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9-7-31 22:43:13讯:
今天,中国人民银行释放出三个大消息,受到市场关注:
第一个是发布了召开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结构调整优化座谈会的内容,传达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决策部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银行信贷结构调整优化要重点做好四大方面的工作。
第二个是增加支小再贷款额度500亿元支持中小银行扩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
第三个是央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发布了《2019 年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简要报告》,调查报告从消费者态度、行为、知识和技能等多角度综合定性分析我国消费者的金融素养情况。
三个消息都有什么主要内容,基金君和大家一起看一下。
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结构调整优化座谈会在京召开,央行要求: 合理控制房地产贷款投放,严禁消费贷款违规用于购房
2019年7月29日,人民银行在北京召开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结构调整优化座谈会,传达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决策部署,紧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分析当前信贷结构形势,总结交流经验做法,部署推进下一阶段工作。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潘功胜出席会议并讲话,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朱鹤新主持会议。
会议认为,近年来金融系统加快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银行业信贷结构出现积极变化,特别是在加大小微企业信贷投放方面取得明显效果,但房地产行业占用信贷资源依然较多,对小微企业、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企业、现代服务业、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领域支持力度仍有待加强。
会议要求,各类银行要强化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充分认识信贷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主动提高政治站位,从宏观审慎角度审视经营思想、经营策略,重塑和培养经营能力,转变传统信贷路径依赖,合理控制房地产贷款投放,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信贷支持。
会议强调,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银行信贷结构调整优化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提高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占比。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落实有扶有控差异化信贷政策。合理安排贷款期限和还款方式,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根据科创企业、高技术制造业轻资产特征,培养行业分析和风险评估能力,创新金融产品,提升服务能力。
二是要继续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注重提升金融服务小微企业能力,改善信贷资源配置、信贷风险评估、信贷政策、激励考核、金融科技手段运用和尽职免责等,着力构建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愿贷、敢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
三是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认真落实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连续性稳定性。保持个人住房贷款合理适度增长,严禁消费贷款违规用于购房,加强对银行理财、委托贷款等渠道流入房地产的资金管理。加强对存在高杠杆经营的大型房企的融资行为的监管和风险提示,合理管控企业有息负债规模和资产负债率。
四是要加大对现代服务业、乡村振兴、金融扶贫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
座谈会上,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等金融机构介绍了信贷结构调整的主要做法,人民银行北京营管部交流了信贷结构调整的经验和建议。人民银行相关部门和分支机构负责同志,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政策性和开发性银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部分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人民银行增加支小再贷款额度500亿元
支持中小银行扩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
央行网站今日发布消息,为改善小微和民营企业融资环境,人民银行决定增加支小再贷款额度500亿元,重点支持中小银行扩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 发挥精准滴灌作用,引导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本次增加额度后,全国支小再贷款额度为3695亿元。
央行表示,服务基层、服务实体且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和民营银行,借用支小再贷款后能够增加小微、民营企业信贷投放的,可向当地人民银行分支行申请支小再贷款。人民银行分支行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符合条件的及时发放。
2019年以来,人民银行加大支小再贷款支持力度,加强再贷款资金投向监测评估,注重定向发力,切实支持小微、民营企业。截至2019年6月末,全国支小再贷款余额为2267亿元,同比增加1323亿元,创历史新高。
央行发布《2019年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简要报告》:
消费者最感兴趣的五大类金融知识依次是银行卡(包括借记卡和信用卡)、银行理财产品、住房贷款、基金股票投资、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服务。
央行今日发布2019年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简要报告。调查从消费者态度、行为、知识和技能等多角度综合定性分析我国消费者的金融素养情况。
从消费者态度看,消费者在金融态度方面的整体情况较好,大多数群体能够意识到金融知识普及和在校园开展金融教育的重要性,更加重视个人信用;延迟消费的意愿则略有下降(或更加倾向于即时消费),其中全日制学生延迟消费的意愿最低。
从消费者行为看,整体上消费者在金融行为上有待加强,在阅读合同条款、为小孩上学储蓄、使用ATM时的密码保护行为方面有较好的表现;在家庭开支的规划和执行、对账单的理解、信用卡还款方面的行为需要进一步加强,在应对意外开支方面普遍存在不足。
从消费者金融知识水平看,消费者整体上对金融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在银行卡、储蓄、信用知识方面的正确率较高,均超过60%;在贷款、投资、保险等方面的知识水平有待提高,不同群体对各类金融知识的掌握程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从消费者金融技能看,整体上消费者在理解金融合同的权利和义务、产品风险和收益、假币处理方面的掌握情况相对较好,在辨别非法投资产品和渠道、比较金融产品和服务方面有一定的掌握;而在冠字号码功能、银行卡使用方面还需要加强,对新版人民币防伪特征的掌握水平需要提高。
从消费者对金融知识的需求情况看,消费者最感兴趣的五大类金融知识依次是银行卡(包括借记卡和信用卡)、银行理财产品、住房贷款、基金股票投资、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服务。
从人口统计特征看,不同群体的消费者在金融态度、金融知识、金融行为、金融技能和金融知识需求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
另一方面,调查报告通过构建消费者金融素养指数得出全国消费者金融素养得分。结果显示,全国消费者金融素养指数平均分为64.77,中位数为67.96,标准差为17.01,消费者金融素养指数近似服从正态分布。与2017年相比,消费者金融素养整体上稍有提升。教育、收入、地域、年龄和职业五个因素与消费者金融素养得分显著相关,性别对金融素养得分的影响有限。
通过本次调查,报告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应当持续跟踪消费者金融素养的变化,为金融教育工作的统筹开展提供重要依据;二是要继续关注重点人群和区域的金融素养水平,结合群体特性开展适宜的金融教育活动,着重提升消费者的金融知识和技能,改善消费者的金融行为;三是要积极应对数字技术带来的挑战,利用数字技术的优良特性,开发更多与数字时代和人口结构变化相适应的金融教育工具。
据悉,在消保局的积极推动下,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于2016年1月11日下发《关于建立消费者金融素养问卷调查制度(试行)的通知》(银办发〔2016〕8号),正式建立了消费者金融素养问卷调查制度。2017年开始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除港澳台地区)每两年全面开展一次消费者金融素养问卷调查。2019年为第二次全面开展消费者金融素养问卷调查,在每个省级行政单位随机抽取600名金融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全国共18600个样本。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