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关注 >> 文章正文

券商年内发债融资规模突破1.6万亿元同比增长90.65%

加入日期:2020-12-11 0:05:45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0-12-11 0:05:45讯:

  在金融业对外开放以及证券业“马太效应”的发展背景下,券商需要快速提升资本实力与竞争力,融资意愿更加迫切。

  12月10日,财通证券(行情601108,诊股)发行38亿元的可转债,这是年内第二只由券商发行的可转债。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今年以来,券商通过发行证券公司债、证券公司次级债、短期融资券及可转债的形式,已累计募资16101.31亿元,同比增长90.65%。

  对于券商年内密集发债“补血”,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研究员赵亚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利率较低,正是发债的好时机。券商此时发债规模加大,与其看好2021年的股市行情有关。2021年虚拟经济或许会出现报复性反弹,股市或将会是最耀眼的市场,券商需要扩张业务,迎接大行情。”

  年内两家上市券商

  发行可转债

  在可转债方面,今年以来,有两家上市券商通过可转债方式募资。3月份,华安证券(行情600909,诊股)发行了“华安转债”,发行规模为28亿元。12月10日,财通证券发行38亿元的可转债。

  对于募集资金的用途,财通证券表示,“(募资)将全部用于补充营运资金,发展主营业务。在可转债持有人转股后按照相关监管要求用于补充资本金。”

  值得关注的是,东方财富(行情300059,诊股)通过可转债为其证券子公司东方财富证券“补血”。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五年来,东方财富进行了两次定增、两次可转债发行,还有1单可转债发行预案“在路上”,而这5次融资均与大力“加码”其证券业务相关。

  今年1月份,东方财富向社会公开发行可转债,实际募集资金总额73亿元,用于补充东方财富证券的营运资金,包括信用交易业务、证券投资业务及向东方财富创新资本增资,发展另类投资业务。10月份,东方财富再次计划发行可转债,拟向不特定对象发行总额不超过158亿元可转债,再次用于补充东方财富证券的营运资金,包括信用交易业务及证券投资业务。

  对此,赵亚赟表示:“市场日渐成熟,可转债的优势逐渐被上市公司熟知和认可。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可转债利率低,可以降低融资成本,申请难度比发新股低,所以是比较划算的一种融资方式。券商发行可转债对投资者很有吸引力,是一种比较容易的融资方式。”

  年内券商发行公司债

  总额同比增超150%

  今年以来,券商共发行265只证券公司债,发行总额为6742.48亿元,同比增长152.65%。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中信证券(行情600030,诊股)(港股06030)已累计发行证券公司债706亿元;华泰证券(行情601688,诊股)紧随其后,发行575亿元。此外,还有包括中金公司(行情601995,诊股)(港股03908)(包含中金财富)、海通证券(行情600837,诊股)(港股06837)、招商证券(行情600999,诊股)(港股06099)等9家券商发行的证券公司债总额均超过200亿元。

  自5月份以来,多家券商获准发行大额证券公司债,其中以中信证券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面值总额不超过500亿元公司债券的注册申请获得证监会核准最引人注目。

  与发行证券公司债相比,发行短期融资券具备发行门槛低、周期短、能快速补充公司运营资金等特点,目前已成为券商补充流动性的另一主要渠道。《证券日报》记者对同花顺(行情300033,诊股)iFinD数据梳理后发现,今年以来,券商共发行290只短期融资券,合计发行总额达7834亿元,同比增长81.93%。

  有16家券商今年以来发行短期融资券总额均超过200亿元。其中,中信建投(行情601066,诊股)发行短期融资券650亿元,招商证券发行620亿元,中信证券发行610亿元,中国银河(行情601881,诊股)(港股06881)发行590亿元。此外,光大证券(行情601788,诊股)(港股06178)、国泰君安(行情601211,诊股)(港股02611)、广发证券(行情000776,诊股)(港股01776)、海通证券申万宏源(行情000166,诊股)(港股06806)等12家券商发行的证券公司债总额均超过200亿元。

  今年以来,券商通过发债“补血”的热情高涨,而次级债正逐渐受到券商的青睐。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5月29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证券公司次级债管理规定>;的决定》之后,不少券商公开发行次级债意愿强烈。今年以来,券商共发行77只证券公司次级债,发行总额为1458.83亿元,同比增长1.48%。

  “次级债相对一般债券偿债等级低一些,发行门槛也更低。而券商的信用等级比较高,容易通过次级债获得资金。允许券商公开发行次级债对上市券商显然是一大利好,首先可以比较容易补充资本金,其次可以增加开展各种增值业务的资金,还可以增强券商的技术升级和研发能力。”赵亚赟进一步向记者表示。

  发债成年内券商新增借款

  大幅增加主因之一

  今年以来,券商“加杠杆”迹象明显,新增借款数额持续增加,多家券商已披露新增借款情况(新增借款超上年末净资产的20%或40%触发信披标准)。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已有3家券商当年累计新增借款超过上年末净资产的80%。

  从券商新增借款的分类明细来看,发行债券和收益凭证成为年内券商新增借款大幅增加的主要因素,其中,发行公司债、短期融资券占比较大。

  中金公司今年前10个月已累计新增借款833.17亿元,占2019年年末净资产的171.67%,公司债券余额为1250.35亿元,较上年末债券余额累计净增加484.07亿元,占上年末净资产的99.74%。

  长江证券(行情000783,诊股)今年前10个月累计新增借款金额225.77亿元,累计新增借款占上年末净资产比例为80.2%,债券余额较2019年末增加66亿元,变动数额占上年末净资产比例为23.44%,主要系公司新增公司债发行。财通证券前10个月累计新增借款188.02亿元,累计新增借款占上年末净资产的比例为88.07%,其中公司应付债券及应付短期融资款余额较2019年末增加142.93亿元,占上年末净资产比例为66.95%,主要为公司本年新发债券、收益凭证所致。

  值得关注的是,相较于发行债券,仅有部分大型头部券商会使用银行贷款的方式借款。“部分上市公司特别是券商的负债率已经很高,难以获得银行贷款,债券和收益凭证利率相对较高,也比较容易发行,更受到券商欢迎。”赵亚赟进一步向记者表示。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