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名家 >> 文章正文

贺宛男:诞生不出伟大公司 李志林:起步今年秋抢行情

加入日期:2019-8-31 21:43:03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9-8-31 21:43:03讯:

  导读:
  贺宛男:十年创业板为何诞生不出伟大公司
  李志林:为何下跌有韧性而上涨无弹性
  刘柯:美联储9月大概率降息中国如何应对
  黄湘源:证券集体诉讼制度缘何知易行难
  熊锦秋:证券监管应体现价值导向
  郭施亮:分拆上市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
  桂浩明:MSCI提高权重A股的两次不同表现
  应健中:又拿出两样工具 分拆与并购
  曹中铭:对募集资金的监管须再上台阶

  贺宛男:十年创业板为何诞生不出伟大公司
  从2009年10月28日首批创业板28股上市,至今已经快满十年了。

  可是,十年创业板,迄今没有培养出一家堪称“伟大”的企业。不仅如此,近年来,创业板的业绩越来越令人堪忧。

  截止8月30日,创业板765家上市公司已全部披露2019年中报。765家中有83家亏损,占比10.85%;在682家盈利公司中,同比下降的261家,其中降幅50%以上的约有100家。也就是说,亏损加上业绩下降企业合计344家,占比高达45%。

  765家创业板企业合计营收增长7.5%,盈利下降21.2%,加权平均每股收益0.113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06%。

  而迄今已披露中报的约3000家上市公司,营收和盈利约增长10%(鉴于一批最差企业将在8月31日披露,估计这一数据还会有所下降,但不管如何,不会出现负增长);平均每股收益0.255元(剔除银行股、下同),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2%。

  创业板业绩几乎是平均数砍掉一半!
  在创业板83家亏损企业中,亏损金额1亿元以上的17家,5亿元以上的6家,已经暂停上市的乐视网以-100.46亿元“荣登”亏损王。

  可以说,创业板的巨亏公司大多是非经营性亏损,即多以欺诈、违规违法甚至蓄意侵吞上市公司资产而遭巨亏。

  以亏损第一股乐视网为例,几年前,公司已将旗下乐视体育、乐视云、乐融致新等资产和股权剥离出上市公司,可包括贾跃亭及之后的公司管理层居然仍为之违规担保,以至不得不计提乐视体育、乐视云的负债达98亿余元。两位独立董事对此“无法表示意见”;而一些在任高管,包括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董秘等纷纷发布公告溜之大吉。股民与相关方与此有关的诉讼和仲裁虽然已经胜诉,法院并且宣布强制执行,但濒临退市的乐视根本无资产可执行。

  再如坚瑞沃能,在2017年亏损36.8亿,2018年亏损39.25亿之后,今年中报再亏17.4亿,以至公司净资产已经从2016年的78亿吞噬至目前的-16.44亿,除了高溢价收购沃特玛形成的50亿商誉全部减值外,还有“对部分客户应收债权计提坏账准备22亿元,对存货和固定资产计提跌价准备9亿元”,以及“业绩承诺人李瑶以债权抵偿的业绩补偿款10.12亿元存在不确定性”如此等等。谁知这些“不确定性的债权补偿”,以及“坏账准备”“跌价准备”背后藏有多少猫腻。

  还有一家原来叫“鸿利光电”新近改名为“鸿利智慧”的,从上年盈利2.34亿元,到今年中报亏损7.6亿元,理由居然是下属一家P2P平台已关闭,实际控制人失联,以至大额计提云云。反正,一刀砍下去,全是小股民吃亏。

  记得十年创业板也曾出现过貌似伟大的企业,如乐视网华谊兄弟(中报亏损3.79亿)等,如今桃花依旧笑春风,人面不知何处去。据统计,十年创业板中盈利始终保持增长的仅爱尔眼科机器人两家企业。以爱尔眼科为例,盈利从十年前的6136万元,增至2018年报10.09亿元,增长15.4倍,而市值则从上市之初的68亿,增至目前1046亿,增长15.4倍。

  为什么十年来创业板诞生不了伟大企业?看来主要原因还在公司治理。上文提到的貌似伟大的乐视网华谊兄弟,一面是以高溢价不断并购扩张(还记得当年华谊以10.5亿巨款,并购0.55万元的东阳美拉吗),导致上市公司商誉不断减值,公司和小股民不断受损,一面则是他们以减持、质押等手段巨额套现。而所有这些都是在监管层的眼皮子底下发生的!

  马克思曾经说过,如果有300%的利润,资本就敢于冒杀头的风险。如今资本市场上的高溢价并购,利润何止300%,又怎么会沉下心来去经营一家好企业,更罔论什么伟大公司了!

