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个股点评 >> 文章正文

涨停敢死队火线抢入6只强势股

加入日期:2019-5-9 14:54:04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9-5-9 14:54:04讯:


  恩华药业:2019Q1同比增长24%,符合预期
  结论与建议:  
  公司业绩:公司2019Q1实现营收10.5亿元,YOY+13.3%,录得净利润1.3亿元,YOY+23.6%,扣非后净利为1.3亿元,YOY+23.9%,EPS为0.12元,公司业绩处于业绩预告中位,符合预期。公司同时预计2019H1净利为3至3.5亿元,YOY+15%至35%。  
  毛利率继续提升:我们预计公司2019Q1咪达唑仑、依托咪酯在销售的发力下延续2成左右的增长,瑞芬太尼、度洛西丁阿立呱唑、加巴喷丁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右美托咪定受到“4+7”带量采购的影响预计增速有所回落,全年预计在以量补价的作用下仍可保持一定的增长。随着销售发力,高毛利产品上量,公司Q1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3.4个百分点至57.3%。 
  销售费用率增加,研发支出增加:由于销售力度增加,公司销售费用率同比增加1个百分点至33.3%;公司管理+研发费用率为8.3%,同比增加0.9个百分点,主要是本期计提了较多股权激励费用所致,另外随着多品种一致性评价量的增加,公司研发支出也有所增长;公司财务费用率为-0.3%,同比增加0.3个百分点。总体来看,公司期间费用率为41.2%,同比2.1个百分点。  
  部分产品虽受集采影响,但多产品2019年上市将对冲影响:短期来看,受“4+7”集采影响,公司右美托咪定销售将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但是我们预计公司在“4+7”区域外加力学术推广及渠道下沉的作用下,整体影响可控。另外,公司地佐辛、舒芬太尼等大品种预计将在2019年上市,在公司销售团队的驱动下,预计将会快速放量,将可对冲集采带来的影响,我们预计公司将可超额完成2019年营收增长10%,净利增长20%的业绩目标。  
  盈利预计:我们预计公司2019、2020年分别实现净利润6.5亿元、8.1亿元,YOY分别增长23%、25%, EPS分别为0.63元/0.79元,对应PE分别为17倍/14倍。公司作为中枢神经用药龙头,产品线丰富,看好其长期发展,目前估值相对偏低,维持“买入”的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带量采购影响超预期;新品销售不及预期




  古井贡酒:18年份额继续提升,省内龙头地位更趋稳固
  事件
  公司发布2018年报和2019一季报
  公司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86.86亿元,同比增长24.7%,实现归母净利润16.95亿元,同比增长47.6%,对应基本EPS为3.37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约16.38亿元,同比增长53.18%,增速高于归母净利润。其中单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24亿元,同比增长18.4%,实现归母净利润4.40亿元,同比增长25.1%。  
  公司2019年1-3月实现营业收入36.69亿元,同比增长43.3%,实现归母净利润7.83亿元,同比增长34.8%,超预期。  
  简评
  18H2渠道调整,19Q1略加速,增长主要来自吨价提升
  公司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86.86亿元,同比增长24.7%。Q1-Q4收入分别增17.8%、48.5%、18.3%、18.4%,下半年收入增速放缓,系公司主动控制发货量,消化渠道库存;19Q1收入增速43.3%,增长加速,系春节旺季发货和回款节奏健康良好。2018年销量8.28万吨,较上年略下降1.4%,18年吨价约10.29万元/吨,较上年的8.12万元/吨提升26.7%,是收入增长的主要贡献因素。18Q1预收款增加7.83亿元,19Q1预收款下降0.3亿元,若考虑营业收入+预收款变动,则19Q1增长8.7%;若将18Q4和19Q1合并来看,公司营业收入+预收款变动的增幅为15.4%,略低于表观营业收入增长。  
  利润端,毛利率略有波动,净利润率Q4和Q1下降
  公司2018年净利润率提升3.0pct至19.5%,主要来自毛利率提升和期间费用率下降的双重正向影响。(1)毛利率提升1.3pct至77.8%,但Q4单季度毛利率下降2.8pct,(2)销售费用率季度间波动,全年略降0.3pct至30.9%,其中Q1、Q2、Q3、Q4分别变动-3.1pct、+2.2pct、-0.8pct、+0.6pctt;(3)管理费用率基本呈下降趋势,全年约7.7%,同比下降1.0pct,其中Q1、Q2、Q3、Q4分别变动-0.6pct、-2.6pct、+0.8pct、-2.4pct。  
  2019Q1净利润率下降1.3pct至21.4%,主要来自毛利率下降。(1)毛利率方面,19Q1由于毛利率下降1.5pct至78.2%。(2)期间费用率之和相对平稳,销售费用率提升0.9pct、管理费用率下降0.9pct。用率之和相对平稳,销售费用率提升0.9pct、管理费用率下降0.9pct。  
  2018年份额继续提升,省内龙头地位更趋稳固
  公司深耕安徽省内市场,受益于低线城市消费升级和公司渠道下沉,省内份额在2018年有所提升,龙头地位更趋稳固。另一方面,公司亦表现出提升产品结构、分享白酒行业消费升级红利的意愿,公司2018年推出新版年份原浆中国香,古20,小罍子酒、黄鹤楼大清香等系列新品,在年份原江、古井8年等产品取得显著增长的同时,发力新品以期获得长期可持续的提升动能。我们认为公司在安徽市场具备充分的升级能力,随着公司升级动作持续落地,吨价提升、毛利提升值得期待。2019年计划实现营业收入102.26亿元,较上年增长17.74%;2019年计划实现利润总额25.15亿元,较上年增长6.19%。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19~2021年收入分别为102.79、120.26、138.30亿元,同比增长18.3%、17.0%、15.0%,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75、22.25、26.40亿元,同比增长10.6%、18.7%、18.6%,对应基本EPS分别为3.72、4.42、5.24元,最新股价(4.26)115.80元分别对应2019~2021年动态PE为31.1、26.2、22.1倍。调高目标价至134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安徽省内次高端市场竞争急剧恶化,费用投放加剧




