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创业板 >> 文章正文

银禧科技业绩大洗澡多项财务数据真实性待考

加入日期:2019-8-25 9:51:22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9-8-25 9:51:22讯:

  银禧科技不仅并购踩雷,导致其连年亏损,并且补偿款及多项应收款项也难以收回,陷入诸多诉讼纠纷中,讨债之路十分艰辛。更为重要的是,其营收、采购数据还存在诸多疑点,数据真实性待考。

  近日,银禧科技发布了2019年半年报,不仅营收持续下滑,且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也再次亏损,交出了一份较为惨淡的成绩单。虽然企业经营业绩的不佳可能与经济大环境、行业景气度有关,但银禧科技财报中大量数据失真的情况显然是让人无法理解的,不仅营收与相关财务数据间存在上亿元的差异涉嫌虚增的情况,且神秘供应商的消失,以及不合理的勾稽关系也指向公司采购数据或有不实的可能。与此同时,企业内部管理缺失、多次信披违规也均指向上市公司的财报数据是存在一定疑点的。

  业绩大洗澡

  银禧科技最新披露的中报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58亿元,同比下滑36.8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录得亏损1738.10万元。对于亏损,银禧科技将其归咎于子公司兴科电子的订单急剧减少,大额亏损拖累了上市公司业绩表现。

  资料显示,兴科电子是银禧科技于2016年以10.85亿元溢价近4倍的价格收购而来的。在当初收购,兴科电子业绩承诺方承诺,2016年度、2017年度和2018年度分别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不低于2亿元、2.4亿元和2.9亿元,合计不低于7.3亿元,若其未能完成业绩承诺,则交易对手将补偿金额不超过本次交易对价即10.85亿元。然而,在收购完成后,兴科电子仅在2016年完成了2亿元的业绩承诺,而2017年业绩承诺完成率仅有55.20%,2018年甚至直接由盈利转为巨额亏损。

  《红周刊》记者分析后发现,兴科电子2017年突然业绩骤降的原因与其踩雷乐视公司有关。2016年,兴科电子前五大客户集中率高达98.82%,其中第一大客户为仁宝电子,而仁宝电子的最终客户则为乐视公司,对其2016年1~9月销售占比高达70.52%,如此情况意味着仁宝电子的业绩几乎是依靠于乐视公司的采购。而正是这层关系的存在,随着2017年乐视网资金链断裂,兴科电子也受到了明显牵连,订单被大幅削减,业绩遭腰斩。

  值得注意的是,兴科电子2017年业绩不达标并未引发银禧科技对收购兴科电子时产生的巨额商誉计提任何减值,直至2018年兴科电子巨亏4.7亿元后,才对此前收购产生的4.90亿元商誉进行一次性全额计提减值。对于上市公司此次一次性计提减值的做法,深交所下发了问询函要求公司给予解释。公司在回复函中表示;“2017年年报虽然对兴科电子科技的盈利下降作了合理预计,但2018年亏损的情况还是远远超出了原来的预计,特别是对相关资产计提了较大金额的减值准备,也是公司管理层与兴科电子科技原股东于2017年末未能事先预计到的。”

  银禧科技在回复中仅以“未预计到”这样的理由搪塞,似乎是有些牵强的,要知道彼时乐视网资金链断裂,经营陷入困境早已在资本市场上沸沸扬扬,众人皆知了,而同时兴科电子2017年业绩已然出现断崖式下滑的情况下,银禧科技在2017年却未计提任何减值,究其原因,很可能与上市公司担心一旦大量计提商誉减值,则很可能对当年的业绩造成重大负面影响有关。此外,银禧科技所谓的“合理预估”与实际之间的差异又是否需要前期差错调整,这一点,公司也予以回避未谈及。

  既然2018年对商誉全额计提4.9亿元的减值损失,已然意味着当年注定要亏损,银禧科技干脆在当年便将该计提的减值全部计提干净:计提坏账损失2.46亿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3.25亿元,固定资产减值损失1.2亿元,无形资产减值损失3938.25万元、存货跌价准备2839.43万元等,资产减值损失合计高达12.58亿元。银禧科技的如此做法是否合理是值得商榷的,而通过一次性大幅亏损,虽然导致短期业绩难看,拖累了二级市场股价表现,让二级市场上投资人受损,但此次大出血却为公司后续的业绩持续增长打下了低基数基础。显然,公司此举不排除有“业绩大洗澡”之嫌的。

