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科创板 >> 文章正文

科创板映射,掘金计算机细分领域

加入日期:2019-8-1 18:09:39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9-8-1 18:09:39讯:

  科创板开闸第二周,拉开科技掘金大幕。国盛证券计算机首席分析师刘高畅在进门财经路演时认为,计算机行业估值近十年低点为2012年11月,2019年初已经接近2013年初水平。科技产业预期消化基本完成,新一轮趋势成长开启。

  一、三个科技周期起点

  年初,我们在市场悲观中发布年度策略《投资新起点渐进,产业互联网与云交织》,从诸多因素提出2019年已接近科技投资新起点。在考虑市场监管环境改变、各个产业节奏变化,选择了金融IT与安全可控行业进行推荐。

  4月底我们认为云计算产业预期压制因素已逐步消化,而市场与监管因素边际变化已减弱,发布中期策略《投资新起点确立,聚焦安可与云》。

  开始强调云计算迎来10年投资起点及云计算三定律。当下对科技股的投资机会讨论众多,我们将从三个科技大周期出发,综合围绕企业质地,科技产业趋势及预期,估值变化及行业增速特征,探讨科技行业的投资趋势。

  01

  高壁垒、运营型公司逐步显现

  传统计算机公司以项目型公司为主,长期竞争力与业绩不具有稳定性,股价多来自于外部冲击(技术、政策)的导入期、主题性机会,股价波动较大。

  2013-2015年是互联网+政策推动下企业转型的高峰期。经历前期投入,产业充分竞争,技术推动后,部分领军公司已经验证了自己的竞争力。护城河提升,行业集中度提高,领军企业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大。

  2019VS2013:商业模式升级、护城河与集中度提升、数据触碰新需求商业模式升级:云计算以及运营方式改造使得从订单型收费,转变为按流量(年/人次/使用次数)收费。

  例如广联达(002410)传统造价软件收入受到建筑业新开工面积波动影响较大,SaaS转型后按年收费,可以平滑业绩波动。

  护城河与行业集中度提升:云计算的本质是IT与数据集中,技术与行业Know-how不断迭代,领先服务商的产品及服务优势更加明显,以往集成商靠渠道取胜的优势在淡化,行业集中度提升。

  从IT到DT:2013-2015年期间,计算机公司相继推进互联网+战略,本质上是业务与数据运营开始,各类数据的汇集开始产生新的需求。2018年,市场上有一批优质公司进入到收获期,可验证性增强。

  例如东方财富(300059)的互联网券商、卫宁健康的互联网+医疗健康等,成长逻辑更加清晰。

  02

  预期消化基本完成,新一轮成长开启

  全球科技投资都体现GARTNER曲线特点:导入期、预期消化、成长期、成熟期。2016-2017年资本市场实现了对5G、AI、车联网、物联网、AR等新兴科技代际,以及区块链的导入期展望,这个基本与全球同步。

  2018年海外一级市场与国内二级市场开始了新兴技术的泡沫破灭以及预期消化。2019年产业预期基本平衡,而且诸多产业信号显示进入实质进展期,投资成长期开启。

  导入期后预期下滑迅速。5G、AI、车联网、物联网、AR为代表的下一IT代际目前过高预期逐步消化,2018年成长信号不明。在预期消化的这两年,后续新的IT需求有望提升。

  下一个IT代际逐步到来,2019年出现产业化信号。从5G技术的成熟度角度来看,2019年中即具备大规模部署的条件。

  华为徐直军在“2018年上海世界移动大会”上公布5G时间表:华为于2019年3月30日推出基于独立组网(SA)的5G商用系统;2019年推出支持5G的麒麟芯片;2019年6月推出5G智能手机。

  03

  估值变化:年初已接近历史底部

  计算机行业估值近十年低点为2012年11月,2019年初已经接近2013年初水平。参考前文讨论的企业质地与科技周期整体估值水平已经较难接近历史底部水平。

  历史上,计算机行业近10年市盈率低点为2012年12月底,约25倍估值。从市净率来看,2012年12月底计算机行业PB近10年低点为2.23倍。

  04

  行业增速:神奇的“脱钩”