  回过头来再看看爱尔眼科。上市十年来,好像就只在2018年初定增一次募资约17亿元,当时定增价为27.6元,而且实控人参与募资20%,如今股价早已翻了1倍多了。

  伟大的腾讯公司,不也只在2004年IPO时募集17亿港元,之后再也没有动过“圈钱”的念头吗?

  结论是,必须创造条件让实业家的日子好过资本玩家,这才是培养伟大公司的土壤。(金.融.投.资.报.)
  



  李志林:为何下跌有韧性而上涨无弹性?
  上周和本周初,当美股下跌或大跌时,A股显示了很强的抗跌韧性,走出了难得的独立行情。但到了本周下半周,情况变了,美股上涨或大涨时,A股却不涨反跌。如周三夜美股三大指数涨1%、0.65%、0.36%,但周四A股沪深和中小创指数却跌了2点、15点、13点、4点;周四夜美股大涨1.25%、1.27%、1.48%,欧洲股市也是涨声一片,但周五A股却跌4点、32点、85点、9点。人们不禁要问,A股近期为何下跌有韧性而上涨无弹性?

  科创板走势疲软
  首批科创板新股上市后,曾经火爆了一周。但由于科创板股权结构不合理,流通股份只有总股本的四分之一或十分之一,故造成了因盘小而恶炒,这就导致了以下几个不良后果。

  一是过高的开盘价并继续拉升,使市场几百亿资金为网下大量配售到新股的C类投资者做了奉献,使他们无风险赚得眉开眼笑,市场资金却严重流失。

  二是市场最活跃的50万资金以上的大户和社会游资,热衷于科创板盘面搏杀或量化交易,却因找不到中小投资者“割韭菜”而互相多杀多,每日大量割肉盘杀出,股价越走越低,普遍跌30%—40%。一大批活跃资金被套,不仅连续15天大量资金净流出,而且日日走低也影响了主板的走高。

  三是游资和大户都转战到科创板,主板和中小创个股的活跃度大大降低。

  外资集中持股无助于大盘
  虽然今年以来,外资、北上资金不断加大进入A股的力度,但是,他们既不拉动上证50超大盘股,也不在中小盘股全面建仓,而是集中于若干人们耳熟能详的中大盘白马股,前赴后继地抱团取暖,利用其资金优势和舆论宣传不断推升股价。遂造成了A股的两极分化。最高股贵州茅台达1100多元,最低股“雏鹰退”仅0.50元。2元以下个股共有60多只,使A股的价值中枢越来越低,按最新收盘价计,A股的平均股价只有8.90元。

  护盘资金在进行反向操作
  在美股暴跌时,A股之所以能小跌或不跌反涨,除了A股与美股处在不同的时空位置、估值超低、管理层频发利好以外,还与护盘资金的作为有密切关系。

  上周,当美股暴跌时,A股大盘走势一直是白线在上、黄线在下,可见有主力资金在稳定大盘股。而本周,当美股反弹或大涨时,A股大盘走势一直是黄线在上、白线在下,显示护盘主力资金在市场成交量放大时,乘机减磅前期护盘的大盘股。

  于是,尽管本周的日均成交量放大到5091亿,但是上证50、沪深300、上证综指、中证500、深成指、中小板、创业板七大指数,却分别收跌-1.54%、-0.56%、-0.03%、-0.39%、-0.35%、-0.2%、-0.29%。其中跌幅最大的是上证50和沪深300指数,出货动作,暴露无遗,难怪在2900点附近走得那么纠结。

  扩容过快市场资金严重不足
  7月以来,A股又增加了一个扩容管道——注册制的上海科创板。而主板的扩容仍不停步,加上深圳也将在创业板基础上搞注册制的新创业板,这样新股的扩容压力更重。

  再加上日后这些新股还有75%和90%的大小非将源源不断地解禁流通,故使市场资金稀缺,无力撑起50万亿市值的A股大盘,只能不断以牺牲二级市场股价为代价,使市场的价值中枢不断走低。

  为了应对市场供求失衡的状况,越来越多的中长线投资者包括机构,热衷于在在每天的震荡中高抛低吸博取差价,个股上涨总是“一日游”,这样的大盘怎能涨得上去?

