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0-2-14 15:00:21讯:
新和成(002001):维生素普涨背景下 再看公司产能布局及盈利预期
类别:公司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郑勇/胡世超日期:2020-02-14
维生素市场:突发疫情影响下,生物素、VE、VA均现上涨近期国内维生素品种普遍上涨,共同性的主要原因包括:1.受到疫情影响,生产企业复工存在部分延期;2.产品和原材料的运输受到一定阻碍;3.部分品种原料、中间体或终产品产能位于湖北;4.产品价格上涨叠加下游对供应不确定性的担忧带来的补库存效应。此外一些细分品种有其涨价的独有原因:
VE:此前能特科技停产、间甲酚供应紧张下DSM、吉林北沙减产已经对供应造成一定影响,疫情下能特科技位于湖北,停产改造预计将受到影响,大概率超预期延长;行业补库存意愿较强,尤其是欧洲厂商。
生物素:此前因部分厂家停产供应已较为紧张,行业库存低。疫情影响下复产预期进一步延后,且疫情影响到部分原料及中间体供应,价格预计将继续上涨。
VA:行业库存较低,疫情影响虽较VE和生物素弱,但厂商复工延迟、运输受阻等影响下,叠加行业低库存,价格仍将上涨或高位震荡。
当前维生素市场补库存意愿强烈,复工延迟、运输受阻、成交量低的情况下,价格变动存在较强的不确定性,需密切关注各个市场主体的价格政策及复工、运输进展,关注市场实际成交情况。
公司环评信息及产能梳理
我们在2019年5月发表的新和成深度报告中详细梳理了公司各个产品的产能及各项目的环评情况,至今已有9个月,期间公司再次新增了多个项目,部分已规划项目也有新进展,我们在此重新梳理了公司新昌、上虞、潍坊、绥化四大生产基地的各子公司在建及新增项目,及各项目的产能及进展情况。
与2019年5月相比,公司新增项目主要为香精香料板块(山东新和成药业有限公司),产品包括但不限于紫罗兰酮、柠檬醛技改扩建、薄荷醇、吐纳麝香等,此外还包括黑龙江生物发酵辅料配套项目等。新进展项目主要包括山东维生素E、蛋氨酸等项目。
盈利预测
我们依据公司环评信息、历史报表及同行业可比公司对应产品毛利率对公司各业务板块盈利进行拆分,计算出各板块的毛利率之后,将期间费用等按照各版块的营收占比分摊到各个业务板块估算公司各版块及各产品的净利润水平,结果见下图及下表。
预计公司2019、2020、2021年归母净利分别为23.2、33.1、38.3亿元,对应PE 23、16、1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猪瘟禽流感等影响需求风险、疫情影响公司生产经营风险、宏观经济大幅波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新产品投产不及预期、产品涨价预期无法兑现风险。
五粮液(000858)积极应对疫情 全年增长目标不改
类别:公司机构:国开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黄婧日期:2020-02-14
事件:近日五粮液召开多次专题会议及营销工作会议,深入研究疫情防控和企业发展工作。会议指出,面对疫情公司要加强“三个优化”、加快“三个转型”,推动全年营收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此外,作为智慧零售体系建设的首项成果,五粮液“云店”平台将于近期上线,目前正处于测试阶段。
完成旺季销售任务,短期影响可控。在专题会议上,公司透露元旦春节期间,五粮液总体营销形势良好,渠道备货、动销、库存等主要指标实现预期,全面完成旺季销售目标。我们认为,这主要是由于五粮液部分消费者在节前进行送礼及宴请聚会,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于1月24日(除夕)全面爆发,因此对公司节前的销售影响相对较小。渠道方面亦印证了该现象,节前经销商打款积极,已完成全年任务的40%左右,旺季动销完成80%左右,虽然春节后的动销断档,但平均库存不足一个月,渠道压力较小。受疫情影响,五粮液的一批价格回落至900-910元/瓶,但由于节前价格已处于低位,下降幅度不大。整体来看,公司短期受疫情影响程度可控,我们预计对全年的销售影响为5%左右。
