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禁带食物、强制“搜包”…上海迪士尼回应“别人也这么干”这样就对了?

加入日期:2019-8-13 20:50:41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9-8-13 20:50:41讯:

  近段时间上海迪士尼乐园算是到了风口浪尖,先有大三学生状告,后有央视记者暗访,在网上更是引起讨论不断……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上海迪士尼的禁止自带饮食和必须“搜包”检查等规定,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不满。

  那么问题就来了,上海迪士尼对此回应称“亚洲其他园区也这么规定”,这是否意味着这样做就是正确的呢?

 

  热议:

  上海迪士尼禁带食物强制“搜包”

  据报道,一名上海华东政法大学大三学生,在今年年初携带零食进入上海迪士尼乐园时被园方工作人员翻包检查,并加以阻拦。他认为园方制定的规则不合法,导致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便一纸诉状将上海迪士尼乐园告上了法庭。

  记者查询上海迪士尼官网《游客须知》,确实发现了“食品;酒精饮料;超过600毫升的非酒精饮料。建议游客在入园前享用完携带的上述食品及非酒精饮料”的规定。

  事件逐渐受到关注,央视记者也在8月12日对上海迪士尼进行了暗访,发现园区至今仍存在“一定要搜包”的规定,发现食物必须当场吃完或存在日租金80元的寄存柜中。而园区内食品饮料的价格几乎是外面的5-10倍,一根冰淇淋40元,一瓶可乐20元等。

  关于“禁止携带食品入园”这一规则,在对央视记者的回复中,上海迪士尼度假区表示:关于外带食品与饮料的规定,与中国的大部分主题乐园以及迪士尼在亚洲的其他目的地一致;如果游客自己携带食品或饮料,可以在乐园外的休息区域享用。

  此外据报道,迪士尼目前已拥有6处世界顶级的家庭度假目的地。美国和法国的3处迪士尼乐园,并没有禁止消费者携带食物进园,而作为亚洲国家的中国和日本的迪士尼乐园却禁止携带食物。

  消息一出,上海迪士尼的相关做法很快引起热议,而#上海迪士尼回应禁止自带饮食##迪士尼欧美区未禁止携带食物#等词条则在微博上受到各种关注——

  看各方网友反应,有人吐槽园区食物太贵:

  有人十分不满园方“搜包”的举措:

  有人则直接表示对园方的回应不买账:

  不过,也有人对园方表达了支持:

  更有人表示,目前有类似规定的不止上海迪士尼:

  观点:

  或已违法,且侵犯隐私权

  对于网友们热议的“禁止自带饮食”规定,有多名律师表示,这一规定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还有《合同法》等其他一些强制法律性的规定。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6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一些条款。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上海迪士尼官网规定,虽然游客不能带食物和非酒精饮料进入,不超过600毫升的酒精饮料却反而可以带入园区。

  有资料显示,迪士尼最初也禁止园内饮酒,但法国巴黎的乐园因此遭到欧洲人持续抗议,后来迪士尼不得不取消了禁酒令。这被视为迪士尼学会尊重西方消费者饮酒的文化和权利一项著名案例。

  而“搜包”检查方面,也有律师认为,这的确侵犯了消费者的个人隐私权。

  这种检查须基于法律的授权,而迪士尼只是一个商业的企业,没有任何的超出法律以外的权力。普通人乘坐飞机、火车、地铁等公共交通时,需要配合安检检查随身携带的情形,也是基于在公共安全的情况下,有相应法律法规支持的。

  还有观点指出,在购票前的游客须知中,并没有指出游客届时须“搜包”检查通过后才可入内,然而上海迪士尼却强调,购票后非法定原因不可转让及退款。即拒绝“搜包”也不可退票,因此也存在变相强制“搜包”的嫌疑。

  数据:

  开业一年便盈利收入逐年下降

  资料显示,上海迪士尼开业于2016年6月,而开业后仅一年,上海迪士尼乐园便在2017年第二财季实现小幅盈利。

  据华特迪士尼财报,上海迪士尼2017年年中便已成为迪士尼全球乐园业务二季度增长引擎,并迎来第1000万个游客,到了年底,迪士尼的收入也突破了百亿元。

  然而,经过了最初一段时间的称赞,其迎来的便是越来越多的争议和诟病。

  其中,有对高额的门票价格的吐槽,也有对园内众多高价二次消费副业的抱怨。其中怨声最大的,则是眼下出现争议的入园需要搜包,不准自带食物和园内天价饮食价格等问题。彼时有报道显示,有很多游客一家三口游玩一天后花费都达到了上万元。

  在2018年11月9日,迪士尼公布了2018财年Q4及全年财报,迪士尼公司在2018年交出了有史以来收入的最高的成绩。其中,主题乐园及度假区业务,电影部门业务表现最好。其中,上海迪士尼乐园入园人数虽增加,但收入却出现了下降。

  到了迪士尼2019年一季度,上海迪士尼乐园游客量减少、成本增加导致该项目运营利润再次下降,而过去三个季度存在的游客量负增长问题也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即是说,上海迪士尼乐园从2018财年第二季度到2019年第一季度,已经连续出现了四个季度的客流量下降。

  有分析表示,这也可以看出上海迪士尼的种种不合理运营策略早已出现了“反噬”的苗头。

 

  评论:

  需正视这么干到底对不对?

  人民日报也对此发文质疑称,迪士尼乐园需要正视的问题不是有多少乐园在这么干,而是这么干到底对不对?

  如果只是担忧卫生问题的话,迪士尼适当提高票价来充当“卫生处理费”,都比现在翻包检查吃相更好看。之所以不这么做,最好的解释是,在园内卖高价饮食挣钱更多。禁止自带饮食和翻包检查的配套,就算消费者有所不满,但因为迪士尼的稀缺性,多数还是会屈服,说白了,迪士尼利用的就是博弈中的优势地位。

  这样的行为在法律上可能确实有争议,尽管有律师认为迪士尼的做法侵犯了消费者权益,但关于消费者选择权的界定,在法律上存在模糊地带。只是别忘了,法律的根本还是关乎民意共识,是权衡各方权益之后提炼出来的游戏规则。哪怕现有法律暂时无法判定迪士尼违法,也不代表它的行为就是正当的。

  回顾曾有过的一个类似争议,即饭店能否禁止消费者自带酒水,也曾经历过漫长的讨论和反复,要权衡企业自主经营权和消费者权益之间的矛盾。而当时的法律也很难给出裁判,但最后的结局有目共睹,允许消费者自带酒水得到了新的法律保障。而且事实证明,尽可能地保障消费者权益,不会伤害企业利益。好企业在好的规则下,依旧能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在普遍的民意公愤之下,希望迪士尼不要固执地站在消费者权益的对立面。哪怕是为了自身利益考量,如此不惜侵犯消费者隐私权等多项权益的行为,也不可能持久。与其在消费者的讨伐抗议中、在必将完善的法律约束中仓皇求变,不如早早积极回应消费者诉求,寻求更好的共赢之道。

(文章来源:金融投资报)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