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个股点评 >> 文章正文

涨停敢死队火线抢入6只强势股

加入日期:2019-4-2 6:03:11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9-4-2 6:03:11讯:


  中国铁建::海外订单高增长,高质量发展见成效
  事件:  
  近期公司发布2018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301.23亿元,同比增长7.22%;实现归母净利润179.352亿元,同比增长11.70%;基本每股收益为1.26元/股,同比增长8.62%,公司拟每股派发现金股利0.21元。  
  点评:  
  勘察设计咨询业务和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长
  公司2018年工程承包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347.48亿元,同比增长8.67%;勘察设计咨询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67.06亿元,同比增长14.91%;工业制造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64.82亿元,同比增长15.78%;房地产开发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69.14亿元,同比下降13.32%;其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46.07亿元,同比增长9.19%。  
  分季节来看,公司在Q4实现营业收入2402.52亿元,同比增长8.91%,实现净利润56.84亿元,同比下降1.93%。  
  分地区来看,公司在境内收入达到6945.69亿元,同比增长8.02%;境外收入达到355.954亿元,同比下降6.38%。  
  各个业务线毛利率均提升,高质量发展出现成效
  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达到9.78%(+0.54pct),其中工程承包业务毛利率达到7.27%(+0.40pct);勘察设计咨询业务毛利率达到34.12%(+1.22pct);工业制造业务毛利率达到25.97%(+0.05pct);房地产开发业务毛利率达到24.60%(+5.65pct);其他业务毛利率达到11.48%(+0.44pct),各业务毛利率均呈上升趋势,体现公司从追求规模向追求效益转变。  
  费用率有所上升
  报告期内,公司期间费用率同比上升0.40个百分点到5.31%。其中,销售费用率略微下降为0.61%,主要因为强化销售管理,削减销售开支;管理费用率(含研发)为3.95%,较去年同期上升0.12个百分点,主要因为管理人员薪酬增加所致;财务费用率达为0.76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上升0.34个百分点,主要因为对外借款增加,利息支出增多,同时拓展融资渠道和盘活资产渠道所致。  
  新签合同持续增长,海外合同增长达24%
  2018年,公司新签合同额15,844.722亿元,同比增长5.05%。其中,国内业务新签合同额14,542.53亿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91.78%,同比增长3.63%;海外业务新签合同额1302.19亿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8.22%,同比增长24.03%。  
  分板块看,公司新签工程承包合同13,523.55亿元,同比增长4.58%,占到新签合同总额的85.35%;新签物流与物资贸易合同862.62亿元,同比增长4.79%,占新签合同总额的5.44%;新签房地产销售合同934.55亿元,同比增长36.61%,占到新签合同总额的5.90%,其他业务新签合同总额达到103.01亿元,同比下降45.61%,占到新签合同总额的0.65%。房地产新签合同额同比增幅较大的主要原因是公司积极抢抓市场客户,加快项目去化,使销售业绩出现回升。 
  转型升级实现突破,非工程业务利润贡献进一步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大力推进企业转型、产业升级,转产、转场、转商,推动产融结合,培育新兴产业、新兴业务,增强企业发展新动能。进一步加快非工程承包产业发展,2018年非工程承包产业利润贡献度达56.74%,增加5.49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非工程承包产业实现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为1,347.091亿元、142.447亿元,同比增长3.20%、30.76%。  
  维持增持评级
  我们预计2019年-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7888亿元、8440亿元、8950亿元,同比分别增加8.0%、7.0%、6.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8亿元、216亿元、235亿元,同比分别增加10.3%、9.1%、9.1%。预计2019年-2021年EPS分别为1.46元/股、1.59元/股和1.73元/股,对应的PE分别为8/7/7x,公司是国内基础设施建设龙头,尤其在高铁和轨交领域,在国际上亦有有极强的竞争力,在手订单充足,业绩增长确定性强,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海外政治、环境风险;
  安全质量风险;
  投资风险;
  应收账款的风险;
  现金流的风险;
  政策变动的风险。

  



