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全民战疫大行动!腾讯、京东、阿里、华为等巨头纷纷放大招更有龙头企业火线转产医疗物资!

加入日期:2020-2-11 15:37:42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0-2-11 15:37:42讯: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全民战“疫”的行动却未曾中断,不少领军企业和行业大佬也快速集结自身资源和力量,全面助力抗疫一线。

  疫情爆发后,阿里、腾讯、恒大等知名企业率先发起捐赠行动,设立专项基金采购口罩、消毒液、护目镜等医疗物资,捐款数额累计已经接近50亿。

  除此之外,抗击疫情期间,京东升级物流配送、腾讯小程序上线疫情服务聚合工具、华为部署火神山医院5G基站……这些大佬们发挥各自领域优势驰援一线,也靠实力圈粉。

  而近期随着企业逐步复工,富士康、比亚迪、中石化等大厂公司也在第一时间宣布“跨界”生产口罩、防护服等重要医疗物资,全国超3000多家企业增产、援产医疗物资,解决防控物资紧缺的问题。

  互联网大佬集体捐款

  采购物资、支持抗疫药物研究

  今年春节,肺炎疫情突然爆发,巨头公司率先鼎力驰援,“互联网双雄”腾讯、阿里也成为最先行动的一批。

  1月24日,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宣布捐赠3亿元人民币,设立第一期新型肺炎疫情防控基金。捐赠将主要用于武汉等多地的疫区前线抗击及防治工作,包括口罩、消毒液、护目镜等物资的采购,以及对一线医护人员的帮助与激励。目前,腾讯运用这笔资金,联合全球伙伴采购335万个口罩、12.5万套防护服,还有大批的医疗防护产品。

  随后,腾讯两度追加捐款。2月3日,腾讯又宣布设立2亿资金池,发起“抗疫开发者公益联盟”,面向企业类主体开放,在微信上线服务专区,为服务商和开发者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帮助他们给政府部门医疗机构等快速开发疫情服务小程序。

  2月7日,腾讯继续追加10亿人民币,设立第二期“战疫基金”,累计两期“战役基金”总金额高达15亿元。

  阿里巴巴的战疫行动也在第一时间发起。1月25日晚间,阿里巴巴宣布:设立10亿元医疗物资供给专项基金,从海内外直接采购医疗物资,定点送往武汉及湖北的医院。1月29日,马云基金会又追加1亿,用于支持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研发。

  除了捐款之外,物资捐赠、药物研究支持也是各大企业选择捐赠的重要方式。1月25日,蒙牛集团向中华慈善总会捐赠1200万元现金和800万牛奶驰援武汉后,1月31日蒙牛宣布追加捐赠6.6亿产品,助力白衣天使。

  2月9日,基金君从中国医学科学院官网获悉,恒大集团近日向中国医学科学院现金捐赠1亿元,支持设立“抗病毒创新药物研究基金”,用于加快抗击新冠肺炎相关创新药物的研发。

  此前为助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恒大此前第一时间向武汉市捐赠2亿元现金和5000吨新鲜蔬菜,并率先将全国1246个项目和1040个售楼处停工停业,且所有项目和售楼处2月20日前不得开工开业。

  越来越多的知名企业加入到捐款捐物的队列之中。据数据宝统计显示,截止2020年2月7日24时,全国累计捐款额约167亿元。其中:捐赠额在1亿元及以上的企业/个人有33个;捐赠额在1千万至1亿元之间的企业/个人有383个;捐赠额在1百万至1千万元之间的企业/个人有778个。

  据统计,截至2月8日,IT互联网行业在所有行业中捐资金额最高,达48亿元。其中腾讯捐款15亿元居首;阿里巴巴10亿元位居次席;蒙牛捐款6.6亿元(牛奶)位居居第三位;百度捐款3亿元位居第四位。

  而方大集团、恒大、吉利控股、立白集团及其控股的朝云集团、美团、牧原股份招商银行、字节跳动等公司均捐助2亿元并列第五位。

  京东物流快速获钟南山表扬

  腾讯阿里借技术优势战“疫”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大佬们除了捐款捐物之外,他们更是凭借各自领域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在防疫一线提供助力,也为疫情防控的服务做出了颇有亮点的贡献。

