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方丽
每次的公募基金季报、中报、年报既是市场透视基金经理投资思路的来源,更是基金经理和投资者沟通的一个窗口。
在刚刚披露完毕的基金2020年三季报中,多数基金经理在“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都是比较简单,但也出现一批认认真真写季报,在季报中袒露自己投资理念、思路、市场想法、选股策略的非常敬业基金经理,值得投资者认真看一看,是了解基金经理风格的重要来源。
基金君根据此次季报找了几位愿意分享自己投资理念的基金经理,分享给大家。
1、景顺长城杨锐文4500字长文分析投资
史上最走心
景顺长城基金经理杨锐文的三季报引起市场关注,在“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部分写了接近4500字,被视为“最走心”的基金季报。
以杨锐文在景顺长城季报中不仅谈及市场观点,更专门详细介绍了投资方法论,也回答了部分投资者的质疑,并有“关于不同基金的策略定位”等具体介绍,能让投资者更了解自己风格,能更精准把握。
该基金三季报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的内容如下:
以下是景顺长城创新成长基金经理三季度基金的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本季度,受各国的刺激政策影响,全球股市表现强势,A股市场也震荡向上,继续领跑全球市场。本季度,消费股表现突出,沪深300、中小板指分别上涨10.17%、8.19%,而创业板指表现稍弱,上涨5.6%。
我们希望投资具有伟大前景的企业,并伴随他们的成长,而不是趋势增强、寻求市场热点。我们相信未来的胜者一定是不断高强度投入的企业。尽管这些企业不一定是当前的焦点,但是,我们相信厚积薄发才能换取长期的发展。尽管这个过程充满艰难与痛苦,我们仍会坚持我们的选择和风格,我们也会不断优化和改进我们的持仓组合。本基金始终坚持投资于符合产业趋势的真正的成长股,基金仓位处于基金合同规定仓位限制中的高仓位(80%-95%)。
这些年,市场都在追捧耳熟能详的白马股,这让我们相对新颖的持仓组合显得尤为突兀。每个人都在谈论价值投资理论,为何我们并没有选择抱团白马股,而是去寻找大家相对不那么熟悉的成长股呢?随着我们的持有人越来越多,我们认为有必要和广大投资者详细介绍一下我们的投资方法论。
投资方法论详述
过去的定期报告,我们一直强调我们始终坚持投资于符合产业趋势的真正的成长股,但是,这句话有点泛泛而谈。然而,成长股投资的定义很广泛,我们究竟是什么样的成长投资呢?我们并不认为只要利润有增长就是成长股。成长股之所以叫成长,一定是处于未成熟的阶段,如同朝气蓬勃的青少年一般,所处的阶段或行业应该有巨大的成长空间。在我们过去的经验中,如果成长股一旦踏入成熟阶段,则很有可能发生杀估值的过程,这个杀估值甚至有可能是永久性的。正如07年-14年,万科、招行、中集等著名的经典成长股进入长达8年的杀估值过程。我们之所以选择成长股投资,就是希望规避潜在的估值下降风险,充分分享企业盈利增长带来的收益。这也是我们一直坚持投资成长股的初衷。
由于成长型企业处于未成熟的阶段,很难在早中期就形成明显的护城河,传统的价值投资方式并不完全适用于成长股投资。传统价值投资更多需要审视过去和理解现在,但是,成长股投资更需要洞察未来。然而,预见未来是极其困难的,传统的分析方法和估值方式也不一定完全适用,那么,如何给成长型公司估值呢?我们更倾向于基于传统估值方式之上对企业生命力定价,我们认为具备强大生命力的企业更有可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取胜。