  去年底市场极关注软件行业增速与GDP关系,担心后周期因素影响行业预期,实际上科技行业历史上更重视结构性主线、且经济因素与逆周期政策对行业Beta影响较大。

  历史上软件行业收入增速与GDP增速的变动基本保持一致。2017年之后我国实际GDP增速开始缓慢下行,然而软件业务收入增速呈现上涨趋势。

  目前来看,推测原因可能为移动互联网进一步影响、华为等顶级巨头的世界竞争力形成、云计算产业期到来,以及国产化科技开始占据下沉。

  二、云计算:十年成长期起点

  国内云计算开局普遍落后海外4-7年,追赶路上从未停歇

  01

  国内IaaS领域的先行者为阿里云

  阿里云的诞生时间为2009年,在2009-2010年,国内公有云领域的提供商主要是阿里云和盛大云,但是受限于国内客户还处于培育状态,这阶段云计算客户主要是电商、游戏等互联网用户。

  在2011-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热潮来临之际,阿里云紧抓机会迅速将其IaaS业务推向了新高度,国内整体云计算业务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普及期,但是已经开始有中石油等大型政企陆续选择云计算服务。

  2013年-2016年期间,亚马逊AWS在2013年12月正式进入中国,云计算的需求开始爆发,银行、保险、制造业、政企等传统领域客户慢慢开始尝试上云,对云计算的接受程度显著提高。

  对比起来,海外SaaS领域发展初始时间为1998年,2004年左右SaaS企业开始进入业绩爆发阶段,IaaS领域的亚马逊2005年开始对外推出;而国内的阿里云2009年才正式诞生,SaaS领域由于国人的付费习惯等问题,至今才开始进入爆发阶段。

  因此,总结起来,国内的云计算产业普遍落后海外5-7年时间,海外的云计算发展进程对于国内云计算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02

  IaaS:中美IaaS领军的差距约为4年

  1)增速:AWS成立于2005年,发展到2015年经历10年时间,2015年收入达到79亿美元,2015年-2018年3年的时间里,AWS收入依然保持年复合增长率45%的增速。

  而阿里云2009年对外开放,2015年-2018年之间每年的增速保持在100%以上,而阿里云在2019年才刚开始进入第十个年头,参照AWS的先例,预计未来5年还会保持较高的增速。

  2)体量:阿里云最新财年的收入为21.3亿美元,而AWS的收入达到了257亿美元,阿里云收入仅为AWS收入的比例为8%。最新单季度,阿里云与AWS的收入体量相差8倍左右。

  03

  SaaS:企业级软件转型仍需时间

  创立之初就定位为SaaS企业的三大SaaS初创企业Salesforce、Workday、ServiceNow中,只有Salesforce是1999年成立,Workday、ServiceNow都是2005年才成立,云转型企业Adobe、Autodesk的SaaS化起点时间为2012年、2014年。

  相比之下,我国SaaS云转型的领先企业用友网络(600588)、金蝶国际、广联达石基信息(002153)的云转型时间都是在2016-2017年期间。中美的SaaS起点差距较小。

  参考美国进度,云计算是国内未来十年战略性机会。无论是从IaaS层还是SaaS层,中国云计算的开局普遍晚于美国约4-7年时间。

  因此,当前中国云计算的发展可对应至美国2012-2013年左右的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未来十年云计算的发展可参考过去十年美国云计算发展速度,例如IaaS层的AWS、SaaS层的Salesforce(纯SaaS公司)、Adobe(云转型先行公司)。

  04

  三大定律助力中国云计算未来十年腾飞

  我们也在过去多篇报告曾经提及云计算三大定律:

  1)云计算具有马太效应,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2)云计算实现数据集中,数据进一步衍生增值服务抬高天花板;

  3)云计算时代下,中国IT企业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第一,增强的护城河带来集中度提升:转云后产品迭代加速,且拥有客户才拥有客户数据,能够拥有迭代的基础。首先,SaaS订阅模式按月或者按年付费的模式,大幅降低了客户的门槛,吸引了大量的客户资源,而客户量和使用频率是积累数据最重要的基础。

