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科创板下周起实行20%涨跌幅怎么操作?先看一周交易启示录

加入日期:2019-7-26 21:01:11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9-7-26 21:01:11讯:

  科创板首周战报出炉!不设涨跌幅限制的前5个交易日,个股股价累计涨跌幅最高为68.62%,最低为-31.91%。

  这一涨跌幅似乎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回顾这一周,除了开市首日经历了巨量换手和大幅上涨,科创板的表现显得有些“风平浪静”:盘中临停仅在交易前三日出现,日成交额稳定在200亿元上下,个股平均换手率较首日下降40个百分点,日均涨幅逐渐收窄至5.48%。

  “狂欢”之后,回归冷静。从下周一开始,首批25只科创板新股将实行日内20%涨跌幅限制。在此之前,仔细观察前五日的交易数据有啥规律,或许对后市走势有些启示。

  个股最高累计涨幅为68.62%

  科创板开市以来已经历了5个交易日,如果对比开盘价,截至7月26日收盘,科创板首批25家上市公司中最高涨幅为68.62%,最低涨幅为-31.91%。

  另外,这25家公司股价较发行价,均实现不同程度上涨,平均涨幅约140%,其中安集科技“夺魁”,较发行价大幅上涨约350%。

  科创板新股上市后首日股价大幅波动,各界对此早有预期。但是前五日来看,波动幅度相较于主板新股上市首周的表现来说,却也相差不大,整周来看,科创板股票波动幅度总体趋于平缓。

  开市首日,25只股票平均涨幅达139.55%,最低涨幅也在80%以上。

  次日,仅4只股票上涨,最高涨幅仅14.24%,21只股票出现不同程度下跌。

  第三日又恢复普涨,但涨幅较首日大幅降低,平均涨幅为11.39%。

  第四个交易日,整体延续强势表现,25只股票中仅2只个股收跌,其余全部上涨,日均涨幅逐渐收窄至5.48%。周五,科创板个股普遍回调,仅两只上涨,日均下跌6.07%。

  26日收盘价较22日开盘价和首发价涨跌幅

  25只个股日成交额

  在200亿元上下浮动

  科创板成交额除了首日485亿元,其余四天交易额呈现平稳态势,5日平均成交额在285.5亿元。

  截至7月26日收盘,25家公司共计成交逾190亿元,较周四有所回落。5只股票成交额超过10亿元,中国通号依然居首,成交额超20亿元。

  对于周四放量,市场认为与周三福光股份大幅拉升有关,赚钱效应示范下,吸引更多资金入场,而周五市场又回归理性。

  科创板首周共成交1428.98亿元,中国通号澜起科技中微公司分别成交232.18亿元、111.03亿元、80.83亿元,成交额最低的是瀚川智能铂力特,分别成交26.99亿元和28.51亿元。

  从科创板和主板的成交额对比来看,科创板的推出并未对主板产生所谓的“抽血效应”。截至今日收盘,沪深两市成交额为3518.64亿元,较上周五成交额3499.62亿元,并未产生大幅波动。

  A股和科创板成交额对比

  首创证券表示,对于市场所担忧的分流效应,不必过度忧虑。一方面,科创板开市当日确实会存在吸引资金的效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资金转场的效应将逐步消退。

  另一方面,从科创板成交量占比来看,基本与创业板开市交易首日占比情况接近,创业板首日交易资金占比达到10%,但之后的一个月成交量占比基本稳定在1%-2%之间。

  这表明,资金分流说难以长期成立,近期主板与创业板的走弱,则源于市场整体情绪仍然较为低迷。

  东兴证券表示,科创板开闸的比价效应或大于分流效应,即使是短期内,科创板对于A 股的分流作用也十分有限,更需要关注的,是由于科创板上市带动市场风险偏好提升,比价效应为科创相关行业带来的估值提升机会。

