规模不过5-6千亿元,占比不足1%。证监会在不久前召开的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会议上,专门提及“持续推动提升权益类基金占比仍是今年工作重点。”谁都知道,权益类基金尤其是其中的指数基金,是拓展中长期资金的重要来源。
最后强调一句,尽管目前市场上有200多只指数基金,投资人最好还是选择规模较大、成交活跃的基金。(金融投资报)
桂浩明:股市资金格局有什么新变化
刚公布的今年1月份物价数据显示,CPI同比上涨5.4%。差不多就在一年前,CPI还在“1时代”。之前有一种观点,认为CPI之所以回升,主要就是因为猪肉涨价所致。1月份的物价分项数据显示,当月猪肉价格同比上涨116%,拉动CPI上涨2.76个百分点。换言之,也就是说扣除猪肉涨价因素,CPI仍然上涨2.64个百分点。事实上,当月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15.2%,其它七大类商品的价格也全部上涨。
由于物价指数的节节走高,以目前的金融机构一年期1.5%的存款利率而论,现在已经出现了负利率。即便是以作为无风险收益率参照指标的十年期国债利率(目前是2.8%左右)而论,还是有2.4个百分点上下的差额。如果再考虑到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普遍在4%左右,而货币市场基金产品的利率则只有2.5%左右,应该说现货的固收类产品的收益普遍是负的。在这个意义上,也许人们不得不承认,现在的确是进入了一个负利率阶段。
在历史上,负利率状况是经常出现的,但通常持续的时间都不会太长。但在个别时期,也有延续多年的情况。本次负利率会持续多久,现在还很难判断,由于在可预见的未来几个月中,CPI仍然可能继续保持高位,这样在央行不提高利率的情况下,负利率的局面也就难以迅速改观。而大家都知道,现阶段防控疫情形势紧张,实体经济还没有正常运行,在这种情况下央行根本不可能考虑加息。
现在应该讨论的问题是,这种负利率局面对股市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负利率在客观上意味着货币购买力下降,在以往人们的应对方法是抢购商品,以囤积来对抗涨价,这在资金规模有限的情况下有一定效果。但对于大资金来说,靠囤积日用品并不能解决问题,而买房等不动产投资又受到限制,这就陷入了两难。学界把这种状况称之为“资金荒”与“资产荒”并存。即一方面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老百姓收入预期下降,民间资金不足,另一方面适合投资的资产又实在太少。因此,在客观上负利率是给那些具有一定闲置资产的人群,提出来的一个严峻的保值增值问题。
而市场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呢?人们看到的现实是,去年下半年以来,特别是今年以来,确实出现了社会资金向股市流动的局面。这种流动不同于以往,一方面速度不是特别快,显得较为温和;另一方面则是更多通过申购基金等方式间接入市。这也就给股票市场带来了一种新的局面:成交量增加较为平缓,量价关系的敏感性也不是特别突出,但如果看均量线,则是一路上行。这实际上是变相地提示出了机构操作的特点:持股时间相对比较长,不追求快速放量拉升的效果。回头来看,一段时间来大盘就是这样运行的,当然导致这种运行模式出现的原因还有很多,但因为负利率所引发的资金向股市的流动,以及这些资金更多借助机构投资的渠道入市这两点,还是十分明显的。
无疑,负利率不是一种正常的经济格局,它扭曲了资金成本与价格的关系,导致了对社会财富分配上的不公,因此不能也不应该长期存在。但考虑到现实情况,在某个特定阶段,又是难以绝对避免的。因此,人们就应该重视在负利率背景下市场资金流动的趋势,特别是对股市流动性的影响。如果说本轮行情与流动性有较大关系,那么负利率在这其中所起的作用就不容忽视。进一步说,在当下行情演绎中,资金格局的变化比公司业绩因素的作用,恐怕要大很多。(金融投资报)
刘柯:A股韧性十足源自三个方面
