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个股点评 >> 文章正文

涨停敢死队火线抢入6只强势股

加入日期:2019-5-10 14:53:31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9-5-10 14:53:31讯:


  长城汽车:销量逆势横扫市场,实力干将一骑绝尘(太平洋汽车2019年战略推荐)
  事件:公司发布了2019年4月销量,4月共销售83,838辆,同比增长2.5%,其中SUV合计销售65,737辆,皮卡销售13,099辆,欧拉销售4,614辆。今年1-4月,累计销售367,680辆,同比增长8.65%。  
  三剑客畅销态势延续,F7贡献增量看点十足。年初以来H6(累计13万销量)、F7(累计5万销量)、M6(累计3.7万销量)作为哈弗品牌SUV销量支撑的三剑客,销量一直保持畅销态势不减,哈弗SUV前四个月累计销量达26.4万辆左右,同比实现12.7%强劲增长。F7作为最大的增量贡献者,去年11月上市即热销,凭借超强的产品力不断得到市场的认可,不到半年便实现稳定月销万辆以上,随着用户的口碑与认知积累未来看点十足,此外随着F7x轿跑版不同配置车型的逐步上市,引领潮流同时也将贡献一定的销量,未来我们也将看好F7的持续畅销。WEY品牌实现销量7293辆暂存压力,但我们认为随着WEY品牌不断打磨产品并携手航天,以及在品牌塑造方面的持续创新与投入,未来具备较大的提升潜力。 
  皮卡继续领跑,新能源不负众望。皮卡作为公司SUV之外的另一张王牌,表现依然强劲,实现销量1.3万辆左右,继续领跑细分市场,未来随着中高端的皮卡炮系列产品的上市,在量与价方面都将对皮卡板块有较的提升。欧拉新能源作为今年的新能源领域的一匹黑马,补贴政策退坡的后销量表现依然不负众望,R1与IQ两款车型4月实现销量4614辆,销量直逼纯电动车龙头北汽新能源,欧拉R1上市以来凭借独特的外观、超低的电耗以及优异的内部乘坐空间,销量一直超市场预期,我们认为欧拉R1做到了产品力与价格的绝佳平衡,在后补贴时代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下半年随着R2的上市,欧拉将有望持续带来惊喜,同时也将彻底解决公司的双积分压力。 
  周期底部规模为王,未来行业复苏弹性巨大。公司4月销量再次逆势增长,前4个月销量及市占率也进一步实现了逆势提升,市场规模进一步巩固,体现了公司强大的产品竞争力,我们认为在周期底部车企生存第一、规模为王。周期底部销量同比下滑,所有公司价格战都在打,而实现市占率提升的却是少数,能够逆势提升市占率的公司一定是具备强大的技术储备与市场口碑积累,而并非单纯靠价格战能够实现。当前或将是汽车行业黎明前最黑暗时期,但是在政策与周期演变双重兜底之下,我们依然对下半年的行业复苏充满信心与期待,而长城汽车选择在逆势中设法守住规模并提升市场份额为最明智的战略,未来也将伴随行业复苏为公司带来巨大的业绩弹性。 
  投资建议:公司4月销量再次逆势强劲增长,充分显现了其产品极强的市场竞争力,我们预计公司19/20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31亿元/67.38亿元,目前股价对应19/20年动态估值13倍/11倍。目前虽然汽车行业整体销量仍然低迷,但公司前四个月销量逆势坚挺,此外行业下半年需求将有望逐步复苏,进而为具备规模优势的车企带来高弹性,长城作为自主品牌领军企业之一,我们将持续战略推荐,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乘用车销量不达预期,降价促销幅度大于预期