  公司治理存在隐患

  除了并购踩雷导致银禧科技不得不通过“业绩大洗澡”方式将包袱抛弃,《红周刊》记者还发现,因兴科电子原大股东陈智勇拖欠业绩补偿款1.40亿元,使得上市公司与其发生了诉讼纠纷。而除此之外,银禧科技还因多项款项难以收回,也不得不与客户发生诉讼纠纷。

  年报显示,2018年至2019年上半年,因客户拖欠应收款项,银禧科技已与多家客商对簿公堂,涉及诉讼案件高达十余件,仅当前的诉讼案拖欠款项合计金额已达706.42万元,多项案件尚未开庭,然而即便后期胜诉,款项能否顺利收回还是未知数。例如,其对芜湖翔丽模具塑胶有限公司的192.5万元的账款,法院最终判决其胜诉,但银禧科技目前仍未收到款项,并在年报中披露称款项无法收回,全额计提了坏账准备。对于应收账款的管理,银禧科技称主要通过“事前客户资信分析、事中流程控制、事后跟踪催收”的方法,但从目前的结果来看,银禧科技显然没有做到。

  除了银禧科技与客商纠纷不断,公司的股东也因借款及回购等事项被告上了法庭。资料显示,2018年12月,实控人谭颂斌、周娟与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分行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存在诉讼,本次诉讼尚处于判决中。2019年3月,控股股东瑞晨投资、实控人谭颂斌、周娟与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质押式证券回购存在诉讼,尚处于受理阶段。2019年3月,控股股东瑞晨投资与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因质押式证券回购事项存在了仲裁,目前,瑞晨投资所持有的上市公司396万股股权已被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冻结。

  同时,控股股东及上市公司还涉及信披违规遭到处分,诚信状况堪忧。资料显示,2019年4月,瑞晨投资因质押触及平仓线被动减持未在首次卖出的15个交易日前进行预披露及被动减持触发窗口期买卖股份的行为,收到深交所出具的通报批评处分。2019年5月,银禧科技因年报实际利润与业绩快报预计净利润相比存在差异且未及时发布业绩快报更正公告,收到深交所出具的监管函。

  总之,从上述诉讼纠纷和大股东各种违规受处分来看,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方面是存在很大隐患的。关于这一点,投资者是需要警惕的。

  营收有虚增之疑

  除了公司治理上存在问题外,梳理银禧科技的财务数据,《红周刊》记者发现其营收数据上也是有虚增嫌疑的。

  2019年1~6月,银禧科技实现营业收入7.58亿元(如表1),考虑到当年境内收入增值税税率自2018年4月起由16%下调至13%,按月平均计算,2019上半年含税营业收入金额约为8.67亿元。

  根据财务勾稽的原理,这个规模的含税营业收入在财务报表中将体现为同等规模的现金流量流入和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等经营性债权的增减。

  2019年上半年,银禧科技“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金额为7.76亿元,同时还需对冲掉预收账款增加额269.87万元,剔除后与营收相关的现金流为7.73亿元。将其与含税营收勾稽,则有9444.68万元的含税收入没有获得现金流入,理论上,这个差额部分需要体现为经营性债权的增加。

  可事实上,2019年上半年末其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余额合计有4.94亿元,较期初减少了1.33亿元。显然这一结果与理论上应该新增的情况恰好相反,而在一增一减下,之间差额就高达2.27亿元。也就是说,有2.27亿元的含税营收既没有获得现金的流入也没有形成经营性债权,不排除有虚增的嫌疑。

  同样,进一步分析银禧科技2018年度的营收数据,可发现这一年营收也有虚增的情况。2018年财报显示,公司当年实现营收22.63亿元,其中境外收入7231.18万元,该部分不考虑增值税影响,考虑到当年增值税自5月份由17%下调至16%,月均计算后含税营收约为26.21亿元。当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金额为24.95亿元,扣除预收账款减少额51.15万元影响后与含税营收勾稽差额为1.25亿元,该部分应导致经营性债权的增加。