  江西铜业:主营业务经营稳健,静待收购落地
  事件:  
  2018年,公司实现营收2152.9亿元,同比増加4.9%,实现归母净利24.5亿元,同比上升52.4%,扣非后归母净利13.6亿元,同比下滑42.9%。单四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26.9亿元,同比上涨6%,实现归母净利4.0亿元,同比增加1511.9%,扣非后归母净利亏损1.29亿元,上年同期为4.7亿元。  
  点评:  
  2018年公司阴极铜板块业务经营较为稳健,板块实现营收1227亿元,同比增长1.05%,毛利率为4.7%,较上年同期下滑0.2个百分点,阴极铜产量为146.4万吨,较上年同期上涨6.51%。上期所2018年铜均价为50683元/吨,较2017年上涨2.7%。2018年公司扣非净利下滑主要原因为贵金属板块净利大幅下滑。2018年贵金属板块毛利为2.1亿元,同比下滑77.1%。财务费用8.1亿元,同比增长76%。2018年公司净利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公司获得投资净收益5.9亿元以及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6.6亿元。 
  收购恒邦股份29.99%股权,完善产业布局
  3月4日公司公告,江西铜业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收购烟台恒邦股份2.73亿股,约占标的公司总股份的29.99%;标的股份的转让价格为人民币29.76亿元,单价为10.9元/股。交易完成后江西铜业将成为恒邦股份控股股东,并将恒邦股份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本次交易有助于提升江西铜业的业务拓展能力和资金实力。同时,本次交易是江西铜业完善产业布局的重要举措。江西铜业取得恒邦股份控制权后,将以恒邦股份作为集团未来黄金板块的发展平台,将江西铜业及其控股股东旗下优质的黄金板块资产注入恒邦股份。  
  盈利预测
  基于铜价走势低于我们先前预测,我们下调公司盈利预测,2019年~2020年EPS分别为0.82元、0.98元,新增2021年EPS预测1.16元。我们选取H股有色资源型公司紫金矿业、五矿资源、招金矿业、洛阳钼业作为江西铜业股份(H)的可比公司,可比公司2019年的PE估值为17倍。我们给予江西铜业(H)2019年17倍PE估值,目标价16.15港元。我们选取A股有色资源型公司作为江西铜业(A)的可比公司,可比公司2019年的PE估值为24倍。我们给予江西铜业(A)2019年24倍PE估值,目标价19.68元。随着全球铜精矿供应增速下滑,供需格局有望继续优化,我们依然看好未来铜价上涨,以及公司后续发展(收购恒邦股份30%股权等),首次覆盖给予江西铜业(H)“买入”评级,目标价16.15港元;维持江西铜业(A)“买入”评级,目标价19.68元。  
  风险提示:铜价格波动风险,收购进度低于预期。

  


  