积极应对疫情,坚守既定目标。在此前的专题会议及2月11日召开的营销工作网络培训会上,公司指出要坚持2019年1218经销商大会的总体部署,并表态要坚持推动全年营收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目标。我们认为该目标具有较强可行性:1、公司2020年定调稳增长,销量增长目标为5-8%,叠加均价提升从而实现营收双位数增长,目标稳健;2、五粮液消费场景主要为商务宴请及送礼,旺季销售所受影响较小,且疫情结束后将会带来补偿式消费;3、公司近期会议上要求进一步深化“补短板、拉长板、升级新动能”的长期方针,强化品质、强化管控、强化数字化转型,从而进一步提升品牌力、市场敏感度及渠道终端管理水平,改革将带来销售增长的空间。
智慧零售体系建设见成果。五粮液专卖店管理部门近日发布消息称,作为智慧零售体系建设的首项成果,五粮液“云店”平台将于近期上线,目前正处于测试阶段。五粮液智慧零售体系由阿里系、华为、SAP、IBM分别提供技术支持和流量服务,即将上线的“云店”将采用轻量级小程序应用,同时具备便捷性、安全性及社交性。一方面,云店提供了沉浸式购买体验,迎合消费习惯变化的趋势,且在当前疫情产生的“宅经济”环境下,对传统渠道进行了即时的补充。另一方面,智慧零售体系的建设进一步深化了公司的数字化改革,且新型直营渠道的布局有利于后续公司提高终端执行力、把握发展节奏及提升盈利能力。
长期逻辑不改,改革红利将持续释放。公司作为浓香白酒龙头,地位稳固,在2019年一系列改革推进下,品牌力及运营效率明显提升。2019年中秋国庆旺季完成销售压力测试,疫情结束后,2020年批价有望进入上升通道。后续公司将继续深化改革,在“补短板、拉长板、升级新动能”的长期方针下,进一步强调加强“三个优化”(计划优化、渠道优化、结构优化),加快“三个转型”(机制转型、团队转型、数字化转型),目前来看,包括智慧零售体系、消费者会员体系、数字化体系升级等改革工作均在按部就班地落地,红利将持续释放。考虑到疫情的不确定性,我们小幅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19-21年收入增速25.21%、14.33%、16.95%,净利润增速30.57%、19.09%、18.86%,EPS4.50、5.36、6.37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食品安全问题;疫情持续时间和程度超预期;公司经营业绩低于预期;公司改革效果不及预期;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国内利率上调风险;中国宏观经济数据不及预期;美联储货币政策变化;国内外资本市场波动风险。
长安汽车(000625)投资价值分析报告-自主进击 福特减亏
类别:公司机构: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陈俊斌/尹欣驰日期:2020-02-14
长安自主新车型周期开启,高配的CS75Plus持续热销,预计带来量价齐升。
同时,公司采取平台化生产、新能源出表等多手段降本,盈利能力回升。长安福特加速战略调整,2020年集中投放林肯、福特中高端SUV等,并精简产能,减亏确定性大。公司最差的时间已经过去,销量、盈利持续回升,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乘用车行业景气拐点明确,疫情短期有冲击,但是全年仍有望增长。2019Q2是乘用车行业量、价的最低点,下半年开始景气逐渐回升,尤其是三四五线城市与一二线城市的增速差异明显收窄,低线城市的乘用车需求基本企稳回升。
2020Q1受疫情影响,预计会受到明显的冲击。但是如果疫情得到控制以后,考虑消费者更倾向于用私家车代替共同交通出行,预计将有购车需求的集中爆发,因此展望全年,我们依然维持乘用车行业3%左右增长的判断。
长安自主:新车型周期开启,爆款车型+平台化生产+开源节流,三管齐下将推动盈利回升。2019年9月,公司新推出的定价10.69万-15.49万的高颜值SUV车型CS75Plus上市后持续热销,10/11/12月零售销量分别达到1.2/1.4/1.9万辆。根据我们终端调研,新车的高配车型占比达到40%,且终端没有折扣,预计将大幅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另外,公司开始推广平台化生产(P3平台和MPA2平台),CS55Plus、逸动Plus、UNI-T等新车将集中型上市。此外,公司还通过新能源子公司出表、精细化管理等多手段降低成本,盈利改善可期。