  即便MSCI、富时罗素、标普道琼斯指数纳入因子的资金全部进来,也只有2500亿元左右,只是沧海一粟。而市场缺乏持续的赚钱效应,更封杀了百万亿储蓄资金进入A股的通道,这才是A股低迷不振的主要原因。

  不能一味依赖外资,国内机构当自强,千方百计将场外资金引进股市,不仅在外股下跌时A股有韧性,而且在外股上涨时A股有活力,这才是管理层应当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

  多头市场整固时间可能会延长
  当下A股,虽然下跌似乎没有大的空间,但上涨也缺乏空间,处于2900点关口的震荡僵持状态,但是,9月份震荡向上的可能性仍比较大。

  首先,A股大盘及各个指数站稳五周均线已两周(现位置在2850点),多头市场形态确立。在2800点上方已换手8--9万亿。一旦达到20万亿,便将实际流通市值换手了一遍,市场平均持股成本提高,届时冲破2900点的基础就比较扎实。

  其次,9月份中国央行跟随美联储降息的可能性较大。若9月上半月大盘仍然能守住五周均线,届时当MSCI、富时罗素、标普道琼斯指数等新增资金入市,便将为大盘上行注入动力。

  再次,A股的三大热点,即高科技股,大消费股,沪深国改股,是大盘上涨的推动力。

  最后,根据A股“冬播——春生(升)——夏歇——秋抢”的规律,A股每年的春天和秋天都有一波行情,尽管“秋抢”行情的力度一般小于“春生”行情,但行情总是有的。从2733点起步的今年“秋抢”行情,在9—11月初,能否相继突破2900点、3000点或更高,有待市场验证。(金.融.投.资.报.)
  
  


  刘柯:美联储9月大概率降息中国如何应对?
  美国商务部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第二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率修正值增长2%,而前值是增长2.1%,略低于预期。不过在公布了这个并不理想的经济数据后,美股道琼斯指数却意外地上涨,市场分析认为,正是因为GDP数据不理想,可能会刺激美联储9月再次按下降息按钮。

  美联储如果再降息0.25%,则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可能会降至1.75%。不过,美联储降息能不能刺激美国经济增长还是一个未知数,因为美国经济现在面临的问题不是流动性投资不足,而是在产业链全球化的背景下贸易争端带来的波动影响。美国实体经济或者重要企业自身并没有出什么问题,但它与欧洲之间关于汽车、航空和农业的贸易摩擦,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等等会引发整个产业链和全球需求端的动荡。最关键的是,如果全球需求端出现问题,在美国本土制造成本高昂,内需又不可能迅速增长的情况下,所谓的“美国企业全回本土”本身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美联储的降息很可能只是单纯打消一些人的顾虑,即减缓美债短长期利率倒挂,刺激资本市场继续吸金强势,但对美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并不会立竿见影。

  由于美国在全球经济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美联储的任何一个举动都将引发全球波动。8月美联储降息以后,全球各国各地区央行纷纷跟进。如果9月美联储再降息,新一波全球性的量化宽松或不可避免。当然,中国也难置身事外,8月央行就在美联储降息后表示,将密切监测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根据中国的经济形势、价格变化及时进行政策预调微调,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利率水平合理稳定。紧接着就推出了新的贷款利率形成方式LPR,实质性降低贷款利率。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跟随降息呢?道理很简单,再单纯降低名义基准利率意义不大,因为现在的存款基准利率只有1.5%,在通胀压力比较大,CPI维持在2.8%高位的情况下,对利率一刀切显然是不合适的。而且由于中美贸易摩擦引发的人民币汇率波动,跟随降息势必让汇率波动加剧,引发资本外流等一系列问题。当然,我们并不是没有办法,中国央行除了利用一系列中短期货币手段调节流动性以外,还放大招实施新的LPR,此举影响也是比较深远的。首先它可以引导商业银行在实际执行中降低贷款利率,现在LPR是4.25%,比一年期基准贷款利率4.35%降低了0.1%,而这仅仅是开始,监管层预期是降低1%,也就是3.35%左右;其次LPR可以随行就市灵活调整,也就是说在3.35%至4.35%之间波动,可以根据全球范围内的任何金融政策变动迅速形成新的可执行贷款利率。

  当然,美联储降息以及全球新一轮量化宽松,资本市场肯定也会受影响,这从欧美股市的波动可以看出。由于欧美资本市场比较发达,量化宽松以后大量溢出的流动性会进入股市,直接结果就是推高股价和指数,形成赚钱效应,吸引社会资本源源不断进入,然后重新分配到需要资金的实体经济之中。而我们的情况略有不同,直接融资在整个社融中占比太低,沉淀大量流动性的只有房地产市场,因此一提宽松一提降息第一反应就是房价又要涨了,对股市的影响非常短暂,降不降息都是存量资金在买卖。

  现在我们要直视和解决的问题不是跟不跟随降息,我们有一篮子货币政策应对,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没有问题。但怎么解决新LPR之下除开房贷以外实体经济的贷款成本真正降低,或者说将这部分低成本贷款真正引导到实体经济之中,因为银行在存贷差缩小以后放贷意愿肯定会减弱,这才是棘手的问题,就是说数据上的流动性庞大但实体经济又缺钱,财务成本高企。

  这个时候,应该是要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了,做大做强资本市场,改变实体经济对银行贷款的依赖,提升股权融资的地位,使其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A股目前的总市值刚刚超过50万亿,总市值与GDP之比只有50%多一点,这与中国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定位完全不符。未来国与国的竞争就是科技与经济的竞争,就是核心高科技产品与资本市场表现的竞争,做好自己的事情,深化改革,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潜力是非常大的。(金.融.投.资.报.)
  