  恒生电子:新金融科技巨头的崛起
  基本结论
  金融IT行业进入新创新周期,恒生战略布局领先,未来将强化竞争优势。2015年以来,金融机构对RegTech和FinTech的新需求涌现:一方面,出于合规风控需要要求业务系统的更新、升级能紧跟监管政策变动步伐;另一方面,出于业务提升需要希望得到创新技术的赋能。恒生的战略布局始终领先并持续深化:监管上,紧跟政策趋势,快速推出风险管理、机构柜台等产品,满足客户需求;技术上,积极布局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创新业务取得快速发展,近三年营收CAGR在70%以上。我们认为,金融IT行业专业壁垒高、客户黏性强,公司为行业龙头且前沿布局领先,未来将强化领先地位。  
  恒生具备领先的产品力、运营力并持续完善生态体系,是国内最具千亿市值潜力的金融IT企业。参考国际巨头FIS的崛起历程,我们认为金融IT企业的竞争力是产品力、运营力和生态力的三力融合。对恒生而言,从定性的角度,公司依托领先的市场地位(核心产品市占率50%-90%)、多年的行业理解(22年业务经验)、深厚的技术积累(40%研发占比)等在产品力及运营力上构建了高壁垒,同时在生态构建方面,公司正从过去封闭的业务拓展模式转变为开放的、合作的模式;从定量的角度,我们认为现阶段金融IT公司的生态价值取决于客户数、场景数、产品使用频率、大数据挖掘程度、单客户价值、平台用户数、资本杠杆七大因素。恒生覆盖核心客户数近700家,业务场景数十个,单客户价值超400万,金融服务平台GTN已积累超3万开发者、服务1000+金融机构并通过对外投资持续推进生态布局。我们认为,经过多年沉淀,公司产品力、运营力领先并着手构建生态,是国内最有可能成长为千亿市值的金融IT企业。 
  对标国际巨头,恒生仍极具成长空间,长期看场景化、生态化将成为公司核心发展命题。对比而言,全球最大的金融IT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FIS拥有全球130+国家的20000+客户,覆盖主要金融领域的数百个业务场景,外延收购数十起,均远超恒生。当前FIS收入高达82亿美元,市值高达370亿美元,分别是恒生的17倍、5.5倍。放眼国内金融IT行业,恒生不管是传统业务地位还是创新业务布局领先优势都很明显,是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个FIS的公司,成长空间巨大。长期来看,我们认为通过吸引生态伙伴加入、借助生态力量发展是恒生实现弯道超车的高效途径,场景化、生态化发展将成为公司未来核心命题。  
  价值评估与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19-21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3/10.4/12.8亿元,EPS 1.34/1.67/2.07元,综合SOTP及EV/(EBITDA+研发)估值方法,我们认为公司的合理市值为674亿元,给予目标价110元,上调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内部管理提升不及预期;监管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创新技术发展不及预期;金融机构IT支出不及预期;公司对外投资及跟蚂蚁金服的合作效果不及预期;投资收益波动风险;“恒生网络事件”影响带来的风险。

  



  卫宁健康:传统业务加速成长,创新业务迎来拐点 
  行业利好政策不断,县级医院/医联体大建设壮客户实力