  例如在传统时代,一个软件需要付费上千元、甚至上万元,把很多有需要的客户拒之门外,而SaaS模式中一年交几十元、几百元即可成为会员,客户群体扩大。

  其次,积累的客户数据资源可进行发掘利用,是产品迭代的基础。

  数据资源是许多组织和企业尚未开发的资源,在传统模式下,用户与用户、产品与产品之间相互独立,产生的数据无法汇集起来形成资源池,而在云计算时代很好完成这一点,单纯的工具已经越来越难以支撑一家公司保持行业领先地位,数据才是企业的重要壁垒。

  因此,海外大部分云计算领域的巨头企业例如亚马逊AWS、谷歌云、微软、Salesforce,都在数据产业链做了大量的储备和尝试。

  第二,持续衍生的增值服务:业务与数据一旦上云,自然可以衍生诸多增值服务。以Adobe为例,Adobe自2012年转云后不断推出新的增值服务,服务深度持续延伸,收入上也打破市场认知的云计算仅为收入分摊预期,经历短暂下滑后,2018年收入超过2012年1倍以上。

  具体而言,2016年11月,Adobe公司在美国圣地亚哥举办的MAX大会上发布了旗下首个基于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的底层技术开发平台——AdobeSensei。

  AdobeSensei不是一款具体的产品,而是做为一个人工智能技术与云产品CreativeCloud、ExperienceCloud、DocumentCloud结合,增加产品的广度,向用户提供更优质的个性化服务,使得客户可以利用更好的底层功能、更智能完成工作,从而提高用户粘性。

  在产品不断迭代以及不断增加增值服务提升用户体验满意度的情况下,Adobe的产品功能性越来越丰富。作为结果,Adobe收入在2013年因为转型短暂下滑后,开始了稳定的增长,过去几年每个季度都保持在20%以上的收入增速。

  第三,云计算体系中,中国IT企业有望实现弯道超车。传统IT领域里,海内外差距已十分明显,追赶需要较长时间。

  计算机技术在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就已开始酝酿,而在50年代-60年代即逐渐发展成熟,而几乎在同一时间,美国和欧洲就开始了企业信息化和工业信息化的历程。

  70~80年代,美国计算机和软件产业逐渐成熟,随之而来的是日后巨头的先后诞生:微软成立于1975年,苹果成立于1976年,甲骨文成立于1977年(在更早的时候,SAP于1972年成立于德国)。

  从市值体量对比来看,美国的Microsoft、Amazon、Apple的总市值都已经达到9477亿美元、8739亿美元、8055亿美元,类似于Adobe、Salesforce这样的SaaS企业的体量也达到了1322亿美元、1167亿美元。

  对比之下,中国没有一家大型巨头企业的主营业务是企业级服务,ERP、财税、建筑领域的龙头公司的用友网络航天信息(600271)、广联达的总市值都不超过100亿美元。

  部分国内SaaS产品已经具备与国外企业同台竞争的能力。以石基信息为例,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冲击下石基信息打造了基于云架构的酒店信息系统,在产品全面性上与甲骨文同台竞技,在酒店新一轮信息系统云化浪潮中占据先机,目前石基信息云产品在海外市场渗透速度明显加快。

  在餐饮管理系统,洲际酒店集团、凯悦酒店集团都正式选择了石基的云POS系统InfrasysCloud。在云PMS方面,从2019年2月开始,公司加速海外业务的进程,分别在华盛顿、日本、印度开设新办公室,与海外同类型产品产生直接的竞争。

  三、安可:政策与产业化条件成熟

  在200亿事件成为常态的背景下,国家将持续会在政策、资金上给予芯片、基础软件等行业迭代的支持。安可产业化进展显示国产化产品技术已经达到“可用”,甚至向“好用”进化。

  阿里、腾讯、华为等巨头纷纷加入国产化阵营。一季报收入增速显示安可行业已经迎来收入拐点,中国软件(600536,股吧)、中孚信息、北信源(300352)、东方通(300379)等安可产业相关标的一季度收入高增,侧面验证安可进入替代长周期起点。

  国产化产品出货量将呈现加速度增长态势。用户量基础扩大与国产化生态进化与技术迭代将形成良性循环,进而为国产化产品带来更多用户。

  01

  政策推动安可产业化进程

  政策支持加快安可产业化进程。在2018年5月,《人民日报文章:引领网信事业发展的思想指南——XJP关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重要论述综述》中提到,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信息化发展的基石。要下定决心、保持恒心、找准重心,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