  


  黄湘源:证券集体诉讼制度缘何知易行难
  美国的证券集体诉讼,诉讼代表一般由机构投资者来担任,香港证监会更是直接充当原告对欺诈犯罪者提起诉讼,中国特色的集体诉讼制度不妨兼收并蓄两者之长,由证监会或证券业协会牵头设立的中小投资者服务机构来担纲。

  8月25日,证监会再次提到探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证券集体诉讼制度。此前的6月28日,证监会有关负责人也曾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将推动建立集体诉讼制度。如果向前推溯,早在2000年证监会就曾呼吁推动建立投资者集体诉讼制度。将近20年的时间过去了,说了那么久的集体诉讼制度为什么还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呢?

  在成熟资本市场,集体诉讼制度早就被认为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最有效制度。在美国,这一重要的法律制度甚至被称为“20世纪程序法最重要的发展之一”。集体诉讼制度意味着拥有共同利益的众多投资者即使未必全体一致或不约而同地进行诉讼,只要同意诉讼代表的诉讼,也就能够顺理成章地共同享受诉讼的最终结果。这也就意味着,投资者有可能以较低的维权成本获得较好的维权成果。可是,如此一件对于投资者皆大欢喜的大好事,即使证监会也在出面推动,实施起来却为什么那么难呢?

  集体诉讼制度知易行难,首先就难在法不到位。即使是被称为投资者保护法的《证券法》,由于迟迟不能完成修法,也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发展。证监会多年来一直在推崇的证券集体诉讼制度,迄今为止也还未被纳入修法内容中去,更不用说牵一发动全身的其他相关法律了。事实上,即使《证券法》写入了集体诉讼制度,《刑法》、《民事诉讼法》乃至《劳动合同法》、《消费者权益法》等其他相关法律也都需要同步修改。没有法律的支持,证监会再怎么热心,恐怕也是独木不成林。

  集体诉讼制度在我国之所以迟迟难以落地,在某种意义上,与认识上的难以取得一致也是分不开的。多年来,即使在我国法律界,也难免把共同诉讼与集体诉讼混为一谈。两类诉讼在字面意思上尽管存在很大的相似之处,其实,无论在构成的人数和前提上都有着很大的区别。共同诉讼指的是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两人以上的诉讼。一般可分必要的共同诉讼和一般的共同诉讼:前者诉讼标的是共同的,不允许分案进行审理;后者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的,可以合并审理。我国诉讼法里并没有集体诉讼的概念,代表人诉讼虽然往往也被认为是集体诉讼,其实只是共同诉讼的一种特殊形式。由于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其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由其中一人或数人代表全体相同权益人进行诉讼,法院判决效力及于全体相同权益人的诉讼。与包括代表人诉讼在内的共同诉讼相比,集体诉讼不仅在人数上有可能更多,更重要的是,代表人诉讼实行的是“明示加入”,需要进行登记才可成为共同诉讼的一员,而集体诉讼实行的则是“默示加入”和“声明退出”机制,除非集体成员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明确表示自己不愿意被包括在集体诉讼之中,否则,集体诉讼的法律后果将直接对包括该成员在内的所有成员产生效力。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而法律机制方面完善和健全的进度却远远不能适应投资者维权的需求。特别是证券民事诉讼市场依然还处在发育初期,投资者不仅缺乏提起民事诉讼的激励,仅靠数量有限的律师事务所参与证券民事诉讼服务,也无法全面满足标的数额较小,自身经济又比较困难的众多中小投资者各类虚假民事诉讼索赔方面的需求。

  尽管《证券法》和相关法律的修法尚有待进一步到位,如果证监会真的有心推动证券集体诉讼制度的突破,不妨先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其一、美国的证券集体诉讼,诉讼代表一般由机构投资者来担任,香港证监会更是直接充当原告对欺诈犯罪者提起诉讼,中国特色的集体诉讼制度不妨兼收并蓄两者之长,由证监会或证券业协会牵头设立的中小投资者服务机构来担纲。其二、证券集体诉讼一方面在计算损失金额方面没有明确的统一标准,另一方面代理机构尽管收费标准不一,一般情况下也不是中小投资者所能负担得起的。而证监会不仅可以运用大数据较好地为需要维权的投资者解决计算维权标的的困难,手头更有一大笔证券罚款可以用来帮助支付必要的诉讼费用。其三、证券集体诉讼难在举证,证监会有必要从证券市场的实际出发,通过立案调查,责成涉案上市公司举证倒置,从而也可为投资者集体诉讼创造和提供必要的前置条件。其四、证监会曾经倡导过证券赔偿先行支付机制,当时是为帮助有可能触及强制退市条件的欺诈发行上市公司逃避退市而为之,如今,这个机制为何不可以也用到支持证券集体诉讼制度上来呢?一旦受害的投资者对涉嫌侵权者提起集体诉讼,不妨可以对侵权责任人建立预先执行机制,在增加侵权人违法违规成本的同时,也可以让参加集体诉讼的投资者得到应有的激励。