虽然疫情还未过去,但A股走势还算强劲。本周上证综指顽强上涨了1.437%,创业板指数上涨了2.65%并创下2104点的反弹新高,这在很多行业遭受疫情冲击的影响下实属难得。
坊间有一种说法,那就是很多人都“宅”在家里没事可干,玩游戏可以满足精神需求,但无法满足物质需求。炒股却可以休息盈利两不误,于是炒股风再度来临。据称节后第一周部分头部券商保证金都是百亿级的转入,很多无法开工的中小企业主也纷纷将流动资金转入股市以期弥补无法开张的损失。上述情况是否属实还有待确认,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A股在节后第一个交易日大幅下跌以后,确实有部分资金开始介入,特别是创业板指数不仅收复失地,还创出了反弹新高。
从市场表现看,主力选择创业板权重股做突破口,一改过去只拉主板权重的做法,事半功倍。要知道,容易恐慌的是中小投资者,而他们几乎都云集在创业板和市场热点炒作中,稳住这些中小投资者,恐慌情绪就不容易蔓延。
当然,这种走势会不会持续?或者说行情要持续走好需要什么条件?很简单,信心!资本市场是信心市场,说一千道一万,最终还是需要对未来有信心,才可能稳住投资者情绪,才可能让他们愿意投入资金。否则市场并不一定会买账,南辕北辙的情况也可能发生。当年国家队救市短期难见成效,原因就是抛压过大,出现大量的卖盘是因为去杠杆的刚性要求。现在大多数投资者都是自有资金在运作,为什么是自有资金?还是因为对资本市场的信心所在。所以,即便上述说法成真,即便在疫情稳定之后这些资金会回归到各自行业,但只要有信心,A股还是会走自己的路。
从另一个角度看,疫情会对经济有短暂影响,也会对资本市场有短暂影响,但从中长期角度看,这个影响不过是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一朵浪花,是螺旋式发展波浪式前进的一个起伏。 当年非典时期A股也有类似的震荡,但随后还是继续上涨。美国遭遇H1N1流感,但资本市场基本没受什么影响。资本市场运行的基础还是宏观经济,管理层也一直强调此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是短暂的,即便是一些传统消费和中小微企业,国家也在积极出台扶持办法,相信在疫情稳定之后,还会有强力刺激经济的措施以弥补疫情期间的经济损失。此外,疫情也会刺激和加速部分产业的转型升级,特别是在线+产业叠加5G将产生巨大的爆发力。而且从此次疫情的发展也可以看出,科技才是解决问题的杀手锏,没有先进的基因测序监测,没有对应的药物和疫苗,怎么去取得抗击疫情的最终胜利?
我们对资本市场的信心,一是来自于中国经济强劲的韧性。此次疫情对很多传统消费存在“去产能”的作用,比如消毒用品、快餐食品等。此次疫情与传统春节假期重叠,冲击比较大的是航运、旅游、餐饮。但一般制造业本来就处于放假之中,所受冲击也许并不大,随着各地逐步复工再加上刺激政策的出台,在加大产能的情况下,这个损失可能会很快补上来。因此,即便一季度经济数据会暂时出现波动,但如果放到全年看,也许影响并不大。如果宏观数据并没有出现大的影响,那么影响资本市场的因素也将淡化,而且如果有经济利好政策出台,还会加速刺激资本市场。
我们对资本市场的信心,二是来自于A股未来巨大的发展潜力。“宅”在家中一两周就有很多资金转入股市,但这只是冰山一角。目前我们还有数十万亿的银行理财资金需要寻找新的投资渠道,股权投资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此外,节后保险资金只进不出、银行理财公司积极买入、百亿级别的公募基金瞬间售罄,这些都预示着A股存在巨大的资金援军,而股价不过是筹码供求关系的演变。
我们对资本市场的信心,三是源自于A股自身的加速转型。虽然此次疫情会对传统产业产生一定影响,但对前沿新兴产业却是一种变革式促进。我们看到,虽然指数在剧烈震荡,但电子信息半导体很多硬核科技龙头却屡创新高,“在线+”产业也在涌现新的内涵,这些要么是从去年开始的长线主流资金布局的领域,要么是节后活跃资金选择的新投资方向。既然市场选择了正确的突破方向,未来只需要循序渐进沿着科技主线继续投资即可,趋势未变则行情也会继续延续下去。