  上海建工:高管增持彰显信心,营收订单增长强劲
  高管增持彰显信心,后续业绩动力充足。公司5月8日公告,包括总裁、副总裁、总会计师、总工程师在内的10名董事、高管通过二级市场合计增持了120万股公司股份,增持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0.013%,增持价格区间为3.80~3.83元/股。本次增持彰显了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此前2017年公司完成员工持股,参加总人数达4826人,认购总金额13.2亿元,将于2020年初到期解禁,当前股价激励动能充足。复权持股成本3.02元,当前股价对应三年收益26%。  
  Q1营收大幅增长超预期,扣非业绩增长16.43%。公司2019Q1实现营收471.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1.57%;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147%,主要因执行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大幅增长至6.93亿元,是去年同期税前利润的70.6%。扣非后公司归母净利润6.1亿元,同比增长16.43%。分业务板块看,建筑施工/设计咨询/建筑工业/房地产开发/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其他业务分别实现收入371.3/7.6/22.7/38.8/2.7/25.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7.9%/-4.7%/80.7%/140.6%/23.1%/33.8%。建筑施工收入增长强劲,显示一季度房建施工情况较好,前期高增长订单向收入加快转化。  
  Q1新签订单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在手订单充裕。公司公告一季度累计新签合同920.07亿元,同增30.82%,占公司董事会确定的2019年度新签合同目标总额的27.84%。其中建筑施工业务718亿元,同增23.3%;设计咨询54.5亿元,同增91.4%;建筑工业57.6亿元,同增139%;房产预售合同额约为5.09亿元,同比下降78.1%;城市建设投资合同62.9亿元,同比增长101%。公司2018年累计新签订单3037亿元,同增18%,完成年度目标的128%,近三年新签订单与当年收入的比值在160%以上,因此目前在手订单非常充裕,保障未来收入稳健增长。公司计划2019年新签合同额3305亿元,较2018年实际新签增长约9%。  
  持续高分红,受益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提速。公司公告2018年分红预案拟每10股派1.35元(含税),合计分红12亿元,与去年基本持平,分红率43%,股息率为3.6%。公司14-18年分红率平均在40%以上,股息率排在板块前列,高分红低估值具备较强性价比。当前长三角一体化上升到国家战略,进程有望加快,公司作为长三角施工龙头,有望显著受益。  
  投资建议:由于资本市场波动较大,暂不考虑会计准则变更带来的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影响,我们预测公司2019-2021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7/38.7/43.1亿元,同比增长21%/15%/11%,对应EPS分别为0.38/0.43/0.48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0/9/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房地产调控风险、项目施工进度不达预期、毛利率大幅下滑风险。

  