  总之,证券集体诉讼制度知易行难的问题尽管一时之间还难以得到整体性的解决,但万丈高楼平地起,只要证监会和相关职能人员从一点一滴做起,假以时日,或不难积少成多,使证券集体诉讼制度从无到有,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金.融.投.资.报.)
  


  熊锦秋:证券监管应体现价值导向
  监管者认为是遵纪守法和绩优,就予以奖励,对屡屡违法违规或抗法的,在惩戒的同时还应予以相应限制,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监管者的主观能动性。

  此前深大通因为暴力抗法在市场“火”了一把,受到了证监会行政处罚。不过,最近这家公司确确实实在市场火了起来,股价连续涨停,早已收复因暴力抗法而下跌的股价。笔者认为,证监部门的监管理应体现价值导向,让违法违规付出代价落到实处。

  诚然,深大通股价上涨有个外因,近日《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发布,深圳股将由此受益,然而深圳本地股有数百家,为何深大通涨幅数一数二?深大通基本面乏善可陈、甚至经营步入困境,公司因遭起诉导致4个银行账户被冻结,上半年净利润下降91%、每股净利不到两分钱,目前市盈率达300多倍。

  深大通因暴力抗法,相关当事人受到了应有的惩罚,既有引咎辞职的、也有被辞退的,然而如此暴力抗法形象、质地如此不堪的上市公司,却成为市场热炒的标的,确实让人大跌眼镜。无独有偶,曾经戏弄监管层、炮制所谓“1001条议案”公告的ST慧球,最近也发布被独角兽借壳上市的方案,股价早已从低位翻了数倍,也让投资者眼馋。

  股民不会轻易相信“价值投资”说教,买入的股票能够上涨、能够赚钱是硬道理,上述种种案例,给市场带来的冲击效应是巨大的,由此他们或会相信:硬怼监管层或违法违规,对上市公司或投资者的影响不大,甚至成为挖出黄金坑的好机会。

  监管部门一直在提分类监管,对风险高的上市公司要配置更多监管资源,要大幅度提升违法违规成本,同时在资产重组、再融资等方面冷处理;说白了,要让违法违规者付出应有代价,不能因此反而享受好处。笔者建议,监管部门应严格按照分类监管精神,在对违法违规当事人予以惩戒之后,不能就此两清,既然发生违法违规行为,就说明公司内部治理存在较大问题,还应严格监管、持续监管,在资源配置方面也应严格控制。

  比如,深大通股价连续涨停,有人又以游资接力炒作来解释,但不管谁在炒作,股价没有基本面支撑无厘头炒作,或存操纵嫌疑。事实上,此前媒体记者对创投概念股炒作已基本摸清了其中套路,是一些游资大户率先抢筹锁仓,然后通过集合竞价封板、尾盘虚假申报强化涨停趋势等手段,诱导市场情绪自我强化,制造出相关个股的连续涨停行情;深大通等个别概念股股价炒作也或难逃这个套路。

  连续涨停可能涉嫌多种操纵手段。比如游资等利用资金优势、持股优势等“连续交易操纵手段”;游资大户在盘中频繁申报、频繁撤单,这可能涉嫌“虚假申报操纵手段”;有些股票上涨一段时间后上涨动能已经趋于衰竭,然而游资大户却在尾盘集合竞价大单买入封涨停,这可能涉嫌“尾市交易操纵手段”。一旦出现连续涨停板妖股,建议监管部门都应深查其中市场操纵嫌疑,尤其是问题股、违法违规股,此类股票连续涨停板不符合最广大投资者的价值判断和诉求。

  再比如,对违法违规股、壳股重组卖壳行为,笔者认为监管部门也应严格控制。借壳上市是A股最大的炒作题材,一旦借壳,股价基本就有几倍涨幅,越是问题股越有让壳愿望,随意放行其借壳上市导致股价暴涨,在市场就会有强烈的负面效应。建议即便允许借壳上市,也应引到场外公司借壳遵纪守法、基本面过得去的上市公司,如此才能形成引导市场主体形成自觉遵纪守法的观念。

  说到底,证券监管不仅要分类监管,而且应体现监管价值导向。市场笃信监管层不宜对股票做价值判断,要让投资者来做价值判断,但笔者认为,这并非说明监管层在监管时不应有自己的公道的价值判断、而这就是监管价值导向,监管导向当然应该符合最广大投资者的价值导向,要维护最广大投资者利益、维护市场三公。监管者认为是遵纪守法和绩优,就予以奖励,对屡屡违法违规或抗法的,在惩戒的同时还应予以相应限制,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监管者的主观能动性。(金.融.投.资.报.)
  


