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产品还没面世,价格战、舆论战已先声夺人。Moderna的高有效性、辉瑞的低价格、阿斯利康便捷的运输方式,每家各有所长,每家也都不甘于人后,频频落子。与此同时,全球疫情再至高点,疫苗接种声浪汹涌,市场争夺战一触即发。
三周内启动接种
关于新冠疫苗的消息一波接着一波,这一回,新冠疫苗接种终于来了。当地时间11月22日,美国政府疫苗研发项目“曲速行动”负责人Moncef Slaoui对CNN表示,美国首批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很有希望”在三周内启动。
Moncef Slaoui指出,12月11日或12日疫苗批准后,根据卫生部门对疫苗接种点的指示,全美各州、各地有较大希望迎来第一批疫苗的接种。
“曲速行动”为今年5月特朗普宣布的一项旨在加速新冠疫苗研发的新计划,公开资料显示,该计划现已投资4个疫苗项目,斥资超130亿美元。
而在当地时间11月20日,美国制药公司辉瑞表示,已经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递交了关于新冠疫苗的紧急使用授权,如申请通过,美国最早将于12月开始限量投放疫苗。
这也就意味着,三周后在美国面世的疫苗很大可能来自辉瑞。
据介绍,目前,制药公司和美国卫生各部门正加紧推进疫苗进程,FDA局长Stephen Hahn上周日在Twitter上表示,虽然无法预测FDA的审查需要多长时间,但会在保证全面、科学的基础上尽快推进完成审查,以便美国民众能以尽可能快的速度获取疫苗。
产品虽还未获得批准,但辉瑞早就做好了量产的准备。早在今年7月份,辉瑞先后与英国政府、美国政府达成疫苗交付协议,在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或授权下,预计在2020年和2021年交付3000万剂新冠疫苗给英国政府,美国政府则向辉瑞支付了19.5亿美元,以在美国生产和交付1亿剂新冠疫苗。
为保证产能的供应,今年9月,辉瑞的合作伙伴BioNTech又收购了来自诺华制药的德国马尔堡工厂,极大补充了现有产能。BioNTech方面表示,新冠疫苗要实现规模化的生产,收购马尔堡工厂补充了BioNTech现有的生产能力,“在收购马尔堡工厂后,可促进新冠疫苗产能增加最高达7.5亿剂每年”。
美国疫情再至高点。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日是美国单日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10万的第20天。截至上周日,美国确诊病例超过1221万,死亡超过25.6万人。
Moderna定价25-37美元
辉瑞领跑,其他药企也不甘示弱。北京时间11月23日消息,Moderna公布了其新冠疫苗价格。
据Moderna首席执行官斯特凡克纳·邦塞尔介绍,政府正在寻求订购Moderna的潜在新冠疫苗,每剂的价格或在25-37美元之间,具体取决于订购的数量。同时,邦塞尔强调,Moderna公司在新冠疫苗上并不追求最大利润。
据悉,到2020年底,Moderna预计将在美国运送约2000万剂新冠疫苗,并有望在2021年在全球生产5亿-10亿剂。
然而就在一周前,辉瑞新冠疫苗的定价也浮出了水面。辉瑞方面表示,新冠疫苗的基准价格为每剂19.5美元,不过此价格仅限于美国。对于未来新冠疫苗在其他国家的定价,辉瑞强调,与其他政府签订的协议的财务细节是保密的,但是定价策略会综合考虑数量、预先承诺、公平和负担能力原则。
与Moderna的价格相比,辉瑞似乎占了上风,然而辉瑞却有一个颇为致命的问题——运输与储存。据悉,辉瑞研发的新冠疫苗必须储存在零下70摄氏度或更低的温度,这相当于南极冬天的温度。而在常用的2-8度的冰箱里,该疫苗只能存储5天。
据悉,目前市面上的冷链运输系统均难以达到上述要求,而该疫苗所需的专业冷藏设备价格在5000-15000美元之间。