这个企业生命力的定价基础基于以下几方面:一、企业管理能力的评价,我们不仅需要了解最高管理层对企业的专注程度以及中长期战略愿景,更关注中层管理人员的能力,因为中层管理人员能力反应公司的执行力,更充分反应企业的真实管理水平;二、企业文化的评价,企业文化决定了企业发展的高度和空间,优秀的企业文化一定会体现强大的员工凝聚力和强大的团队战斗力;三、企业的自我进化的能力,企业快速发展必然会带来各种新的问题和挑战,优秀的企业能持续对组织架构和人员结构进行优化应对挑战;四、企业是否拥有流畅的决策体系和合理的价值分配体系,决策体系是否流畅决定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响应速度,合理的价值分配体系决定员工的稳定性和积极性。如果一家企业在以上几个方面都做得很出色,我们会认为该企业拥有强大的生命力,也会对企业的生命的峰值和生命周期给予很乐观的假设。我们深知企业和行业的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因此,我们会时刻保持对企业的动态观测和调整,希望抓住主要矛盾,做有价值的坚守。
正如我们要准确认知一个人需要长时间的了解,评估企业的生命力也是同样需要长时间的观察和研究。时间才是检验企业生命力的利器。然而,市场波动很大,个股的股价波动则更大,市场不可能同时给予我们充裕的研究时间和完美的价格。因此,一旦出现合适的价格,我们就有可能早期介入并伴随企业的发展。市场大部分人都讲求资金使用效率,希望在股价大涨之时介入。
然而,股价大涨时间通常是短暂的,很难有充分研究的时间。我们相对早期的孤独伴随给予我们充足的时间研究,另外,相对早期介入也倒逼我们持续对企业深入的思考。这也解释了我们的投资组合持仓为何与主流基金的持仓不太一样。因为我们的投资相对而言更早中期,我们希望寻找到15-20年前的格力美的,通过长期的伴随和研究,我们对这些企业的认知和理解一定能超越市场。长期的伴随并不只是带来认知和理解的提升,更重要是能促使我们资源网络的建立,以便我们后续研究的快速响应。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积累,我们伴随和研究的优秀企业越来越多,我们的投资组合就可以持久保持强大的生命力。
除了评估企业的生命力之外,我们对企业的选择也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对持仓的企业有两个基本的要求:第一、这个企业必须能做出好的产品,一个企业连产品都做不好,我们是不会相信他的能力;第二、这个企业必须可跟踪可验证,如果一个企业不可跟踪不可验证,我们就不可能准确评估企业的生命力和真实性,更不用谈投资逻辑。
关于部分投资者的质疑
有些投资者认为我们持仓比较少大家耳熟能详的公司,就觉得我们的持仓企业质量很一般。其实,我们所有持仓公司的特点:资产负债表很弱的公司几乎不存在,不少公司甚至一分负债都没有。绝大部分公司都有强劲的现金流,较低的应收账款和存货,甚至部分的营运资本是负的。
这是我们为什么敢于尝试早中期持有这些公司,因为我们的确没有看到明显的风险,我们在相对低风险之下争取较高的潜在投资收益。
也有些投资者疑惑我们的基金为何在成长股大牛市表现得并不算强劲。严格意义之下,我们的成长投资风格并不同于市场绝大部分的成长投资风格。A股市场主流的成长投资风格有两种代表:一、“趋势增强型”成长风格,基金经理通过寻找市场趋势或行业趋势投资相应的成长龙头股,核心在捕捉市场趋势或行业趋势,并非对企业的研究;二、“赛道投资”的极致成长投资,基金经理选择一条或多条成长趋势明显的“赛道”押注式投资;我们认为这两种代表风格在A股都是有效的,某种程度上,也是高效率的。
我们的投资组合是多层次的,我们组合既有市值4000亿的持仓,也有30亿的持仓,市值的分布很广泛。我们希望多层次的组合能持续跑赢不同风格的市场,唯一筛选标准就是企业生命力和成长性。我们不希望通过押注某个行业取胜,一般而言,我们控制同一属性的行业比例不超过20%。押注型投资,赢了当然功成名就,失败了就是毁灭性的。投资最害怕小概率事件发生,我们不希望任何黑天鹅事件能对投资组合带来摧毁性的打击。
诚然,我们的投资方法论并不比上述两种代表风格更为有效,但是,我们认为我们的优势在于更为稳健。独立个体的生命力评估、多层次的投资组合、行业相对分散确保了我们有望持续获取超额收益,也即是我们争取的是细水长流,并非惊涛裂岸。
