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公司信息 >> 文章正文

丰田比亚迪上演“跨国合作”:动力电池外供前景明朗有望引领合作新模式

加入日期:2019-7-25 11:21:00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9-7-25 11:21:00讯:

  “跨国合作”正日趋成为车企外扩的标志性动作。7月19日,丰田与比亚迪(行情002594,诊股)签署协议称,双方就联合开发电动车达成合作,将共同开发轿车与低底盘SUV的纯电动车型,亦将共同开发上述车型所需的动力电池,预计将于2025年前投放中国市场。

  这是继与宁德时代(行情300750,诊股)合作后,丰田与国内新能源巨头的第二次联手。这也意味着,比亚迪掌舵人王传福提出的由“自主创新”向“开放创新”又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动力电池外供取得实质性进展

  双方联手的背后,比亚迪的电池外供业务是其核心推手。

  众所周知,比亚迪最早以电池起家,在电池领域有24年研发经验、在动力电池适配新能源汽车方面则有16年经验。除了起家早、经验足、熟悉国内电动车市场外,研发实力雄厚也是比亚迪动力电池业务的核心驱动力。分析人士也多次提出,比亚迪依托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快速扩产与技术储备已为其建立了一条颇有竞争力的“护城河”。

  据中信建投(行情601066,诊股)研报分析,比亚迪有多维优势。一是,公司的纯电动乘用车产品矩阵完备,各性能参数均较强劲,且是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纯电动乘用车产品线最完备的企业。二是,公司技术实力雄厚,动力电池、e平台等核心竞争力均存,且动力电池出货量也常年稳居国内前二,市占率高达24.8%。

  在外界看来,本次合作不仅是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先的一大证明,也是比亚迪电池外供之路前景可期的又一表征。

  自比亚迪开启动力电池的开发合作和对外供应后,比亚迪与国内外诸主机厂接触,达成了一系列合作协议。2018年7月,比亚迪便与长安汽车(行情000625,诊股)成立了动力电池合资公司,开发的电池不仅可搭载到长安体系车型上,且在满足长安体系供货后也可向第三方销售。

  如今,比亚迪在时隔一年后又与丰田就动力电池领域达成合作,将自身电池业务纳入国际一线车企供应链。

  数据显示,上半年比亚迪的累计装机总量为8.186GWh。比亚迪积极扩充动力电池产能,在重庆等地兴建电池工厂,产能预计将在2020年突破60GWh大关。

  业绩持续高增

  不仅外供前景良好,比亚迪的现有业绩也在持续高增。

  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共计销量达61.7万辆 ,同比增速达49.6%;而比亚迪一家的新能源车销量便占据23.6%,销量总计14.5万辆,同比增速为94.5%,近乎为行业两倍。

  从盈利能力来看,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比亚迪的归母净利润约为14.5~16.5亿元,同比增速达202%~244%。

  自 3 月以来,比亚迪已经先后发布王朝系列插电混动、纯电动多款新车型;同时 e 网旗下也有新车型上市。新车型推出并上市,完备的产品矩阵有望推动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保持较高增速。

  如今,与丰田敲定合作的这一动作,也将持续改善消费者对比亚迪的品牌认知度,长期利好品牌与技术的协同发展。双方合作将推出更多有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有望提升新能源车市场占有率。

  开创合作新模式

  此次双方强强联手,是一种全新的合作探索。未来不排除该模式会成为行业“示范”,从而吸引更多巨头加入,为其他同行提供借鉴参考。正如王传福所言,汽车从封闭走向开放是发展的必由之路。双方能在各自的经验、技术等方面有许多值得的相互借鉴。

  据悉,为了实现进一步普及电动化车辆的愿景,比亚迪内部还成立了国际合作事业部,以联合公司优质资源与重大战略伙伴进行创新合作的全面工作为己任。在挖掘内部优势资源、业务价值的基础上,引入国际合作项目,与合作伙伴建立深度战略合作关系,从而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

  据GGII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动力电池装机总量约为30.01GWh,其中比亚迪高达24.5%的市占率主要集中于内部配套。有券商预测,如果比亚迪单靠自身造车销量,其技术变现可能会较为漫长且存有天花板。

  而在拓展东风、长安、丰田等客户后,比亚迪动力电池的外供或能持续突破,打破估值天花板,形成新的盈利增长点,探索出更有想象力的一种商业模式。

  毋庸置疑,身处汽车智能化、电动化变革的比亚迪正在这条路上探索、发力、前行。从中远期看,比亚迪有望成长为国际性新能源汽车巨头。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