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个股点评 >> 文章正文

涨停敢死队火线抢入6只强势股

加入日期:2019-7-29 14:59:33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9-7-29 14:59:33讯:


  梅花生物:味精、I+G价格稳中有升,白城基地产能逐步释放,业绩重拾涨势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郑勇,郑勇 日期:2019-07-29 味精、I+G 价格维持高位
  公司具备味精产能70万吨,是国内味精第二大生产企业,报告期内味精价格继续维持高位。受行业有效供给产能减少,叠加后期玉米价格上涨影响,报告期内味精市场价格由年初的8000元/吨左右涨至年中的8600元/吨左右,毛利率同步上升。I+G方面,报告期内价格也持续维持高位,目前价格维持在11万元/吨左右高位水平。

  公司味精和核苷酸产品实现量价齐升,对利润形成非常有效的补充,确保了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在稳定基础上保持增长。报告期内,公司鲜味剂业务(谷氨酸、谷氨酸钠、核苷酸)实现收入28.71亿元。

  白城基地产能逐步释放,需求不佳行业弱势运行
  公司白城生产基地于2018年12月底建成投产,报告期内产能逐步释放,截至报告期末开工率已达90%以上。白城基地投产后,公司赖氨酸产能达到70万吨,公司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氨基酸生产企业之一。

  报告期内,行业新增产能相继投产,短期供给增加,同时需求端受非洲猪瘟扩散,猪饲料消费持续下降,氨基酸业务整体保持弱运行。今年上半年,苏氨酸(98%)均价7852元/吨,同比去年的9868元/吨下降20%;赖氨酸(98%)均价7250元/吨,同比去年的8321元/吨下降12.9%。综合影响下,报告期内公司饲料氨基酸业务(苏氨酸、赖氨酸、色氨酸)实现收入21.4亿元。

  玉米价格“V”字走势,综合毛利率小幅提升
  玉米作为公司主要原材料,报告期内价格呈“V”字走势,Q1库存相对充足且非洲猪瘟疫情持续发酵,受饲料企业采购热情不高等因素影响,玉米价格高位下调;Q2国家玉米收储启动,受临储粮拍卖底价上调等因素影响,价格不断看涨。报告期内全国玉米均价1850元/吨,环比上涨1.2%,同比上涨1.5%。综合影响下,公司实现毛利率25.19%,同比提升1.23pct。

  期间费用率小幅下降
  报告期内,公司发生销售费用5.4亿元,同比+12.45%,主要系赖氨酸、苏氨酸、黄原胶等产品销量增加带动运费增加所致;发生管理费用2.61亿元,同比+11.68%,主要系上期公司新基地吉林梅花处于筹建期间管理费用较少,本期新基地吉林梅花正常生产运行管理费用增加以及本期公司整体产生股权激励费用所致;发生财务费用1.37亿元,同比-6.93%。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净利润率9.62%,同比+1.96pct。

  氨基酸价格底部+产能扩张,味精、I+G价格稳中提涨,看好公司业绩稳健增长
  公司白城基地的顺利投产将在后续提供赖氨酸的稳定增量,价格方面已近历史底部区域,后续下行空间有限;味精、I+G行业格局优化,供应偏紧致价格持续提升,预计后续价格望稳中有升。展望下半年,味精、I+G产品价格有望维持高位稳定,氨基酸价格已至历史低位下行空间有限,综合判断我们持续看好公司未来稳健增长能力。

  预计公司2019、2020、2021年归母净利分别为12.7、15.3和17.8亿元,对应PE分别为12倍、10倍和8倍,维持“增持”评级。





  高能环境:土壤修复龙头实力领先,固废布局日益完善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张婉姝 日期:2019-07-29 土壤修复龙头,竞争优势显著。2018年8月,《土法》过会后,土壤修复市场需求加速释放,下半年订单数量明显上升。我们认为,我国土壤修复市场处于开启初期,政策和财政刺激作用显著。在借鉴欧美近20年修复研究和工程经验的基础上,土壤修复研究成果和技术得以飞速发展。2019年,化工园区爆炸事件频发,催生了化工行业整治提升方案的出台,有望带来超过300亿元的工业场地修复需求。同时,政府免责意识进一步提升,有助于加速市场需求的释放。公司作为土壤修复行业龙头,技术储备完备,研发实力领先,承担过多项示范项目的修复工作,得到业主方的高度认可。我们认为公司在土壤修复领域拿单能力较强,该项业务有望保持每年35%的增速。

