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个股点评 >> 文章正文

涨停敢死队火线抢入6只强势股

加入日期:2019-6-12 6:06:53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9-6-12 6:06:53讯:


  光威复材事件点评:军品订单如期而至,仍保持高速增长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陆洲 日期:2019-06-11
  事件:
  公司发布重大合同公告, 全资子公司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签订的两个《武器装备配套产品订货合同》 ,总金额 9.27亿元。

  观点:
  1、 军品合同如期而至,仍保持了较高增速去年公司公告军品订单在 4月 14日公布,今年订单日期稍早一些。 公司军品订单日期应该由下游需求方节奏确定,由于去年订单出来较晚(推测是下游需求确定较晚),因此公司 18年一季度较难形成军品交付,同时有一定比例的军品或许会延迟到今年年初交付,据此判断,公司 19年一季度军品增速值得期待;同时合同签订早,说明下游需求也有所提前, 19年全年军品延期交付比例也会降低。

  今年订单仍然保持 25%的较高增速。 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披露,公司 17年军品订单金额为 5.76亿元,根据公告, 18年军品订单金额为 7.42亿元( 增长 1.66亿元, 同比 28.82%), 19年为 9.27亿元( 增长 1.85,同比 24.93%), 19年订单总量仍然保持较高增长,由于基数变大增速略有驱缓。

  2、 军品保持较高增速,说明除了下游已有的定型军品增长外,碳纤维复材应用比例也在提升军机碳纤维复材重量占比在 10%-20%之间,直升机比例更高些。 随着军机不断升级换代,复材应用比例也在提升。军品订单 25%增速高于军工行业,尤其是军机整机厂业绩增速,除了应用复材的批产军品增长外,可以推断为军用装备上的碳纤维复材比例在提升。 公司半年报披露, T800H 一条龙项目已经完成主导工艺评审,并完成了数字化车间评审,具备批量生产能力,正在按照项目计划进度进行航空型号应用验证,报告期内开始在部分型号上小批量供货。

  国外军机碳纤维复材占比较高, 应用于战机主结构、次结构件和战机特殊部位的特种功能部件。国外将碳纤维/环氧和碳纤维/双马复合材料应用在战机机身、主翼、垂尾翼、平尾翼及蒙皮等部位, 起到了明显的减重作用, 大大提高了抗疲劳、耐腐蚀等性能, 数据显示采用复合材料结构的前机身段, 可比金属结构减轻质量31.5%, 减少零件 61.5%, 减少紧固件 61.3%;复合材料垂直安定面可减轻质量 32.24%。 世界主要战机 F35、F22碳纤维材料使用比例为 20%左右,先进军用直升机碳纤维使用率超过 40%,无人机使用率超过 90%。 我国歼 8和歼 10A 早期批次碳纤维使用比例仅为个位数,经过努力我国军机碳纤维使用率从个位数不断向两位数攀升。

  3、 碳纤维复材成为主承压件仍需时日主承力结构碳纤维复材的大规模应用尚需时日。 2015年我国自主研发的猎鹰高级教练机上首次实现了复合材料在主承力构件上的应用,其中某部件制造技术研究获得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但碳纤维复材主承力结构件对 T700, T800等高性能军用碳纤维生产,以及大型复材整体成型技术提出了更高需求。 公司 T800H项目目前只是小批量供货, 正在进行航空型号应用验证, 19年有望继续放量。

  4、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19-2020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40亿和 5.27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1.19元和 1.42元,对应 PE 分别为 40倍和 33倍, 维持公司 强烈推荐 评级。

  风险提示:
  军机订单和交付进度不及预期,民品增速不及预期。





  北方华创事件点评:定增布局57nm新工艺,增强核心竞争力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樊艳阳 日期:2019-06-11
  事件:
  2018年 1月 5日,公司发布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 21亿元,其中国家集成电路基金认购 9.2亿,北京电控认购 6亿,京国瑞基金认购 5亿元,北京集成电路基金认购 0.8亿元。 募集资金将用于高端集成电路装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和高精密电子元器件产业化基地扩产项目建设。

  主要观点:
  1.募集资金分别投入于高端集成电路装备研发和高精密电子元器件产业化扩产公司高端集成电路装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预计总投资 200508万元,主要建造集成电路装备创新中心楼及购置 5/7nm 关键测试设备和搭建测试验证平台,开展 5/7nm 关键集成电路装备的研发并实现产业化应用,预计能实现年产刻蚀设备 30台、 PVD 装备 30台、单片退火装备 15台、 ALD 装备 30台、立式炉装备 30台、清洗装备30台; 高精密电子元器件产业化扩产预计总投资 24196万元,主要实现年产模块电源 5.8万台的能力。 截止最新的半年报数据显示,公司半导体装备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公司总收入 57%,相关半导体制程设备的生产已经成为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是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持续的研发和产业化是公司增强实力和扩大优势的必然之路。另外高精密电子元器件也是公司的优势业务, 产品毛利率领先于公司其他业务,常年处于 40%以上,公司的募投项目将加大公司强者恒强的局面。

  2.布局下一代集成电路设备关键技术,增强核心竞争力公司是国内产品系列最丰富的核心半导体工艺设备供应商,公司主要供应刻蚀机、沉积设备、氧化/扩散炉、清洗设备等,公司承担02重大科技专项多项课题,最新的 14nm 制程设备已经交付客户进行工艺验证。 公司通过本次非公开发行的项目建设,将进一步提升高端集成电路设备的产业化能力,布局下一代集成电路设备关键技术,增强核心竞争力。

  3. 半导体行业发展空间广阔新时期半导体市场向国内转移, 2017年国内半导体销售额占全球比例为 31.9%,但整个电子产业芯片需求还严重依赖进口,集成电路市场自给率不足 20%。为此。国内通过政策和基金的加持使国内半导体行业迎来飞速发展的时期。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数据显示,现在国内已经立项或者开工的晶圆制造产线已达 20条,总投资额达 1255亿美元。 2017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实现销售产值 5411.5亿元,预测至 2020年国内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将超过 9000亿元,复合增速达 20.8%,公司作为国内半导体设备龙头企业,将在国内产业发展过程中具备广阔发展空间。

  投资建议与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 2018-2020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32亿元、 43亿元和 5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53亿元、3.71亿元和 4.9亿元, 未考虑增发摊薄的情况下, 每股收益分别为 0.55元、 0.81元和 1.07元,对应 PE 分别为 71X、 48X 和 37X,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半导体装备客户导入不及预期,竞争加剧。





  龙元建设深度系列报告之一:合规为王专业制胜,走蛟化龙掣电追风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郑闵钢 日期:2019-06-11
  我们认为公司在2014年迎来战略拐点大举进军深耕PPP市场,稳步转型PPP投融资运营服务商,有力推动业绩增长和结构优化。

  当前业绩增速快、盈利稳提升,现金流并表致负但改善空间大,有息负债率低于同业水平,资金充裕;
  公司成长于宁波、壮大于上海,耕耘江浙沪市场近四十载,当前业务仍聚焦长三角区域,有望充分受益区域内一体化国家战略实施;
  公司是最专业的PPP社会资本之一,具备先发优势、专业优势和生态优势这三大显著业务优势,专业能力和理念贯穿前中后端全产业链;
  公司PPP项目储备充裕,绝大多数入库并处于执行阶段,且具备良好运营基础;
  公司秉持合规为王的业务风格,当前更加稳健,业务业绩表现超越市场;
  公司有能力应对民企开展PPP业务面临的三大挑战,实现健康发展; PPP市场将在不断规范中稳步增长,PPP民企高弹性业绩和估值有望充分受益紧信用环境转暖,未来在政策倾斜下市场份额将有提升,PPP条例出台等因素有望成行业良性催化剂;
  与市场观点的不同之处:
  市场普遍低估公司的专业合规优势对业务的积极影响。公司承接业务时相比同行更为审慎,在紧信用环境下未出现被清退项目、未主动放弃项目、业绩未出现大幅回调,且项目入库率极高,大多数已处在执行阶段;
  市场普遍低估民企承接的PPP项目的可经营性和投资收益规模、高估民企项目的政府付费比例。我们认为公司2018-2020PPP投资收益能达到5.5亿/15.8亿/24.2亿,毛利率趋于40%左右。公司仅在医教文体等垂直民生设施领域就拥有约150亿项目,相对市场具备运营利润空间优势;
  市场普遍对PPP模式带来的影响和PPP民企前景过度存疑、整体态度中性偏悲观。我们通过剖析Vinci提出对我国PPP企业的五点启示,认为PPP业务确实具有长期想象空间,能够稳定推动业绩、提升整体盈利、贡献更大比例和更高质量的现金流、实现健康的财务状况和更高的市场认可度;
  投资策略:我们建立了公司2015-2020 PPP项目进度模型以估算历年PPP施工收入,对2015-2017施工收入实现了较好复盘,并预测了2018-2020收入。预计公司2018年-2020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24亿元、260亿元和281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0.6元、0.79元和0.95元,对应PE分别为14.7X、11.2X和9.3X。通过对比9家代表性PPP园林民企,我们认为当前公司合理估值为18倍,对应10.81元/股,上调至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PPP政策风险,订单落地不及预期,财务风险。





  阳光城2018年年报点评:杠杆更趋稳健,业绩延续高增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任鹤 日期:2019-06-11
  (1)杠杆更趋稳健,持续快速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整个行业利润趋于下行的大背景下,公司房地产及相关业务毛利率同比增加约1个百分点达26.06%,合并报表净利润率提升约至7.00%,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提升2个百分点达16.38%。偿债指标大幅优化,公司扣除预收账款的资产负债率至60.84%,同比减少6个百分点,有息资产负债率降至42.75%,同比减少10个百分点,净负债率降至182.22%,同比减少70个百分点。

  (2)战略定力准确,土地储备充足
  公司报告期末判断市场可能形成回暖,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以底价或底价附近的低价获取了多宗优质土地。本报告期公司共以权益对价306亿元合计补充土地储备面积约1,333万平方米,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土地储备总计4,418万平方米,其中一二线城市土地储备面积占比76.87%(预计未来可售货值占比85.80%),累计成本地价4,339元/平方米。根据公司2019年2月公告的销售均价12,925元/平方米,地价售价比处于合理较低水平。

  (3)重塑考核机制,未来业绩可期
  2018年,公司建立了从集团到区域、从全局到项目、从股权激励到经营评价、项目共赢等多维度、多层次的激励考评体系。7月,公司推出2018年股权激励计划,股票期权数量高达34,500万份,占公司股本总额的8.52%,覆盖了422名核心业务骨干。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双赢机制覆盖项目数量达到172个,极大地激发了员工主人翁意识,在提升公司运营效率的同时有效控制了其他风险。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账面预收账款621.21亿元,同比增长54.72%,结算资源储备充足,为公司实现未来业绩保驾护航。

  (4)回款率高,现金流足,信用满格
  2018 年公司平均回款率约80.05%,同时,本期经营性净现金流入218亿元,同比增长147.55%,达到历史高点,连续两个会计年度保持正值。本报告期,金融机构充分认可经营层的运营管控和公司的整体实力,本期公司成功发行多个国内首单证券化产品,同时主动置换、优化资金结构,在资产规模新增、优质土储增加的前提条件下,融资净额比2017年有所优化,有息负债规模较上一年末减少8.75亿元。同时,公司积极应对全行业融资成本整体抬升的局面,报告期内公司平均融资成本7.94%,实现有效控制。本期账面货币资金378亿元,占比总资产14.36%,货币资金情况健康。

  投资建议与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19-2020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16.16亿元和805.02亿元,预计2019-2020年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54.01亿元和84.3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33元和2.08元。当前价格对应的PE为5.56X、3.58X,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一城一策政策管控风险,公司竣工及结算不及预期。





  药明康德深度报告:药物研发外包龙头,创新时代强者恒强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杨若木 日期:2019-06-11
  我们在此前的CRO深度报告里着重提出重点看好CRO细分板块,药明康德是我们一直以来长期看好的优质CRO标的:
  医药创新时代下高景气的外包服务行业:药物研发外包服务在国外发展较早,全球市场规模预计超过1000亿美元,保持10%增速稳定增长;国内起步较晚,市场规模预计超过900亿元,保持20%以上增速快速增长。在全球新药研发成本增加,周期延长,风险提高和国内医药产业环境正经历仿制药为主向创新药发展战略转型的产业背景下,大型制药企业与中小生物科技公司的药物研发投入与外包服务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赋予药物研发外包服务行业极高的景气度。

  国内第一全球领先的药物研发外包龙头:药物研发过程复杂,外包服务准入壁垒极高,客户黏性、人才技术、质量控制等多重因素决定了药物研发外包服务头部效应明显,龙头具备极强的市场话语权;药明康德经过十余年深耕拓展,已从创始之初仅有650平方米的化学服务实验室逐步发展成为中国规模最大,全球排名前列的药物研发外包龙头,能够提供从药物发现到临床前开发到临床试验到小分子化学药生产的贯穿整个药物研发全产业链的药物研发服务;公司收入利润体量与盈利能力均处国内领先,跻身全球前列,近三年收入利润复合增速分别为26.1%、87.5%,毛利率净利率稳定增长,依托平台优势,深挖已有客户需求同时大力拓展长尾客户,最有能力分享医药创新时代下的外包服务蓝海市场。

  医药创新时代下有望实现强者恒强:公司深耕核心业务同时积极布局新领域,平台能力持续延伸,成长天花板不断提高,有望实现强者恒强。1)核心业务增长稳健,小分子化合物发现能力全球领先,依托子公司合全药业CDMO服务能力国内首屈一指,临床前CRO与CDMO板块有望保持20%以上收入增速稳定增长,2)新业务成长可期,收购RPG打造全球一体化临床CRO服务能力,细胞及基因治疗服务复刻小分子CDMO快速贡献增量,3)A+H股发行增厚业务能力,缓解部分业务产能瓶颈同时推进业务扩张,4)平台能力不断延伸,开拓中国地区综合药物发现服务新模式,外包服务之外可获得进度费或专利费;投资上市公司股权、非上市公司股权以及风险投资基金,资本经营业务收益稳健,提供业绩增量。

  盈利预测:综合考虑公司投资项目公允价值变动带来的损益影响,我们预计公司2018-2020年净利润为21.8亿元、24.7亿元、27.6亿元,同比增长77.1%、8.6%、12.8%,对应PE50x、44x、40x。公司是全球领先的药物研发外包龙头,CRO、CMO/CDMO产业链一体化优势突出,在高景气的药物研发外包服务赛道上获益明显,叠加细胞及基因治疗服务、医疗器械检测服务与资本经营业务的发展,不断提高成长天花板,有望实现强者恒强,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不确定性;行业政策进展不及预期;募投项目进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风险;汇率波动影响。





  华测检测2018年业绩预告点评:业绩大幅增长,提质增效成果显著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樊艳阳 日期:2019-06-11
  事件: 公司发布 2018年业绩预告,公司预计 2018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4101.69万元-28118.64万元,同比增长 80%-110%。

  下半年业绩加速,检测市场需求持续向好。按照业绩预期, 公司 2018年四季度单季度归母净利达到 7953.81万元至 11970.76万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 2017年四季度净利润为 688.26万元) 1056%-1639%。公司 2018年三季度归母净利达到 11046.80万元,同比增长 82.71%。报告期内,受益于国家宏观政策推动及检测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公司环境检测、食品检测、汽车检测、计量校准、 CRO 等业务均呈现较好的增长态势。

  前期布局成果逐步兑现, 提质增效显著提升。 在前期收入导向的经营思路指导下,公司营业收入的增长是在成本和费用快速扩张的基础上实现的。

  受收入确认节奏、前期刚性支出快速增长、新建产品线暂未产生效益影响,公司 2018年一季度业绩受到一定影响。 2018年二季度以来,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改善,单季度盈利分别达到 7528.64万元、11046.80万元和 7953.81万元至 11970.76万元。 2017年以来,公司管理思路从收入导向转为利润导向,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效率, 严格成本管控,充分发挥已经布局的实验室优势。 公司 2018年调整扩张节奏,推进精细化管理,将经营效益放在首位。公司管理效率提升, 业绩改善逻辑近两个季度已经得到逐步验证。

  人均产出提升空间巨大, 成长路径清晰。 受公司前期增长模式影响,华测检测人均产值与国内外检测机构有一定差距。 2017年公司人均产值 28.45万元/年,而多数检测机构人均产值在 40万元/年以上。 公司上半年聘请申屠献忠为公司总裁,有助于推进华测检测国际化进程,取得更多品牌大客户的认可,推动公司国内、国外业务并举发展。 从 SGS、 BV、 Itertek等国际检测龙头的成长路径来看,前期实验室扩张、人员投入、检测领域开拓是必要的,国内第三方检测在前期投入和业务开拓方面还有较大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 2018年-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 27.70亿元、 35.27亿元和 44.1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43亿元、3.49亿元和 4.65亿元; EPS 分别为 0.15元、 0.21元和 0.28元,对应 PE分别为 47X、 33X 和 24X。给予公司 6个月目标价 9元,维持 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1、新增实验室运营不及预期; 2、下游需求低于预期; 3、公司管理效率提升不及预期。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