  2018年以来,国务院、卫健委、医保局陆续出台数十项政策,加强医院、区域信息化建设,以电子病历、互联互通、智慧医院为代表的信息化项目迎来建设高峰期。据IDC预测,2020年,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达到430亿元,2018-2020年复合增长率9.57%。2018年政策密集推动下,2020年前后,医疗信息化需求将加速释放,行业需求有望持续超预期。此外,我国县级医院综合能力不足,使得异地就诊率、住院率持续上升,医保支出大幅攀升,长期收支平衡压力大。为实现医保控费,2018年至2019年初,政府出台多项文件,大力发展县级医院及县域医联体/医联体。新政一方面将为二级医院带来更多资金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医联体/医共体,县级医院实现了触角延伸,扩大了客源群体,强化了自身实力。公司客户集中在二级医院。在政府大力发展县级医院的背景下,客户群体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公司有望深度受益。 
  传统业务订单加速成长,业务结构明显优化
  (1)订单方面:据采招网数据,2019年前四月公司中标订单总金额达4.70亿元,同比增长157%,其中1月、2月、3月、4月订单金额增长率分别为89%、195%、391%、175%,呈现加速态势,行业景气度持续;(2)业务结构方面:业务结构明显优化,高毛利业务占比明显提升。2018年,公司高毛利软件销售及技术服务业务收入增长率为31.92%,呈现加速增长态势。因软件业务订单饱满且硬件业务毛利率低,公司主动收缩该业务。18年公司硬件业务的收入同比下降12.81%,业务收入占比由2017年的29%下降至18年的21%,预计未来将进一步下降。  
  创新业务加速落地,2019年有望迎来盈亏拐点
  2018年公司创新业务取得阶段性成果,核心主体显著扭亏。19年创新业务有望加速落地,扭亏为盈。云医方面:2019年,各地迎来互联网医疗监管平台、互联网医院的建设大潮,公司建设、支付类业务收入有望大幅攀升。随着各地互联网医疗监管平台的陆续上线,以及服务监管细则的逐步出台,预计自2020年开始,互联网医院落地运营有望全面铺开,云医业务有望加速发展,并驱动云药、云康等新业务全面发展。云险方面:近期,子公司卫宁科技中标国家医保局项目大单,云险业务有望迎来大突破,在医保IT建设大潮中占得先机,后续业务发展值得期待。  
  投资建议:公司传统业务持续高景气,加速成长,创新业务拐点有望到来。预计2019/2020年公司传统业务将实现净利润4.40/5.90亿元,参考同类公司,我们给予公司传统业务45倍PE,对应2019年合理市值为198亿元。创新业务预计合理估值50亿元,公司19年整体合理估值为248亿元,对应目标价15.28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创新业务推进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欣旺达:消费龙头掘金动力市场
  投资逻辑
  业务看似庞杂,实则同枝同源。公司业务涉及手机电池模组、笔电电池模组、智能硬件、精密结构件、汽车及动力电池类,看似庞杂无序,实则为电池模组有序延伸,同枝同源。  
  手机电池模组持续高增,笔电空间更大。消费电子市场总体趋稳,甚至呈下滑趋势,但续航、快充等性能需求提升电池模组单体价值,维系行业增长。公司手机、笔电模组通过提升市占率和打入国际大客户,提升单件价格实现营收增长,2015年至2017年,公司电池模组市占率由手机(12.6%)、笔电(1.5%)提升至手机(20%)、笔电(4.8%);模组单套价格由手机(28元)、笔电(47元)提升至手机(35元)、笔电(70元)(锂、钴原材料涨价也为模组单套价格上涨原因之一)。笔电与手机模组结构、设计原理类似,但是公司手机模组全球市占率为20%以上,而笔电仅为5%左右,随着新普、顺达等笔电模组巨头衰落,公司笔电模组增长空间大。  
  电芯自供率提升助力数码模组利润率同步增长。电芯占数码模组成本50%以上,具备高技术壁垒,净利润通常维持10%左右,而公司净利率仅3.5%。未来电芯自供比例提升为模组利润率提升、维稳的主要动力。

