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新设合资券商来了!摩根大通和野村证券拔头筹17家合资券商正排队候场

加入日期:2019-3-29 20:53:41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9-3-29 20:53:41讯:

  10个月,首批新设立的合资券商出炉!

  在今日的证监会新闻发布上,证监会核准设立了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有限公司和野村东方国际证券有限公司。随着这两家机构申请的批复,在未考虑 CEPA 框架券商的情况,合资控股券商的数量达到有3家。

  证监会表示,将继续坚定落实我国对外开放的总体部署,积极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进程,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对外开放的具体工作,继续依法、合规、高效地做好合资证券公司设立或变更实际控制人审核工作。

  外资持股比例上限放宽至51%,三年后不再设限;支持符合设立外资参股证券公司条件的外资机构设立合资的全牌照证券公司等放开条件,让业界重新审视合资券商进入后给行业带来的变化和冲击。

  2家新设立合资券商获批

  证监会今日正式宣布,核准设立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有限公司、野村东方国际证券有限公司,这意味着首批新设立的合资控股券商获得准生证。

  去年5月10日,摩根大通向中国证监会递交申请建立一家持股比例为51%的证券公司,并计划未来数年内,在监管允许的条件下将持股比例增加到100%。这是《外商投资证券公司管理办法》发布后的第三家外资申请。

  2018年底,瑞银宣布增资瑞银证券的相关股权收购交易完成,持股比例由24.99%增加至51%。瑞银正式成为首家增持合资证券公司股权以实现控股的外资金融机构。2018年5月8日野村证券正式向证监会提交申请材料。

  随着这两家机构申请的批复,在未考虑CEPA 框架券商的情况,合资控股券商的数量将提升至3家。

  公开资料显示,摩根大通是一家跨国金融服务机构及美国最大的银行之一,其总资产2.5万亿美元,总存款达1.5万亿美元,占美国存款总额的25%,目前市值约3935亿美元。其业务遍及60多个国家,包括投资银行、金融交易处理、投资管理、个人银行业务等。1987年开始在中国内地投资及开展投资银行业务。

  野村证券是日本最大的证券公司。目前在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有办事机构。根据野村控股2017年报,该集团去年营收为1.7兆日元,约合人民币1000亿元,净利润约为24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40亿元。同时,野村证券也是最早拓展中国金融和投资业务的境外机构之一。

  摩根大通、野村控股最新回应

  刚刚,摩根大通和野村控股都给出了回应。

  摩根大通表示,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有限公司的建立将有助于摩根大通进一步加强其中国在岸业务能力,更好地为中国以及全球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摩根大通是债券资本市场与股票资本市场全球领先的承销商,在跨境并购、全球市场研究、分析和交易执行等领域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为政府部门、全球大型企业和机构投资者提供服务。

  摩根大通亚太区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欧冠昇表示,对于摩根大通和其众多客户而言,中国是全球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市场之一,也是全球最为激动人心的发展机遇之一。中国是摩根大通全球及亚太区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对中国市场的不断投入以及在此取得的成就,再次体现了摩根大通充分调动集团整体实力和资源,以支持中国发展的长期承诺。

  摩根大通中国区首席执行官梁治文表示,这是摩根大通在华长期业务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控股证券公司的建立将进一步加强我们在中国市场的业务能力,更好地支持我们的客户和当地经济的发展。

  野村控股表示,野村将在相关部门办理所需手续后,推进成立合资证券公司的各项筹备工作。

  野村控股首席执行官永井浩二表示,这是我们拓展中国业务的重要一步。希望通过在中国扩大公司规模来支持中国与日本的经济发展,同时稳步巩固野村作为深植于亚洲的全球性金融服务机构的地位。

  新的合资公司在成立初期将以财富管理为主营业务,凭借野村通过面谈进行财富规划的咨询优势服务中国高净值人群。之后,在财富管理业务以外,合资证券公司将逐渐建立金融产品销售渠道,以及拓展机构及其他业务,并最终发展成为一家综合性证券公司。

  摩根大通美股率先零佣金 A股跟进?

  为了争夺客户,美国一些主流券商经纪公司纷纷收取越来越低的佣金以提高竞争力,摩根大通去年8月份在美国推出一款免佣金的投资APP“You Invest”,所有客户第一年都可以获得100个免费股票或ETF交易;拥有Chase Private Client账户(持仓至少有10万美元)的客户可获得无限次免佣金服务。

  如今证监会核准设立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有限公司,A股会否跟进?引发市场联想。

  同时,这款APP还附带免费或打折交易、复杂的投资组合构建工具。还提供摩根大通免费的股票研究。

  摩根大通APP对于国内市场的影响,中泰证券副总裁黄华认为,短期应该影响不大,因为国内牌照的稀缺性,以及行业自律对佣金的要求,国内市场经纪业务短期出现零佣金的可能不大。