  要抓产业体系建设,在技术、产业、政策上共同发力。我们认为,国家将持续会在政策、资金上给予芯片、基础软件等行业迭代的支持。

  02

  国产化已具备全面替代可能

  自主可控产业链可分为四部分:

  1)IT基础设施:主要指CPU芯片、服务器、存储、交换机、路由器,这些是信息安全的基础,国产化替代空间巨大;

  2)基础软件:主要指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随着基础软件技术逐渐成熟,国内厂商积极抢占国外巨头市场份额;

  3)应用软件:主要指为不同行业领域用户需求而提供的软件,比如ERP领域、电力行业、金融行业、政务应用、办公软件,目前国产化替代逐渐从基础软件向高端软件渗透;

  4)信息安全:主要指边界安全产品、终端安全产品、安全管理产品,目前国产信息安全产品可基本替代国外同类产品。

  从国产化替代的角度来看,一共有三个替代层面:

  1、国产的Linux操作系统加上国产cpu替代Wintel体系;

  2、替代IBM或者Intel的小型机或服务器,Oracle的数据库,以及EMC的存储设备;

  3、替代以德国SAP公司ERP软件为代表的高端管理应用软件。

  国产化替代将从dang政机会开始向重要行业陆续拓展:

  1、全国的dang政机关的全面国产化替代;

  2、包括银行、保险、证券、铁路、民航、税务、海关、电力为代表的八大重要行业,特别是重要行业的内网专用系统将优先进行国产化替代。

  我们认为,国产化替代将率先从dang政机关推进,在dang政机关的使用中不断优化提升产品和系统;其次将向重要行业领域拓展,包括银行、保险、证券、铁路、民航、税务、海关、电力为代表的八大重要行业,特别是重要行业的内网专用系统将优先进行国产化替代。

  国产的Linux操作系统加上国产cpu替代Wintel体系。按照dang政机关2000万台电脑测算,将释放千亿市场空间。

  Wintel体系是Windows3.1在1992年推出以后,由英特尔cpu加上Windows构成的桌面电脑体系,到现在已经25年以上。未来将会被国产的Linux操作系统加上国产cpu构成的体系替它。

  国产终端大体上相当于Wintel3、5年前的水平,技术上可以实现完全替代。Linux操作系统与windows的比较,最大缺陷是缺少大量行业软件支持的生态问题,但是国内应用软件成熟度日益提高改善整体生态水平,可以说国产CPU+操作系统正从“可用”向“好用”发展。

  03

  阿里、腾讯、华为加入国产化阵营

  云巨头阿里云、腾讯云以及微软云平台均选择了麒麟操作系统入驻云平台,国产操作系统服务器具备大范围商业化应用技术基础。

  第一,兼容性高是云厂商考虑的第一要素,中标麒麟操作系统支持国内外主流数据库、中间件、备份恢复软件、HA软件、虚拟化软件、大数据平台软件、安全软件等,并提供Oracle数据库、VMWareESXi虚拟化、Veritas备份及HA、OracleTuxedo中间件等国际厂商软件的原厂认证,方便获得原厂技术支持。

  第二,市场认可度高也是优选项,中标麒麟在国内Linux市场的占有率持续增长,从2011年的25.4%,到2016年已达到30.8%,且连续六年市场占有率领先,获得dang政军及各行各业的广泛认可。

  第三,安全性也不容忽视,中标麒麟操作系统继承了Linux轻健快捷的特性,又针对中国用户的需求增加了许多安全服务。

  腾讯云主动宣布通过麒麟服务器操作系统兼容性测试。根据腾讯云TStack公众号披露,腾讯云TStack与银河麒麟服务器操作系统V4,通过了基于飞腾CPU架构的兼容性测试。

  测试表明,腾讯云TStack能完全支持并兼容银河麒麟操作系统,在银河麒麟操作系统下腾讯云TStack也将继续为用户提供可靠和卓越的操作体验。

  腾讯云TStack与中标麒麟高级服务器操作系统V6.0、V7.0通过兼容性测试。这标志着,腾讯云TStack可以在中标麒麟操作系统之上稳定、便捷的运行,为国产操作系统用户业务入云增加更多选择。