长安福特:新车导入提速,产能缩减,扭亏在望。长安福特由于2015年后新车导入放缓,导致市场份额持续下跌。2018年底随着华人高管上任,福特中国战略调整加速,计划2025年前导入林肯品牌在内的30款新车,并设立中国研究院更快响应中国市场需求。2020年林肯3款SUV(Cosair、飞行家、航海家)和福特2款新车型(探险者、旅行版福克斯)将集中上市,我们预计有望实现36万销量(同比+100%)。此外,长安福特正在进行产能精简,缩减哈尔滨工厂和重庆一工厂后,盈亏平衡点进一步降低。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导致销量不达预期;新车型推广进度、市场接受度低于预期;自主品牌盈利能力不及预期;合资品牌销量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考虑乘用车行业景气低点已过,短期疫情对于销量虽有明显冲击,但预计疫情得到控制后,将有购车需求的短期集中爆发,行业全年依然有望实现增长。同时,公司自主品牌进入全新车型周期,CS75 PLUS等新车热销;以及长安福特加速中国战略调整,加快新车投放节奏,并缩减产能等,预计公司最差的时间已经过去,预计2019/20/21年EPS分别为-0.58/0.52/0.73元,当前股价9.6元,分别对应20/21年19/13倍PE。考虑公司2020年有可能扭亏为盈,市场份额、盈利能力持续回升,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12元
海大集团(002311):饲料销量稳健增长 本年盈利向好
类别:公司机构: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孙扬日期:2020-02-14
公司预计2019年业绩16.51亿元,同比+14.90%海大集团发布业绩快报:2019年收入476.86亿元,同比+13.12%;归母净利润16.51亿元,同比+14.90%,业绩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和我们的预期。
关注要点
禽料及水产饲料增长,支撑2019年业绩:2019年公司饲料总销量1,230万吨,同比+15%,据此我们估算水产饲料销量同比增约13%,禽饲料销量同比增超30%,猪饲料同比跌约25%。其中:1)2019年水产饲料销售受水产价格低迷及天气影响,我们估算公司颗粒销量料同比持平,但因水产品消费升级及水产物流发展,我们判断高毛利率膨化料及虾料销量同比增幅应超20%,公司水产饲料销售体现结构升级;2)2019年禽价较高令禽饲料需求向好,结合公司生产效率提高,我们判断禽饲料业务实现量、利齐升;3)生猪养殖产能去化,猪饲料需求低迷,公司猪饲料销售因此承压。
看好2020年公司饲料销量增长机会:我们认为本年公司业绩增长确定性较强,预计饲料销量同比增约20%至1,460万吨,其中:1)生猪供给短缺有望刺激水产品替代消费,水产价格有向上机会,且公司膨化料新产能陆续投放,膨化料销量有望进一步提升,我们预计本年水产饲料销量同比增约20%;2)禽饲料销售在本年春节后受到禽价偏低、物流受阻的影响,但我们判断影响较短,随新冠疫情趋稳,公司生产节奏有望恢复正常,当前我们预计公司本年禽料销量同比增速有望达23%;3)因养殖利润向好,我们认为本年公司猪料销售有改善机会,预计全年销量同比增速约10%。
生猪养殖有序推进,有望贡献业绩增量:我们估算2019年公司生猪养殖业务出栏量共计70万头,但考虑部分出栏为外购仔猪,其养殖成本较高,且正常生产受到非洲猪瘟疫情扰动,我们认为2019年生猪养殖业务贡献业绩较有限。向前看,我们判断2020年公司出栏量有望进一步上升至约120万头,叠加本年较高生猪均价预期,公司生猪养殖业务的业绩贡献或明显增厚。
估值与建议
当前股价对应2020/21年23/18倍P/E。据业绩快报,我们下调2019归母净利预测3.7%至16.51亿元,维持2020年预测23.10亿元不变,并引入2021年预测29.99亿元。维持目标价37.0元不变,对应2020/21年25/19倍P/E,+11%空间。维持跑赢行业评级。
风险
下游养殖业景气持续低迷;原料价格大幅波动;极端天气影响。
洛阳钼业(603993):持续挖掘内生潜力 钴业务前景乐观
类别:公司机构: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詹奥博/陈彦日期:2020-02-14
公司近况
2月13日,我们邀请了公司管理层就疫情影响、产量规划等市场关心的问题,与投资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评论
