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三板 >> 文章正文

苏宁半年报的秘密:加速扩张,赢得规模效应

加入日期:2019-8-31 21:26:30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9-8-31 21:26:30讯:

  如果说,复利是巴菲特最重要的武器,那么规模,就是山姆路沃尔顿的秘密武器。

  对于零售业,规模效应就是那个上帝点石成金的手指。

  双线奔跑的苏宁易购(行情002024,诊股)(002024.SZ),核心零售业务在规模效应下,已经走过了盈亏平衡点。

  一切还要从它的2019年半年报说起。在消费不振的光景下,苏宁交上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

  刚刚发布的半年报显示,苏宁实现营收1355.71亿元,同比增长22.49%;净利润21.39亿元,同比减少64.36%。利润增速下滑是由于去年同期出售阿里巴巴股份影响56.01亿,基数大。

  苏宁上半年商品销售总规模(含税)达1842.13亿元,同比增长21.8%。其中线下商品销售规模为717.63亿元,同比增长14.1%,增速大幅改善;线上GMV为1121.5亿元,同比增长26.98%,高于行业整体21.6%的增速;零售体系注册会员数达4.42亿。

  运营数据亮眼,其零售业务的盈利表现也不差。

  从半年报来看,苏宁的中国零售及服务分部的净利润达21.36亿元。这其实就是苏宁的核心零售业务,若剔除仍在扩张期的苏宁小店上半年的经营亏损,及股权转让实现的投资收益,零售业务的净利润达7.58亿元。

  实际上,从苏宁近几年财报来看,其核心零售业务规模效应形成后如同滚雪球般不可逆成长,2017年开始,苏宁零售业务的盈利水平就在不断提升

  随着苏宁小店出表,第三方平台服务、金融等高毛利、高增长业务的发力,接下来,苏宁有望进入规模增长、效益提升的阶段。

  /01/

  双线规模效应凸显,核心零售业务连续盈利

  苏宁的主营业务收入包括零售业、服务及其他,其中零售业收入占比达94.5%。

  对苏宁而言,只要熬过双线融合前期的高投入阶段,随着销售规模的扩大,零售业务的规模效应必将得到显现。

  这个时刻早已到来。

  零售业务的收入增速超过成本增速,毛利改善;综合毛利率增长高于费用率增长,说明苏宁的效率在提升,盈利能力也会随之增强。这一点在苏宁2018年的年报中就已经有所体现。

  数据来源:苏宁历年财报

  按照不同业务和地区的经营划分,苏宁目前设立了4个业务单元,分别为大陆地区零售分部、日本及海外分部、大陆地区金融分部和大陆地区物流分部。

  如果我们通过苏宁近两年的核心零售业务,即大陆地区零售分部的盈利情况,可以看到,2017年以来,苏宁的核心零售业务近两年保持着快速增长。

  数据来源:苏宁历年财报

  今年上半年,苏宁的中国零售和服务业务分部的净利润21.36亿元。若剔除苏宁小店的经营亏损影响及股权转让实现的投资收益,净利润为7.58亿元。

  零售的本质就是赚进销差价,通过规模化精细运营提高运营效率,优化利润结构。

  布局全场景零售的同时,苏宁已经开始精细化运营,保持GMV和收入持续增长。

  一方面,上半年苏宁线下调整门店幅度加大:新开苏宁易购云店13家、升级改造11家,新开常规店32家,置换、关闭各类店面40家;苏宁易购零售云直营店新开177家,置换、关闭799家;苏宁易购零售云加盟店新开1347家,关闭56家等。其中,零售云直营店大规模转向“轻资产”的加盟店形式,这意味苏宁开始向规模要利润了。

  精细化运营的另一个证据在成本表中。上半年,由于人员费用、持股计划摊销、研发、物流费用的提高,苏宁的整体费用率有所提高。但在“618”促销旺季,苏宁有效控制了广告促销投放,广告促销费率迎近年来首次同比下降的同时,还能保持稳定增长,理由只有一个,经营效率更高,经营质量更好。

  反映在各年财报上,就是各项运营费用在销售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连年下降,规模经济效益显现。如下图,苏宁的费用率由2014年的16.34%降至2018年的14.42%,近几年,核心运营费用率下降更为明显。

  这带来营业利润率的明显改善。2016年苏宁的营业利润率仅为0.001%,2017年为2.17%,2018年进一步上升为5.58%。

  今年上半年,为了应对外部市场环境的压力,苏宁在促销旺季实施积极的价格竞争策略,导致毛利有所下降,但考虑到开放平台、物流、金融等高毛利增值服务的规模起来后,其毛利率提升的空间已经打开。