  未来,双方将会进一步拓宽合作范围,相互认证更多的产品线,共同助力国家信息化系统实现自主可控。

  麒麟操作系统助力腾讯云拥有更多安全可控产品线,腾讯云推动国产操作系统企业用户基础。

  腾讯云TStack通过国产操作系统兼容性测试,一方面在安全可控产业趋势下,麒麟操作系统将帮助腾讯云认证更多安全可控产品线,具备进入dang政军以及央企的资质;另一方面腾讯云将推动国产操作系统加速进入企业用户市场,扩宽用户基础,建立企业应用生态。

  麒麟操作系统已完成主流云平台的互相认证。根据中标软件公众号披露,中标麒麟操作系统已入驻阿里云市场,在阿里云市场中的基础软件类目中登录。

  中标软件首批入驻Azure镜像市场,提供中标麒麟Linux的产品镜像服务,这也是国内唯一能够在微软Azure公有云上运行的国产操作系统产品。

  腾讯云已通过中标麒麟与银河麒麟操作系统兼容性测试,麒麟操作系统已完成与国内两大云服务商(阿里云、腾讯云)的相互认证,国际上Azure的互相认证。

  华为推出基于鲲鹏芯片的泰山国产服务器。

  发布其服务器芯片鲲鹏920和三款服务器产品泰山系列,泰山服务器鲲鹏920是基于ARM架构的CPU芯片,是华为首次推出服务器CPU芯片,徐文伟介绍这是一款高性能,高吞吐,高计算的芯片,其跑分超过业界主流CPU的25%,是业界最快的服务器CPU。

  04

  安可板块出现收入拐点

  安可子板块,包含中国软件启明星辰(002439)、北信源、中孚信息、美亚柏科(300188)等15只个股,涵盖了自主基础软件、安全软件等领域个股。我们认为,从2019Q1表现来看,2019Q1安可出现收入拐点,侧面验证安可产业化开始落地。

  安可出现收入拐点。从收入角度观察,2019Q1板块内个股营收整体增长24%,同比2018Q1的增速(11%),加速信号明显。归母净利整体为-2.11亿元,受到中新赛克等个股季节性影响,板块利润出现亏损。

  05

  国产化产品将呈现加速度增长态势

  政府办公电脑国产化替代将带来千亿市场空间。根据倪光南院士的演讲资料,全国的dang政机关,各个部门人员用的电脑共有2000万,未来还将逐步渗透到国资委下的企业。

  根据统计局数据,2015年全国dang政机关公务员超过700余万人,事业单位编制人员3100余万人、中央企业员工200余万人,总数合计约5000万人。我们按照单台电脑1万元的价格测算,仅dang政机关国产终端将释放2000亿的市场空间。

  国产化产品出货量将呈现加速度增长态势。按照税法规定,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电子设备折旧年限一般为3年。

  我们认为,在国产化电脑可用的情况下,机关办公电脑将随着折旧年限,逐渐替换成国产化终点。

  并且随着国产化终端用户基础的不断扩大,国产化终端的好用程度将不断提升,生态应用将不断丰富,进而扩张到更多企业和部门。用户量基础扩大与国产化生态进化与技术迭代将形成良性循环,进而为国产化产品带来更多用户。

  四、5G:基础设施落地后影响深远

  01

  政策、产品共同印证5G进入商用元年

  运营商公布2019年度5G网络建设的资本支出。三大运营商在一季度公布了2019年的5G资本开支计划。

  其中中国移动2019年“5G试商用”资本开支预计在172亿元之内,中国联通计划60亿~80亿元用于“5G试验资本开支”,中国电信明确表示2019年的5G投资预算为90亿元,分别占各自当年资本开支总额的10%、12%和12%,三大运营商均开始为5G的商用进行前期投资铺垫。

  5G发牌提前,政策扶持可见一斑,5G未来市场空间巨大。2019年6月6日,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我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

  按照工信部的原计划,2016-2018年是技术试验期,2019年进入5G预商用阶段,2020年正式商用,即使在2019年初,工信部仍表态将在若干市场发放5G的临时牌照,但最后依然直接跳过了临时牌照阶段,进程加速,比预期时间提前至少半年,政策对5G的扶持力度可见一斑。