关于不同基金的策略定位
我们并不会一味追求基金规模,持有人利益永远放在最重要的地位。我们一直有节制地匀速拓展规模,为了确保各个基金持有人的利益,我们努力保持不同基金规模匹配所对应的策略容量。
由于我现在管理的基金数量较多,我有必要说明一下我所管理的不同基金的策略。
其中,我们管理的优选、环保优势、创新成长和等四个基金是基于上一节描述的企业生命力评估的方法论策略。但是,这四个基金之间也略有不同:优选和环保优势不包含投资,创新成长和成长领航包含港股通投资。
景顺长城则是偏重于绝对收益策略。
景顺长城电子信息产业则是我们第一个专注于科技股投资的行业基金,也是我们第一个实现团队管理的基金。由于专注科技股投资,该基金预计波动率会较大。
市场的展望
新冠病毒可能是历史上对各国政策和经济影响最深远的病毒。疫情引发的经济衰退深度和广度是如此之大,为了应对新冠疫情后的全球经济低迷,各国央行都在印钱为债务扩张提供资金,央行的资产负债表都在急剧扩张。与央行资产负债表迅速扩张相对应的是货币总量的急剧膨胀。
美联储的数据显示,美国的M2增速已经达到1981年以来的最高峰,今年的增速有望达到二战以来的最高水平。
这是前所未有的货币扩张,从全球范围内,可能带来的是超级通胀周期。但是,在中国这种产能过剩的制造业大国,可能体现的不是通胀,而是资产泡沫化。过去的资产泡沫化更多体现在房地产,然而,这一次可能不一样。中央打压房地产的决心非同一般,这决定了流动性更可能流向资本市场。
新冠让欧美国家的内部矛盾急剧的爆发,这一系列的变化带来内部矛盾的转移,这让我国经济和政治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挑战。世界过去的一些定势格局在发生改变,曾经熟悉的全球化进程或许阶段性的出现暂停或逆行的趋势。外部的政治局势或许也会带来局部的黑天鹅事件。中美的关系可能再也回不到从前,这可能决定了未来5-10年最重要的时代背景。
我们认为未来的行情大概率是科技股主导的。时代背景发生急剧的变化,中美之间的科技对抗、中等国家收入陷阱等这些挑战,我们都不可能靠炒房喝酒去克服,唯有科技自强不息才是唯一道路。尽管前路充满荆棘和坎坷,我们唯有相信国运昌盛,相信中国人集体的智慧一定能攀登科技高峰。
世界的科技发展正在变慢,这对中国不是坏事,更有利于我们追赶。中美科技冲突也迫使我们自身的改革、加速补足我们的短板。中国经济依旧拥有巨大的潜力,无论是我们中国企业产品的品质和科技含量持续提升,还是我们消费内需的持续增长和升级。中国天量的大学毕业生也为中国科技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我们相信在更积极的改革开放之下,我国会涌现更多有竞争力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
综上所述,我们结合我们所看及所想,我们相对看好以下领域:
1、电动智能化:从三季度来看,无论中国还是欧洲,电动车都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我们预计四季度会更快速的增长。这只是大浪潮的开始。随着华为全面入局汽车,华为将全面提升中国车企的智能化水平,特斯拉的最大竞争对手才真正浮出水面。华为的入局也将全面加速中国电动智能化的进程。电动车是中国少数在爆发初期就具备产业链优势的行业,我们可以预见中国产业链公司可以充分这次大浪潮红利。
2、数据化、全面线上化:这次疫情让大数据的应用空前的普及,也带来各行各业的全面线上化。
3、军工:中美之间的摩擦带来各种变数,这些变数都会刺激军工的加速发展。
4、物流快递行业:在这次疫情过程中,大家才意识到物流快递的重要性,物流快递不仅仅要考虑价格,还要考虑可靠性和服务品质。
5、5G及云计算:5G带来不仅仅传输速度的急剧提升,还带来流量的指数级别提升,这都会极大刺激云计算及边缘计算的发展。
6、自主可控:自主可控不仅仅是半导体,可能牵扯到各行各业,包括新材料、核心零部件、高端仪器仪表等。
7、创新科技产品:中国企业会逐步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新。