  危废在建项目产能提升空间较大。公司2014年以来不断进行危废布局,目前已经投运产能达到59.83万吨/年,在建产能23万吨/年,位居前列。我们针对公司在建产能所在地区的危废处置供求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得知乐山、凉山州、清蓝危废均处于对应产能不足的区域,未来产能释放空间较大。 垃圾焚烧领域投运产能有望大幅提升。生活垃圾处置领域,公司在建的和田、濮阳、岳阳项目2019年内均有望投产,届时公司垃圾焚烧投运产能将提升至4900吨/日,提升运营收入的同时也将提升公司现金流的稳定性。

  短期内经营稳定性较高。虽然目前公司资产负债率处于较高水平,但可转债后续转股将降低公司的负债率。同时,2019年公司无长期借款到期,应付债券仅存付息义务,兑付压力小。公司目前仍有6亿绿色债额度尚未使用,一季度末货币资金余额为11.33亿,且焚烧项目商业模式成熟,较易通过项目贷款方式融资,叠加短期借款,可以覆盖约20亿的资金需求,短期内经营稳定性较高。未来,公司新增投运的3200吨/日的生活垃圾焚烧产能和改扩建危废项目将进入产能爬坡阶段,有望带来稳定的经营现金流,降低公司现金流压力。

  盈利预测、估值分析和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公司环境修复、危废处置、生活垃圾焚烧三大业务领域均具有较高的景气度,目前公司三大领域在手订单均充足,能够支持公司未来两年的增长,预计公司19-21年EPS分别为0.61\0.76\0.95,对应公司7月25日收盘价10.33元,19-21年PE分别为16.92\13.58\10.85。我们结合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的结论,得出公司股价合理估值区间为12.20-14.64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土壤修复市场释放速度不及预期,公司新增订单规模不及预期,公司项目进度不及预期,债务和融资风险。





  新凤鸣:聚酯行业巨变,长丝龙头受益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陈建文 日期:2019-07-29
  公司作为聚酯龙头,ROE全行业领先:公司是民用涤纶长丝行业龙头,近年来业务高速增长,2018年公司营收达到327亿元,同比增长42%,2010年-2018年营收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2%,其中2015-2018年营收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3%。公司的ROE连续多年领先全行业,而且远远超过其他竞争对手。

  行业集中度提升和产业链上延提高公司竞争力:根据目前的产能规划,预计2021年公司将以580万吨长丝产能跃居行业第二,产能占全行业的13%,呈现出强者恒强的趋势。此外,公司在建两期共440万吨PTA产能,投产后将实现原料自给自足、提高公司竞争能力和企业抗风险能力。

  PX和乙二醇产能大量投放,改善公司成本面:随着恒力石化和浙江石化陆续投产,PX开始投入市场,供需面代替成本面成为PX价格变动的最主要因素。产业链利润开始从上游的PX转到下游的PTA和涤纶环节。结合PX产能规划,预计未来PX紧缺的局面将不复存在,公司将从中改善成本端。此外,乙二醇原料产能过剩严重,价格弱势,也有利于公司盈利的提升。

  投资建议:结合公司的运营、产品和原料市场以及公司在建产能进度,我们预计2019-2021年公司总体营收增长率分别为9%、38%、33%,营业收入分别为357、491、651亿元,归母净利分别是15亿元、32亿元、40亿元,对应的EPS分别为1.30、2.66、3.37元,对应的PE分别为9.4、4.6、3.6倍,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市场需求风险;2)在建项目进度不及预期;3)产品价格大幅下滑或原料价格大幅上涨;4)行业竞争加剧。





  中环环保事件点评:业绩符合预期,订单充足稳步增长有保障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谭倩,任春阳 日期:2019-07-29 业绩增长33.53%,符合市场预期,运营和工程业务齐增长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17亿元,同比大增52.5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72.46万元,同比增长33.53%,符合市场预期。分业务来看,污水处理业务实现营收9288.76万元,同比增长43.60%,毛利率52.39%,同比下降1.50pct。环境工程业务实现营收1.23亿元,同比大增60.06%,主要由于桐城农村生活污水PPP等项目开始确认收入,毛利率为15.84%,同比下降0.75pct。运营和工程业务同比均有较大幅度增长。期间费用方面: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分别为106.73/846.66/715.41/1543.40万元,分别同比增长9.46%/31.09%/18.26%/265.49%,其中财务费用因为借款增加增幅较大。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不含特许经营权项目投资支付的现金)为9153.37万元,比去年同期的2356.99万元增长288.35%,收款增加公司现金流大幅改善。