  苏泊尔::经营稳健依旧,盈利能力提升
  事件:  
  公司发布2018年年报。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8.51亿,同比增长22.75%;实现归母净利润16.70亿元,同比增长25.9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5.13亿元,同比增长25.30%。基本每股收益2.043元,同比上升25.88%。其中Q4实现营业收入44.58亿元,同比增长17.23%;实现归母净利润5.65亿元,同比增长34.8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61亿元,同比增长34.51%。  
  观点: 
  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产品竞争力进一步提升。苏泊尔炊具产品与电器产品的收入进一步增加,同时炊具产品的销量同比增加16.87%,电器产品的销量同比增加19.64%。随着公司产品的升级,公司毛利率30.86%,同比增加1.30%,其中第四季度的毛利率32.82%,同比增加3.28%。同时公司注重研发投入,积极推进技术创新,2018年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2.26%,使得研发费用率同比提高1.26%。  
  外贸业务稳步增长,内外销进一步平衡发展。2006年开始,法国SEB集团与苏泊尔进行战略合作。SEB实际持有苏泊尔高达81.18%的股份,已成为苏泊尔的实际控制人。2018年国际市场贸易摩擦不断,但是得益于SEB集团订单的持续转移,2018年出口47.42亿元,公司外贸主营业务收入整体实现同比增长9.73%。  
  现金净额大幅增加,周转效率明显提升。公司2018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5.47亿元,同比增加25,014.41%,这主要是由于2018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中的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增加所致。公司2018年的存货周转率为5.43,同比上升0.28个百分点;总资产周转率为1.80,同比上升0.13个百分点,可以看出公司的营运能力在稳步提升。  
  渠道建设致使销售费用增加,公司经营持续稳定。公司2018年的营业成本为123.42亿元,同比增加22.13%。其中电器行业成本增加最多,增比为24.37%。报告期内,公司一直深化三四级市场发展战略,从而加大市场资源、渠道客户等的投入,致使其年度内的销售费用为28亿元,同比增加26.74%。管理费用2018年为3.4亿,同比增加43.42%,这是由本期期权激励费用导致。  
  结论: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产品创新战略及新品类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小家电品类市场份额提升。在厨卫电器等领域,公司的市场地位进一步巩固。公司加速布局三四线市场和电商渠道。在国际贸易不稳定的情况下,对位积极与SEB战略合作,致使内外销稳定。同时公司的经营能力稳步提升,未来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我们预计公司2019年-2021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7.78亿元、239.71亿元和273.76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2.60元、3.05元和3.55元,对应PE分别为25.49、21.67和18.62,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区域市场销售不及预期、新业务拓展存在不确定性、行业政策进一步收紧




  科锐国际::人力资源稀缺企业,内生外延双重驱动
  国内领先的人力资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技术驱动的人力资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为客户提供中高端人才访寻、招聘流程外包、灵活用工三大主线业务和传统劳务派遣业务、人才测评、咨询等其他人力资源服务,以及在线猎头、SaaS简历等技术平台。  
  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是朝阳行业:行业需求稳定,政策助力增长
  在我国劳动力人口逐渐下滑,经济发展以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的新阶段,就业增长的动力将由增量主导转向存量开发调整。在这一背景下,不论是企业基础用工的匹配需求、或是产业升级下中高端人才的需求还是企业提升劳动力灵活性、降低成本的需求都预示着我国人力资源服务的需求有望持续增长。与此同时,相关政策的推出将有望加速推动我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发展。  
  一体两翼推动内生增长,外延扩张保证长期发展
  公司建立了线下服务+线上平台的商业模式。线下:公司基于三大主线业务(中高端人才访寻、灵活用工、招聘流程外包)不断深挖并外延,实现全产业链服务。线上:公司不断通过技术手段和互联网平台强化B端和C端的聚合能力,提升业务效率、质量,将优质的服务和实践带向更为广阔的市场。考虑到人力资源行业的整合机遇,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以及一带一路政策推动下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的需求,公司将通过对国内外优质标的兼并收购配合客户的发展从而推动自身的国际化扩张和市场占有率的提升。  
  首次覆盖予以增持评级
  预计公司2018-2020年营业收入为20.48、31.46、38.34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11、1.43和1.77亿元,EPS为0.62、0.80、0.99元/股,对应PE为60、47、38倍。我们认为公司作为国内民营的领先企业已经在品牌、客户、资源、团队、资本等方面奠定了自身的竞争壁垒,长期有望受益于行业增长和集中度提升的双重推动而实现高速发展。同时,作为国内唯一的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上市公司,具有一定的稀缺性,首次覆盖予以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人力成本上升;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等。

  