  金地集团:业绩高增长,毛利率大幅提升
  事件:公司披露2018年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06.99亿元,同比上升34.62%,公司归母净利润80.98亿元,同比上升18.35%。公司发布一季报,2019Q1实现营收111亿元,同比增长61%;实现归母净利润15亿元,同比增长37%。  
  业绩高增长,毛利率大幅提升
  2018年公司业绩快速增长主要源于房地产结算收入快速增长,同比增长36.84%,此外地产业务毛利率达到43.08%,较2017年提高9.12个百分点。此外,公司在控制费用方面也取得成效,2018年销售费用率为2.49%,较2017年减少0.81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为5.49%,较2017年减少了1.55个百分点。分区域来看,华东区域、西部区域的营业收入增长幅度最大,分别达到259.86%、53.56%。截至2018年底,公司账面预收账款为697.47亿元,较2017年提高20.36%,预收款/营业收入达138%,充足的可结算资源为未来业绩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竣工节奏加快或将助力业绩加速释放,新开工计划虽有下滑销售依旧稳健增长
  2018年,公司实际完成竣工面积672万方,与2017年持平。2019年,公司计划竣工面积854万方,同比2018年实际竣工增加27%。竣工节奏加快或将助力公司业绩加速释放。2019年Q1公司实际完成竣工面积约126万方,同比增长107%,已完成全年竣工计划的15%。  
  2018年,公司实际完成新开工面积1,555万方,同比2017年增长约79%。2019年,公司计划新开工面积819万方,同比2018年实际开工减少47%。2019年Q1新开工面积约288万方,同比增长约6%,已完成全年新开工计划的35%。公司近三年销售持续高增长,2018年,公司实现销售面积877.8万方,同增14.5%;实现销售金额1,623.3亿元,同增15.3%,近三年复合增长率38%。虽然开工计划有所下滑,但2019年第一季度销售依旧平稳增长。2019Q1销售金额达338.2亿元,同增29.5%,销售面积161.6万方,同比增长约6%。  
  土储质高量足,深耕一二线广拓都市圈
  2018年公司新进入9个城市,新增土储约1072万方,同比下降17.85%,其中权益储备约481万方,同比下降19.16%,权益比例达45%,总投资额约1000亿元,同比下降0.4%,权益投资额约404亿元,同比下降14.59%,拿地金额/销售金额达66%。一季度公司拿地较为谨慎,2019Q1拿地面积134.5万方,同比下降1.6%,对应总地价118.3亿元,同比下降1.2%,拿地额占比销售额仅35%。新增土地以一二线为主,一线总投资额占比25%,二线总投资额占比43%,三四线总投资额占比32%。截止2018年末,总土储约4,400万方,同比增加17%,权益总土储约为2300万方,同比增加19%,其中一、二线城市占比约为83%。  
  货币资金十分充裕,短期偿债压力极小
  2018年期末在手资金440.10亿元,同比增加60.6%,覆盖一年内到期有息负债的403%。2019年3月底,货币资金为412.67亿元,较年初减少6%。18全年综合融资成本仅为4.83%,融资成本优势明显。2018年底资产负债率为76.12%,剔除预收款后资产负债率为68.13%,净负债率为57.36%。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老牌地产龙头企业,财务稳健,融资优势明显,连续多年维持高分红。公司土储充足且聚焦一二线,19年Q1开工积极推动,后三季度预期加快竣工有望充分释放业绩。在一二线回暖预期下,预计19-20年EPS分别为2.12、2.56元/股,对应PE为5.46、4.53倍,参考万科和保利19年预测PE分别为7.7和6.6倍,预计6个月有望达到其均值7.15倍,目标价15.16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销售不及预期、政策变化超预期、竣工不及预期




  万科A:销售稳步增长,精选拿地区域
  投资要点:
  1.事件
  万科公告2019年4月销售数据,4月实现销售金额601.7亿元,同比增长43.64%,环比上涨4.88%;销售面积达370万平方米,同比增加43.63%,环比增加2.66%;实现销售均价16,262.16元/方,较3月份销售均价升价343.74元/方,升幅达到2.16%,较18年同期基本持平。2019年1-4月份累计实现销售面积1,294.8万方,实现销售金额2,096.1亿元。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一)销售稳步增长,业绩持续释放
  万科2019年4月实现销售金额601.7亿元,同比增长43.64%,环比上涨4.88%,1-4月销售金额同比增速提升明显,显示公司销售趋势不断向好;销售面积达370万平方米,同比上升43.63%,环比增加2.66%;实现销售均价16,262.16元/方,较3月份销售均价升价343.74元/方,升幅达到2.16%,较18年同期基本持平。2019年1-4月份累计实现销售面积1,294.8万方,实现销售金额2,096.1亿元,居CRIC销售金额排行榜第三位,较3月排名不变,仅次于碧桂园、中国恒大。随着存量项目和19年新增项目的逐步开工,并且推盘力度稳步加大,未来销售规模有望继续提升。

  (二)拿地节奏放缓,精选布局区域
  万科4月在苏州、天津、北京、重庆、成都等地新增8个住宅项目,未新增物流地产项目,权益比例为100%的项目占比25%,合作项目进一步提升。住宅项目拿地金额118.73亿元、拿地面积为124.9万方;4月总地价环比上涨7.83%、同比增加12.16%,拿地总面积环比下降22.28%、同比减少37.47%。4月新增住宅项目楼板价均值为8605.79元/平,拿地均价占当月销售均价52.92%,其中苏州、北京的楼板价超10000元/平。受土地市场整体降温影响,公司土地购置意愿不强,住宅项目、物流地产项目拿地面积及金额均大幅收缩。4月一二线地价占比96.68%,公司坚持深耕一二线城市战略布局,随一二线市场回暖,对未来业绩将形成支撑。

  3.投资建议
  目前公司开发业务整体盈利能力强,负债压力较低,相关现金流充沛,布局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随着一二线市场回暖,全年销售有望实现稳步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19-2020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3.7、4.4元。以5月7日27.98元的收盘价计算,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7.6倍、6.4倍。参照可比公司估值水平,公司2019年的动态市盈率为7.6倍,低于均值9.2倍,具有吸引力,我们继续维持“推荐”评级。

  4.风险提示
  地产调控超预期,房价大幅下跌风险等。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