  根据艾瑞咨询的预测,中国5G市场规模将在2020年达到6.6万亿,而按照中国信通院发布的《5G产业经济贡献》报告,预计2020-2025年,中国5G商用直接带动的经济总产出达到10.6万亿元,间接拉动24.8万亿元,同时创造超过300万个就业岗位,想象空间巨大。

  终端厂商纷纷推出5G产品,产品逐步丰富。各大手机厂商为了应对手机出货量下滑压力并卡位5G商用手机,先后发布了多款5G手机。

  例如2019年4月23日,联通公布了6款具备5G功能的手机终端、5款行业终端以及4款模组产品。根据工信部的统计数据,截至2019年5月,包括5G手机CPE终端、家庭热点在内的各种5G商用终端已超过50款。

  国内5G基站建设火热。截至2019年6月,北京和广东分别已建成5G基站5,285座和8,949座,6月10日深圳宣布2019年底前建成8,500座5G基站,实现总数过万,高于今年4月份提出的目标。

  此外还有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都宣布2019年年底之前要建成超过1万座5G基站,广东省和江苏省的这一目标分别定为3.2万和9,000座。整体来看,经济发达地区的5G基站建设投资处于加速阶段,未来有望逐步向其他省份地区扩散。

  华为推出第一款5G手机。

  19年7月26日,华为发布第一款支持SA/NSA两种网络模式的5G双模手机Mate20X,获得了首个中国5G进网许可证、首个泰尔5G通信能力五星证书以及首个GCF5G能力认证证书,并唯一商用搭载双7nm5G终端芯片模组,可同时支持一张5G和4G卡,售价6188元,价格低于市场预期。

  巴龙5000率先实现业界标杆的5G峰值下载速率,在Sub-6GHz频段实现4.6Gbps,在毫米波频段达6.5Gbps,是4GLTE可体验速率的10倍。

  5G进入新投资周期的起点。上文所述的多个标志性事件都在印证,国内5G产业无论从网络、设备还是终端都在加速推进。

  也将吸引越来越多的人使用5G手机及其他终端设备,帮助运营商快速调整网络,进一步加快5G网络的建设,推动下游C端应用场景落地。我们认为,5G将进入投资周期的新起点。

  02

  5G解决VR/AR技术瓶颈

  技术瓶颈制约VR/AR发展。2016年曾被誉为VR/AR元年,但是由于VR/AR技术自身面临诸多难点,例如硬件计算、解码、渲染芯片技术处理速度和能力不足,互联网数据传输速度慢和延时长,落地体验以及完善的商业产品基础不成熟,导致虚拟现实技术商业化步伐变慢。

  此前预期的远程医疗、教学、金融等方面都没有特别成功的虚拟现实产品落地,仅在游戏产业有一些比较成功的例子。

  而虚拟现实行业的领头企业facebook,也从虚拟现实往计算机视觉为基础的增强现实转型,更多应用3D建模、场景重建和增强相关技术。

  5G解决VR/AR技术瓶颈,融资规模大涨,加速产业发展。5G所具备的超高速、低时延等特性将彻底解决VR/AR所面临的技术瓶颈,使得行业重回大众视野,前期所难以落地实现的场景,如远程医疗、教育等将成为现实,VR/AR行业再次得到产业资金青睐,加速推动产业发展。

  2019年上半年,全球VR/AR行业总融资金额达124.69亿元,同比大涨133.3%,产业资本入场迹象明显,并且资本更倾向于已融过资且商业模式比较清晰的企业。

  根据IDC于2019年7月发布的报告《IDC全球增强与虚拟现实支出指南》,全球VR/AR市场将从2016年的61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1,600亿美元,预计五年CAGR为78.3%,大部分增长将受到商业和公共部门加速投资的推动。

  IDC预测中国市场5年的CAGR最高的3个行业都属于商用领域,依次为医疗保健行业、公用事业和银行业,皆已超过100%。

  03

  5G行业应用将逐步落地

  运营商5G资本支出压力大,倒逼联手企业客户,加速5G在工业互联网等多领域商业变现。一方面提速降费政策压缩运营商利润空间,5G基础设施建设资本支出承压,倒逼运营商联手企业客户,探索5G应用场景落地变现。

  另一方面5G网络短期内难以从消费者端获取足够收益,而企业客户对5G联网诉求更强,使得早期商业应用场景更可能集中于工业物联网、泛在电力物联网以及车联网等以B端为主的领域。