就当前而言,我们并不仅仅看到机会,也感受到一些风险。当前,部分热门行业和公司出现了非常明显的泡沫化。我们相信再好的行业与公司都是受万有引力牵引的,不可能就没有估值锚。
但是,泡沫依然是局部的。我们相信未来还是有各种各样的机会。面对百年不遇的变局,资本市场势必动荡加大,我们努力做好,希望能迎风破浪。
作为一个经常看季报的投资者,基金君确实比较少看到如此详细的季报,往往基金季报多数基金经理主要写上季度投资操作,以及下个阶段要怎么做。甚至有些比较简单的可能仅两三句话草草而过,甚至近两年季报中越来越多基金经理完全没有后市看法以及操作思路。
基金君建议投资者,需要重视愿意“沟通”的基金经理,显示背后敬业、靠谱,对投资者的钱重视珍惜的心态。
2、银华大盘李晓星、张萍、程程的“找到合适且信任你的持有人”
也有其他基金经理也同样愿意在季报中和投资者沟通,银华基金的李晓星、张萍所管理的多只基金中,也写出了自己的心声——“找到合适且信任你的持有人”,并尤其谈及:
“以前的季报和年报中,讲的东西可能并不多,但随着管理的产品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我们觉得还是需要把产品的风险特征跟我们的持有人讲的更清楚一些。路演能力是一柄双刃剑,的确,它可以带来规模的增长,但这种能力可能最终会伤害到一些基金投资者,使得他们做出一些不符合自身风险偏好特征的不理性投资。
我们认为应该让持有人买基金和我们买入一个公司一样的原则,就是当你知道他的一切缺点之后,你依然愿意持有他,这个才是真正的风险控制,因为未来的路上一起面临的荆棘远多于鲜花。”
以银华大盘为例,看看季报背后的基金经理的话语,也比较长:
以下是银华大盘基金经理三季度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报告期内,市场整体上涨,主板表现强于创业板。政府在稳增长和控通胀的选择题里,选择了增长优先,流动性保持充裕,风险偏好维持在较高水平。板块间分化较大,科技中新能源领涨,消费中白酒涨幅居前,价值中保险修复明显。
我们保持高仓位,配置相对均衡,以消费为主,兼顾科技,重点配置了食品饮料、医药、新能源、电子、传媒等行业,精选高景气行业中高增长的个股,取得了可观的投资回报。
我们管理基金的初心是找到合适且信任你的持有人,从长期的角度看,带给他们以满意的回报。基金经理这个职业,大家都还是比较要强,谁都不希望自己做的比同行差。净值不说谎,净值比别人少一分,那持有人挣得钱就比别人少一分,而投资方法只是为了这个目标而服务的。在以前的季报和年报中,我们讲的东西可能并不多,但随着管理的产品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我们觉得还是需要把产品的风险特征跟我们的持有人讲的更清楚一些。路演能力是一柄双刃剑,的确,它可以带来规模的增长,但这种能力可能最终会伤害到一些基金投资者,使得他们做出一些不符合自身风险偏好特征的不理性投资。我们认为应该让持有人买基金和我们买入一个公司一样的原则,就是当你知道他的一切缺点之后,你依然愿意持有他,这个才是真正的风险控制,因为未来的路上一起面临的荆棘远多于鲜花。
我们的投资理念长期稳定的超额收益就是绝对收益,如果每年可以稳定的跑赢基准一定幅度,从长期的角度看,最终会产生令投资者满意的绝对收益回报。
我们的投资方法是景气度投资,股票市场有个显著的特点(包括海外),就是景气度上行的行业,盈利和估值都会扩张,投资这些行业里的公司,更容易赚到钱。景气度上行可能是几个月,几个季度或者几年,而我们寻找的是那些景气度在未来2-3年内可以持续上行的行业。投资并不是一个追求高难度动作的职业,高难度的动作也往往代表着承担更大的风险。
随着我们规模的增长,我们组建了以行业专家为基础的基金经理团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圈,而个人的能力圈的扩展需要时间和学费,如果这些时间和学费需要由持有人来承担,我们认为并不合适。行业专家制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虽然人力成本很高,但我们相信把资源投入到团队投研能力的建设上,才是长期正确的事情。基金经理团队里并不需要60分的通才基金经理,而是希望可以找到某些行业做到90分的基金经理,大家没有内耗地融合在一起,那么就是一个90分的基金经理团队。