春暖花开终有时,对未来要有信心。相信中国资本市场也能重新发现新机会,找到新方向,取得新成功!(金融投资报)
黄湘源:科技股价值链地位应运而“升”
无论哪个行业,在此次疫情中所受的影响都可能有大有小。但如果产业逻辑依然稳固并且成长性依然具有充沛的动能,那么就没有理由不去看好它,更没有理由朝三暮四,浅尝辄止。
疫情方显英雄本色,科技股价值链地位应运而“升”。
市场复工伊始,就把眼睛盯在生物医药股上,并不是没有原因的。这场疫情,不仅将极大提升人们敬畏自然、保护环境、注重卫生、健康生活的意识,也将有效促进疫情毒源机理的研究和相关救治药物疫苗的开发利用。市场对生物医药股的关注,很大程度上寄托了人们对战胜疫情的希望。不乏一些生物医药企业,为将科研机构的研发成果尽快投入应用,做出了一定的努力并取得了一些进展。当然,也难免会有一些攀龙附凤沽名钓誉者,例如双黄连口服液之类。这些药品虽然在药店被一抢而空,但那些相关股票的暴起暴落却在所难免。如果并不是真正具备有利于防控疫情的实质性利好,而只是捕风捉影地炒概念,走势出现分化和反复是不奇怪的。至于各行各业一拥而上做口罩,也不外乎如此。尽管就配合当前疫情来说,口罩的增产不仅有其一定的合理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市场在资源调配上对战疫的支持。不过疫情过后,无论是设备还是产品会不会过剩呢?对此,市场也不能没有自己的理性分析。
在疫情严峻的特殊环境下,不少科技企业虽然还没有复工,领导层就已经提前到岗。特别是一些电子信息企业,在配合疫情对远程信息交流的需要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疫情期间金山云连夜安排线上存量资源调度,整合北京、上海、广州各地的BGP带宽资源,同时迁移整合线上计算资源,从而较好地满足了远程办公、云上带宽需求激增的情况。这次金山办公被纳入MSCI中国全股票指数,可谓当之无愧,一点也不让人意外。
春节以来的指数表现,创业板首屈一指。截至2月12日,2月3日以来沪深300指数下跌0.49%,而创业板指上涨8.17%,创下2017年以来的新高。从行业表现看,Wind数据显示,计算机、医药生物、传媒、家用电器、通信、农林牧渔6个板块的个股平均涨幅超过1%,而其中计算机、医药生物的个股平均涨幅则分别为5.64、4.91%。科创板也是这样。截至2月12日,科创板2020年以来个股平均涨幅高达29.52%。
科技板块的整体走强,在很大的程度上与机构的抱团炒作分不开。2019年以来,一批专门以科技题材为主题而设立的基金应运而生。如诺安成长,该基金2019年净值增长95.44%,其三季报中第一第二大重仓股分别为中国软件和兆易创新;排名前十的还有银河创新成长、交银成长30等,其重仓股均为一批科技大牛股。年度收益率达121.69%的2019年度基金冠军广发双擎升级,其三季报十大重仓股同样也多为科技类个股,如中国软件、长电科技、三安光电、兆易创新、亿纬锂能等。其中,中国软件年内涨幅超242%,兆易创新涨幅超229%,亿纬锂能涨幅超219%。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说此前的科技股行情大多为内资机构担当主角,那么,2019年以来,特别是MSCI和富时指数相继扩大A股在中国指数成分股中所纳入的比例以来,北上资金常常冲锋在前。可以说,科技类基金和境内外资金的抱团炒作是2019年以来科技板块行情迭起的重要原因。
市场看好科技股,与其说是看好它的当期业绩,不如说是看好成长性。科技行业在此次疫情中所受到的影响比大多数行业相对而言有可能要稍小一点,而传媒类(视频、游戏)、互联网医疗、线上办公、IT基础设施等反而还具有一定的短期受益优势,这也是相关科技股在疫情中之所以成为逆行者的一个重要因素。不过,市场之所以看好科技股的根本原因显然远不止此。无论是在全球性的价值链定位中,还是在中国经的济发展过程中,科技股正在成为越来越不可或缺的关键性一环,其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将有可能成为几何级数倍数增长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增量因素。我们看问题不能局限于眼前,更不能对一时一事的事件性影响过于轻率地一锤定音。在某种意义上,无论哪个行业,在此次疫情中所受的影响都可能有大有小。但如果产业逻辑依然稳固并且成长性依然具有充沛的动能,那么就没有理由不去看好它,更没有理由朝三暮四,浅尝辄止。