  智能硬件绑定高增客户,共享千亿市场。智能硬件具备千亿级市场规模,公司深度绑定高增客户小米共享千亿市场规模。  
  二线动力企业争议有望消除,留下巨大市场空间。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动力电池市占率高达60%,市场一度担忧二线电池企业或难以突围。随公司雷诺日产、吉利、东风等重磅订单落地,侧面印证二线企业对动力市场必不可少,疑虑正渐渐消除,带来万亿市场空间。动力电池有望成为公司高增主因。  
  投资建议
  我们预测公司2019-2021年营收分别为286.85亿元、387.36亿元和486.4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90亿元、16.83亿元和23.53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55%、54%、40%,EPS分别为0.70元、1.09元和1.52元,对应PE分别为16.81、10.89、7.79倍。考虑公司笔电、智能硬件和动力电池仍有较大增长空间,给予公司2019年25倍估值,对应股价为17.61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大客户订单波动,消费电子和动力电芯突围不及预期,新能源车增速不及预期,上游产品价格上涨超预期,解禁带来股价阶段性波动。




  


  万达电影:单银幕产出下降,但龙头地位仍稳固,重组已获批文关注整合效果
  万达电影2018年实现营收140.88亿元,同比增长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2.95亿元,同比减少14.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1.29亿元,同比减少9.0%。2019Q1公司实现营收39.13亿元,同比下降6.98%,归母净利润4.26亿元,同比下降21.12%,扣非后净利润4.18亿元,同比下降20.15%。由于电影市场票房增速放缓,叠加公司依然在影城扩张期,业绩出现下滑。  
  2018年公司观影业务实现营收90.68亿元,同比增长8.8%,营收占比64.4%,同比增长1.4pct,毛利率10.3%,同比下降1.7pct。毛利率下降主要由于新建影城速度高于票房增速,单银幕产出继续下降所致。 
  在影城运营方面,万达继续保持全国领军地位。2018年,公司国内实现票房79.8亿元,同比增长10.1%,高于全国电影票房9.1%的同比增速,观影人次2.1亿人次,同比增长7.8%,高于全国观影人次5.9%的增速,票房市占率13.5%;境外票房15.8亿元,观影人次2219.9万人次。  
  2018年公司新增影城79家。截止2018年底,公司拥有直营影院595家,5,279块银幕,其中国内影院541家,国内影城数量同比提升15.8%;国内银幕4,807块,银幕市占率达到8%。从19Q1数据看,截止2019年3月31日,公司拥有已开业直营影院609家,5,387块银幕。  
  非票业务18年维持35%以上占比,受到宏观经济和观影人次增速减缓影响,广告和卖品销售增速转为稳定。2018年公司广告业务实现营收25.20亿元,同比增长5.03%,营收占比17.9%,同比下降0.3pct,毛利率68.6%,同比增长1.12pct;商品、餐饮销售业务实现营收18.69亿元,同比增长3.38%,营收占比13.3%,同比下降0.4pct,毛利率59.7%,同比下降0.29pct。  
  投资建议:万达作为A股稀缺平台型公司,我们继续看好平台公司长期价值。电影行业层面,春节档不达预期导致19Q1票房下滑,19Q2《复联4》代表的进口片带动4月票房,后续继续关注其他重点项目是否带来市场提振,万达一方面在一二线城市布局以及IMAX影厅优势,在进口片强势时期更为受益,另一方面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在提升运营效率上不断投入强化竞争力,建议后续关注单银幕产出、市占率变化,以及公司整合协同效果。  
  由于19Q1全国电影票房和观影人次增速低于预期,以及考虑电影市场和宏观经济对映前广告、卖品影响,下调公司19-20年内生净利润(原值14.22亿元/16.18亿),预计公司2019-2021年内生净利润为13.56亿/14.41亿/15.73亿元,同比增长4.77%/6/21%/9.16%。公司收购万达影视95.7683%股权事项已获得证监会正式批文,根据方案披露万达影视19-21年承诺利润为8.88亿/10.69亿/12.74亿元,则19-21年备考净利润22.04亿/24.64亿/27.93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电影票房及观影人次增速不达预期,收购标的影视游戏项目波动,整合效果不达预期




  亿纬锂能:电子烟业务不断超预期,锂电池逐步调顺,盈利水平上升
  18年实现扣非净利润4.96亿,同比增加81.02%,符合预期。2018年公司营收43.51亿元,同比增长45.9%;归母净利润5.71亿元,同比增长41.49%;扣非净利润4.96亿元,同比增长81.02%,2018年毛利率为23.74%,同比下降5.52个百分点
  19Q1归母净利润2亿,增长175%,超预期,且毛利率不断提升。公司一季度实现营收10.98亿元,同比增长60.49%,环比下滑18%;归母净利润2亿元,同比增长169.81%,环比增4.2%;扣非净利润1.96亿元,同比增长175.46%。此前业绩预告1.63-1.86亿,由于麦克韦尔1季度业绩大超预期达到3.8亿,为公司贡献1.44亿投资收益,因此公司净利润上修。盈利能力看,一季度公司毛利率为25.85%,同比下降3.81个百分点,环比提升1.74个百分点,主要由于圆柱电池产能利用率不断提升。

  分业务看,锂离子电池业务收入规模大幅增加。18年实现营收31.51亿,同比增加126.61%,毛利率17.64%,同比下降4.52%;营收占比72.41%,同比上升25.79%。18年锂原电池业务实现营收12亿,同比增长10.01%,营收占比27.59%,由于18年共享单车锂原电池需求减少,公司收入增速放缓;但公司毛利率依然维持39.73%,同比增0.03个百分点。但19年有望受益于电表采购量增加,而保持稳定增长。

  费用整体上升,研发投入同增明显。2018年公司三费合计7.17亿元,同比增长41.15%,费用率为16.47%。研发费用3.15亿,同比增长75.15%,研发费用率为7.24%,主要由于动力电池针对乘用车市场处于拓展期,相关投入大。18年公司资产减值损失0.84亿,同比增27%,主要为坏账准备计提。

  经营现金流大幅好转。2018年底公司存货为12亿,较年初增加32.33%;应收账款18.17亿,较年初增长41.33%;期末公司预收账款0.39亿元,较年初增长15.79%。18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4.34亿,同比上升436.48%,19Q1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8亿元;18年投资活动净现金流为-7.04亿,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分别为24.9亿和12.7亿,分别增加10亿和减少3.3亿。

  公司软包电池发展迅猛,多次斩获国际订单。公司软包动力电池与SK合作,定位国际市场,继获得戴姆勒订单后,有望获得现代起亚订单,并还在积极拓展其他海外项目。目前公司软包产能1.5gwh,19年底有望扩展至3gwh,加上本次公告5.8gwh产能,后续产能可达9gwh左右。我们预计公司软包电池今年出货量开始爬坡,20年开始放量。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公司19-21年归母净利润9.53、12.82、16.69亿,同比增长67%、35%、30%,对应PE为22x、16x、12x,给予目标价31元,对应19年28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大,价格下滑超预期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