  郭施亮:分拆上市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
  上市公司高管可以在子公司持有股权,而在子公司分拆上市后,难免会存在套现的需求。对于这些股权的解禁减持,究竟该如何规范,如何避免分拆上市造成新一轮的造富效应以及减持热潮,这就是需要完善的地方。

  分拆上市一直备受各方的关注。早在2004年,证监会已经明确了境内上市到境外分拆上市应当符合的条件。随后,还积极探讨了分拆子公司在创业板上市的问题。但是,对于A股境内分拆上市却一直未能够打开政策通道,推进力度显得比较谨慎。

  近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若干规定》,且正式公开征求意见,而这一举动被认为是A股境内分拆上市的破冰之举。

  谈及分拆上市,实际上就是在法律与组织上将子公司的经营从母公司的经营中分离出去,并形成独立的IPO。

  站在有利的角度出发,分拆上市有利于拓宽子公司的融资渠道,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的灵活自主经营以及高效的激励机制,对分拆出来的企业发展构成了积极影响。至于母公司,也有望从中受益。而站在企业市值提升的角度思考,分拆上市最直接的影响则是形成了股权的二次溢价,对盘活企业市值,提升企业激励力度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新规还从多方面完善了相应的配套措施。例如,对分拆上市的股票有着明确的上市时间要求、盈利要求,且对扣除按权益享有的拟分拆所属子公司净利润后的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要求有着比较严格的门槛条件,打消了A股市场多数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念头。与此同时,仍对关联交易、证监会行政处罚以及交易所公开谴责等问题给予说明,对牵涉到相关问题的上市公司在分拆上市问题上给予了严格的约束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从此次规则内容中,还特意强化了中介机构的职责,并要求由财务顾问对上市公司分拆后的上市地位开展为期一年以上的持续督导。

  A股境内分拆上市破冰,对拥有子公司尤其是优质子公司的上市公司来说,无疑迎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契机。受此影响,未来符合条件的子公司完成分拆上市之后,将会对企业的市值与估值带来积极提振,而股权二次溢价预期也成为了市场炒作的一个噱头。

  虽然境内分拆上市已经打开了政策通道,且距离真正落地已经为时不远了,但是对分拆上市的问题,仍然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这也是需要得到解决的问题。

  其中,根据《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若干规定》,上市公司及拟分拆所属子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关联人员持有所属子公司的股份,不得超过所属子公司分拆上市前总股本的10%。言下之意,上市公司高管可以在子公司持有股权,而在子公司分拆上市后,难免会存在套现的需求。对于这些股权的解禁减持,究竟该如何规范,如何避免分拆上市造成新一轮的造富效应以及减持热潮,这就是需要完善的地方。

  再者,境内分拆上市,不仅可以IPO,也可以借壳,且不限制分拆上市的具体市场板块。言下之意,对分拆上市的企业,可操作的灵活性较强。站在市场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投资者比较关心境内分拆上市会否造成新一轮的扩容现象,对长期以存量资金作为主导的A股市场,如何持续均衡股票市场的投融资功能,就颇显重要,这也是股票市场长期稳定的重要前提。

  对于境内分拆上市的破冰,属于政策层面上的突破与尝试,对拥有子公司尤其是优质子公司的企业,无疑也是一种重要的发展契机。但是,在境内分拆上市逐渐落地之际,更需要防止忽悠式分拆,或借助分拆上市捞一把就跑的现象。对此,在实际操作中,不仅需要从本质上提升整个市场的违法违规成本,通过严刑峻法为境内分拆上市的政策落地保驾护航,而且还需要全方面考虑政策的利弊,堵住任性套利的空间,让政策积极引导企业的健康发展。(金.融.投.资.报.)
  