也许有人会担心,科创板股票当初发行定价的估值过高以及打新炒作的过于火爆是不是难免会给科创板次新股日后的调整埋下伏笔。无可否认,某些科创板个股上市后的表现似乎也为这种担心提供了一些证据。事实上,创业板、中小板开板初期也不是没有曾经出现过类似的情形。不过,随着相关科技股表现出来的强劲成长性,人们的担心不仅正在渐次消减,寄托在科技股身上的希望反而更为强烈。其实,每个股票在市场上长期的股价表现,不仅与其一开始所表现出来的稀缺性有关,与其内在的质地和未来成长性更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由此不仅决定了它在估值方面的不同,同时,也更将是其未来在市场价值链中角色定位的合乎逻辑的真实体现。不同的角色在未来的价值链定位中所能发挥的功能性作用是不一样的。只要是真正面向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科技创新企业,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项目,其目前的市场估值即使看起来稍为高了一点,是不是足以反映了其未来的业绩成长性,也未必可以一步到位地进行盖棺定论式的限量。创业板、中小板是这样,科创板更是如此。风物长宜放眼量,市场看好科技股,看好的不仅是其当前的股价表现,更重要的是其估值、业绩与成长性在发展意义上的平衡。总体上说,科技股价值链地位的应运而“升”无可置疑。对此,我们应当有足够的信心。(金融投资报)
郭施亮:A股投资价值逐渐得到资金认可
从鼠年开盘后的股市表现分析,市场已基本上消化了潜在的利空因素,股市的探底回升,甚至回补跳空缺口,更是反映出A股市场的投资价值已逐渐得到资金的认可。
作为消费者物价指数的CPI,数据的变化往往会影响着政策的制定与出炉。最新公布的1月CPI数据显示,2020年1月CPI同比涨幅为5.4%,涨幅较上月扩大了0.9%,创逾8年的新高。
纵观过去一年的CPI数据表现,在去年9月份之前,国内CPI基本上控制在3%以内的水平。但是,自去年9月份之后,CPI却呈现出加速攀升的迹象,从9月份3%的同比涨幅,到去年12月的4.5%,再到如今的5.4%,CPI的加速攀升,导致通胀压力抬头。
CPI数据的迭创新高,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其中,去年四季度以来,以猪肉为代表的食品价格持续攀升,促使CPI指数的持续增长。步入2020年,则需要考虑到春节因素以及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
根据一般情况分析,3%属于通货膨胀的临界线,当CPI数据持续突破3%之后,市场则不得不考虑通胀抬头的风险。在通胀抬头的背景下,相应的政策制定与落地,也可能会有所调整。
在A股市场中,常有“通胀无牛市”的说法。实际上,A股市场的走势,往往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在实际情况下,通胀更可能属于一种滞后指标,在通胀抬头得到确立之前,市场或许已经反映出这一担忧预期。不过,与之相比,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票市场,经济周期、产业周期乃至企业的综合盈利能力,更直接影响着股票市场的涨跌。除此以外,作为新兴市场的A股,仍需要考虑到投资情绪因素以及资金驱动等因素,终究时下的A股市场仍然以散户化为主导。
由此可见,“通胀无牛市”的说法不具有必然性。或许,站在市场的角度思考,一方面需要关注核心CPI数据的变化情况,这一指标较我们常见的CPI指标更具有参考性,且针对性较强;另一方面则需要关注到后续CPI数据的走势预期。针对已经颁布的CPI数据,更多反映出过去的数据表现,市场更需要关注到CPI的未来走向。