中长期依然看好品牌消费和科技创新。消费股和科技股具备长牛基础:中国有最大的消费市场,就一定会诞生最大的消费公司;中国有最好的工程师,未来也一定会诞生最大的科技公司。
消费板块,今年以来疫情的变化对消费的投资节奏带来的很大的影响,上半年大部分疫情免疫的消费股,比如医药、必选表现很好,下半年随着国内疫情控制住,一些疫情中受损但逐步恢复的消费股也开始表现,比如白酒、啤酒、社服、地产链等。站在这个时刻,我们认为更应该思考的是疫情带来的影响哪些是不可逆的变化,哪些仅仅一次性受益。不能把一些一次性的收益当作常态,给予不合理的高估值,警惕业绩增长不持续的风险。这次疫情确实改变了消费者购买行为,大大提升了线上化的速度,倒逼很多行业积极拥抱线上渠道平台,一些善于利用新渠道的企业的增长动能会更强。但没变的是,龙头的竞争力越来越强,行业集中度快速提升;的大趋势没有因为疫情改变,消费者对健康、新鲜、高品质产品的追求没变。消费我们长期配置三个方向:
1)格局清晰、稳定增长的龙头,对确定性、稳定性要求比较高,比如白酒+医药龙头。
2)行业空间足够大,低渗透率,公司处于快速成长期,有望成为细分领域的潜在龙头,比如餐饮供应链、化妆品、、创新器械等。
3)周期上升阶段的具备放量能力的公司,重点关注的景气阶段,是否有长期的放量基础,造纸、地产链、养殖后周期、酒店等。
消费品七要素就是我们的法宝。但随着时间的积累,会在侧重点上有些变化。刚做研究的时候,很容易把一些易于判断的指标放在前面,比如看行业,更着重空间、增速,把格局放在后面;看公司,把产品、渠道放在前面,把品牌放在后面,忽视对团队管理能力判断。但越往后,就会发现这些偏主观、偏感性的认知才是最值得花时间跟踪的,在时间的长河里,唯有企业文化是所有不确定中的确定。虽然有人说战术上的勤奋不能弥补战略上的懒惰,但对于消费品的研究,很多时候就是靠长期的跟踪去洞察一些细微的变化,拐点来临之前一定会有征兆。不需要精确的数据,但需要对数据背后趋势的判断,对于关键时点、关键变化要有敏锐度。最后,多做长期正确的事情,对好公司多点耐心和坚持。
科技板块,产业变化比较快,需要细致的跟踪和深入的研究。对于科技股投资来说,要选择爆发点强、阶段确定性最强的公司。新能源是最看好的方向,光伏进入平价周期,电动车的渗透率进入快速提升的阶段。半导体行业风险与机遇并存,长期来看,伴随国产化替代的趋势,会有很不错的成长机会,但过程可能会有波折。5G建设分为设备、手机、应用三个阶段,当前设备建设周期进入高峰,但股价空间已经不大,手机今年也已经进入下半场,而软件应用当前处于上半场,会有更多的投资机会。
回顾今年以来的操作,我们唯一一次明显的调仓是在3-4月。由于年初对消费景气度判断乐观,当时组合大部分仓位集中在消费,但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我们的投资节奏,短期科技成为市场避风港。面对消费的暴跌,我们审视组合中的标的,暂时忽略短期的一次性影响,站在1-3年的维度去思考企业的竞争力、盈利的持续性。同时不断复盘历史上的每一次系统性风险,只要需求不消失,消费有两个趋势就不会变,一个是向龙头集中,一个是消费升级,而且每一次大难之后,市场份额是加速向龙头集中。因此当时我们不仅没有减仓消费,还加仓了很多消费里的龙头公司,这为我们在后面几个季度的表现奠定了基础。
展望四季度和明年,我们认为市场的总体风险可控,但系统性的机会并不大,以结构性的机会为主,组合的收益率更多来自于相对指数的超额。宏观是个复杂的系统,对于复杂的系统,越是简单的指标越是有用的。主动组合的收益率跟经济相关性很低,而跟流动性相关性很高,因为在流动性充裕的时候,市场里的主动经理总会找到景气度向上的子行业,经济好有顺周期,经济差有逆周期。我们总体判断明年的流动性比今年要差一些,除流动性之外,中美摩擦和全球疫情,并不会成为市场波动的主导因素。在流动性衰减的时候,各个行业的估值都会下降,在退潮的时候,就会显露出谁在裸泳。我们总体的配置思路是选择业绩增速快于估值下降速度的股票,这些不多的机构性机会是组合的超额收益来源。