  单只个股最高触发4次临停

  科创板个股触发临时停牌仅集中在前三个交易日,首日触发临时停牌的个股数量最多,逾20只科创板股首日出现临停。

  随后,临停股数量逐日递减,后两日未出现临停情况。可见临停机制发挥了冷却作用,助推了个股股价的平稳运行。

  25只个股前五日停牌情况

  个股方面,首周临停次数最多的个股“花落”福光股份,上市3天总计被临停4次,且均为上涨过高触发临停。

  具体来看,上市首日因涨幅过高被临停2次,次日涨幅超过开盘价30%又被临停1次,第三日再度涨幅超过开盘价30%触发临停。

  不过,截至7月26日收盘,所有个股的振幅已落在下周即将执行的20%涨跌幅限制内,其中日振幅最大的沃尔德也仅有15.23%。业内人士表示,波动幅度趋缓,意味着市场参与的理性提高。

  此外,从后续股价走势来看,科创板临停机制充分发挥了“冷却”作用。

  交易首日,安集科技西部超导福光股份等个股,均是第二次临时停牌达10分钟之后,股价出现拐点向下,触发停盘时的股价即为当日最高价。某券商投顾表示,这一现象表明:盘中临时停牌机制确实发挥了冷却投资者炙热投机气氛的作用,给投资者冷静思考的时间。

  安集科技首日临停情况

  融资融券较首日

  分别增长超5亿元

  从两融情况来看,科创板25只个股总的融资余额和融券余额连日攀升。从参与情况来看,融资客对科创板的积极性很高,不过在选股风格上显得更加“谨慎”。

  总体来看,两融数据整体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根据交易所数据显示,截至7月25日收盘,科创板融资余额17.97亿元,较开市首日增长5.22亿元;科创板融券余额13.50亿元,较开市首日增长5.33亿元。

  其中,中国通号融资余额和融券余额均位居25只个股之首,分别达到了3.69亿元、3.57亿元。交控科技融资余额最低,为0.24亿元,融券余额为0元,显示在两融方面的多空博弈更为均衡。

  融资客并没有预料中的追逐暴涨个股,而是显得理性且谨慎。

  以上市首日为例,安集科技虽然股价涨幅达400.15%,在首批股票中排名第17位。相比之下,虹软科技南微医学杭可科技虽然股价涨幅相对平稳,但融资买入额占比却排名前列,可见融资客在选股风格上更加理性。

  科创板融资买入额占比排名

  个股平均市盈率为113.81倍

  从市盈率来看,除了上市首日科创板股估值大幅拉高,后几日逐渐回归平缓趋势。

  以中微公司为例,其上市首日盘中市盈率一度超过500倍,上市后第五日来看,其市盈率为225.95倍,有所下降。

  根据choice数据显示,截至7月26日,科创板首批25家市盈率(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中有13只超过100倍,中微公司市盈率最高为225.95倍,市盈率最低的为中国通号,为32.17倍。

  科创板首批25家公司市盈率

  对于科创板的高市盈率,业内人士提示风险性的同时,也表示,对高市盈率要有宽容态度,部分公司在上半年业绩披露盈利之后,市盈率有望下降。

  截至7月26日,首批25家科创板上市企业中,已有19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9年上半年业绩报告,其中17家公司的业绩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多数增长原因为主营业务收入增长、毛利率维持较高水平、规模效应、政府补助等。仅航天宏图铂力特2家公司则出现亏损,新光光电则业绩出现下滑。

  东北证券认为,短期而言,科创板股票将趋向于理性定价。从中期来看,波动区间会逐渐收窄,随着更多新股上市,市场更加成熟,也会有更加理性的定价,个股分化会更加明显。长期而言,随着新股增多,加上之后的涨跌幅限制,科创板估值将回到更加理性的水平。

  此外,也有部分券商人士表示,科创板的高估值还有望带动A股电子、通信、高端制造等板块的估值提升。当下消费龙头估值提升空间有限,科技品种有望接棒大消费,成为三季度市场主线。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