  立足污水处理拓展产业链,在手订单充足,资金充裕保障项目落地
  公司主营城市污水处理和工业废水治理业务,现有污水处理厂11个,污水处理规模43万吨/日。工业废水致力于攻克高难度工业废水,掌握多项核心技术,目前已经在印染、纺织、电池等高难度有机废水等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公司规划以污水处理处理业务为主要驱动力,带动环境工程业务全方位发展,并向水生态修复等领域延伸,同时公司积极向固废领域拓展。公司成立了固废事业部正式涉足垃圾焚烧发电领域,目前已经有惠民(600吨/日)、西乡(600吨/日)、德江(1000吨/日)3个垃圾焚烧项目,总的处理规模达到2200吨/日。在业务领域拓展的同时,公司积极展开外延并购,上半年成功收购了安徽璠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山东惠民京城环保产业有限公司和宁阳磁窑中环水务有限公司,不断完善产业链和提高市场竞争力。公司上半年新增工程类订单4个,总金额3.80亿元,新增特许经营类订单3个,总的投资金额6.76亿元,在手订单充足。同时公司2.9亿元的可转债成功发行,截止2019年上半年,公司在手货币资金2.88亿元,资金充裕保障项目加速落地和业绩释放。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维持“增持”评级。根据公司新增项目及订单落地情况,我们小幅上调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9-2021EPS分别为0.51、0.68、0.86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26、20、16倍,公司为次新股,估值偏高,仍然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应收账款大幅增加的风险、利率上行风险、项目推进低于预期的风险、宏观经济下行风险。





  云海金属公司动态点评:净利润超预期增长,上游硅铁扩建与下游精深加工项目齐发力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吴轩 日期:2019-07-29 净利润大幅增长半年度业绩超预期:公司发布2019半年度业绩报告,受益于镁价维持高位且成本不断下滑,以及政府拆迁补贴导致的非经常性损益增加,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64亿元,同比增长0.89%;归母净利润为2.78亿元,同比增长91.0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06亿元,同比增长73.15%;EPS为0.43元/股,相比一季度及前期预告,公司业绩实现超预期增长。公司预计今年1-9月实现归母净利润4.8亿-5.2亿,同比增加93.83%-109.83%,其中第三季度净利润预计变动幅度为97%-136%。

  镁价高位运行支撑业绩拆迁补偿款陆续到位缓解资金压力:2019上半年镁合金均价1.78万元/吨,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1%;而原材料硅铁价格同比下滑12%,环比下滑10%,进一步扩大生产利润空间,支撑公司业绩稳步提升。同时,公司与南京溧水经济技术开发总公司签署的关于本部厂区补偿总金额为6.75亿元,目前公司已累计收到4.2亿元,搬迁及补偿进展均如期进行。今年6月18日公司再次签署洪蓝项目关于云海精密厂区搬迁补偿金额约1.76亿元(不含税),及晶桥项目关于南京云开厂区搬迁补偿金额约1.69亿元(不含税),截止时间为2022年12月30日。随着政府拆迁补偿款项陆续到位,公司资金压力将得以有效缓解,净利润有望实现显著提升。

  扩建30万吨包头硅铁项目充分保障公司上游原镁成本优势:为确保公司原镁生产的原材料稳定供应,子公司包头云海拟出资8亿元投建年产30万吨的硅铁合金项目,预计实现净利润1.3亿元,投资回收期6.13年(含建设期)。目前公司位于包头的硅铁工厂产能仅为1.6万吨,新项目达产后公司将实现硅铁100%自给,进一步扩大公司原镁成本优势。

  与行业多家伙伴战略合作新投建项目助力下游精深加工不断延伸:为拓展中间合金业务,公司出资1.02亿元与信发集团拟在山东聊城共同建设年产10万吨铝中间合金项目,公司股权占比51%。项目紧邻信发集团,铝液原材料、能源供应及成本均有所保障,达产后预计实现净利润7388万元,投资回收期5.55年(含建设期)。7月10日公司公告拟出资2.35亿元收购重庆博奥镁铝金属制造有限公司,因其专业从事镁铝合金中大型压铸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为汽车客户提供轻量化解决方案,结合公司在镁铝合金材料行业的领先优势,此次收购将有利于公司向下延伸产业链,完善精深加工布局,并实现我国西部市场的进一步扩张。

