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多项经济数据将于近日陆续发布,下一步经济走势受到广泛关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表示,4月部分经济数据或出现回调,但经济企稳趋势已确立,内生动能在回升,预期将助力A股企业利润回升。宏观政策仍会持续发力稳增长,同时加强预调微调。二季度GDP增速预计与一季度持平。
内需拉动经济稳中回升
“目前来看,一季度经济企稳,二季度基建投资回升继续拉动经济改善的趋势已经确立。”摩根士丹利华鑫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表示,同时,投资和居民好于预期,内需将成为中国经济在二季度稳中回升的主要推动力。
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亚太地区副主席李晶认为,一季度宏观数据上行主要是出口复苏、财政支持、信贷回升导致的。未来宏观政策还会继续支持经济增长,预计未来两个季度经济都将继续保持稳健增长。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认为,3月强劲经济数据受春节错位影响很大,预计4月数据回归常态,工业生产、出口、社融等数据会较3月有所回落。
在潘向东看来,4月较大概率延续回升态势的是基建和物价。一是基建投资增速有望加速回升。天气转暖,基建项目加快开工,同时,1-3月投向基建的财政支出增速较去年年底加快,财政支出的影响可能在二季度体现。二是通胀预计小幅上升。一方面,预计4月蔬菜价格同比增速与3月基本持平,水果价格同比增速较3月小幅上升,猪肉价格同比增速大幅上升,CPI同比增速或小幅回升;另一方面,4月PPI环比增速可能不会明显回升甚至可能会回落,但由于低基数影响,预计4月PPI同比继续回升。
根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的不完全统计,机构、学界对二季度GDP增速的普遍预测在6.4%左右,预计走高的数据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CPI涨幅,普遍预计通胀小幅上升但不会超过3%,仍保持温和水平。
加强预调微调
“经济企稳得益于逆周期调节。”潘向东认为,融资环境较去年有所修复,基建投资增速有所上升,房地产投资增速好于市场预期。
海通证券(行情600837,诊股)研究所策略首席分析师荀玉根认为,社融、PMI等领先指标率先企稳,主要得益于年初以来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预计货币、财政等宏观政策在力度上将加强预调微调。
章俊认为,稳增长政策层面不会有明显变化。比如,二季度地方债发行速度不会明显放缓,同时货币政策层面可能会有定向中期借贷便利和置换性降准来进一步打通和疏导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具体而言,货币政策方面,李晶预计,中国人民银行在年内将延续逆周期调节并加强微调。预计在当前各项政策继续推进的环境下,近期货币政策不会有很大变化。
“财政政策对经济的支持超出了货币政策。”李晶表示,特别是减税对推动经济发展会起到更大的作用。今年减税降费将有助于改善企业营商环境和盈利能力,利于恢复投资和消费信心。同时,有助于中国企业在全球的公平竞争。“现在消费提供了超过70%的经济增长动力,减税降费可以帮居民提高可支配收入,让居民更有信心去消费。”
助力A股企业利润回升
“一般来说,基本面指标可以分为领先、同步、滞后三类。”荀玉根表示,目前基本面的领先指标如社融、PMI等已经企稳,但是同步指标如出口、企业利润等仍然较弱。目前来看,同步指标如工业增加值、工业企业利润、A股净利润增速企稳还需时间。
潘向东认为,一季度大量资金投入,企业融资环境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天气转暖,基建开工也在加快,这些将推动基本面继续改善。经济能否持续企稳,关键在于未来基建投资、减税能否带动企业投资增速上升。长期来看,我国经济增长依赖改革带来的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将影响经济内生动能的形成。
从股市来看,荀玉根指出,根据历史经验,2005年、2008年、2012年牛市启动前均伴随至少三项领先指标率先企稳,而经济领先指标企稳和同步指标企稳之间存在5-9个月时滞。这次五大领先指标中四个已在2019年1月前后见底企稳,预计业绩见底或将在三季度。目前政策微调下,市场暂时难以进入牛市第二阶段的基本面接力。拉长时间看,牛市的长期逻辑没变,中国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将推动企业利润最终见底回升,资产配置也会更偏向A股。
李晶表示,未来几年有三大动力为中国经济不断增长提供潜力和动力。一是科技创新,中国互联网领域三大支柱业务模式——广告、游戏和电子商务逐步成熟。未来5-10年,中国互联网公司将运用世界级的人工智能研发能力影响世界经济体系。二是5G的发展将在2020-2030年间显著带动中国GDP增长,智能汽车、无人驾驶、智慧城市、物联网、工业自动化、云计算等领域将直接受益。三是、生物技术带来的消费和服务升级。随着家庭收入提高、人口老龄化压力加大,中国医疗健康支出增长将继续超过GDP增长,继而为生物技术创新、生物技术研究和制造、创新药研发等领域带来更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