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科创板 >> 文章正文

坚守科创板“硬科技”定位 更好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入日期:2020-11-3 8:45:51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0-11-3 8:45:51讯:

财联社(深圳,记者 邹晨辉)讯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资本市场再次迎来重磅消息。10月31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简称“金融委”)召开专题会议,此次会议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金融委主任刘鹤主持,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研究部署金融系统贯彻落实工作。

会议强调,要按照五中全会做出的战略部署,扎实做好金融改革开放各项工作。其中也包括增强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这意味着,以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为序幕的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正日益走向深入。

坚守科创板“硬科技”定位

科创板是由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8年11月5日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宣布设立,是独立于现有主板市场的新设板块,并在该板块内进行注册制试点。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是提升服务科技创新企业能力、增强市场包容性、强化市场功能的一项资本市场重大改革举措。

2019年6月13日,科创板正式开板。当年7月22日,科创板首批公司上市;8月8日,第二批科创板公司挂牌上市。

科创板自设立以来,始终立足于支持和鼓励“硬科技”企业上市融资,始终坚持面向世界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初衷,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企业聚集了一大批科创企业。

为了进一步落实科创定位,更好的支持和鼓励“硬科技”企业上科创板,促进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型转型,证监会于今年3月发布《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进一步明确了科创板属性的企业的内涵和外延,提出了“3项常规指标+5项例外条款”的科创属性评价指标体系,提高了科创属性的透明度和公平性,使是否能上科创板变得量化可预期,大大便利了企业选择适合自己的板块。

财联社记者了解到,截至今年10月末,科创板共有上市公司191家,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高端装备产业公司合计占比达七成,有力支持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促进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

发挥枢纽作用,更好服务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这充分彰显了新发展阶段下,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

从全球科技创新规律看,资本市场在畅通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让资本市场更多承担起为科技创新供氧输血的重任,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资本市场的重要使命。

财联社记者了解到,对于如何更好发挥科创板等板块的作用,市场专家建议要注意把握以下三点:

一是要进一步突出“硬科技”定位,不断完善科创属性评价标准。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必须靠自力更生。为了切实肩负起引领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型的使命,科创板应进一步聚焦服务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创企业,不断完善和优化科创属性评价标准,为那些肯在关键核心技术上下功夫、勇于突破技术短板的企业提供资金和服务。

二是要完善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充分发挥资本市场风险共担、收益共享机制的独特作用,支持上市公司建立健全股权激励、员工持股等激励约束制度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家、科技人员创新活力。同时,通过促进创新资本形成,引导各类要素资源向更高效率、更具活力的领域协同聚集,助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三是要加强科创企业上市后的持续监管,确保募集资金用于科技领域。募集资金是企业上市融资的重要成果,其使用和投向应当是市场监管的重要方面。应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强化科创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责任,确保科创板企业募集资金重点投向科技创新领域,真正把钱用在公司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方向上,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编辑: 来源:和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