  看好公司牵手宝钢加速汽车轻量化进程:目前宝钢金属持有公司8%股权为公司第二大股东。2019年度公司及子公司预计向宝钢金属及关联公司采购原料约6亿元,销售压铸、挤压件等产品1000万元。公司作为国内镁业龙头,与宝钢的战略结合,将从研发、生产到销售均形成优势互补,业务协同效应有望助推轻合金材料迅速打开市场,加速汽车轻量化进程。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19-2021年实现净利润6.02亿元/5.04亿元/5.55亿元;EPS分别为0.93元/0.78元/0.86元,对应PE分别为9.13/10.91/9.91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镁价大幅下跌汽车轻量化不及预期.




  北陆药业:业绩略超预期,新品种快速放量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杜佐远 日期:2019-07-29 对比剂增长加速,低基数品种持续放量
  分季度来看,2季度单季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89%,在去年同期较高基数的基础上仍保持了较快增速。1-6月对比剂实现营业收入33988.06万元(+26.90%),增速为近年来最高,显示出公司在2018年完成管理层交接后,销售政策&策略调整取得了积极成效。随着销售渠道下沉,覆盖医院数量增加,对比剂各品种均保持了良好增长势头,预计碘海醇、钆喷酸葡胺继续保持小幅稳健增长;碘帕醇、碘克沙醇翻倍增长。受益于低配置CT/MRI配置审批放开、造影剂消费量提升等因素驱动,对比剂业务仍有较大增长空间,公司对比剂增速有望超过行业平均水平。

  其他低基数产品上半年合计实现销售收入6162万元(+42%),其中九味镇心颗粒采用“自营+代理”的销售模式,2018年公司组建了自营团队,并对代理商进行了一系列调整,预计19年上半年增速60%左右。九味镇心颗粒已经于17年进入新版医保,随着化药集采推进,作为精神类药品中稀缺的独家中药品种有望持续受益,长期来看有望达到3-5亿元的体量。降糖药预计增长40%左右,目前格列美脲片已经通过了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受益于招标对过评品种的利好政策,预计降糖药仍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毛利率逐步回升,各项费用率基本稳定
  上半年公司对比剂毛利率68.32%,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42Pct;整体毛利率提升至68.82%,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44Pct。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包括:1)高毛利品种碘帕醇、碘克沙醇收入占比提升;2)参股原料药厂商海昌药业后对上游议价能力提升,预计未来公司毛利率将稳步提升。

  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率为29.06%,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29Pct。管理费用为2711.35万元,同比增长83.71%;管理费用率为4.78%,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39Pct;研发费用率为6.10%,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53Pct,主要是由于一致性评价投入增加。

  世和基因、芝友医疗业绩继续快速增长
  上半年公司确认长期股权投资收益680.86万元(+198%)。其中来自芝友医疗282.29万元(+98%),世和基因51.09万元(-41%),海昌药业275.23万元。因世和基因进行对外融资和股权激励,公司将持股比例降至18.26%,对世和基因不再具有重大影响,公司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将其由长期股权投资转为金融资产核算,未来将不再确认长期股权投资收益。

  世和基因专注于肿瘤NGS伴随诊断,目前检验样本例数已经突破20万,EGFR/ALK/ROS1/BRAF/KRAS/HER2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于18年9月末获批,龙头地位进一步稳固。17年公司依靠院外模式实现收入1.8亿元为行业第一,预计3-5年收入有望超过10亿,净利润3-5亿元。芝友医疗专注于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是心血管疾病用药基因检测龙头企业,行业潜在空间大,同时也在国内CTC行业处于领先地位,芝友医疗承诺19年扣非利润为2000万元,预计未来3年业绩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预计19/20/21年净利润1.91/2.39/2.903亿元,增长29%/25%/21%,19/20年PE分别为23X/19X。随着科创板推出,参股公司世和基因和芝友医疗的股权价值有望得到重估。19年合理估值60亿元,其中主业1.79亿利润,合理PE为25X,估值45亿;世和基因估值可参考艾德生物(目前70亿市值),70亿*18.26%=13亿;友芝友新三板市值6.5亿元,25%股权估值2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对比剂销售情况不及预期;新进入医保目录品种未能放量;NGS检测渗透率提升缓慢;参股公司IPO进度不及预期。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