  黄华表示,对于国内证券行业而言,存在一定程度的研究过剩、研究成本过高的现象,不依赖标准化、通道业务是未来的趋势和方向,未来券商传统经纪业务更多将成为流量入口,提供免费的服务,不再是盈利单元。对国内证券行业还有一点借鉴意义在于,要练好“内功”,前瞻性提前布局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等业务。

  另外一位证券公司高管认为,经纪业务的转型可能有很多方向,从国外成熟经验来看,财富管理是主要的发展方向,除了财富管理方向,也有成功的券商定位低价交易提供商,这主要是由各公司的发展战略决定的。

  不过,国内一位互联网证券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目前业务主要覆盖华人地区,影响相对较小;长期而言,对整个行业肯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7家合资券商排队待审

  证监会的最新信息显示,截至3月22日,共有17家合资证券公司正在排队申请设立。

  近年以来,国务院已先后两次对包括证券业在内的金融业对外开放事宜提出要求,证券业的对外开放步伐正在加快。

  在CEPA((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框架下,先后已有华菁证券、申港证券、汇丰前海证券以及东亚前海证券4家合资券商先后获批并已先后设立,目前华菁证券、申港证券已开始正式营业。

  根据《落实CEPA补充协定十有关政策进一步扩大证券经营机构对外开放》的具体指引,符合设立外资参股证券公司条件的港资、澳资金融机构分别按照内地有关规定在上海市、广东省、深圳市各设立一家两地合资的全牌照证券公司,港资、澳资合并持股比例最高可达51%,内地股东不限于证券公司。

  不同于此前合资券商仅可获得投行单一牌照,CEPA框架下的这些新设券商已可获得4项牌照,开业一年后可申请全牌照。比如,方圆证券拟经营范围包括: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证券承销与保荐和证券资产管理。瀚华证券和华海证券的经营范围则包括经纪、自营、证券承销与保荐、资产管理。

  特别是在今年4月28日《外商投资证券公司管理办法》发布,符合条件的境外投资者可根据《办法》和服务指南的要求,向证监会提交变更公司实际控制人或者设立合资证券公司的申请材料。随后,野村控股株式会社、摩根大通等向证监会提交了设立外商投资证券公司的申请材料,如今获批,合资券商队伍再进两员“大将”。

  狼来了?合资券商要克服“水土不服”

  实际上,合资券商在国内已存在许久。从1995年首家合资券商中金公司成立至今已超过20年,但合资券商的发展并不顺利,更有数家外资股东最终退出合资券商。

  证券时报记者统计,截至目前,我国的合资券商已达14家。其中,根据CEPA补充协议设立的合资券商有汇丰前海、东亚前海、申港证券和华菁证券4家;另有中金公司、中银国际、高盛高华、瑞银证券、瑞信方正、中德证券、东方花旗、摩根士丹利华鑫、摩根大通和野村东方国际证券。

  从业绩角度看,除中金公司等个别券商外,合资券商整体收入规模仍较小,发展情况也不一样。营业收入方面,2017年数据显示,体量大的如东方花旗,营业收入已到10亿多,小的如刚成立不久的东亚前海、汇丰前海,则只有2000多万元的营业收入。

  业绩增速方面,中金公司、中银国际、瑞信方正、高盛高华等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均有所上涨。瑞信方正证券2017年营业收入2.67亿元,较上年增长约49%。其中,投行业务取得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1.7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54%。

  从主要业务收入来源来看,除了中金公司、中银国际等规模较大的券商外,其他合资券商主要是投行业务。

  合资券商新旧更替,如何在内地券商市场扎根存活并长期发展,成为了合资券商目前最大的挑战。

  山西证券分析师刘丽指出,多数合资券商业务发展较为缓慢,无论在规模还是营收上都难以进入国内券商前列,甚至面临亏损。有些合资券商因为外商缺少业务经营话语权,中外方股东之间的经营理念冲突、同业竞争、业务范围受限等问题,甚至面临外商撤资,例如苏格兰皇家银行退出华英证券,摩根大通退出一创摩通。

  “允许外资控股之后,也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合资券商中的中方和外方股东都不愿意放弃控股权。”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野村证券认为,这或许使得外国金融机构更倾向于设立新的股份制非银行金融机构,国内券商市场竞争或加剧。东吴证券非银分析师胡翔认为,在股权层面合作,外资更多偏向国内某些大中型券商,中小券商受到的冲击相对更多一些。

  不过,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外资金融机构的经验丰富,拥有成熟的国际经验,无疑将加大券商行业的竞争力度,进一步提高外资券商的市场份额。同时,有利于合资券商的发展,为国内券商带来鲶鱼效应,国内券商借机学习先进经验,提升管理能力。

  在外资“引进来”的同时,多家内资券商加大“走出去”的步伐。目前已有至少7家券商获批试点跨境业务,包括中信、海通、国泰君安、华泰、广发、中金和招商等证券公司。

  监管层鼓励中资券商“走出去”,认为证券公司应当抓住机遇,积极研究国际战略和发展跨境业务,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能力。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编辑: 来源: