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9-7-17 20:05:12讯:
首只科创指数基金获批!跟踪中证研发创新100指数,如何参与?可有赚钱机会?看独家回应
原创: 詹晨 陈佳琪
首只“科创指数基金”正式获批!
诺德基金5月上报的诺德中证研发创新100指数型证券投资基金于今日(7月17日)正式获得证监会准予募集的批文。该指数基金跟踪中证研发创新100指数,此前申万菱信同样上报了相关产品——申万菱信中证研发创新100ETF及其联接基金,不过仍待获批。
据悉,中证研发创新100指数由沪深两市中信息技术、电信业务、医药卫生、可选消费、原材料、工业等战略新兴行业作为科技空间的界定,精选这些战略新兴领域的龙头标的100个构成该指数,其中入选的标的作为新经济的代表,符合产业升级的方向,享有科技驱动和政策红利的确定性,具有“时代感”。
券商中国记者近日专访了诺德中证研发创新100指数型证券投资基金拟任基金经理潘永昌,对于该指数的编制方法及特点、为何被定义为首只科创主题指数基金,以及何时能真正覆盖科创板个股进行了详细探讨。
以下为券商中国记者专访诺德中证研发创新100指数型证券投资基金拟任基金经理潘永昌的部分对话实录:
券商中国记者:诺德中证研发创新100指数型基金正在上报,这只指数的编制方法和特点能否介绍?
潘永昌:诺德中证研发创新100指数型证券投资基金跟踪的是中证研发创新100指数,是一只科技创新主题的、完全复制的、被动指数型的产品。中证研发创新100指数(简称创新100)。它的特点是:以中国战略新兴产业作为科技创新主题范畴的界定, 侧重于挖掘真正具有持续研发创新能力、平台价值的科技龙头标的。
在指数的编制上有三点突破:
1) 在行业的选择上,突破了传统狭隘的科技股的范畴,用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拓宽了科创主题的覆盖,这样像新能源汽车、光伏、创新药都属于科创主题的范畴,这一点和科创板的定位和偏好的领域是高度吻合。
2)
侧重于研发创新标的的挖掘,这是因为无论是外部因素的“倒逼”,还是科技行业从模式创新的“软”到研发创新的“硬”的逻辑,只有高研发投入才能使企业的高成长在新老产品之间形成很好的衔接,延续企业业绩的高增长及股价的靓丽表现。而高科技实力的企业才能撑起强有力的产业链,强有力的产业链才能支撑起大国崛起。
3)
考虑到科技创新主题细分子领域在商业模式、产业逻辑上的差异,没有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而是侧重于各自产业链上赛道的布局,选取具有卡位优势的标的,这么做一方面保证了各个细分领域的全面的覆盖,不偏不倚,另一方面又在产业链内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精选。
券商中国记者:为何这只指数被市场称为首只科创主题指数?
潘永昌:这只指数被称为首只科创主题指数,并不是因为它是第一只投科技股的指数,之所以被称为首只科创主题指数,表现在三点:
1)创新100是第一只以中国战略新兴行业作为科创主题的范畴,远远拓展了科技股的范畴,并不是通常认为的TMT。它与当下的科创板的行业偏好是高度吻合的。
2)它注重对研发创新的考量,而对于通常的盈利能力、估值水平等放得比较宽。这一点也与科创板鼓励高的科技实力,对盈利、估值的包容性是吻合的。
3)创新100的定位是宽基覆盖,考虑到了各个细分领域的不可比性,没有一刀切,保证了各个科创主题均能在指数内有覆盖。基于以上原因被市场认为是首只科创主题指数。
券商中国记者:目前全市场还有哪些同类的主题指数,各自的编制特点分别是什么?
潘永昌:目前全市场除了创新100以外,还有建投科技50,深圳科技主题等指数,这些指数的各自的定位是不同的,比如创新100的侧重点在于宽基覆盖战略新兴行业,挖掘持续创新能力的公司,放宽了对盈利、估值的要求,因为我们认为:
首先如果对盈利、估值过多考虑的话,在一定程度上是在惩罚高研发的公司,与科创主题是不符的;其次科创主题行情的启动一般要早于业绩兑现的时刻,估值的驱动要远远大于业绩的驱动;建投科技50用的是多因子打分的方法,对基本面质量、激励机制、科技创新进行综合考虑,选取50只,是一种偏精选的指数;深圳科技主题指数,选的是注册地或者办公地在深圳的科技上市公司,对估值、成长、质量、研发均衡考虑的指数,是一只偏区域偏精选的指数。
券商中国记者:诺德基金为科创主题产品的团队配备情况如何?未来还将在科创主题产品上如何布局?
潘永昌:诺德基金整个投研团队是相对比较完善的。我们现在的科创主题团队包括了基金经理和研究员有10个人左右,基本聚焦在计算机、通信、新能源、电子、互联网、创新药等领域,日常的工作不单单是聚焦在国内企业的研究, 还要立足于全球,把整个产业链里面全球不同的环节,不同公司研究透。现在我们内部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研究体系跟对标体系,为科创主题产品的投资服务。
未来我们会在科创主题产品上持续发力,后续在行业指数,指数增强、主动投资等领域开发一系列的产品供投资者选择。
券商中国记者:业内还有一种说法是,科创板上市初期标的太少,要等到推出一年后才能做科创板指数,对此您怎么看?创新100指数样本股调整时间在每年的6月和12月,您觉得创新100指数要覆盖科创板个股还需要多长时间?
潘永昌:与科创板指数相比,我们更关注的是科创主题指数,因为目前主板、中小创的行业已经了囊括了国家对战略新兴行业的布局,科创板的行业定位也能在主板、中小创中找到定位,在短期内科创板的上市标的有限,战略新兴行业的布局可能不完整,一味去等的话,可能踏空行情,比如年初以来的科创的辐射效应,自主可控的行情等。
回溯创业板上市前后的辐射效应来推演,科创板开板的时候,可能有相对的板块溢价,但是后面的话,还是产业的力量来主导行情的走势,板块的溢价会慢慢弱化。
至于多长的时间,一方面要取决于科创板IPO的速度和数量,另一方面又受到科创板制度落实的情况影响,如果后面科创板的上市公司数目达到一定数量,随着科创板制度逐步落地,会考虑对其中一些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新经济细分领域的标的进行精选,以此完备对科技创新主题的覆盖。
券商中国记者:对于科创板的估值,您个人有何见解?
潘永昌:科创板的上市标准突破了企业盈利的限制,重点支持的六大领域甚至允许亏损的公司上市,这对于传统的估值方法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比如具有科创基因的半导体高研发投入和高资本支出的行业特征,决定了传统看重净利润的PE估值体系是不合理的。
科创板的估值要复杂的多,比如在同一产业链的不同环节的估值方法可能不同,比如半导体制造商适合用PB或EV/EBITDA来估值;半导体设备商适合用以PS或EV/Sales估值为主,PE估值为辅的估值方法。半导体设计商适合用以PE或EV/Sales估值为主,PS估值为辅的估值方法。
同一标的在不同的生命周期的估值方法也会不同,比如导入期,适合用EV/EBITDA(企业价值倍数)估值:半导体企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企业,在导入期技术的发展和突破一方面靠高额的研发费用,另一方面靠对外兼并收购。公司对外兼并收购会带来净利润、销售收入、现金流、杠杆率等一系列财务指标的大幅波动,从而带来公司估值水平的剧烈波动。
这种情况下,适合采用并购中常用的EV/EBITDA进行估值。比如,成长期的半导体行业,需要高研发投入,营收虽然大幅增长,但是净利润依然被高昂的研发费用所侵蚀,很难出现相匹配的盈利增长。该阶段市场往往更关注公司的行业地位和营收的边际变化,对盈利容忍度较高,因此在该阶段PS是相对合理的估值指标。总之,不能用一套估值方法覆盖所有的行业,也不能用同一套估值方法贯穿公司发展的始终,需要做很多功课的。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顶尖财经网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