  桂浩明:MSCI提高权重A股的两次不同表现
  MSCI接纳中国A股之初,纳入因子只有5%,这显然与中国股市作为世界第二大证券市场的地位并不相称。也因为这样,MSCI表示将分阶段逐步提高中国A股的纳入因子比例,在2019年,将分三次,把纳入因子分别提高到10%、15%和20%。

  纳入因子的提高,意味着相关A股在对应的指数中所占的权重上升,这样自然意味着跟踪该指数的基金,也将因此增加对A股的配置。换言之,也就是会因此而扩大在A股上的投资规模。从绝对数来看,虽然由此带来的增量资金并不是很多,但对于正苦于缺乏长线资金的中国股市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人们也期盼着大盘能够借助这个利好,可以有所表现。事实也的确是如此,在本周,MSCI刚刚把A股的纳入因子从10%提高到了15%,此间上证综合指数就上涨到了2900点以上。

  不过,如果把最近两次纳入因子调高后的市场表现做一番比较,人们还是能够有一些新的发现。上次提高是在今年的5月份,当时的股市走势比较疲弱,虽然MSCI早就公布了纳入因子将从5%提高到10%的消息,但市场一直没有什么具体的反响,即便是到了规定实施的这天,在绝大多数的交易时段,行情依然是不温不火,明显没有增量资金进入的迹象。但是到了尾市,却出现了大笔买盘,看得出这是有海外资金按照纳入因子提高后的要求,开始增加仓位。事后有人分析,从这些资金在最后一刻才建仓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它们是“多么的不愿意入市”。当然,这种看法无疑是片面的,但也的确表明由于行情比较疲弱,即便是被动型的ETF资金,在进入A股市场时也显得犹豫。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也就不太会有人想到去提前布局,在纳入因子提高的时点上寻找交易型机会。

  但这次在MSCI将纳入因子继续从10%提高到15%时,局面却完全不同了。在消息公布之前,一些将被接纳进MSCI样本的A股股票,就明显出现了异动,另外那些属于MSCI相关指数中相对权重比较大的蓝筹股,也有较为明显的资金流入。而到了纳入因子调高实施的这天,A股一开盘就冲高,然而到了下午则攻势趋缓,进入尾市更是出现了较大的抛压,有些银行股甚至由上涨变为下跌。待收盘后一统计,发现当天北向资金流入达到200多亿元,但也有100多亿元的流出,并且主要集中在尾盘。由此可见,在这次MSCI宣布提高A股的纳入因子后,是有人投入资金进行“埋伏”,期待在海外资金大举进入、股市因此而上涨时获得差价。而与此同时,海外资金这次入市的节奏不再是集中在尾盘,而是比较从容地在规定的时日逐渐买入,并且很多在上午就已经完成了建仓。这样到了尾市,该买的其实都买好了,那些想做差价的资金,本来是寄希望尾市还有一波拉升,以便逢高退出。但是没有想到尾市并没有大量的资金进入,于是只能顺势卖出,结果把股价也打了下去。

  比较两次MSCI纳入因子提高后的市场表现,人们发现了什么?显然,在前一次虽然尾盘是走高的,但其实当时人们对行情的预期并不太乐观。而这次,尽管尾盘下跌,但反映出市场上积极情绪是占了上风。可能有人会对收盘时大量资金的退出有所担心,但在交易活动中,有人买进的同时,也一定是有人在卖出。在海外市场,同样也是有短线的套利资金。而只要在它们退出后,A股的表现仍然强劲,那么过不了多久,它们还是会重新入市的。这里的唯一前提就是市场本身要有上涨空间。

  当然,现在来看,A股还是处于整理阶段,短时期内很难出现大幅度的上涨。但是毕竟是在慢慢脱离底部,交易重心也在抬高。在各种利好因素的推动下,有望震荡上行。这一点,从这次MSCI提高A股纳入因子时的市场的表现中,就可见端倪。(金.融.投.资.报.)
  


  应健中:又拿出两样工具 分拆与并购
  本周管理层再次打开工具箱,拿出了两样工具,一个是推出了分拆上市的规则,绩优大公司可以一拆二、一拆三到股市中融资去;一个是推出了科创板公司并购重组规则,可以到市场中去干合二为一的活去。这两个工具,前者是现在时,马上可以推出,后者是将来时,将来可用,毕竟科创板公司募资刚到手,钱还没有捂热,但已经给这些公司指明了一条未来可走的路径。

  当下股市中有一些主营业务清晰、盈利持续增长的优质公司,由于公司规模较大,再融资还是有些困难,现在分拆上市就为这些公司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这些公司可以将麾下的子公司分拆上市,特别是在当下科创板和未来的创业板改革的市场背景下,这些公司具有科技含量的部门组建成专业公司,有利于公司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单兵突进,有利于资源的重新配置,当然也为科创板和未来的新创业板提供源源不断的上市资源,所以说分拆上市为中国股市填补了制度空白。

  分拆上市的规则设置了比较严苛的条件,按这个条件衡量,也只有约17%的上市公司符合条件,但符合条件是一回事,具体有没有分拆的意愿和能否分拆上市又是另一回事,但不管怎么样,分拆上市这个题材的出现,也为股市提供了一个基本的选股原则,即第一,符合条件的公司尽管不足两成,但都是好公司;第二,在符合条件的公司中优选有科技含量的公司;第三,在优选的公司中选择有分拆上市意愿的公司。这样步步筛选,标的股的目标范围更小,目标更明确。可以预料,明年的股市分拆上市会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