  退一步来讲,能活下来的低毛利的大公司,本身就是最大的护城河。

  更重要的是,零售业正在经历新一轮机遇期。这是所有参与者的机遇,尤其是苏宁的机遇。

  纯电商时代,电商挟资本及技术迅速奔袭,苏宁不具备先发优势,而随着互联网技术普及线上获客成本增加,零售业进入双线融合的智慧零售时代,苏宁优势明显。

  因为在这个时代,零售业除了电商行业的老经验——得GMV者得天下,还有一层新内涵,得线下、得生态者得天下。

  苏宁围绕零售布局金融、物流、IT等产业的同时,一直加码线下。目前苏宁合计拥有各类自营店面4141家(不含苏宁小店),零售云加盟店3362家,整体门店数7500多家。

  根据CCFA发布的《2018中国连锁百强》,苏宁以183.3%的门店增长率稳坐中国零售业头号交椅。可以说,做零售生态、加码线下,是苏宁从转型至今一直在做的事情。

  /02/

  苏宁的高投入和高回报

  驶过线下、线上融合道路的苏宁,已经把脚搭在了智慧零售的油门上。

  在苏宁董事长张近东看来,智慧零售是一盘棋,线上和线下业务是冲锋陷阵的“战马”,金融、物流、IT等领域是智慧零售不可或缺的“马鞍”。有了好马,还得有好鞍搭配,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战力。

  所谓智慧零售,即运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感知消费者习惯,预测消费趋势,引导生产制造,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数字化、智能化能提升运营效率,但要实现数字化、智能化,首先意味着巨大的投入。近两年,苏宁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2.51亿、22.62亿,2019年上半年,又拿出14.58亿元做研发,同比增速达62.19%。

  不仅是出钱,从人员配备上也能看出苏宁对研发的重视。

  2018年底,苏宁的总员工数是39031人,同比增长30.92%。员工人数增加最多的,一是零售体系人员,由7843增至12558人,同比增长60.12%;二是IT体系人员,由5133增至7930人,同比增长54.49%。

  苏宁的核心零售业务盈利水平提升,但公司扣非后净利润仍亏损,就是因为它仍处在战略布局投入期。从之前的物流、金融到科技建设,再到苏宁小店,苏宁投入巨大。

  22年前,贝索斯在给股东的信中第一次系统阐述了亚马逊坚持的原则:一切都是关于长远价值的(It’s all about the long term)。苏宁的投入也是一个道理。

  换句话说,苏宁要想实现扣非利润的扭亏为赢,其实很容易,某一项业务,停止投入,马上就可以实现。但这没意义,投入发展才是正道。

  不单是研发投入,苏宁现在所有进行战略投入的重点业务方向,比如苏宁小店、苏宁拼购、苏宁零售云店等,无不是服务于苏宁的战略目标。从社区及县镇等下沉市场维度,为业务寻找增量空间。

  苏宁也在加大力度强化大快消、百货的经营能力。全资收购万达百货、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权,这将使它在非家电品类上的增长有足够的想象空间。

  回顾过去十年,正是在以“有限亏损换无限可能”的战略指导下,苏宁在其零售体系内孵化出至少三个独角兽,苏宁金服、苏宁物流和苏宁易购(这里指苏宁的综合网上购物平台)。

  苏宁金服投后估值达560亿,是金融科技力量中不可忽视的一极。今年上半年,苏宁金服实现净利润4.05亿元,同比增长556%。

  苏宁物流也潜力十足。目前,物流及天天快递拥有仓储及相关配套面积达1090万平方米,拥有24615个快递网点,物流网络覆盖全国351个地级城市、2864个区县城市。

  物流方面的持续投入,使得苏宁的物流配送水平大为提高,“半日达、准时达 ”等时效产品覆盖范围持续增加。

  苏宁易购的注册用户超4亿,平台GMV从2010年到2018年上涨了520倍。自营基本盘稳定的同时,它的第三方开放平台也快速发展。2018年其第三方开放平台商品交易规模为585.62亿,同比增长100.31%;今年上半年的交易规模达324.55亿元,同比增长30.5%。

  一旦第三方平台培育起来,苏宁就不只是自营电商,而拥有了更多的平台服务收入可能性。上半年,包括平台服务收入、代理劳务收入等在内的其他收入达10.34亿元,同比增长24.8%,是除小家电等产品和金融服务业务之外,增速最快的业务。

  所有的业务,都在向前扩张,等这些业务形成规模,利润也就来了。未来苏宁易购不仅赚零售的钱,还有金融+物流+投资+第三方平台服务费。想想,盈利空间有多大?

  说到底,亏损从来不是评价一家公司前景的关键问题。无论是亚马逊还是淘宝,开展业务之初都没有盈利,但当定位清晰明确,商业模式运转方向正确,盈利就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这也是苏宁有限“亏损”,无限可能的根源所在。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