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科创板 >> 文章正文

徽商熊氏家族资本局:哥哥创业板上会 弟弟携“磁王”冲击科创板

加入日期:2020-1-3 8:45:22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0-1-3 8:45:22讯:

  徽商熊氏家族资本局:哥哥创业板上会 弟弟携“磁王”冲击科创板

  同为徽商兄弟,前有张桂平和张近东分别推动旗下苏宁环球(000718,股吧)和苏宁易购(002024,股吧)成功登陆A股,后有熊氏兄弟努力让龙磁科技和大地熊上市。

  资料显示,龙磁科技实控人为熊永宏和熊咏鸽,公司拟登陆创业板,今日上会;大地熊实控人为熊永飞,为熊永宏和熊咏鸽弟弟,公司上市材料已获上交所科创板受理。

  龙磁科技和大地熊其实同属于永磁材料行业,但两者具体产品不同,这也导致双方毛利率、研发投入等大相径庭。

  申请创业板收不同结局

  同样是上市,两企业走的路线却不同。

  龙磁科技,主营业务为高性能永磁铁氧体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主要产品为高性能永磁铁氧体湿压磁瓦。

  2015年5月,龙磁科技挂牌新三板,当年底IPO辅导备案登记获得安徽证监局受理,辅导机构为安徽券商——国元证券(000728,股吧)。

  2016年3月,龙磁科技向证监会报送IPO申报稿,拟在创业板上市募资2.29亿元,分别用于“年产8000吨高性能永磁铁氧体湿压磁瓦项目” 和补充营运资金。获得证监会受理后,龙磁科技暂停股转系统转让。

  此后龙磁科技分别在2017年4月和2018年1月更新招股书申报稿,今日,其将与赛伍技术等一同成为2020年首批上会企业。

  以此计算,龙磁科技上市之路长达4年。

  熊永飞是熊永宏和熊咏鸽弟弟,其下属大地熊也一直在谋求上市,但上市之路并不平坦。

  2017年,大地熊提交创业板首发申请,主营高性能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保荐机构是安徽另一家券商——华安证券。拟募资2.54亿元,其中1.61亿元用于“年产1200吨高性能烧结铷铁硼磁体项目”,技术研发中心项目投入4244.84万元,补充营运资金5000万元。

  2018年1月,大地熊更新招股书,但仅仅一个月后,就被列入证监会终止审查名单。

  随着企业纷纷上科创板,大地熊也转向科创板。

  今年11月其申报材料获上交所受理,但保荐机构变更为华泰联合证券,募投项目也增长1亿多至3.52亿元。

  变化较大的第一个募投项目,变更为投入2.23亿元于“年产1500吨汽车电机高性能烧结铷铁硼磁体建设项目”,此外,补充营运资金增长至8000万元。

  龙磁毛利率突出

  实控人为兄弟关系,企业又同属于永磁材料行业,两者是否存在同业竞争呢?

  这也是证监会在此前审核两家企业创业板上市时,重点关注的问题。

  龙磁科技主营铁氧体永磁,属于非金属材料,大地熊主营的稀土永磁——烧结铷铁硼磁体,也被称为“磁王”,是金属材料,两者化学结构不同,适用领域不同。

  两企业均认为,双方在资产、人员、财务、机构、业务方面均保持独立性,各自独立经营、独立发展,不存在同业竞争关系。

  “存在同业竞争会造成利益冲突、影响上市公司独立性,甚或会有利益输送的可能。”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是否存在同业竞争,在判断上要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理论上IPO申报前要清理各种形式同业竞争,“龙磁科技和大地熊想表达的是,它们虽同属一个行业,但具体产品不同、销售对象不同等导致不产生竞争。”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大地熊认为,其主营钕铁硼永磁材料原材料主要为稀土金属,由于原材料成本等差异,价格约为铁氧体永磁材料价格20-30倍。

  但大地熊的毛利率却不及龙磁科技。

  2016年至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大地熊毛利率分别为28.59%、25.11%、22.98%和24.16%,Wind数据统计显示,龙磁科技毛利率则分别为36.42%、38.45%、37.38%和36.2%。

  双方毛利率最高时相差14个百分点。

  不过,大地熊方面表示:“双方主营为不同磁性材料,在技术原理、生产设备、原材料等方面存在根本性差异,因此其财务数据、主要财务指标不具备可比性。”

  事实上,龙磁科技较高毛利率一直备受质疑。

  根据2018年1月报送的招股书,2014年至2016年及2017年上半年,江粉磁材(永磁铁氧体产品)毛利率分别为18.36%、18.4%、16.65%和18.42%,而龙磁科技(湿压磁瓦)为31.02%、35.15%、39.01%和43.47%。

  龙磁科技对此表示,公司湿压磁瓦与上市公司横店东磁(002056,股吧)的永磁铁氧体产品,面向客户均主要为汽车、变频家电等,单价和毛利率相对较高。

  但其毛利率又高于横店东磁的永磁铁氧体产品。

  上述报告期内,横店东磁(永磁铁氧体产品)毛利率分别为35.85%、33.82%、33.85%和36.92%,从2015年开始显著低于龙磁科技。

  龙磁技术人员2年流失四成

  虽然毛利率比不过龙磁科技,但大地熊作为申请科创板上市的公司,在研发投入上略胜一筹。

  2016年至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龙磁科技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不超过4.76%(2017年数据无),而大地熊分别为5.09%、4.8%、4.75%和5.8%,略高于龙磁科技。

  上述报告期内,大地熊员工总数分别为681人、807人、851人和921人,研发人员从80人增长为85人,研发人员占比从11.75%降为9.23%。

  此间虽也有员工离职,如2016年,员工张未龙、吴真元离职,2018年员工黎云峰、李育森离职,2019年李绪亮、叶红辞职,但在董监高和核心技术人员层面,大地熊变化不大。

  根据招股书,最近两年,大地熊仅在2019年4月董事会换届时,董事李媛媛和独立董事刘先松不再担任董事职务,选聘朱海生和谢建新担任。

  龙磁科技则大不相同。

  龙磁科技新三板挂牌后1个月,其董事、财务总监、副总经理、董秘武宝兵就递交了辞职报告,因“个人原因”辞去所有职务。

  2018年11月,龙磁科技董事朱旭东辞去董事职务;2019年,“因个人原因”,张勇辞去董事、副总经理职务,张锡霞辞去监事职务。但这三人辞职后仍在公司担任其他职务。

  除了董监高变动外,龙磁科技技术人员出现流失。

  2014年12月,翁革平辞任龙磁科技总工程师职务,2014年末-2016年末,龙磁科技的技术人员数量分别为231人、227人和139人,技术人员在员工总数中占比从13%降为9.37%。

  以此计算,2014年末-2016年末2年间,龙磁科技技术人员流失近四成。

  2017年,龙磁科技技术人员再减少2人,至137人,与此同时员工总数增加123人,这导致技术人员占比降为8.53%。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龙磁科技技术人员缓步上升,2019年6月末为146人,远高于大地熊(85人)。

编辑: 来源:和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