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理财热点 >> 文章正文

亚洲曾经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如今1/4人口每天靠7块钱生活

加入日期:2019-9-24 12:56:57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9-9-24 12:56:57讯:

  人们常说,阿根廷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从发达国家退步到发展中国家的大国。

  其实,类似的发展悲剧并不少见。中国的邻国——缅甸就是其中一个。

  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中国一共有26万游客到缅甸游玩。对于中国人来说,缅甸的第一印象就是贫困。

  但在80多年前,缅甸在亚洲算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富裕国家。

  最大的悲剧不是缅甸从富裕倒退到贫困,而是这一切几乎是缅甸人自己一手造成的。

  1.从天堂跌落泥潭

  缅甸的生活水平到底怎么样?

  2018年,缅甸人均GDP刚刚突破1300美元,是全世界最贫困的国度之一。

  根据缅甸官方数据,目前有将近1/4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也就是说,在5300多万总人口中,有超过1300万是贫困人口。这个贫困线是指每天生活支出少于1500缅元,约合7块钱人民币。像贫困率最高的钦邦,贫困率高达58%。

  

  (缅甸从1987年起被列入世界最不发达国家)

  缅甸基础设施建设非常不完善,当地有很多家庭没有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手机电脑等现代化电器。因为全国1000多万户家庭中,只有400万左右家庭能用得上电,其余人口大多靠着蜡烛、煤油灯来照明。

  贫困在缅甸随处可见,即便是第一大城市仰光,很多人也住在茅草屋中,这种屋子用简单的木板搭建,仅仅能够遮风避雨而已。

  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统计,在2019年,55%的缅甸儿童生活在贫困中。他们饱受着营养不良、寄生虫肆虐的折磨,政府却无法为他们提供健康保护和教育服务。5岁以下的孩子中,每3个就会出现1个营养不良。

  但谁又能想到,如今破落的缅甸也曾有辉煌无比的时刻。

  有一个说法是,1936年,缅甸GDP超过120亿美元,人均GDP大约776美元。

  如果这个说法准确,按照学者们的研究,1936年的GDP,中国是136亿美元,日本是123亿美元,人均GDP中国是26.8美元,日本也只有175美元。

  按照上面的标准,可以说,当时缅甸的经济是十分发达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缅甸享有“亚洲粮仓”之美名,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出口国。它还以生产石油闻名。二战后,又在这里发现了天然气。

  二战中,缅甸炮火肆虐,但战后向日本索赔了2亿美元,1960年代日本又向缅甸提供了1.5亿美元无偿援助和3000万美元借款。

  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这都是一大笔钱。

  然而好景不长,在其他亚洲国家蓬勃发展起来以后,缅甸的经济却不断衰退,开始从天堂到地狱的转变。

  2.玩过了火

  其实,缅甸可以说拿了手好牌。

  缅甸位于中南半岛的西部,是连接南亚与东南亚的交汇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缅甸有长达2655公里的海岸线,南临安达曼海,西南临孟加拉湾。内陆有很多湖泊,渔业资源非常丰富。

  国土既有高山峡谷,也有平原、海岸,气候条件十分优越,很适宜种植。

  同时,缅甸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其中,现已探明的石油储量达32亿桶,天然气储量达2.54万亿立方米,水电开发潜力超过1亿万千瓦。缅甸的宝石也举世闻名。

  

  缅甸油气区块示意图

  19世纪20年代,英国先后三次发动战争,占领缅甸。随后,英国就开始大规模开发缅甸自然资源,比如1871年专门成立缅甸石油公司。

  1948年,缅甸独立后,开始打算收回国家资源。

  但随后缅甸政策却走向了极端。

  1954年,缅甸政府认购缅甸石油公司1/3股权,但由于所持股份总数不到50%,公司的经营权仍由原英国公司掌握。

  在这个过程中,民族主义愈演愈烈,甚至开始拒绝外资。

  1962年,奈温上台。他对本国的国际石油公司进行了彻底的国有化。最终,国有化后成立的缅甸石油天然气公司垄断了在缅甸陆上和海上勘探、开发和生产石油的专有权。

  不仅是石油、油气、电力、煤矿等主要资源,缅甸官方甚至通过控制企业所有权,垄断了其他资源。

  

  奈温执政二三十年GDP增长率下降

  然而,资源收归国有化并没有让人激动多久。缅甸人很快发现,因为缺乏现代化生产方式,国有企业开工率不断下降,甚至不到50%。私人企业发展也受到压制。

  国家还把全部土地国有化,然后分给农民,但强制规定了农作物的种植品种、价格,垄断了农作物出口。农产品(行情000061,诊股)种植品种的不合理,以及强制农民把农作物低价卖给国家的政策,导致农民积极性受到很大挫伤,稻米产量急速下降。

  原本有“世界米仓”美名的缅甸,农业出口受到很大打击。

  

  (缅甸大米出口逐渐被泰国、越南反超)

  与此同时,奈温对外实行闭关自守政策。1962—1972年,缅甸对外贸易额从484亿美元剧降到217亿美元。封闭的对外政策让缅甸错失这一时期的国际工业化浪潮。

  由于对外封闭,外汇减少,工业原料缺乏引起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1988年,国内生产下降了11.4%,通货膨胀率达到三位数,普通人生活水平持续下降。

  1987年,缅甸被联合国列为世界上最贫穷的10个国家之一,年人均收入200美元,人均寿命59岁,缅甸经济坠入泥潭。

  终于,1988年,在愤怒和不满中,奈温下台。

  3.没有哪个国家能成为孤岛

  在资源领域,一味地拒绝外资也许并不是最理想的选择。

  奈温掌权期间,虽然实现资源国有化,但完全排斥外资,导致技术和设备水平落后、人才和资金短缺、管理体制僵化。最终,连资源的正常开发都变得十分困难。

  1988年,新军人政权上台后,采取了较为温和的民族主义政策,通过转让一部分生产资源相关的权利,来吸引平等互利的外国投资。

  1994年缅甸的《矿业法》规定,政府在拥有资源主权的前提下,允许外国对矿产资源进行勘查、勘测和生产。缅甸还开放了边境贸易。

  很快,新加坡、日本、中国等很多国家都来到缅甸进行经济开发。

  

  (缅甸出口不断增长)

  同时,政府废除了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型。私人企业不再像奈温时期那样受到压制。

  几经波折,到2010年后,缅甸人均GDP终于实现显著增长,由一度的只有190.6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1251美元,摆脱了东盟十国倒数第一的位子,2018年跃居到第七位,约1326美元。

  手机在缅甸越来越常见,移动支付、网络购物也经常被用到,社交软件对于缅甸人民也不再是新鲜事物了。

  缅甸矿产等自然资源丰富,曾是亚洲最富有的国家,从富得流油到一穷二白,实在令人唏嘘。

  全球化时代,没有哪个国家能成为孤岛。

  回顾缅甸发展的起起伏伏,宣扬和推行极端的民族主义政策,口号喊得爽,但割裂了自己和世界的经济联系,也就失去了活力。

  最终,国家停滞不前,遭殃的也是大多数普通人。

编辑: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