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88只发起式基金迎3年“大考”近半数面临清盘压力

加入日期:2019-8-25 15:14:29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9-8-25 15:14:29讯:

  因“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被寄予厚望的发起式基金,现在面临着如何持续发展的难题。

  较低的成立门槛和流动性新规,刺激发起式基金的数量不断增长。截至8月20日,2019年全市场已经成立了148只发起式基金,总数已超过800只。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陆续将有40只左右发起式基金成立满3年,但近半数基金目前的规模不足2亿元。另外在“利益捆绑”模式下,部分发起式基金的业绩表现不佳,导致规模难以增长且面临“清盘”压力。

  近半数基金面临“清盘”压力

  所谓发起式基金,是基金管理人、基金公司股东及高管作为基金发起人,认购基金的一定数额方式发起设立的基金,利于将投资者和基金发行人的利益绑定在一起。

  2017年10月1日,《公开募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明确,机构定制产品只能以发起式基金的形式运作。自此,市场上发起式基金的数量直线上升。

  截至2019年8月20日,全市场已经成立了148只发起式基金,总数已超过800只。另外,证监会最新公布的基金募集情况显示,还有20余只发起式基金处于审批待发行状态。

  从2019年成立的发起式基金来看,债券型和指数型发起式基金的数量合计超过100只。规模方面,指数型、养老目标型以及权益类发起式基金的初始规模普遍较小,债券型发起式基金的规模则相对较大。此外,今年多只养老目标基金也选择以发起式形式成立。

  格上财富研究员张婷分析认为,债券型基金收益稳健,风险回撤较小,基金公司承担的风险也小,而且很多是委外资金需要用发起式方式降低成立门槛。同时,指数型基金是目前的热点,基金公司为了扩充产品线或者做大规模,也倾向于采取发起式这种门槛更低的方式。

  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自8月20日起,年内陆续将有40只左右的发起式基金成立满3年,但近半数基金目前的规模仍不足2亿元,未来1年内,约有88只发起式基金将迎来3年“大考”,而目前规模不足2亿元的基金有40只。这些规模较小的产品普遍存在业绩不佳的情况,短期内靠自然增长,或许很难达到2亿元以上。

  按照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增设发起式基金审核通道有关问题的通知》,发起式基金合同生效3年后,若基金资产规模低于2亿元的,基金合同自动终止,同时不得通过召开持有人大会的方式延续。

  当然,这些规模较小的基金在成立满3年后,并不一定都会做清盘处理。截至2019年6月30日,一些成立时间满3年但规模不足2亿元的发起式基金仍延续至今,并没有发布清盘公告。

  张婷认为,发起式基金达到清盘要求后,主要的处理方式包括转型、清盘或公司输血渡过困境。一些没有清盘的发起式基金,或是基金公司对基金进行了阶段性输血。然而,这些规模较小的基金,贡献的管理费较少,但仍需要基金公司提供投研支持,对基金公司来说或许也是一种负担。同时,发起式基金必须要有基金公司(或股东、高管)自有基金参与认购,一旦产品业绩不佳,公司利益也会受损。

  发起式基金业绩表现分化

  在发起式基金规模低迷的背后,基金业绩的表现也分化严重。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20日,2017年成立的163只发起式基金中,64只基金自成立以来的净值增长率为负数,且以股票型、混合型和指数型基金为主;在2016年成立目前仍存续的112只基金中,有30只基金自成立以来的净值增长率为负。

  此外,自今年8月20日起,未来1年内成立满3年的发起式基金中,自成立以来净值增长率为负的基金占比超过30%。越来越多的发起式基金正在面临着较大的业绩压力。

  发起式基金因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曾被监管和市场各方寄予厚望,现在为何遭遇尴尬?

  2012年,中国证监会修改《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发起式基金作为一种重要的创新基金备受关注。

  根据该办法,发起式基金使用公司股东资金、公司固有资金、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或基金经理等人员资金认购基金的金额不少于1000万元人民币,且持有期限不少于3年;基金募集份额总额不少于5000万份,基金募集金额不少于500万元人民币;基金份额持有人不少于200人。

  2012年6月25日,天弘基金正式提交债券型发起式基金的募集申请,6月26日获得监管层的受理,2012年7月30日,国内首只发起式基金天弘债券正式发行至今,发起式基金的总数已超过800只,业绩的“良莠不齐”,从成立以来的年化回报率看,有超过75%的发起式基金业绩为负值。

  在张婷看来,发起式基金成立门槛很低,不少基金公司将“投资者和管理人的利益捆绑”作为营销卖点,希望通过发行这类基金实现规模逆袭。然而发起式基金的业绩好坏,仍主要取决于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以及基金公司整体投研水平。

  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负责人贾志也表示,发起式基金的初衷是基金公司领投,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但真正把产品做好还是需要综合实力,这种“宽进严出”模式注定是优胜劣汰。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