在流动性边际收缩和经济回升是大概率的背景下,我们认为流动性推升的股票回调压力最大。流动性推升的股票主要指两类:一类是业绩增速很慢但是估值拔过很多的;另一类是质地很差但短期业绩增速快而给了高估值的。这两类资产需要重点关注风险。第一类可能需要2-3年来用时间换空间,这类资产是跑不赢基准的风险;第二类当业绩增速失速的时候会有很大幅度的回调风险,这类资产有很大的亏损风险。
从市场风格的选择来看,我们看好消费和科技中长期业绩增速中枢和估值相匹配的优质成长股,周期里面回避跟地产大周期相关的股票,价值里面会逐渐关注保险和银行。
3、刘瑞谈“投资做得尚可的人绝大多数都‘死’过”
在东吴新产业基金经理刘瑞在季报中,也坦诚写道自己对投资的认识。
他表示,一位前辈曾告诫我,事后看,他所认识的投资做得尚可的人,绝大多数都“死”过(意思是都曾赔过大钱,濒临退出投资行业),只有一根独苗是例外,他所具备的品质是:极其保守。他持仓非常集中,都是自己研究跟踪很久、想得很清楚的标的,一旦想到哪个持仓标的有什么纰漏或风险,就坚决远离。
以下是东吴新产业基金经理三季度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新产业精选基金在三季度运作中保持了一贯的稳健风格,前十大重仓股中,除了在贵金属行业中基于性价比调整了持仓品种外,其他头寸保持稳定没有变化。仓位方面,我们基于基金合同近乎满仓运行。
我们在大类资产配置上的时间维度设置的比较长,会综合考虑未来五到十年的社会发展演变,包括但不限于:人口、制度、技术、文化、经济、金融等因素。
基于我们的认知,我们所面对的是四十年左右的利率周期和两百年左右的国家文明周期拐点的叠加时期。一般来说,这一时期的波动率会有所提升,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就预示着比较大级别机会的出现。
因此,在这段时期内,我们基于长期战略性策略指引,聚焦于性价比较高的权益类资产以及货币属性较强的商品类硬资产上。此时,我们不会因为短期的事件性因素(联储和央行流动性投放变动、贸易等摩擦、政治选举、日历季节性因素等)扰动而偏离长期战略。
结构上,在双周期拐点叠加的作用下,优质权益类资产和具有货币属性的硬资产上涨概率都较大,在稳妥把握BETA机会的基础上,我们倾向于把更大权重头寸配置在长期空间大、商业模式好、头部企业优质(其领导团队具备清教徒般企业家精神)、估值合适的例如:类似光伏的业、类似高端白酒的消费行业、类似器械研发制造的医疗产业、类似贵金属的硬资产类商品上。
在与一位持有人的沟通中,他说我们的基金持有感受好。这句评价对我们是莫大的认可和鼓舞。原因是,我们知道,如果持有人的投资感受不好,就不可能长期重仓持有,也就不用谈其他诸如高收益率之类的话题了。
我们事后反思总结,认为之所以能够给持有人带来尚可的投资体验,与我们始终追求保守投资这一原则密不可分。
一位前辈曾告诫我,事后看,他所认识的投资做得尚可的人,绝大多数都“死”过(意思是都曾赔过大钱,濒临退出投资行业),只有一根独苗是例外,他所具备的品质是:极其保守。他持仓非常集中,都是自己研究跟踪很久、想得很清楚的标的,一旦想到哪个持仓标的有什么纰漏或风险,就坚决远离。
跟踪过我们的投资者应该了解我们所遵循的长期价值投资理念也是类似上述投资人一样保守,我们誓不能用持有人的真金白银作为自己做实验练手的工具。
我们所覆盖的标的不算多,但对于看好的品种都会:集中资源、不顾一切地扑上去、力争过饱和覆盖研究。
举个例子,对于一个我们重仓持股数年的公司,在深入跟踪、挖掘了行业和公司的资料后,为了判断公司的领军人物和管理团队在未来的产业变迁和竞争中,是否能够持续做出正确的决策、带领公司一路开拓进取,我们准备找机会和公司创始人一对一进行调研访谈。由于公司领导日程安排非常饱满,我们一度没有找到合适机会。直到一次策略会,我们发现公司创始人将会在公司所在地券商组织的策略会上做主旨演讲。于是,我们提前一个月与公司联系,预约领导演讲前是否能够给我们半小时交流。直到会议召开前几天,我们才接到公司通知,说可以安排,我们十分高兴获得这次交流机会。
