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评论员 胥帅
截至1月21日7时30分,我国境内累计确诊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病例219例(武汉198例,北京5例,广东14例,上海2例)。
20日下午,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答记者问时,肯定了新型冠状病毒会人传人。据人民日报消息,武汉市已对进出武汉人员加强管控。
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目前较为严峻。12月底到现在,疫情通报的措辞从开始的“未见明显人传人”到“不排除有限人传人”,最后到“人传人”。
权威部门对新型冠状病毒传播路径的判断,从或然性转为更精准和肯定的研究结论。这一明显的措辞变化和疫情发展、调查深入、病例增多等方方面面因素有关。
随着卫健委专家组调查的深入,我们可以看到对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措施已在不断升级。
而事情演进的过程中,即便权威部门频繁更新疫情通报,但部分民众仍带有“反权威”倾向。有一种怀疑论倾向认为地方相关部门在玩文字游戏,甚至于有瞒报、不报疫情等行为。
这其实就是民众对信息不信任的一种表现。为何如此?笔者认为,这基于在重大突发事件中,信息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结构矛盾。当地部门几乎每天在官网更新信息,包含新增病例、病人性别、年龄等内容,但由于信息需基于严谨、客观、准确表达事实的要求,权威部门提供信息的数量有限且细节匮乏。
切身的生命健康是民众最为关注的,这一自利的动机会引发同理心。未掌握全貌的人们,被担忧驱使着去搜索更多一点的信息。微博、知乎、微信等平台形成了信息流通的公共地带,满足民众在特殊情境获取信息的欲望。WHO对新型肺炎的建议、境外的肺炎病例等最早在微博、知乎平台上“裂变”传播,这符合人性面对公共安全事件的心理需要。相较公共平台不断涌现的关于新型肺炎的最新进展,权威部门的信息反应频率很难跟上网友需求的节奏。每一次官方通报最新信息后,都会造成一个信息空缺的“真空期”。在这一“真空期”内,公共地带反而有充足的信息供给,民众自然对非权威渠道的信息也发生兴趣。
当然,大量的信息在公共平台传播,免不了会出现真真假假、虚实难辨的内容。更有一种情况是,人会对自己知道的事实进行因果联系的逻辑处理,当出现一些似是而非的图文时,人们就会运用这种大脑功能,且不少人倾向于想象坏的一面。
这一结构性矛盾显得如此突出,权威部门不断更新最近的肺炎信息,但民众却愿意相信来自公共地带的或正面或负面、或真相或谣言的信息。权威部门的信息来源少,是低频率、单向、权威的传播机制,公共地带因为来源多,有了高频率、双向、瞬时的反馈机制,它们就像走在两条不同的轨道,形成类似传播规律的“双轨制”。
随着新型肺炎事态的演进,我们必须疏导信息传播机制,这是引导民众预期、提振信心、打赢这场攻坚战的关键。需要满足民众获取信息的欲望,更要权威的信息成为重大突发事件中的重要供给。
两种信息机制的“并轨”刻不容缓,我们需要建立有极高弹性、及时反馈应对的信息应急机制,以快速适应事情的外部发展变化。正如当年的“非典”催生新闻发言人制度,现在,我们需要建立移动互联网公共领域的“新闻发言人”制度。譬如:权威部门设置专门的疫情反馈平台,重点针对传播量大的信息;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增设新闻发言人,定时公布最新的调查进展;及时公布个例的临床进展等。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