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关注 >> 文章正文

日内两只可转债被临停:单日振幅竟高达40%是何原因

加入日期:2019-7-3 8:48:20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9-7-3 8:48:20讯:

  周二的可转债市场不平静,上交所的 泰晶转债(113503)、嘉澳转债(113502)等两只可转债,因波动幅度过大,盘中被上交所实施临停。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此前一天的7月1日,泰晶转债也曾被交易所两次临停,当天收盘,泰晶转债暴涨28.13%。

  1 暴张暴跌,一天内两只可转债被临停

  7月2日,上交所官网盘中发布了两则临停公告,被临停的主体不是刚上市的新股,而是可转债这一多数时候波动并不大的品种。

  上交所公告显示,泰晶转债、嘉澳转债均在盘中出现异动,交易所因此对相关品种实施临时停牌。

  

  

  两只可转债的波动究竟多疯狂?

  首先来看泰晶转债

  行情数据显示,在6月25日之前,泰晶转债二级市场价格长期都在100元出头,至6月24日收盘,也仅为104.25元。从6月25日开始,泰晶转债开始连续暴涨,至周二盘中一度达到209.90元,短短6个交易日翻了一倍以上。

  

  在7月1日,泰晶转债一天的涨幅就接近三成,因涨幅过大,泰晶转债当天内被上交所两次临停。

  不过,巨大的涨幅也带来随时调整的风险。就在周二泰晶转债达到209.90元的高价后,很快上演“高台跳水”,价格随后逐级走低,盘中一度跌至135.50元,一天之内最高价与最低价之间相差超过70元,全天振幅接近40%,秒杀A股市场各类“妖股”。

  另一只可转债嘉澳转债的波动剧烈程度也不遑多让。

  嘉澳转债在周二盘中临停前,价格直线飙升,短短三分钟的时间里,价格从96元出头飙升至117.60元,触及临停标准。不过,在临停30分钟后,嘉澳转债恢复交易,在短短一分钟的时间又跌破100元。这一幕在图形上形成一个类似“桥”形的走势。

  

  2 可转债近期回暖 但爆炒风险不容忽视

  可转债近期总体呈现回暖趋势。

  统计数据显示,自6月19日以来,156只公募可转债实现上涨,占比超过九成。其中,联泰转债区间累计涨幅超过四成,泰晶转债涨幅超过三成。这还是在上述可转债周二价格大幅回落的基础上。

  在连续上涨后,目前破发的公募可转债数量已降至27只,仅占总数的约1/6。

  

  对于可转债市场回暖的原因,机构普遍认为是因中美贸易摩擦的缓和,股市重新回暖所致。可转债由于具有股性,容易随着股票市场的走强而走强。

  兴业证券(行情601377,诊股)的研究指出,从 2011年至2014 年初、2018年下半年两次底部来看来看,YTM(到期收益率)大于3%的转债超过40%是典型底部区域。从相对指标出发,转债YTM与利率债利差压缩在100bp附近的数量较多时,也是底部指示。

  兴业证券认为,尽管相比过去两个月的低点有所反弹,但当前转债仍位于平衡点附近,整体位置较低,具有“攻守兼备”的特性。

  招商证券(行情600999,诊股)的研究指出,市场有望进入上涨通道,把握四类标的。当前阶段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缓和,股市有望重新进入上行通道,对应转债也当关注上行空间较大的标的。重点关注以下几类股性标的:一是消费白马食品饮料对应的转债标的;二是华为产业链中国产厂商对应的转债标的;三是云计算、5G等通信板块的标的;四是科创板近期上市公司中,业务领域对标转债的标的。

  不过,在可转债大幅上涨的同时,部分可转债价格出现剧烈波动,背后投机爆炒的意味也颇为浓厚。

  事实上,近年来可转债的炒风有加剧的趋势。然而,多个案例均证明,遭遇爆炒的可转债也容易出现暴跌,最终往往一地鸡毛。这说明,可转债尽管存在某种意义上的“安全垫”,但盲目炒作可转债的风险仍不容忽视。

  比如,今年5月底遭遇爆炒的天马转债在炒作热情退却后,二级市场价格持续走低,目前价格较5月底高峰时下跌超过100元,短短一个多月时间近乎腰斩。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