然而,在会议召开前的晚上,我们接到电话,被告知由于有其他合作伙伴公司的一把手领导也来参会,公司领导在会前需要跟他们进行会晤。主旨演讲是上午10点到10点40,结束后领导要马上赶往机场乘坐12点的飞机出差,路上要花费近1小时,所以只能演讲后跟我们Say Hi,没时间进行交流了。
接到消息,我们略有沮丧,但没有放弃,一直在跟公司沟通寻求有没有其他解决方案。最后,直到第二天一早从酒店坐车去会场的路上,可能是我们的诚意打动了公司,公司领导同意在演讲后,让我们随车在去机场路上与他进行一小时的访谈。
这次访谈我们受益匪浅,这一小时里面,我们没有问及下个季度、今年、明年的业绩预测,而是请教了公司在过去十年的经营中,在几个关键战略时点上,公司是如何思考和决策的,公司领导非常详细和耐心地给我们讲解了当时面对的几种不同选择是什么,以及当时他们评估的每种选择的优缺点对比。
一位成功的投资人曾说过,他所投资的成功企业都具备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无论面对多么复杂、迷茫和不堪的境地,企业领袖都能够理性地做出清晰正确的战略决策。基于我们对这家公司长期的跟踪研究和这次近距离深入的访谈,我们确认这就是我们要寻找并长期重仓持有的企业。
在日常研究中,类似的执着“厚脸皮”故事时常发生,我们之所以这么做,就是要把每一个持仓公司都夯实,这是保守投资需要跨入的入门门槛,也是我们对持有人的必尽之责。
4、诺安基金杨琨直言自己“投资思路巨变”
在基金中,基金经理杨琨直言自己“投资思路巨变”,这样比较坦诚的态度也值得关注。
他直言:从年初以来,本人的投资思路发生了巨变。变化在于对资本市场的认识方法,思路和角度。股票属于微观层面,市场风格属于中观层面,宏观层面属于哲学层面。如果不希望被市场风格切换所困扰,那么就要从更宏观的角度去把握中观层面,才能跳出来一睹“庐山真面目”。
资本市场虽然可预测性弱,但是仍然属于客观世界的一部分,那么必然可用唯物辩证法来解读。我的投资思路的核心方法论是唯物辩证法。方法论是根,市场风格和具体个股是枝叶。市场风格的变化逃不出方法论的范畴。如果没有强大而正确的方法论,市场参与者就容易“一叶障目”,被市场风格、上市公司等因素牵着鼻子走。
5、易方达张坤对投资者的建议
其实在上一次2020年基金中报中,就有一些中报引起市场关注,易方达张坤的正是其中之一,背后内容也值得投资者多看两次。
张坤表示,基金有不同的风格,对于持有人来说如何选择?
我的建议是问三个问题:第一,这个管理人的投资体系是否自洽?第二,这个管理人的投资体系是否稳定?第三,我的投资体系和价值观是否与这个管理人的投资体系和价值观匹配?
第一和第二个问题通过观察持仓、换手率、长期业绩大致可以判断出来;而第三点通常持有人关注不多,但我认为非常重要,只有持有人自己的投资体系和价值观与管理人匹配(即持有人本身认可的投资周期是多长?投资收益的来源是什么?愿意在何种市场接受策略的阶段性失灵?),才能做到持有基金的久期和基金持有股票的久期基本匹配。
如果期限错配,容易导致两方面的负面结果:一方面,业绩阶段性出彩时很兴奋,业绩阶段性不佳时很沮丧,无法做到内心的平静;另一方面,容易导致持有人在业绩阶段性出彩时兴奋而买入,阶段性不佳时失望而卖出,而这恰恰是导致部分持有人收益率低于基金收益率的重要原因。总之,对持有人来说,选择一个和自己价值观匹配的产品,要远比选择一个阶段性业绩出彩的产品重要的多。这样,至少可以使基金的收益率最大程度转化为持有人的收益率,毕竟,后者才是对持有人真正有意义的。
整体来看,基金经理基本毕业于国内一流大学,是一大批学霸,其中绝大多数保持着敬业的态度,投资者应该多看看基金季报、中报、年报,不仅仅看基金经理持仓、重仓股、重仓行业、申赎情况等,也多看看基金经理亲自写的投资想法,能跟了解基金经理,这样更容易选择和自己风格“契合”的基金经理,进行长期投资,分享中国经济高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