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9-4-10 22:06:40讯:
4月10日,大盘低开后震荡上行,涨幅一度接近1%,却又遭遇尾盘杀跌,最终勉强收平。大盘多空激战之际,A股股王贵州茅台却强势上行,全天上涨4.75%,报947.99元,收盘价再创历史新高,今年以来累计涨幅达60.67%。
贵州茅台的一路上涨,北向资金无疑是最大赢家。数据显示,截至4月9日,北向资金去年11月以来累计买入3231万股。持股比例占流通股比例达9.56%,持股市值达1086.87亿元,成为北向资金第一大重仓股。
截至4月10日,北向资金今年以来累计净流入1212.96亿元,成为今年A股市场的重要增量资金。虽然近4个交易日合计净流出近百亿元,但业内人士认为,总体流入趋势不变。
重仓白马蓝筹话语权不容小觑
从持股市值看,北向资金前十大重仓股以白马蓝筹为主。其中,对贵州茅台的持股市值已经突破1000亿元,占流通股比例达9.56%。
有基金经理感叹,部分蓝筹股的日成交量中,外资占比不断提高,甚至已经能够左右个股的走势,未来这种情况可能会更明显。
以贵州茅台为例,去年11月以来,贵州茅台的不断上涨与北向资金的持续买入密不可分。数据显示,截至4月9日,北向资金去年11月以来累计买入贵州茅台3231万股。
值得注意的是,北向资金对部分白马蓝筹同样设置了止盈点,达到之后果断卖出。以格力电器为例,4月9日,格力电器一字涨停,但北向资金净卖出352.36万股。
与此类似的,还有五粮液。尽管近期五粮液加速上涨,但北向资金自3月27日以来持续卖出,截至2月9日,共计卖出4428万股。
北向资金对老板电器的卖出态度更加坚决。
持股手法多变追涨杀跌不鲜见
从持股占流通股比例看,北向资金持股比例居前的个股较为分散,并不全部是白马蓝筹,其中也有部分创业板个股。
事实上,北向资金还对部分热门股票“追涨杀跌”。以正邦科技为例,北向资金2018年11月大幅增持,并在今年2月份的上涨中迅速减持。不过,后期随着正邦科技股价起伏,北向资金也“追涨杀跌”。
对于京东方A,2018年12月,北向资金在股价处于底部时,大量减持;但在2月京东方A快速上涨时,北向资金也随即迅速增持,持股比例逼近前期高点。不过,随着后续股价上涨乏力,北向资金又快速卖出。
此外,北向资金也存在突然大幅买入,然后锁仓的行为。例如,2018年5月至6月,北向资金大幅增持贝瑞基因,持有流通股的比例从不足1%迅速提升至超过13%,此后尽管贝瑞基因股价震荡下行,但北向资金未再大幅增持或减持。
“伪外资”体量不大
对于北向资金追涨杀跌、快速买入锁仓等种种操作手法,某外资机构分析师表示,北向资金不一定全是外资,其中存在部分做配资进入的内地资金。此外,若某单支股票上涨太快,股价脱离基本面,长期外资亦会根据其投资模型来减持。不过,前述通过配资进入的内地资金并不是北向主力,亦只能推一些题材股。
某外资相关负责人表示,“外资”是一个很大的群体,不一定风格都一样。其中,香港散户、本地券商就和欧美养老基金与主权基金的投资风格大不相同。但是,以资金量和长远影响力来看,外资主力仍是欧美机构,主旋律也是价值投资和长线投资。
某业内人士表示,最近香港流行五倍配资,部分内地人士会选择香港配资“绕一圈”来投A股。“实际上,假外资是存在的,也有通过深港通席位打板买股票,追着涨停买,类似内地游资的手法。选择香港配资的原因也是因香港利息较低且配资容易,相比内地月息1.5左右,香港明显低的多。不过以上手法操作是少数。”
在上述外资相关负责人看来,每次急涨都引来较多的投机活动,属于短期现象。上述分析师表示,外资长线的标的主要仍是蓝筹,即使是创业板也是选择其中市值较大的行业头部个股。
短暂流出不改流入趋势
数据显示,上周五至本周三的4个交易日内,北向资金合计净流出96.48亿元。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北向资金虽然短期有所流出,但中长期流入趋势不变,当前更关注基本面情况。
某香港机构表示,从外资角度来看,核心仍关注估值,但A股2019年业绩压力较大,业绩反映到港股这边,如果业绩大幅不及预期,市场还是会出现波动。
富达国际基金经理周文群指出,投资者最关注的问题便是“基本面能否跟上市场气氛”。投资者对此次业绩期的企业盈利预期偏低,但目前看来业绩表现相对不错,优于市场预期。在2018年初,估值反映市场预计经济将出现衰退,但这个预期并没有实现,而企业业绩也反映经济有好转迹象。
“我们正密切留意经济基本面能否紧贴投资情绪的改善。定向刺激措施下流入实体经济的资金,以及近期减税措施的影响,均是值得关注的重点。如果这些政策能促进经济活动,市场在未来一年将可受惠于稳定的基本面。我对此持乐观态度,并认为经济表现有机会在今年下半年好转。”
富达国际基金经理马磊指出,市场动力向好,股市经过一轮上涨后,估值仍算合理。市场对2018年的企业盈利预期较低,但目前已公布的公司业绩大多优于预期。在最近的股市上扬后,估值虽不算便宜,但处于合理水平。仍然看好消费、经纪、保险和制药公司,特别是财政稳健和现金流强劲的公司。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