针对前者,虽然国内尚未对核心CPI有着非常明确的界定,但纵观海外成熟国家与地区,更愿意采用核心CPI数据用作政策制定的参考。其中,据资料显示,美国是把燃料与食品价格剔除后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来衡量当时的核心CPI。
针对后者,对近期CPI数据持续高企的现象,还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随着同比涨幅的持续扩大,CPI有望逐渐触及年内高点。与此同时,随着春节效应的结束以及疫情的逐步控制,未来CPI有望呈现出前高后低的走势,为后续政策的制定与落地创造出相对有利的条件。
1月CPI涨幅创逾8年新高,对市场来说,难免会构成或多或少的心理压力。但是,随着CPI数据逐渐触及高点,未来有望为市场带来喘息的空间,同时也为接下来的政策调节创造出相对有利的环境。
站在当下的A股市场角度分析,国内股票市场本身具有偏低的估值优势,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股票市场自身的抗跌能力以及抗风险能力。与此同时,从鼠年开盘后的股市表现分析,市场已基本上消化了潜在的利空因素,股市的探底回升,甚至回补跳空缺口,更是反映出A股市场的投资价值已逐渐得到资金的认可。
在现阶段,虽然A股距离牛市确立仍有不小的难度,但站在股票市场的估值水平分析,目前A股市场的估值还处于比较便宜的状态,且从调整周期以及调整空间等角度出发,未来A股市场向上的空间明显大于向下的空间,市场各方积极抄底,也恰恰反映出当下A股市场的投资价值。(金融投资报)
苏渝:散户如何避免被机构割韭菜?要有自己的三大“硬核”
■投资思维
散户如何玩转机构?当然,需要属于自己的“硬核”。
首先是技术面。技术面的操作关键是,须有大盘强势背景配合且是短线波段:一、追强势股的“硬核”:这是大多数散户和新股民追求的方法,最常见的方法有三个,分别是强势背景下追领先涨停板、强势尾市买大单成交、低位连续放大量的强势股。二、超跌反弹的“硬核”:这是一些老股民喜欢的操作方法,主要是选择那些连续下跌挖出“黄金坑”,已构筑双底并开始走强的股票。三、技术指标的“硬核”:一些痴迷技术的人比较喜欢这个方法,最常用的技术指标有强势大盘多头个股的宝塔线、弱势大盘的心理线(做超跌股)、大盘个股的带量双MACD等三个指标。最常用的经典形态有二次放量的低位股、回抽30日均线受到支撑的初步多头股、突破底部箱体形态的强势股、与大盘形态同步或者落后一步的个股。这些都是要建立在大盘成交量够大的基础上。
其次是题材面。题材面的“硬核”是要打提前量,而且要设好止损位:一、市场最热题材的“硬核”。这必须与社会事件和发展有关。二、低价绩优的“硬核”。在年报大幅预增的科技股里去寻宝。有些习惯于做中线波段的高手喜欢这个方法,即在年报顸增科技股股价最低的50只股票中找基本面最好的股票,同时要考虑到技术上的强势。再好的绩优科技股也要买在低位。三、制度题材的“硬核”。特别要注意融资成功后出现强势的公司,此类股票往往涨幅最大。我们要看融资成功后资金投向了什么产业,如果是新兴产业就可中线持有;如果是传统的夕阳产业,就让机构自己去玩。
最后是经验面。经验面的“硬核”是,每次都要注意经验依赖的背景是否改变:一、熟悉主力机构的“硬核”。瞄准研究透的券商、基金、机构、险资打伏击,这点非常重要。如果在低位机构不声不响炒绩优蓝筹股,你一定要跟上不掉队;如果在高位机构异口同声天天喊蓝筹股结构性大牛市来了,现在买蓝筹股胜过早年买房子。这就是出货信号,一定要抛掉蓝筹股,提前潜伏超跌的中小创高成长股。二、抓龙头个股的“硬核”。有的投资者专做阶段热门龙头股,龙头股最易识别的信号在于从底部连续上涨时成交量最大,上涨时不顾大盘涨跌一气呵成。
总之,机构要去散户化割韭菜,作为散户就要用以上“硬核”弄坏机构的镰刀。(金融投资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