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公司信息 >> 文章正文

MO源业务实现逆周期增长南大光电2018年净利增幅五成多

加入日期:2019-4-4 3:10:16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9-4-4 3:10:16讯:

  日前,南大光电(行情300346,诊股)发布年报称,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8亿元,同比增长28.7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5124.23万元,同比增长51.43%。

  对于全年业绩的良好表现,南大光电董事会秘书张建富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8年,公司通过产品和服务的“双轨驱动”,实现了MO源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稳定增长,特气业务快速增长;同时大力推进技术和工艺改造,又通过提高材料转换率、良品率和智能化,提升产品品质,促进产品成本不断下降,销售毛利同比上年有显著提升;此外,公司控股子公司全椒南大光电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特气产品已在LED行业取得主要的市场份额,并实现了在IC行业的快速替代进口,得到了广大客户的高度认可,已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MO源业务创新高

  据了解,南大光电是国内唯一实现MO源研发和产业化的龙头企业。目前公司主要有MO源、电子特气、光刻胶三大业务板块。

  记者注意到,2018年,下游LED照明行业需求放缓,芯片厂开工率有所下滑,MO源作为LED上游原料,无论总量还是价格均面临着相当的考验。从结果来看,2018年,南大光电除了在总营收中占比较小的三甲基铝同比下降之外,其余MO源产品均实现了总体营业收入的正向成长。

  2018年,MO源产品三甲基镓、三甲基铟、三乙基镓及三甲基铝分别实现营收5245.32万元、5694.60万元、1259.24万元、832.19万元,分别同比增长5.44%、14.33%、3.72%、-24.53%,分别占总营收的23%、25%、5.52%、3.65%。

  张建富告诉记者,LED外延片生产企业虽然有减库存的情况,但这些大企业都在整合发展,都有其发展的优势,总体对MO源的需求量是增长的。同时,公司将发挥自身优势,提高MO源的市场份额。

  “一方面,公司通过对下游客户的综合服务解决方案,包括安全使用MO源的培训服务等,提高公司对下游客户的综合服务能力,巩固和增加MO源产品在大企业里的使用份额;另一方面,公司加快了技术创新步伐。如三甲基铟实验小组经过220天不间断测试,共完成19个不同生长条件下蒸气压数据实验,使得改进后的钢瓶蒸气压的稳定性及使用率得到大幅提升,提升了客户对公司三甲基铟产品的使用信心,提高产品竞争力。”张建富如是说。

  欲进入IC产业

  记者注意到,在主营业务稳固的同时,南大光电利用自身技术、资金等优势,加快推进战略布局,欲进入IC产业。

  2018年,南大光电在全椒布局实施“年产170吨MO源和高K三甲基铝生产项目”。张建富表示,项目建设成后,公司将有力扭转MO源处于恶性竞争和主要局限于LED行业的局面,可以为半导体客户提供超纯的高K三甲基铝,满足客户对超纯高K三甲基铝的需求,并成功切入光伏和IC产业。

  在集成电路方面,南大光电加快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即193nm光刻胶的研发和产业化,在宁波成立子公司布局实施“ArF光刻胶产品的开发与产业化”项目。南大光电表示,该项目将加快实现高端光刻胶材料国产化进程,推进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自主发展,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在海外市场布局方面,南大光电购买了公司MO源产品在北美地区独家代理商Sonata,LLC旗下的销售业务和销售渠道,逐渐扩大北美地区MO源市场占有率。截至目前,公司MO源市场占有率国内约为40%,全球约为25%。

  对于为何要跨越进入IC行业,张建富表示,公司希望国内半导体材料的自主研发、产业化能加速完成,实现进口替代,尽早摆脱原材料受制于人的不利局面。

  “公司切入IC产业既拓展了MO源的应用领域,也符合公司集约化发展的布局。目前,公司特气、安全源、前驱体和光刻胶等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均应用于IC行业,MO源跨越进入IC行业,符合公司集约化发展的布局。”张建富如是说。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