  分拆上市的题材换了一种玩法会激活市场,而并购重组则是换个角度激活市场。10年前,创业板推出之时,明确规定没有并购重组,有问题将直接退市并一退到底。沪市科创板开出之后,深市立马推出了创业板也可以并购重组的规则,而本周科创板并购重组规则一推出,市场眼睛一亮,满市场的股票都可以进行并购重组啦,当然科创板进行并购重组跟其它板还是有点差异,科创板实行注册制,理所当然并购重组也将实行注册制,这种差异估计很快会被打破,未来的创业板与科创板的接轨,也将会对并购重组产生复制效应。

  其实,当下科创板并购重组没有可操作性,一家公司刚完成IPO,钱都还没完全投入到项目中去,手中有钱、心中不慌,还不需要投别人或让别人来投,但有了这个规则就意味着科创板未来发展的路径多样,可以通过并购重组实行强强联合,也可以将经营困难的公司,在经营的中途就被其它公司接盘接走,这样的制度设计对机会很大、风险很大的科技创新公司实际上设计了个安全垫,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市场的稳定,当然也有利于保护股东的利益。

  分拆上市是现在时,在当下市场中可以立马实施的,而科创板并购重组是一个将来时,未来对科创板和创业板具有重要的影响,以此而论,未来的股市热点将持续不断。(金.融.投.资.报.)
  


  曹中铭:对募集资金的监管须再上台阶
  近阶段A股市场的“明星股”非*ST信威莫属。这家公司自今年7月12日复牌以来,“一”字跌停成为主旋律,截至8月28日,*ST信威已连续34个交易日跌停,股价也从停牌前的14.60元下跌至2.56元,跌幅高达82%。对于其投资者而言,如此下跌有不可承受之重。

  仅仅从股价表现看,*ST信威就是一家问题公司。否则,该股不可能出现如此暴跌的走势,而且,从该上市公司每个交易日跌停时的封单看,要真正打开跌停,还须假以时日。显然,这并非什么好消息。

  而对于问题公司而言,坏消息不断已成常态。8月26日,*ST信威一纸“无法按期归还募集资金的公告”引发市场关注。公告称,有近21亿元的募集资金暂时无法归还至相应募集资金银行专户。根据公告,*ST信威共有三笔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情况,分别是在2018年8月23日、8月24日、8月28日获得董事会批准,涉及金额分别为7亿元、6.85亿元以及7.36亿元,合计金额达21.21亿元。

  对于目前已陷入困境的*ST信威而言,21亿元的资金,如果没有被占用的话,对于上市公司解困将产生积极的作用。不过,由于该项资金已被占用,且上市公司目前还无力偿还,因此,基于*ST信威的现状,募集资金被占用,或将成为无法改变的事实。

  事实上,募集资金被挪用,最终却无力偿还或无法按期偿还的上市公司并不少见。比如今年以来,已有*ST德豪、新潮能源、金鸿控股、ST中天、*ST信威等5家公司发布了无法按期归还募集资金的公告。从个别上市公司的情况看,无法按期归还,最终很有可能变成无法偿还。

  除了像银行这样的金融类企业外,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往往是为了投入到相关的募投项目中。通过扩大投入与扩大生产,新增盈利增长点,以提升上市公司的业绩与投资价值,并可进一步回报其投资者。因此,募集资金无论是对于上市公司,还是对于投资者而言,都具有不同的意义。

  由于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相关项目,往往面临着前期规划、项目进展、市场环境变化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募集资金因之常常会出现闲置的现象。而为了发挥募集资金的效益,实现上市公司利益的最大化,上市公司将闲置的募集资金用于投资理财的不在少数。此外,某些上市公司由于流动资金较为紧张,也常常会在一定时间内将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实际上,根据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的相关规定,在履行了董事会必要的审议程序后,上市公司是允许将闲置的募集资金暂时性地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或用于投资理财的。比如,针对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的现象,监管部门要求在时间上不得超过12个月即可。

  但像*ST信威等上市公司的案例则说明,募集资金用于“暂时性”补充流动资金后,将存在“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的可能。那么,在募资项目无法正常投入的情形下,无形中会影响到上市公司的业绩,最终会造成多输的格局。

  因此,强化对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监管就非常有必要。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无论是用于投资理财,还是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可偿还性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考核指标。但从目前的监管实践看,上市公司董事会对此拥有完全的话语权。基于此,个人建议,对于上市公司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投资理财或补充流动资金的,除了独董、监事会以及保荐机构发表意见外,重点需要对可偿还性进行说明。一旦上市公司在“挪用”募集资金后存在无法偿还可能的,应禁止其将募集资金用于投资理财或补充流动资金。(金.融.投.资.报.)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