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热点 >> 文章正文

武汉已启动新冠疫苗紧急接种工作 中国疫苗何时大规模接种?

加入日期:2020-12-29 9:26:47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0-12-29 9:26:47讯:

  28日下午,武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浴火重生英雄城感恩奋进新征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在武汉”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七场,主题聚焦 “坚定不移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

  新闻发布会上,武汉市疾控中心副主任何振宇介绍,我市正在对重点人群进行新冠疫苗的紧急接种工作。

  我市已启动

  新冠疫苗紧急接种工作

  何振宇介绍,我国目前新冠疫苗的接种策略是按照“两步走”方案:

  第一步,主要针对部分重点人群开展接种,包括从事进口冷链、口岸检疫、船舶引航、航空空勤、生鲜市场、医疗疾控等感染风险比较高的工作人员,以及前往中高风险国家或地区工作、学习的人员;

  第二步,随着疫苗获批上市,或者疫苗产量的逐步提高,将会有更多疫苗投入使用。

  我市已于12月24日启动新冠疫苗的紧急接种工作。在全市15个区、48家指定的预防接种门诊,对部分重点人群陆续开始进行新冠疫苗紧急接种。

  我市本次紧急使用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全程共需接种2针,每针间隔时间为4周。此次紧急接种对象的年龄范围是18-59岁。

  对于疫苗的安全性,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发布的信息,今年7月以来,我国对高风险暴露人群进行了紧急接种,目前累计已经完成100多万剂次的新冠疫苗紧急接种工作,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其中有6万多人赴境外高风险地区,也没有出现严重感染的病例报告。

  我市对中高风险区人员

  进行落地排查

  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彭厚鹏在发布会上介绍,我市对中高风险区人员进行落地排查。

  在“四站一场”设置专用通道,对中高风险区人员进行落地排查,“点对点”转运至集中隔离点;   

  根据省指挥部推送的中高风险区人员名单,对不能确定位置的人员进行及时排查;

  通过新闻媒体发布温馨提示,开展社区排查;

  严格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和社区健康管理。

  彭厚鹏介绍,我市根据中高风险区疫情防控形势变化,动态调整相关人员返(来)汉政策。

  购买进口冷链食品时

  扫码查验“三证明一报告”

  发布会上,武汉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胡艺介绍了“鄂冷链”平台在武汉市的推广应用情况,截至28日,全市有911家企业已登录应用平台,录入19559吨进口食品核酸检测和消毒的防疫信息,已成功赋码22.26万张,12月31日前将全面完成我市存量进口冷链食品赋码工作”

  “鄂冷链”

  “鄂冷链”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对进入我市进口冷链食品货、库、车、人的商品信息、核酸检测和消毒等防疫信息进行全录入,实施首站赋码、进出扫码、一码到底,在流通环节接触的人和物的信息不断完善,实现人物同防,做到来源可追、去向可查 。

  “鄂冷链”平台将于2021年1月1日起在武汉市全面应用 。届时,冷链食品没有“鄂冷链”码的一律不得出库、不得运输、不得采购、不得生产加工、不得销售。

  胡艺呼吁,广大消费者购买进口冷链食品时,要主动查验“三证明一报告”

  (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海关进口货物报关证明、冷链食品消毒证明以及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报告),扫“鄂冷链”码。对无“三证明一报告”、“鄂冷链”码的进口冷链食品,不予购买,并拨打12345进行举报。

  双节能否出行?

  疾控专家:减少不必要出行

  新闻发布会上,武汉市疾控中心副主任何振宇建议,双节临近,市民最好减少不必要的出行,鼓励春运期间错峰返乡返岗 。

  何振宇说,如果市民要跨地区旅行,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及时了解目的地疫情情况,不建议去有高、中风险地区的地方旅行 ,鼓励春运期间错峰返乡返岗;

  去低风险地区旅行,也鼓励错峰出行 ,同时在旅途中做好个人防护 ;

  像老人、孕产妇、慢性病患者、其他基础性疾病患者 这类人群,不建议安排出行 。

  他建议,节日期间要减少聚集,非必要不举办聚集性活动,不邀请外地客人来汉。企事业单位要举办聚集性活动,一定要控制人数,50人以上的应有完整的防控方案,要有防控措施。对于个人家庭的聚集,也最好控制在10人以下 。   

  织密人员入境“防护网”

  强化国际航班风险研判

  市委外办副主任喻峰在发布会上介绍,自3月5日至12月26日,我市累计接收境外返来汉人员37226人。

  当期全球疫情形势严峻,我市做实境外来汉人员数据信息和全流程管理两个闭环,强化国际航班风险研判。目前,我市已恢复开通的从国外直接入境武汉的航班有三条,分别来自韩国首尔、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和新加坡,每周抵汉的国际旅客约400人。

  我市强化入境人员远端防控 ,通过防疫健康码国际版、登机前“双阴性”证明 等举措织密人员入境“防护网”,为疫情防控筑起前端“防火墙”。

  同时,我市强化入境人员转运流程 。入境人员在机场检测正常后 ,各区工作专班通过专用车辆,将入境人员“点对点”封闭转运至隔离点,进行14天的医学观察。

  随着多款中国疫苗研发接近尾声,疫苗生产和交付成为了新的关注点。12月23日消息,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我国首批疫苗公布在即,随后第一款、第二款疫苗也很快将要推出,中国实现大规模的接种指日可待。

  为了保证疫苗在国内上市后能够迅速做好接种工作,近日国药集团还在全国31个省范围内启动了新冠疫苗物流配送演练工作。国药集团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该司的冷藏库能够储存超过700万支疫苗,并且可以对每一支疫苗做到全程追溯,也已经为即将上市的疫苗的存储和配送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那么,中国疫苗的安全性如何?国家卫健委主任郑忠伟表示,中国疫苗在通过I-III期临床试验后,已经完成100多万剂次的疫苗紧急接种工作,结果显示我国新冠疫苗非常安全,尚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同时,在紧急接种的过程中,有6万多名试验者在接种疫苗后去过境外高风险地区,至今也尚未收到1例严重感染病例报告,这也再次可以证明我国疫苗具有一定的保护效果。

  而对于哪类人群可优先获得接种资格,郑忠伟则表示,我国将把冷链、边境口岸、一线医疗防疫人员部分赴境外工作人员列为优先接种对象,但具体的数量各地正在统计中。

  在国内接种工作即将启动之际,中国疫苗在海外已经斩获多国的青睐。阿联酋政府已经开始大规模向民众免费供应中国疫苗,预计参与接种的居民将达到900万名。

  据统计,截至目前中国已经连获14国疫苗大单。而中国疫苗的优势在于,与美德等国制药厂研发的疫苗相比,我国疫苗在运输成本、长期效果以及单剂价格等方面更具优势。

  

编辑: 来源:顶尖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