  *ST油服::2018年实现扭亏为盈,长期业绩回升可期
  事件:  
  公司发布2018年年报: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4.09亿元,同比增长20.20%;归母净利润1.42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3795.1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投资要点:  
  油价中枢逐步上移,油企继续加大资本开支。2009-2018年,受益于中国、美国等国经济稳步增长,全球石油需求持续增加。2018年以来原油市场供应总体偏紧,有力推动了油价攀升,2018年布伦特原油现货平均价格为71.3美元/桶,同比增长31.8%。随着油价重心逐步上移,油企资本开支规模持续增长;Spears & Associates预测2019年全球上游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将恢复到4720亿美元,同比增长16%。国内方面,中石油计划2019年资本开支3006亿元,同比增长17%;中石化计划资本开支1363亿元,同比增长16%;中海油计划资本开支700-800亿元,同比增长13%-29%。2018年以来,油田服务市场也开始显示出改善迹象,市场需求和招标活动有了较为明显的增加。  
  国内强调能源安全战略,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势在必行。受国内资源禀赋条件的限制,我国1993年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6.7%,成为石油净进口国;2011年对外依存度首次超过美国,达到了55.2%;2018年上升至70.9%,首次超过70%,远超国际安全警戒线。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向纵深推进,国内石油的供应缺口还将逐年增大,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亟须做好石油战略储备。2018年中,三桶油开始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工作力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2019年1月8日,副总理韩正到国家能源局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强调要全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中海油提出到2025年勘探工作量和探明储量要翻一番。基于国内能源安全战略的需求,我们看好国内油企次轮油气投资热潮。  
  受益油服市场持续复苏,公司业绩实现扭亏为盈。2018年,公司积极抓住国内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的有利时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大力开拓国内外三大市场;中石化市场收入372.2亿元,同比增长31.2%,占总收入63.72%;国内外部市场(中石油、中海油等)收入80.5亿元,同比增长11.2%,占总收入13.78%;海外市场收入131.4亿元,同比增长1.2%,占总收入22.50%。公司积极深化内部改革,持续推进瘦身健体,强化成本费用控制,经济效益逐步好转;2018年毛利率为8.71%,同比增长13.85pct,净利率为0.24%,同比增长22.07pct,归母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我们预计随着油企进一步加大资本开支,油服市场供需将趋于平衡,服务价格将回归合理水平,公司业绩将快速提升。  
  公司业务涵盖油服全产业链,新签订单持续增长。公司业务涵盖了从勘探、钻井、完井、油气生产、油气集输到弃井的全产业链过程,包括地球物理、钻井工程、测录井、井下特种作业和工程建设五大板块,2018年收入分别为51.31亿元、298.83亿元、20.06亿元、56.44亿元、131.33亿元;毛利率分别为7.68%、8.64%、1.91%、9.59%、8.93%。受益油服市场服务,公司新签订单持续增长;2018年新签订单627.7亿元,同比增长18.0%;完成订单584.2亿元,同比增长29.2%。其中,跟中石化新签订单371亿元,同比增长22.3%;国内外部市场新签合同117亿元,同比增长10.3%;海外市场新(续)签合同22.1亿美元,同比增长16.3%。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下,国内油企加大资本开支确定性强,公司订单增速拐点已现。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预计公司2019-2021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28亿元、13.71亿元、16.78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05元/股、0.07元/股、0.09元/股,按2019年3月29日最新收盘价2.49元计算,对应PE分别为51、34、28倍。考虑到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下,国内油企加大资本开支确定性强,随着油服市场服务价格回归合理水平,公司业绩具备弹性,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油价大幅下跌的风险;油服行业复苏不及预期;公司海外业务拓展的不确定性;公司订单价格回升不及预期。

  