  2019年三大运营商总资本开支计划约为3,029亿元(其中联通580亿元、电信780亿元、移动1499亿非5G投资+170亿5G预估投资),相比2018年增加5.59%,为2015年以来的首次正增长,但三大运营商在5G方面的投资金额的绝对值依旧处于初期规模。

  考虑到运营商当前的经营增长压力以及4G投资的收回周期,预计未来在政府以及企业的支持、5G基础设施投资商业分成模式的创新推动下,运营商的5G投资规模将会提速。

  5G成为工业物联网业务重要支撑。工业物联网是工业体系和互联网体系融合的产物。我国各地企业的工业水平层次不齐,工业变革必须从单点的信息技术应用向全面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变,而5G将成为工业物联网业务的重要技术支撑。

  5G边缘计算加速工业IT及OT网络融合,通过边缘数据处理、跟踪及聚合能力的增强,提升工业物联网业务的高可靠、低时延等性能指标,提供更好的安全和用户隐私,优化资源共享和用户体验。

  “三型两网、世界一流”战略落地,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启动,物联网生态圈开始建立。2019年3月,国家电网在2019年两会报告中提出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是要建设运营好“两网”(即“泛在电力物联网”和“坚强智能电网””。

  到2021年初步建成泛在电力物联网,到2024年建成泛在电力物联网。

  参考国家电网互联网部的数据,目前国家电网已拥有庞大的联网设备规模与海量数据,其中接入智能电表等各类终端5.4亿台(套),采集数据日增量超过60TB,覆盖全国约4.71亿客户的用电信息实现在线采集,车联网接入充电桩超过28万个。

  2019年初,国家电网天津滨海公司联合中国联通中兴通讯、天津普迅、云圣智能等多家公司,率先开展5G技术在电力行业中应用的研究,为5G技术在电力领域落地提供应用场景。

  7月5日,国家电网发布了《配电物联网技术发展白皮书》,未来将以配电物联网为骨干,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技术,助力城市能源智慧化发展。

  车联网有望成为5G重要商用场景。5G三大应用场景uRLLC具备超高可靠、超低时延特性,eMBB大幅提高速率,mMTC支撑海量物联网,上述三者都使得未来真正的无人驾驶成为可能,5G将加快汽车的智能网联化进度,车联网有望成为5G商用下的重要落地场景。

  其中一项重要的技术为C-V2X(CellularVehicle-to-Everything,蜂窝车联),主要包括汽车与汽车(V2V)、汽车与网络(V2N)、汽车与基础设施(V2I)以及汽车与行人(V2P)四类场景。

  它不仅支持现有的LTE-V2X应用,还支持未来5GV2X的全新应用,基于强大的3GPP生态系统和连续完善的蜂窝网络覆盖,可大幅降低未来自动驾驶和车联网部署成本。

  五、重点公司

  1)安全可控:中国软件启明星辰中国长城、金山软件、中新赛克、北信源、中孚信息、太极股份(002368)、深信服、美亚柏科中科曙光(603019)、华东电脑(600850)、绿盟科技(300369)、卫士通(002268)、南洋股份(002212)、纳斯达、三六零、华胜天成(600410)等。

  2)云计算与产业互联网:广联达上海钢联(300226)、新国都(300130)、拉卡拉、宝信软件(600845)、用友网络、金蝶国际、汇纳科技石基信息汉得信息(300170)、赛意信息等。

  3)金融IT:恒生电子(600570)、同花顺(300033)、东方财富长亮科技(300348)、新国都新大陆航天信息、顶点软件等。

  4)医疗IT:卫宁健康、创业慧康、万达信息(300168)、和仁科技麦迪科技、国新健康、东华软件(002065)。

  5)5G与自动驾驶:中新赛克、中科创达(300496)、四维图新(002405)、千方科技(002373)、金溢科技、万集科技等。

  6)人工智能:科大讯飞(002230)、佳都科技(600728)、中科曙光

  7)其他公司:每日互动、佳发教育、华宇软件(300271)、新北洋(002376)、新开普(300248)、信息发展(300469)等。

  文章内容为国盛证券计算机首席分析师刘高畅在进门财经路演核心观点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进门财经。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顶尖财经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编辑: 来源:和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