  疫情爆发时期,各地物流配送成为最严重的问题,而京东这次的快速反应和优秀表现,则在抗疫前线狠狠刷了一次存在感。

  1月31日晚,京东物流客服接到来自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钟南山院士团队的工作人员电话后,京东物流第一时间响应,紧急协调铁路运力,采用铁路公路联合运输的方式,将该批物资以最快的速度义务运抵武汉。

  2月2日上午11时,一辆载有100台制氧机的京东物流车,顺利运抵武汉汉口医院。。这批100台制氧机是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钟南山院士团队,通过广东省钟南山医学基金会捐赠给武汉汉口医院的。

  “感谢京东心系医疗救助一线,以最快的速度将急需医疗物资送达武汉!”钟南山院士在得知支援一线的急需医疗物资以最快的速度被送达武汉汉口医院后,对京东表达了谢意。

  为了降低疫区配送人员被感染的风险,京东物流自主研发的智能配送机器人被启用。2月6日,京东智能配送机器人完成疫情爆发后武汉智能配送的第一单,顺利将医疗物资送到了武汉第九医院。为了实现智能配送常态化,京东物流也在各地抽调配送机器人驰援武汉,为更多武汉的医院提供必要物资的配送。

  此外,疫情带来了部分地区暂时的封村封路,在河北白洋淀地区京东安新营业部,京东物流的无人机为配送站和村民们打通了配送通道。

  在技术抗疫方面,腾讯和阿里两家公司的防疫应用和小程序平台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以腾讯为例,结合产品和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能力,腾讯为公众、尤其是疫情发生地区的群众提供了更多力所能及的帮助。其中,腾讯健康、腾讯医典、微信团队、腾讯新闻等团队联合央视新闻联合上线全国发热门诊地图,为怀疑染病的老百姓提供帮助,找到最近的治疗机构。

  日前,腾讯发布“新冠肺炎疫情服务平台”,面向全国各省市卫健委、区县卫健局和疾控中心、医疗机构等提供疫情服务聚合工具,可实现微信公众号、小程序、app的快速接入,全面助力政府和医疗机构加强疫情防控。

  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商平台,阿里巴巴通过国际站、天猫国际、Lazada等跨境全平台“全球寻源”,阿里巴巴与东方航空“无缝对接”,菜鸟联合全球物流企业开通“绿色通道”,1月31日前,菜鸟“绿色通道”已将约200万只口罩、50多万双手套、4万多套防护服、2万多副护目镜等大批医疗物资,紧急运至湖北省内武汉、黄石、黄冈等十余个地市。

  为了在整个救援过程中的各个重要环节提供基础性能力支撑,阿里从上游供应链,到生产、物流、再到消费者端的各个角色,实现短时间资源的最大化统筹、最高效配给。

  一方面阿里继续在国内动员匹配产能,协调义乌、深圳、广州等58个地区的工厂紧急复工,加急生产医疗物资。另一方面,阿里巴巴以盒马武汉的18家门店为中心成立了专门团队,每天免费为武汉红十字会医院、武汉第六医院提供早、中、晚三餐300份,为武汉市武昌区21家医疗单位每天供应饮用水、方便面、自热食品等物资3144份。其他医疗单位的食物、饮水、速食等物资调配工作也已开始对接。

  而在这次大企业捐助中,华为虽然进行3000万低调捐助,但其并没有缺席技术战疫。据悉,武汉筹建火神山医院,而这座医院5G网络的部署,背后则是华为的功劳。

  据华为方面透露,1月23日,华为接收到指令,到现场勘察,然后布局实施到最后的调试,华为和中国移动联手,一共只花了两天的时间就把这里的5G基站全部建立完毕,而华为公司也派了专门的技术人员在现场协助调试。目前,湖北三大运营商均已建设开通武汉火神山医院5G网络。5G将助力火神山医院实现超高速5G网络连接,保障高速数据上网、数据采集、远程会诊、远程监护等业务。