  上海洗霸:业绩符合预期,工业水处理标的稳步增长
  事件:  
  公司3月28日发布2018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4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07.9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9.25%,实现扣非后的归属净利润6239.07万元,同比增长26.15%。同时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30元(含税),每10股派送红股3.5股。对此,我们点评如下:  
  投资要点:  
  净利增长39.25%,主要源于项目增加、理财收益和政府补助的贡献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4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07.9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9.25%,符合市场预期。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公司新增沙钢乐亭、宁波南京大众、河南天辰项目,以及石化、民用项目增长所致。非经常性损益主要包括政府补助800万元、理财收益895万元,扣非后的归属净利润6239.07万元,同比增长26.15%。分业务来看,水处理系统运营实现营收1.45亿元(+12.03%),毛利率为43.34%,同比减少6.12pct;化学品销售实现营收1.25亿元(+13.22%),毛利率39.49%,同比减少1.62pct;水处理设备集成实现营收7891.82万元(+229.50%),毛利率28.43%,同比减少1.22pct;加药设备销售与安装实现营收4412.68万元(+78.39%),毛利率33.76%,同比增加15.83pct。公司的综合毛利率为38.20%,同比减少4.12pct,主要原因是大众项目危废处置价格提升以及公司收入结构调整,毛利率相对较低的水处理设备营收增长较多所致。  
  环保督查趋严下游需求提升,公司有望充分受益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水处理服务提供商,跨越工用民用领域,在钢铁冶金、石油化工、制浆造纸、汽车制造等行业工业水处理领域以及民用建筑水处理领域拥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核心竞争力。同时,公司注重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占收入比重常高于5%,处于行业较高水平,并拥有发明专利40余项,在水处理化学品领域拥有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随着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推进下游周期性行业不断复苏,需求不断提升。报告期内,公司民用、石化、汽车、钢铁冶金行业营收分别增长8.52%/13.75%/11.16%/113.54%,仅有纸浆造纸行业营收下滑,进一步佐证了工业领域的复苏。同时我们认为,在环保持续高压下,工业水处理仍将保持较高的景气度,公司有望凭借技术和项目经验优势充分受益。  
  股权激励+大股东增持完成,利益理顺,利好公司长期发展
  公司2018年完成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19.74元/股,激励对象169人,占员工总人数的20.46%,激励范围较广,绑定了核心团队的利益。同时2019年2月,公司控股股东王炜先生及其配偶翁晖岚女士从二级市场增持公司股份48.97万股,增持金额1557.45万元,增持均价31.80元/股,彰显出对公司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目前公司核心员工利益已经与公司绑定在一起,利于公司长期发展。?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评级。暂时不考虑送转对公司估值的影响,预计公司2018-2020 EPS分别为1.41、1.74、2.10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28、23、19倍,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应收账款大幅增加的风险、利率上行风险、项目执行低于预期风险、宏观经济下行风险。

  



  华兰生物:流感疫苗快速放量,血液制品板块维持稳定增长,推动公司39%的业绩增长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18年年报:实现营收32.17亿元,同比增速为35.8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40亿元,同比增长38.83%;实现扣非净利润10.02亿元,同比增长31.74%。 
  4价流感疫苗实现快速放量,带动公司业绩快速增长:公司4价流感疫苗成功实现上市销售:2018年全年,公司4价流感疫苗实现批签发512万支,3价则实现批签发340万支。2018年我国流感疫苗整体批签发约为1600万支,远低于2017年约2600万支的批签发量,供不应求明显。4价流感疫苗中标价在128元/支,华兰生物的产品为上市销售的唯一一款4价流感疫苗;3价流感疫苗中标价为40元/支。2018年公司疫苗板块的收入为7.98亿元,同比增速在183.92%,实现净利润2.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51.38%。疫苗新产品的上市销售使疫苗公司扭亏为赢,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大幅增长,2019年我们预计公司4价流感疫苗批签发有望突破800万支,仍然维持快速增长。  
  血液制品板块企稳,为公司业绩增长带来增量:公司血液制品板块收入约为24.08亿元,相较于2017年约20.78亿元的收入,增速在15.89%。其中,白蛋白实现收入10.25亿元,同比增长11.45%;静丙6.04亿元,同比下滑10.77%;其它小品种实现收入7.79亿元,同比增长61.91%,收入占比从2017年的20.31%上升至24.21%。公司白蛋白仍然维持稳定增长,小品种血液制品实现快速放量增长。我们认为血液制品板块企稳,渠道库存出清,价格基本实现稳定,2019年公司将维持约15%的增长,为公司持续贡献利润增速。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2019-2020年公司销售收入为41.63亿元、49.58亿元和56.57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15.24亿元、18.50元和21.29亿元,EPS分别为1.63元、1.98元、2.28元。我们认为,公司四价流感疫苗上市后将大幅度拉动公司业绩增长,血液制品板块改善,公司目前处于底部,未来将迎来业绩增长。因此,我们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药品审评审批进度低于预期;研发管线进度低于预期;制剂出口低于预期。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