  然而事实上,银禧科技2018年末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余额为6.27亿元,较2017年末9.2亿元反而减少了2.94亿元,这与理论应增加额之间相差了4.19亿元,即意味着这一年有4.19亿元含税营收存在虚增嫌疑。

  采购数据不准确

  与营收虚增类似,银禧科技的采购方面同样是存在疑点的。

  财报数据显示,银禧科技2018年预付账款同比骤增93.68%,其中预付第一大供应商为芜湖小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牛电子”),预付金额达1532万元,占比为52%。让人疑惑的是,银禧科技从事的是高分子材料制造,可第一大供应商小牛电子商务主营却是农用机械、工程建筑机械等通用设备及五金、汽车配件等,与银禧科技的主业并无过多关联。

  天眼查显示,小牛电子商务公司是2017年6月30日才刚刚成立,其在2018年7月27日该公司才将经营范围新增了化工原料及产品销售,这意味着此时该公司才刚开始销售化工材料,而银禧科技当年就从该公司大量采购了用于聚氯乙烯改性塑料生产原材料增塑剂,共计1372吨,其中投产1326吨,库余46吨。可蹊跷的是,对此大客户,银禧科技2019年半年报却未见其踪影,按理说当年采购材料的97%已投产所余不多,2019年应再次大量采购并预付款项,然而预付款前五大中已无该公司,其中的原因是耐人寻味的。

  在此疑点下,《红周刊》记者进一步从现金流支出及成本结转的角度核查其采购金额,发现其存在上亿元的勾稽差异。

  财报披露,银禧科技2018年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了2.95亿元(见表2),占采购总额的17.37%,由此可推算这年的采购总额为17.01亿元,考虑到2018年增值税自5月由17%下调至16%,月均估算后,其含税采购金额约为19.79亿元。按照财务勾稽原则,该部分应有同等规模现金流支出及相关经营性债务的支撑。

  2018年,银禧科技“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金额为18.32亿元,剔除预付账款增加额变动1413.77万元后,与当期采购相关的支出金额达18.18亿元,将其与采购金额勾稽差异1.61亿元,则理论上将有1.61亿元的采购款未支付应体现为经营性债务的增加。

  可事实上,银禧科技当年的经营性债务不增反降,2018年末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3.01亿元合计金额较2017年末4.45亿元减少了1.44亿元,与理论新增1.61亿元债务相差了3.05亿元,也就是说,银禧科技在2018年有3.05亿元的采购金额没有相关财务数据的支持。即使我们考虑到公司存在票据背书问题,即将营收中收到的票据用于采购,仍存在超过亿元的偏差,很显然,采购数据的真实性是令人生疑的。

  存货数据失真

  从成本结转来看,银禧科技的采购金额是需要经历生产、加工等一系列环节,最终实现销售后将结转至营业成本中,反之若未完成则需暂时在存货项目中核算。

  2018年,银禧科技不含税的采购金额约17.01亿元,同期其主营业务成本金额达19.66亿元,银禧科技披露了其中四大主业中原材料的耗用额,塑料行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LED相关产品、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CNC金属精密结构件、有色金属冶炼的原材料成本分别为14.02亿元、9593.54万元、1.24亿元、518.33万元,合计原材料成本为16.27亿元,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重达82.76%。将其与不含税采购总额比较,相差了7405万元,也就说明本期采购的材料尚未全部消耗,有部分仍滞留在存货项目中,导致存货相关项目的增加。

  查看其存货项目,其中原材料、周转材料、包装材料及委托加工物资合计金额达1.54亿元,较上期相同项目减少了2562.31万元。考虑到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存在原材料的领用,因此库存商品、在产品、发出商品中也存在部分原材料,2018年三项合计金额达1.92亿元,较2017年同期相同项目减少了4263.10万元。因银禧科技并未披露该部分原材料占比的情况,倘若采用2018年原材料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重82.76%这一比例估算,则该部分减少额中原材料的金额约3528.14万元。

  综合核算后,2018年银禧科技存货项目中材料的减少额合计应为6090.45万元,而这与理论应增加额7405万元相比,相差了1.35亿元。显然,公司的采购金额与成本的结转及存货之间存在巨额勾稽差异并没有实现平衡关系,真实性待考。

(文章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