不足20美元的疫苗售价,上万美元的运输方式,辉瑞自然明白问题所在,试图通过研发等温盒等方式解决储存运输问题。
价格之外,新冠疫苗的有效性也是关注的焦点。
11月23日,阿斯利康宣布,其与牛津大学合作新冠疫苗AZD1222对新冠病毒有效,平均有效性达到70%。
不过,根据Moderna的数据,其新冠疫苗有效率达到94.5%,辉瑞/BioNTech也宣布其mRNA新冠疫苗有效率达到95%。无论是平均有效率还是给药方案的最高有效率,阿斯利康这款腺病毒新冠疫苗的有效率均低于上述两家。
阿斯利康称,所有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更多的数据将继续积累,并将进行更多的分析,以完善功效的理解并确定保护的持续时间。
然而阿斯利康也并非全无优势。据介绍,该疫苗可以在正常冷藏条件下(2-8摄氏度/36-46华氏度)存储、运输和处理至少6个月,并可以在现有的医疗机构内使用。
对于疫苗研发以及申请批准的相关情况,北京商报记者联系了Moderna和阿斯利康方面,不过截至发稿还未收到具体回复。
市场争夺战
95%、94.5%、70%,相继出炉的有效率似乎意味着新冠肺炎疫苗离获批上市只差临门一脚。
“如果最终分析结果出来,有效率大于60%这一设定标准,站在科学的角度,获批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一位不愿具名的医药行业人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争先恐后的不只是辉瑞、Moderna和阿斯利康,根据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疫苗中心追踪器的数据,与上述三家公司的疫苗一样,处于三期试验阶段的还有另外8款疫苗,而全球目前可追踪到的共有261款疫苗处于研发中,尚无一款真正获批。
上述医药行业人士进一步指出,“中期试验结果达到标准后,可能FDA就会批一个紧急使用授权,从药物注册的方面来看,是没有太大障碍的。从市场的角度来看,现在国外疫情也比较严重,需求空间还是比较大的”。
截至北京时间23日11时56分左右,全球累计确诊病例超5857万例,达58570555例,累计死亡病例达1386596例。
而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专家测算,群体免疫需要70%-90%人口取得对病毒的免疫,按全球75亿人口计算,需要52.5亿-67.5亿人获得免疫,考虑到有时两剂疫苗才会起到免疫作用,那么全球大约需要至少100亿剂新冠疫苗。
庞大的市场之下,疫苗生产商们的“钱”途一片光明。赛诺菲表示最多可以额外生产6亿剂新冠疫苗,辉瑞预估在2021年产能将迅速扩大到数亿剂,阿斯利康称正在推进在2021年达到30亿剂产能的目标,葛兰素史克则表示将计划生产10亿剂新冠疫苗佐剂,并指出目标是到明年年底每年生产数亿剂新冠疫苗。
在疫苗专家陶黎纳看来,下个月,Mordena和辉瑞拿出1000万剂疫苗估计没问题。
事实上,即使目前尚未有任何一款获批,疫苗生产商们也早就斩获了不少大单。英国政府已经预订1亿剂由牛津大学和阿斯利康联合研发的新冠疫苗,而疫情“重灾区”美国更是预订了来自6家制药商的10亿多剂疫苗,占预计投放总量的近1/6。
需求有了,获批在望,那么利润呢?对于已经给出了定价的还只有Moderna和辉瑞,上述医药行业人士坦言,像mRNA疫苗对储存条件要求较高,可能在冷链运输等方面的成本还是比较高的,不像过去常温2-8摄氏度的疫苗利润空间那么大,不过规模够大的话,利润也是可观的。
不过,陶黎纳也指出,公众是否愿意买账还不好说,毕竟连戴个口罩都要争论很久。而且,接种过程中很可能出现类似韩国接种流感疫苗后死亡的事件,会对推进疫苗接种产生重大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