技改挖掘内生潜力,持续降本增效。1)刚果(金)板块:目前,公司正在推进Tenke矿石处理量提升项目,预计2020年3季度末可以竣工,届时将提升日矿石处理量接近30%,有望对2021年铜、钴产量产生正面影响。远期通过酸浸尾矿回收,硫化矿开采等方法,Tenke铜产量有进一步提升空间。此外,通过建设钴干燥系统、减少外包合同、投资生石灰厂等方式,Tenke降本增项稳步推进;2)巴西板块:公司2019年向巴西调配了一批本部工程师,希望可以提升铌的回收率,短期可能对铌的产量造成一定影响,但远期铌板块具备增长空间;3)澳洲板块:Northparkes矿正在对一个新矿体进行剥离开采,中期有助于对冲品位下降的影响。
公司对钴价相对乐观。公司认为今年嘉能可产量可能同比下降1-2万吨,刚果(金)对于手抓矿的管控也有所加强。需求端,公司认为今年消费电子和新能源车对钴需求的拉动可能较为强劲,行业库存去化可能快于预期,钴长期的合理价位在20美元/磅上下。
由于市场担心疫情会对国内冶炼厂造成影响,近期MB钴价、国内钴盐价格均有所上升,公司认为如果生产和物流继续受到疫情影响,不排除短期钴价有更大的上涨空间。
疫情短期影响可控。1)国内方面,公司洛阳钼钨本部春节期间没有停工,目前原材料和产成品物流受到的影响尚不显著,若疫情能在短期内得到控制,对公司的实际影响有限。2)海外方面,公司刚果(金)、巴西和澳洲矿山的运营基本没有受到影响;但如果疫情长期持续,导致印尼人员、设备流通受阻,可能对公司参股的华越镍钴湿法冶炼项目的建设进度造成影响。
估值建议
公司2019年完成并购IXM,对公司营收贡献较大,但考虑到贸易公司利润率较低,且公司尚未披露详细分部信息,我们维持公司2019、2020和2021年盈利预测18亿元、28亿元和33亿元。目前公司A/H股价对应39/25倍2020年市盈率。我们维持A/H股跑赢行业评级,但考虑到需求预期和行业格局改善,我们上调公司A/H股目标价17%/32%至5.83元/5.26港币,对应45/35倍2020年市盈率,较当前股价有16%/39%的上行空间。
风险
公司技改和降本效果不及预期,金属价格大幅下跌。
赣锋锂业(002460):氢氧化锂放量可期 成本有望继续领先
类别:公司机构: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詹奥博/陈彦日期:2020-02-14
我们2月13日邀请了公司管理层就市场关心的产能放量进展、氢氧化锂市场格局、新冠疫情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沟通。
评论
产能放量可期,资本开支可控。考虑到公司5万吨氢氧化锂项目有望于2020年底前投产,我们预计公司年末设计产能将达到8万吨氢氧化锂+4万吨碳酸锂。公司计划未来进一步扩大海外锂盐产能,计划在2025年前锂化合物总产能达到20万吨级别,主要项目包括Cauchari盐湖项目(一期产能2.5万吨碳酸锂预计2020年底竣工)、Mariana盐湖和Sonora黏土项目等,且公司在设计、建设方面具备的技术优势使得公司的单位资本开支要小于国内和海外同行。
氢氧化锂供需格局良好,价格有上行动能。2019年全球氢氧化锂的需求量约为8万吨(6-7万吨为电池级,1-2万吨为工业级),2020年保守估算下,全年氢氧化锂需求增量也有望超过2万吨,利好公司氢氧化锂业务。考虑到目前进入主流车厂、电池厂供应链的氢氧化锂企业只有赣锋、雅宝和Livent 3家,其产能利用率都已处于较高水平,且行业内部分新项目投产进度慢于预期,我们认为2020年氢氧化锂供需格局良好,价格有上行动能。
加大非锂辉石资源开发,巩固成本优势。考虑到锂辉石制碳酸锂成本相对较高,公司计划未来碳酸锂的生产将逐步转向利用海外非锂辉石资源(包括盐湖、黏土等),以获得更大的成本优势。同时,公司计划国内矿石提锂产能将逐步切换到氢氧化锂生产,以保证氢氧化锂的产量和质量,更好地锁定高端大客户的订单。
新冠疫情对公司经营产生一定影响:1)生产方面,春节期间疫情使得公司进入停工状态,复工节奏较原计划延迟了约一周。2)成本方面,虽然疫情并未对海外矿山造成影响,但国内的陆路运输受到阻碍,公司近期原辅材料、物流运输成本都有所上升,也导致了公司于2月12日公告对氢氧化锂产品提价不超过10%。
估值建议
我们维持2019/2020年盈利预测4.8/8.0亿元,引入2021年盈利预测15.5亿元。公司当前A/H股价对应50/24倍2021年市盈率。
我们维持A/H股跑赢行业评级,由于行业预期改善驱动估值扩张(公司A股历史市盈率均值为51倍,H股上市时间较短,历史市盈率参考意义不大),上调A/H股目标价71%/83%至72元/42港币,对应2021年60/30倍市盈率,隐含21%/24%上涨空间。
风险
公司产能投放进度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销量弱于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