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上证指数结束七连涨,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多方了解发现,上周普遍加仓的机构投资者,特别是长线机构投资者,目前并没有急于“下车”。机构人士表示,将继续关注非理性抛售带来的投资机会,增持优质公司股票。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不同机构应对当前市场环境的策略有所差异,但科技股成为不少机构不约而同的“心头好”。
□本报记者 叶斯琦
伺机加仓
“目前长线配置的资金肯定是不能跑的,因为这个点位估值很便宜。短线资金可以适当做一些高抛低吸。”一家大型央企旗下金融机构的投资经理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2月20日之前大盘可能会走出一波回调,但大概率不会跌破春节后第二个交易日形成的阶段低点,未来有望走出一个底部逐渐抬升的行情。
一位保险资管人士也表示,保险资金更加关注长期的跨周期配置,节后总体加仓权益资产,目前市场小幅回调的情况下,大的配置思路不会改变。
中邮理财有限责任公司权益投资部分析认为,虽然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短期仍在,A股短线波动在所难免,但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产业的大趋势不会变,此前短线急跌带来了长期的配置机会。“应当用‘望远镜’看待A股,疫情冲击不改中国基本面向好趋势,‘黄金坑’反而是优质公司的上车机会。如果错误地用‘放大镜’看待A股,放大短期事件的影响,追涨杀跌,则最终难以改变被收割的命运。”中邮理财有限责任公司权益投资部认为。
“我们的投资风格属于成长价值均衡型,以持有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龙头企业为主,短期的变化对其长期价值的影响较小,即使受到短期冲击,中长期价值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当然,我们也会根据当下市场优化投资组合、均衡配置并进行仓位控制。”相聚资本相关负责人说。
安本标准投资管理也表示,在市场波动期间,将特别关注因各类过度反应和非理性无差别抛售而出现的投资机会,增持优质公司股票,并继续采取灵活的方式,根据机会配置资金。“我们可以有选择地参与‘战斗’,并在需要的时候成为逆向投资者。”该机构预计,优质公司,即拥有强劲的资产负债表、和高股本回报率的公司,在恐慌性抛售时期会表现得更为坚韧。
值得注意的是,Wind数据显示,北向资金已连续三个交易日净流入。继2月11日、12日净流入10.44亿元、14.85亿元之后,13日北向资金继续净流入7.91亿元。
攻守之道
机构青睐哪些板块呢?科技股成为不少机构“心头好”。相聚资本表示,疫情结束之后市场大概率仍遵循之前的投资主线,重点关注科技股行情。未来一段时间市场将逐渐回归理性。
上述大型央企旗下金融机构的投资经理透露,中长期看好三大配置方向:第一条主线是云计算,今年云计算的上、中、下游都有望出现较大的结构性机会;第二条主线是地产竣工产业链,如定制家居;第三条主线是券商。
也有机构更为攻守兼备。中邮理财有限责任公司权益投资部表示,将积极布局市场,采用高分红、低估值投资策略,重点配置金融、地产、基建、公用事业等防御性板块,以对冲疫情带来的短期波动风险;同时在高科技和方向,配置消费、医疗、科技的龙头标的,分享行业快速发展的红利。
交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认为,短期看好消费板块的行业,成长板块的计算机行业、电子行业、传媒行业。中长期看好消费板块的农林牧渔、家用电器、食品饮料及商业贸易行业,周期下游板块的建筑材料、建筑装饰行业,以及大金融板块的房地产、银行、非银金融行业。
结构性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流动性是目前不少机构投资者的聚焦点。如上述大型央企旗下金融机构的投资经理强调,之所以认为2月20日附近是一个重要节点,主要因为届时将公布的新一期LPR是观察货币政策的窗口。
对于流动性,相聚资本分析,政策层面积极呵护流动性,逆周期对冲政策成为影响后市的重要因子,较宽松的流动性支撑估值,短期难有反复。可关注传统经济板块中受疫情影响有限的行业以及未来受益于货币和财政政策加码的行业。
有私募基金经理分析,在当前情况下,结构性牛市非常值得期待。成长科技股依然会是全年的主线,因为它和经济结构转型、宽松流动性高度相关。
泰康资产认为,在财政政策存在诸多约束条件下,预计货币政策将会赋予更高的权重,考虑到疫情冲击下,降成本的紧迫性加大,降准、引导降息在一季度都是可期待的,但这些政策并非是大水漫灌,着力点将是舒缓实体经济的流动性压力。泰康资产还认为,中期而言,港股处于全球配置的估值洼地,未来有可能持续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