  目前,湖北三大运营商均已建设开通武汉火神山医院5G网络。5G将助力火神山医院实现超高速5G网络连接,保障高速数据上网、数据采集、远程会诊、远程监护等业务。

  巨头企业先后跨界转产

  口罩、防护服等公司猛增

  除了捐款捐物、技术抗疫之外,解决医疗物资的紧缺问题也成为当务之急。这几日,富士康、比亚迪等大厂复工转产口罩的消息刷屏网络,不少上市公司跨界加入防疫物资生产大军。

  2月8日,比亚迪官方对外公布,已经开始着手调配医疗防护物资生产设备的设计和制造,投产口罩和消毒液,以满足当前防疫前线对医疗防护物资的迫切需求。

  其中,一次性医用口罩生产线2月17日即可量产出货,2月底产能将达到日均500万,届时还将实现部分N95口罩产能。此外,500ml的免洗手凝胶消毒液预计2月17日起日均产能可达5万瓶。

  与此同时,比亚迪还开发了疫情应急管理系统及人体测温综合解决方案,帮助政府及企业建筑疫情防线,保障民众安全,可广泛应用于车站、园区、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

  2月6日,中石化官方微博发出寻求口罩生产合作的文章《我有熔喷布,谁有口罩机》。据了解,截至2月7日中午,中石化已与合作伙伴对接完成11条口罩生产线,即将进入设备安装程序。据初步估算,到2月29日,中国石化实现新增产能至60万只/日,3月10日,实现新增产能至100万只/日以上。

  除了中石化,富士康也加入了口罩生产大军。2月6日富士康母公司工业富联宣布,在集团龙华园区首次导入口罩生产线,并于2月5日顺利实现试产,目前正在申请产品资质认证中。借助自身在生产管理、市场协同、技术输出等方面的能力与优势,打通原材料采购、设备制造、产品生产等全产业链,从源头增加医用口罩的生产供应。相关产能预计在2月底可达到日产200万只。

  2月6日,上汽通用五菱宣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采取联合上游供应商通过改建生产线的方式生产口罩。按照项目建设计划,无尘车间由广西建工集团负责改建,将于本月内建成投入使用,共设置14条口罩生产线,其中4条为N95口罩生产线,10条为一般医用防护口罩生产线,日生产量预计达到170万个以上。

  据e公司联合天眼查统计,以工商注册变更信息为标准,自2020年1月1日至2月7日,全国有超过3000家企业经营范围新增了“口罩、防护服、消毒液、测温仪、医疗器械”等业务。其中,经营范围新增医疗器械的企业多达3647家。

  鼓励企业加紧扩产

  防控物资将由政府兜底收储

  全民战役,企业加速扩产、增产医疗物资,但疫情过后产能过剩问题如何解决?

  为了鼓励企业扩产援产,官方也发布了相关支持政策。2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发挥政府储备作用支持应对疫情紧缺物资增产增供的通知》(简称《通知》),明确发挥政府储备作用支持应对疫情紧缺物资增产增供,对企业多生产的重点医疗防护物资,全部由政府兜底采购收储。

  随后,《政府兜底采购收储的产品目录(第一批)》正式出炉。第一批政府兜底采购收储的产品目录包括:医用防护服,N95医用级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医用一次性使用口罩,生产医用防护服、医用口罩等重要原材料,医用护目镜、防护面屏、负压防护头罩,医用隔离衣,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全自动红外体温检测仪,经卫生健康、药监部门依程序确认治疗有效的药品和疫苗。

  上述《通知》还指出,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尽快实现转产,重点生产应对疫情急需的紧缺医疗物资。积极帮助企业解决资金、资质、生产场地、设备购置和原材料采购等实际困难,促进上下游生产良性循环,提高全产业链生产能力。

  2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主持召开领导小组会议。

  会议指出,要压实地方属地责任,落实财税金融、政府收储等政策,协调解决原料、用工等困难,促进医用防护服、口罩等生产企业增产增供。支持企业通过采用新工艺、扩产转产新建扩大医用防护服产能。增加原材料、生产设备等产量,扩大医用口罩供应。进一步保障一线医务人员、武汉和湖北省其他重点地区需要。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